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爾逝世 與弗裡德曼齊名

2020-12-14 網易財經

據《紐約時報》報導,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裡·S·貝克爾(Gary S. Becker)於周六(5月4日)在芝加哥逝世,享年83歲。

北京時間5月5日午間消息,據《紐約時報》報導,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裡·S·貝克爾(Gary S. Becker)於周六(5月4日)在芝加哥逝世,享年83歲。

貝克爾所供職的芝加哥大學宣布了這位社會學和經濟學巨擘離世的消息。貝克爾撰寫了諸多著作,被廣泛認為是經濟學領域的傑出人物,如同其老師及同事米爾頓·弗裡德曼一樣,貝克爾也推崇自由市場。

貝克爾與米爾頓·弗裡德曼是世界上僅有的兩位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與美國總統自由勳章雙項榮譽的人。2007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向貝克爾頒發自由勳章,小布希稱貝克爾是「過去百年來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貝克爾最著名的成就是其在勞動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在假設社會中所有元素都是理性經濟主體的前提下,貝克爾專注於人類行為的激勵因素,而不是整體經濟趨勢的研究。他的成就啟發了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

2011年,芝加哥大學以貝克爾和米爾頓·弗裡德曼的名字來命名一研究機構,稱為貝克爾·弗裡德曼經濟學研究所,之後貝克爾擔任該研究所的主任。

人物簡介:

1930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波茨維爾,1951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文學士學位學習,195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55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60年,他在30歲時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1970年,起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授,1967年,獲美國經濟協會授予的著名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1974年,任美國經濟協會的副會長,199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14年,加裡·貝克爾教授於美國當地時間5月4日謝世,享年83歲。

主要著作:

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論著有:《歧視經濟學》(1957年初版,1971年再版),《生育率的經濟分析》(1960年出版),《人力資本》(1964年初版,1975年再版),《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1976年出版),《家庭論》1981年出版)。在這些論著中,《生育率的經濟分析》是當代西方人口經濟學的創始之作;《人力資本》是西方人力資本理論的經典,是席捲60年代經濟學界的「經濟思想上的人力投資革命」的起點;《家庭論》1981年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時被該社稱為是貝克爾有關家庭問題的一本劃時代的著作,是微觀人口經濟學的代表作。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朋友圈:張五常與諾獎關係最密切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7:45左右公布,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及保羅羅默(Paul M.Romer)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關注今年的經濟學獎將花落誰家之餘,不妨先來看看此前諾獎得主與中國的淵源。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逝世
    北京時間11月25日早晨,據彭博報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網站發布聲明稱,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North)已於11月23日在密西根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由於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諾斯於獲得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張五常走近諾貝爾經濟學獎
    香港媒體近日盛傳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者張五常是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人選之一。如果張五常教授獲獎,他將成為196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以來的首位華人得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張五常也證實,的確有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有關人士在收集他的資料。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另外,一些重要的經濟學獎項得主也被視為是諾獎潛在候選人。例如,有「小諾貝爾經濟學獎」之稱的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以及被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Clarivate Analytics Citation Laureates)。「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成功預測了57位諾獎得主,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
  • 有一家出版社等著他們的作者排隊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最近十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目前分散在各家出版社手中。相比文學獎的大眾關注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專著作品鮮為人知。上海格致出版社這些年來一直在出版當代經濟學的理論專著,然後等著這些經濟學家排隊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 貝克爾&波斯納:常識還是反常識
    199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裡·S.貝克爾(Gary·S·Becker)近日逝世,作為經濟學帝國主義者的代表人物,貝克爾將經濟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引入諸多社會科學領域,他的偉大與爭議仍在繼續。紀念任何思想者的最好方式都是重讀其思想,拋開貝克爾在《歧視經濟學》、《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家庭論》等著作,值得一提的是,貝克爾與大法官波斯納的交流,可以看做經濟學家與法學家的互動典範,貝克爾的思路更為接近」應然」,波斯納則更關注」實然」,比起經濟學家的對於現實的簡化偏好,法學家顯然更為關注個案以及實施局限,這些異同構成了閱讀快樂之一。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51年84人,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本篇為上篇,將系統介紹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做客蘇世民書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做客蘇世民書院探討市場非理性和人性中的缺陷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4日下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非理性繁華》作者羅伯特·希勒(Robert J.席勒分享非理性經濟學研究席勒提到,投機泡沫的產生應歸因於三大因素:結構性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 緬懷貝克爾教授對經濟學及芝加哥學派的不朽貢獻
    貝克爾教授  編者按:香港《信報》刊文指出, 1992年嘉利.貝克爾教授(Professor Gary Becker)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把微觀經濟學分析範圍延伸至各種人類行為與交往,包括非市場行為」。
  • 任澤平: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51年84人,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本篇為上篇,將系統介紹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逝世,曾創立交易成本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逝世,曾創立交易成本理論  Connor Feng • 2020-05-24 11:56:37 來源:前瞻網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遇車禍逝世 回顧《美麗心靈》原型的...
    因對博弈論作出巨大貢獻,他成為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獲得200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美麗心靈》就是根據他的傳奇經歷改編而成。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C·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
    諾貝爾經濟學獎1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尤金·法瑪、拉斯·彼得·漢森,以及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三位學者,因對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而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有分析認為,該決定反映了諾貝爾委員會致力於對世界金融危機核心宏觀經濟的討論。而最近20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有美國經濟學家的身影。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尼·莫裡森逝世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尼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離經叛道」的經濟學家
    「過去30年,經濟學領域正在發生一場最重要的革命,理察·塞勒就是這場革命的中心人物。」曾經準確預測到金融危機爆發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如此評價道。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逝世,享年87歲
    這既是因為他在上個世紀70年代命名「新制度經濟學」、重新發現並概述「科斯定理」,也是因為他在2009年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共享)。「科斯定理」來自新制度經濟學的主要奠基人羅納德·科斯。他在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中提出「交易費用」,以這一概念解釋企業為什麼會存在以及企業擴展的邊界。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2日中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盤點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8日下午,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美國經濟學家William Nordhaus和Paul Romer成為了今年的諾獎得主,諾獎委員會稱,這兩人分別將氣候變化和科技創新融入了長期的宏觀經濟研究。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瞻:芝加哥學派成熱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劉沐軒 事實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國家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一開始並不在諾貝爾的遺囑中,它是由瑞典國家銀行於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設立的額外獎項,由於其在評選步驟、頒獎儀式等方面和諾貝爾獎相似,因此人們也就習慣性地將其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 諾獎經濟學得主薩金特:經濟學發展能避免重複犯錯
    雖然今年已年過六旬,但是作為一位傑出學者和智者,薩金特在3年前,也就是2011年10月10日下午1時20分,在美國最知名的學府普林斯頓大學會議廳裡,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當時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佔據了坐席前兩排,而後面則擠滿了慕名前來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薩金特在經久的掌聲中落座,掌聲又持續了近半分鐘,他有些侷促地微笑著,向臺下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