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絕 秋韻(2)
七絕 秋韻(2)文/春芳城郊獨步賞秋光,紅葉枝頭散盡香。舉目雲天多妙趣,雁書人字沐斜陽。
-
七絕•秋韻兩首
七絕兩首•秋韻之一閒日尋秋建水沿,無邊光景勝春煙。清波蕩漾青山映,空幻行雲舞翩躚。七絕•秋韻秋韻之二綠道花籬霜葉牆,白花黃葉桂花香。行雲飄蕩應閒在,流水潺潺自徜徉。
-
七絕 秋韻
七絕 秋韻 文/春芳斷續蟬鳴一兩聲,南飛鴻雁向天橫。秋深莫怪芳菲盡,丹桂飄香更著情。
-
七絕:半島秋韻
七絕:半島秋韻風輕雨柔天氣爽水綠荷紅枯葉黃人間八月千百色半島公園人徜徉
-
《七絕.聞中原禹州市舉報菊展有感》(通韻.押恩韻)
一花綻放滿城醉,秋韻古都一片春!②【解析】①禹州超大規模菊花花海+金秋菊展10月31日—11月30日免費玩!②夏朝時禹境稱「夏邑」或「夏國」,亦稱「虞國」,曾長期作為夏朝的首都。該七絕格律格式為:十月中原傳喜訊,禹州菊展誘國人。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七絕·秋韻/暮秋思 文/源流詩紀
清秋絕句二首 七絕·秋韻 文/源流詩紀(廣東)落葉飄飛菊展姿,丹楓炫豔恰情怡。 七絕·暮秋思 文/源流詩紀(廣東)楓紅菊豔桂香稠,庚子維艱又晚秋。落葉紛飛風雨嘆,不知明日為誰愁?
-
七絕《秋韻濃》新韻
七絕《秋韻濃》新韻秋雨秋風寫意濃,秋荷尤豔更嬌紅。微波輕送扁舟蕩,入畫合一醉眼朦。
-
七絕·秋韻/孟秋吟,文/源流詩紀(廣東)
> 原創絕句兩首 七絕·秋韻 文/源流詩紀(廣東)曠野花香菊綻金,泉流澗笑鳥歡吟。 七絕·孟秋吟(新韻) 文/源流詩紀(廣東)雲霞夕照炫妝顏,遙望紅塵水霧間。落葉梧桐枝剩骨,楓林似畫醉如丹。
-
七絕《坐聽花木留秋韻》新韻
七絕《坐聽花木留秋韻》新韻近水青山洗盡塵,落霞波蕩似無痕。坐聽花木留秋韻,飛雁悲鳴入耳聞。
-
《簡書詩詞大會》第九十二期(秋韻)
(一)秋來漫賞步河堤,碧葉瓊苞入眼迷。更有浮雲花水戲,遊魚三兩偶東西。 (二)千蔥萬碧田田葉,點綴葳蕤些許花。一縷微風拂水過,醇香陣陣沁思遐。 (三)葉浮花立水中奇,惹得垂髫近探之。一縷風吹圖畫現,嬌顏菡萏兩相宜。
-
秋韻(七律)
秋韻(七律)周廣華秋風一夜青山瘦,霜露無情樹白頭。楓葉嬌羞迷別館,沙鷗怨恨盼歸舟。
-
《秋韻》(三)
文/鄉野散人1(原創)酷暑難耐盼秋涼,電扇空調著新裝。白露沾指寫秋韻,秋分耕種農家忙。瓜果飄香惹人醉,摘簍桂花釀酒香。秋風漸涼吹霜降,菊花竟妍世無雙。楓燃紅雲晚秋醉,銀杏綠葉轉新黃。
-
原創臨江仙《秋韻》 (詞林正韻)
臨江仙《秋韻》①(詞林正韻)蕭瑟西風凝玉露,輕波碧水寒煙。群芳無計百花殘。疏枝搖落葉,慘綠紅愁間。遼闊江山秋盡染,瑞雲歸雁長天。楓紅菊盛映山川。(2020年10月9日)註:①臨江仙:雙調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二字六體。此作《秋韻》為六十字體。
-
秋韻——秋天組詩
七絕•秋韻一雨打花零滿地香,秋風蕭瑟葉飛颺。離群孤雁歸何處,雲水蒼茫染鬢霜。七絕•秋韻二階前桐葉萎秋黃,雨打棲鴉聒叫涼。醉臥長亭無思緒,風寒月白鬢絲霜。七絕•秋韻三晴空一碧雁成行,秋水清波映暮陽。七絕•秋韻四閒日尋秋建水沿,無邊光景勝春煙。清波蕩漾青山映,空幻行雲舞翩躚。七絕•秋韻五綠道花籬霜葉牆,白花黃葉桂花香。行雲飄蕩應閒在,流水潺潺自徜徉。鷓鴣天•秋韻六清爽河風送小涼。黃花白草著秋妝。
-
吟秋七絕200首之101——120(原創)
吟秋七絕200首之一吟秋七絕200首之一〇二 吟秋七絕200首之一〇三 吟秋七絕200首之一〇四 吟秋七絕200首之一一七 秋韻
-
秋韻三首(中英雙語)
秋韻三首Three Poems About Autumn作者|李序 (Li Xu)英譯|周柯楠 (Zhou Kenan)1Inserted cornel everywhere, the frost is stained with tears3)秋樂The Joy of Autumn秋水盈盈逝大江,Clear autumn water flows away into rivers洞庭漁父唱朝陽。
-
創記錄(第62組)|藏頭七絕詩香山紅葉三千首
藏頭七絕•香山紅葉(六十二)文|李保才三百0六香醉情豪意縱橫,山人偏愛晚秋濃。紅欲成詩詩已啞,葉奪秋韻待梅花。三百0九香透雲箋淡淡痕,山裁霞袂瘦黃昏。紅枝未老詩心老,葉到霜濃不辨春。三百一十香穿雲破覓詩源,山中景色不一般。
-
秋韻-思人(一葉情感)
葉 丹(中國情詩)拈一片月。從醉荷的倩身,剝一粒光孕的水芝丹,裹成繭的相思。紅唇一抿,秋韻小弄乾坤。童謠、唐風、老翁煙槍,聲出金樽。溫馨提示:「一葉情感」是作者原創情感小詩文(包括微小說、散文、故事等)的專有標識。
-
七絕•大閱兵(18首)
七絕·大閱兵(18首)1、七絕·大閱兵之空中護旗梯隊3.七絕·大閱兵之領導指揮方隊將軍校尉陣容新,風貌儀形經戰塵。七絕·大閱兵之空軍方隊(藍色方陣)藍色精英顯國威,協同作戰運天機。攻防兼備成天陣,電卷奔星掠日飛。7.
-
(詩詞)竹枝詞與七絕詩
>文|01一線古詩的劃分是以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來劃分的,遵守的就是近體詩(格律詩),不遵守的就是古體詩(古風),那麼竹枝詞是屬於哪一類呢?三者的共同點就是民歌特色,三者的區別就是民間創作(淺白平俗),古風作品(無格式要求),格律作品(遵守平仄格式)。它們的內部的區分與平仄有點關係,但是對外統稱竹枝詞的時候卻和是否守平仄格律又沒有關係。也正是這個原因,竹枝詞其實非常多,只是我們讀的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