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王維譯文 王維的送別這首詩的意思

2020-11-26 天氣網

  《送別》是詩人王維送友人歸隱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的語句看似平淡無奇,仔細讀來卻更加情深義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閉。

  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賞析

  第一句中的「罷」字將送行時的話別場面表現了出來,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第二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

  詩的三、四句表明作者在與行人分手的時候,就害怕行人久去不歸。「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也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表明詩人期盼行人能夠早日歸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送別友人,王維的這首詩,卻獨具匠心,看完令人回味無窮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景從外來,而情從心出。清代詩人袁枚也曾說過:「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所以身處後世的詩人,往往會採用一些手法來「言情」,以期達到獨具匠心,又感動人心的藝術效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山中送別》,就是一首抒寫離別情緒而獨具匠心的送別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為送別友人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 古詩送別王維帶拼音 王維送別拼音版
    從古至今,有許多關於送別的古詩,命名為《送別》的版本也很多。小編今天要說的是王維的《送別》,這一首《送別》可謂是傳世佳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注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送別》  唐·王維  xià mǎ yǐn jūn jiǔ ,wân jūn hã suǒ zhī ?
  • 王維的《送別》詩,意義重在何處
    王維,字摩詰,是唐朝詩人的代表,素有「詩佛」之稱,善彈琴賦詩,工於書畫,奉於佛學,精通禪理。其詩多源於生活,樸實簡練,無刻意雕琢,且富有禪意。王維曾寫過兩首五言《送別》詩,其一首全詩如下: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這首最簡單的五絕送別詩,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寫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唐代詩人王維,以「詩中有畫」聞名於世。在他的詩篇當中,多有活潑的經典景色之美。再加上寓情於景,使得我們在感受景色之美之時,還能夠領會到禪理的趣味,受益匪淺。王維有一首送別詩,是一首最為簡單的五絕。
  • 欣賞王維送別詩《山中送別》
    王維《山中送別》(38)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譯文及注釋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閉。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
  • 我愛記詩歌|王維《送別》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王維的《送別》,一起欣賞詩人王維送別友人的真摯情感。#唐詩#一、說文解字在記憶王維《送別》時,第一步是理解《送別》全文的意思。王維寫了多首《送別》這是其中一首,如果不了解王維的基本情況、詩歌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送別》就無從談起了。
  • 王維的兩首送別詩,好似環佩相扣,又仿佛詩中有畫
    王維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他的詩作不僅動靜交替、虛實結合,而且詩中有畫,更富於音樂之美。詩人號稱詩佛,經常以禪入詩,在不知不覺間就將讀者引入一種恬淡寧靜的氛圍中,感受一種濃濃的禪意。同時王維對朋友也是情深意長,下面這兩首送別詩就抒發了作者對朋友真摯的友誼。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格調高遠,成為了送別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送別詩是唐詩裡很重要的一種題材,而且很多詩人在描寫送別情景時,那都是哭哭啼啼,只有極少數的詩人,在描寫這一類題材時,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沒有了往日的那種悲傷氣憤,反而寫得極為自然,這其中非常典型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非常經典的送別詩,然而王勃寫得與眾不同
  • 山中送別的詩意 山中送別這首詩什麼意思
    《山中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不舍之情,整首詩淺顯易懂,卻不俗套。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首詩吧。  《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別具匠心的一首送別詩,短短20個字,寫出別樣的送別
    導讀: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僅僅用20個字,別具匠心的手法寫出了不一樣的送別詩經典。 送別詩是中國傳統詩歌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大多數名詩人都有送別詩的經典之作。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立意之高無人能及,其中還包含一個千古謎團!
    唐詩在璀璨的中華文明銀河中是最耀眼的星,唐詩可以分成很多種:田園詩、邊塞詩、浪漫詩、送別詩等等,其中送別詩是其中的一個大的分支,但凡詩人在與友人、愛人、家人告別時,都會即景賦詩一首,送別詩最著名的莫過於李白的《贈汪倫》還有《送孟浩然之廣陵》以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蜀州》,可以說送別詩中名篇濟濟。
  • 王維這首送別詩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王維眾多的送別詩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於這首《送別》,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使得我們在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送別之情,還有悲痛之苦,畢竟要離別了,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樣,更何況還是王維這種敏感的詩人,那自然要比別人更加的有感觸,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那自然很是傷感,這也正是他這首詩之所以能夠打動我們的原因。
  • 王維這首送別詩,沒有離愁別恨,卻更能表達詩人的一片赤城!
    尤其是對於古代的詩人,他們寫過了很多的送別詩,而且都寫得非常的憂傷,這其中尤其以李白的《贈汪倫》為名篇,李白把朋友之間的送別描寫的可謂是淋漓盡致。其實除了李白的這首《贈汪倫》之外,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的寫過非常的優美的送別詩。
  • 王維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不作悽楚之音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點題,「天官」「將星」點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徵和惜別之意,可謂言簡意賅。B. 領聯緊承首聯,把軍中用具「刁鬥」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軍營中的生活情景,「出」字點明了行軍的方向。C.
  • 王維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意不止送別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點題,"天官""將星"點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徵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緊承首聯,把軍中用具"刁鬥"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軍營中的生活情景,"出"寫點明了行軍的方向。
  • 詩人王維的《送別》
    多背些詩,穿越的時候你可能用的到。送別出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出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王維的送別詩大都寫得構思精巧,語言清麗。這首《送別》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難捨難分之深情。此詩並非是寫在送別的當時,而是寫在送別之後,朋友離去,自已獨自歸來,日暮掩上房門,突然想到朋友是否還會再來,於是有感而寫。王維(701-761,另一說699-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
  • 王維這首送別詩,立意超過了李白蘇軾,卻沒人知道他送的是誰?
    王維有一個好友,名叫裴迪,這兩人之間的感情有些讓人費解——王維一生中,沒有為早亡的妻子寫過一首詩(或許失傳了),但他與裴迪相關詩卻有好幾十首,而裴迪現今留存的詩篇20多首,全部是跟王維唱和,創作於輞川別業中。
  • 王維給孟浩然的送別詩,禪味濃,情意深
    唐玄宗當然知道孟浩然的詩名,於是就讓孟浩然來一首聽聽。孟浩然太緊張了,吟了那首著名的《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敞廬。不才明主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當著皇帝面說「不才明主棄」,你說這不是打臉是什麼?皇帝當然不開心,生氣的後果非常嚴重。於是,孟浩然真的像其詩所言,只好從此「歸隱南山」。
  • 王維的這首詩,被評為千古第一送別詩,還被譜成歌曲傳唱千年
    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評此詩: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評此詩: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而且,王維這首詩還被譜成曲,即《陽光三疊》,成為古人送別時的必備曲目。
  • 每日詩詞|王維·《送梓州李使君》,不一樣的送別詩!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賞析:起筆古文手法,「萬壑」「千山」相對應,到處都是參天的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