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2020-12-11 人民網

原標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開拓、發展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領導者、開創者和建構者,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傳統的社會主義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徵和制度優勢,如作為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在這些制度優勢中,黨的領導是最大優勢,它決定這些特徵和優勢的存在、彰顯和不斷發展。

黨的政治領導指引明確的政治方向

黨的政治領導決定國家改革發展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立場,就是堅決維護和實現無產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國家政策、方針都要符合人民群眾的意志,權力不能成為少數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黨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黨的意志代表人民意志,人民的意志是黨的意志的根據和遵循。

政治立場決定政治方向。人民的意願、要求和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維護和發展人民的利益就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就能推動社會發展,所以,堅定的政治方向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求堅定的政治原則,政治原則意味著要遵從黨的意志、維護黨的權威、堅定黨的立場,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政治原則,增強大局意識,要求黨員幹部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向有關組織提出建議,行使黨員的權利,但不能站在黨的對立面,歪曲、攻擊、否定黨的重大政策、決定。黨的領導指引堅定、明確的政治方向,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保持、發揮自身優勢的根本保障。

黨的思想領導確定正確的思想路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優勢,依賴於黨確立的正確思想路線。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思想建設、理論建設,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永遠走在時代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在處理國際事務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彰顯了世界影響。

我們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來鼓舞人民的激情和力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宣傳、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等,正是為了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先進的文化及其價值觀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激發人民的熱情,凝聚我們的共識,增強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黨加強思想領導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揮優勢的科學方法和精神動力。

黨的組織領導統領先進的組織建設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主體是人民,政治領導、思想領導最後都體現為組織領導,即要將黨的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建設貫穿於改革的實踐中,必須加強組織建設、隊伍建設,提高個人的政治覺悟、思想素質和實踐能力。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而不是由黨委去包攬人才工作的一切具體事務」。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黨在基層組織建設中增強黨的領導和影響。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灣改編」中,我們黨就將黨支部建立在連上,加強了黨與群眾的聯繫。黨章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三名以上黨員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截至2016年底,黨的基層組織已發展至451.8萬個,對社會組織和群眾組織建設發揮了有力的指導和領導作用。

中國共產黨主要通過貫徹民主集中制、舉辦各種教育活動等形式加強組織領導、制度建設,如進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我們黨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進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講活動,通過講座、編寫通俗讀物、編寫高校教材,拍攝反映黨的歷史和改革開放的電視片,舉辦大型展覽活動等形式,以引導黨員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增強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黨的社會領導凝聚強大的社會力量

恩格斯指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社會發展的動力最終來自於具有不同利益和意志的單個人,在當代中國改革和發展中,只有中國共產黨才具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才能將個人的力量凝聚為社會合力。這就是黨的社會領導。

黨的組織力和號召力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二,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代表人民的利益,努力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它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其三,共產黨追求社會公正。實現共產主義是黨的最高理想,共產主義的根本特徵就是社會公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立場和價值追求使其具有強大社會公信力和凝聚力,能將個體的利益、意志凝聚為社會合力,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當西方政黨各派別還在爭吵不休的時候,我們已經實現了歷史性變革,創造了中國奇蹟。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經濟不斷轉型升級、反腐敗鬥爭形成壓倒性態勢等,都凸顯了黨的領導力和向心力,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政黨都做不到的。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註:本文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育宣傳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相關焦點

  •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原標題: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並對如何繼續鞏固和完善制度優勢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信心和決心
  • ...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附公眾號...
    青年大學習系列精品課: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附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 2020-05-11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 )。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單選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 )。
  •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原標題: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總的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對此,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認識。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比較優勢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在中國經歷了長達68年的不斷發展和進化,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政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性源於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積澱、獨特的國情基礎、獨特的發展道路,其核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主體地位,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等方方面面。正因其獨特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具備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比較優勢。
  •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
    原標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 □肖貴清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95年的光輝歷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總結經驗,與時俱進,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的先進位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那麼,到底該如何認識和看待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呢?
  • 從中國道路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
    【摘要】在中國一百多年的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中,蘊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眾多特色和優勢,如價值維度和科學維度的統一,是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初心和使命;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之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等等。
  •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都源於這個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邏輯起點。沒有了這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無本之木。我們整個道路、理論、制度的邏輯關係就在這裡。他特別強調,一定要回到本源上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麼是中國特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就是中國特色。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構體系和顯著優勢
    因此,「制度優勢群」涵蓋了從生產力到生產關係、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各領域各方面,形成以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最大優勢為統領、各方面優勢各展其長、整體優勢匯聚彰顯的整體性優勢,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韌性、活力和潛能。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
    這些歷史性變革的發生和歷史性成就的取得,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有著緊密而直接的內在邏輯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進程中逐漸培育、發展和積累起來的,是當代中國發生歷史性變革和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和內在動力,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底氣和根據。
  • 淺談疫情防控所展現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而我們的祖國,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在疫情大考之下,國家制度優勢得以彰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經受住了考驗。一、制度優勢下的「中國之治」  統一思想,行動一致,充分發揮黨的集中領導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 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
    來源:海外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才能切實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必須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擔負好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大職責。」
  • 人民論壇:中國制度的「最大優勢」
    「在中國共產黨日趨堅強、成熟的領導下,中國走出符合本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十幾億中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外國專家學者這樣評價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成就。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論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強調:「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支撐的科學制度體系。
  • 要點問答: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科學理論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和活動的行動指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推進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指引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的實踐。
  • 深化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研究
    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2020年學術年會近日在濟南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主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進行歷史性總結和學理性闡發。在此背景下,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山東省委黨校教授張傳鶴提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韓正: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
    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確保本次全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根本保證。
  • 從三個維度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保障。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