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監管再升級!中介每月需上報二手房成交信息,業主抱團漲價...

2021-01-10 證券時報

樓市監管再升級。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再發通知,為了準確掌握深圳二手房市場真實交易情況,為房地產市場發展提供預期研判,要求各房地產經紀機構每月7日前上報上一月二手商品房成交價格等相關信息。

此外,各機構須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對於不報、漏報、瞞報、錯報的機構,市房地產主管部門可依法視情況採取約談、警告、暫停網籤權限等處理措施,並納入房地產行業誠信系統予以聯合懲戒。

記者也發現,如今深圳市場上各大主流房產交易APP上,都已經顯示出各個二手房小區的均價和歷史成交數據。有市場人士認為,如果上述措施得以完全落實,疊加此前出臺的嚴謹業主虛報價格等措施,像去年出現的二手房業主抱團漲價、掛牌價虛高等現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監管再出手

最近兩個月,相關部門頻頻對二手房市場伸出監管之手。

4月18日,深圳住建局發文表示,將嚴肅處理惡意哄抬房價等不良市場行為,並將對二手房市場進行為期3個月的幹預。

4月24日,各大中介平臺對每平方米20萬元以上的房源、明顯高於市場價的房源進行不同程度的限制。

5月底,深圳市住建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嚴厲查處部分二手房掛牌價虛高行為。此前,有媒體報導寶安區TATA公寓、鴻榮源壹方中心,龍華區金亨利首府、星河丹堤部分二手房掛牌價格虛高。深圳市住建局獲悉後,對涉事樓盤第一時間進行核查,同時對房地產經紀機構二手房掛牌價格進行排查,責令涉事中介機構將掛牌價格明顯高於近期真實成交均價的房源全部下架。

不過,記者近日登陸各大主流房產交易APP發現,上述掛牌價虛高的二手房小區房源重新出現。鏈家APP的數據顯示,TATA公寓的房源再次出現,價格仍在每平方米11萬元至16萬元之間,下架前的掛牌價在每平方米8萬至15萬元之間。而去年6月,面積在30平方米左右的TATA公寓房源,成交均價僅在每平方米7萬元左右。此外,該小區竟然還有52套房源即將上架。

繼查處惡意炒作房價、打擊「捂盤惜售」、自查房抵經營貸情況、下架二手房價虛高房源等措施後,深圳官方近日也首次公示了今年全市房源「家底」。截至2020年5月底,本年內深圳市計劃入市的住宅及商務公寓項目109個,預計供應房源面積為601.88萬平方米,69350套,其中住宅50618套,商務公寓18732套。亮出新房的「家底」,逐步加強對二手房市場的監管,深圳樓市的監管似乎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這表明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作,深圳對於當前房源的信息掌握比較到位,公布這些數據有助於大家對信息的掌握。政府應該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確保深圳住房的供應,進一步穩定房價。

打新潮暗流湧動?

日前,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公開表示,政府準備了很多手段,視市場發展可以出手調控。例如,對於高價房將考慮通過少槓桿、高利率、高稅收的政策手段,使其與普通住宅區別開來。在監管的層層加碼下,深圳二手房交易趨穩。

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 5月深圳二手房過戶8553套,環比上漲11.4%,成交均價達到每平方米62963元,環比上漲3.93%。而在6月第一周,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1日至7日深圳二手房網籤2499套,環比下跌3.3%,結束了連續兩周的回升態勢,但調整幅度明顯收窄,市場趨於平穩。

然而,在樓市看似平穩的表象之下,依然暗流洶湧,特別是下半年限價新盤入市帶來的套利空間成為當下熱點。

今年5月,深圳僅有4個項目獲批預售,開發商拿預售開盤推貨的熱情有所降低,一些市場關注的「網紅」樓盤沒有具體入市的消息。今年6月和下半年,一些限價新盤的入市將成為市場關注熱點,例如位於南山區的華潤城潤府四期屢屢傳出「分類搖號」等傳言,依然攪動市場熱點。而在光明區,一處新項目開放營銷中心,看房也需要「驗資」,也體現出市場的「溫度」。萬豐海岸城、華強城等一系列熱度極高的限價新盤也並未如期入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上述片區的任何一個樓盤入市都將重新引爆深圳樓市。

相關焦點

  • 有業主微信群鼓動掛高價
    來源: 證券時報掛牌價虛高,頻繁調價,抱團漲價……近幾個月來深圳部分二手房市場仍在躁動。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對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暴露出的一些亂象值得警惕。除了頻繁調價,業主的疑似抱團控盤行為也讓購房者甚是苦惱。在深圳,很多小區業主都有微信群,平時微信群是業主溝通的工具,但總會有一些人在群裡鼓動業主提高掛牌價。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網絡又開始流傳深圳熱點片區的部分二手房小區「抱團漲價」,甚至有消息指出有業主也因為掛牌價「過低」,其他業主表達不滿。「這種做法會影響同小區業主的心態,甚至會跟風提高報價。」
  • 深圳二手房業主漲價預期最強 上海熱門老破小最短成交周期31天
    貝殼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小區榜單》顯示,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在需求支撐下二手房成交度度明顯高於二、三線城市;西部省會城市諸如成都和西安,二手購房需求也較為活躍。最短成交時間31天房屋成交周期越短,代表小區流動性越高,去化越快。
  • 南京這裡二手房超4萬/平成交!業主聯合漲價成功?
    鳥瞰圖我從中介處了解到,這套成交房源是低密多層住宅,位於黃金樓層帶大露臺,帶車位,同戶型同樓層在售較少。另外,據中介透露,這套房是豪裝,新中式風格,全屋定製家具,暖氣片,硬裝加家具家電接近100萬,且基本全新,下一任業主可拎包入住。
  • 深圳樓市驚現「操盤莊家」!業主微信群「控盤」,三大措施聯手漲價...
    深圳某小區業主擬集體抬價近日,一份深圳某小區業主管理組發布的《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在網上流傳。根據網傳內容,主要是分析了當前深圳各小區掛牌價高漲的原因,並建議本小區業主打響集體保衛資產第一槍,集體漲價。
  • 又見業主抱團漲價,一夜漲270萬?!誰在玩火?
    繼深圳之後,廣州居然也出現了業主抱團漲價!如此騷操作,居然想控盤。廣州天河、黃埔多個小區業主在微信群中「密謀」,要通過抱團抬高房價。中海花城灣、天朗明居、金碧世紀花園等樓盤業主帶頭人呼籲,要上調小區房源掛牌價格,以推高小區的成交均價,維護自身利益。
  • 深圳樓市「打新」火爆,買到即賺到?炒房者或面臨「斷崖」風險!
    去年底,深圳二手房業主連連作妖、抱團漲價,最後被住建局點名,就是一出令人咋舌的「大戲」。去年11月,恆裕濱城的業主群截圖瘋傳深圳地產圈,「D戶型業主聽指揮,統一掛牌價到2600萬,低於這個數不賣」,「下周2700萬,謝謝」。
  • 比「降價鬧事」還可恨,業主竟抱團要求漲價!誰在阻攔房價下跌?
    近日,南京某小區「致業主的一封信」火了。幾乎是在半天時間就被網友罵上了新聞頭條,到底是一封什麼信會被全國的網友追著罵?原來這是一封「告知所有業主二手房掛牌漲價信」。其實上網搜一搜會發現這種荒誕的做法早已不是首創,南京、東莞、合肥、蘇州、北京、深圳早幾年前就已經這麼幹過了,其中尤以南京最為典型,出現的類似情況次數最多,江北、河西等地區多個樓盤都上演過一樣的荒唐鬧劇。據專家調查分析,這類愚蠢的「抱團漲價」行為其實十有八九都是炒房客和中介策劃的。
  • 炒房狂加槓桿,虧損百萬岀局……看深圳樓市虛火有...
    今年上半年,一名名叫「7蟹姐姐」的微博用戶髮長文控訴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大V「深房理」,聲稱自己被「深房理」給騙了,導致自己價值728萬元的深圳房產被查封。市場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樓市正火熱,「7蟹姐姐」通過繳納購房諮詢費、手續費等完整流程,按照大V的建議,以「假結婚」方式,通過墊資公司以728萬元買下了深圳網紅片區前海的一套住宅。
  • 炒房狂加槓桿 虧損百萬岀局……看深圳樓市虛火有...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樓市正火熱,「7蟹姐姐」通過繳納購房諮詢費、手續費等完整流程,按照大V的建議,以「假結婚」方式,通過墊資公司以728萬元買下了深圳網紅片區前海的一套住宅。有人會質疑:深圳的法拍房市場還是很火熱,而且房產中介平臺上前海時代廣場的二手房掛牌價多數已高達每平方米18萬,同樣的49平方米房源叫價高達900萬以上,上述被拍賣的房產怎麼會只是以底價成交?記者向多位房產中介諮詢,得到的回覆是相關小區的業主報價的確有點」虛高「。記者查詢了多個房產APP,發現小區近期成交並不活躍。
  • 深圳樓市「虛火」有多旺:炒房狂加槓桿,虧損百萬岀局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樓市正火熱,「7蟹姐姐」通過繳納購房諮詢費、手續費等完整流程,按照大V的建議,以「假結婚」方式,通過墊資公司以728萬元買下了深圳網紅片區前海的一套住宅。多年投資深圳樓市的幾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保守估計除帳面損失的68萬元,其還要償還墊資公司本金和利息,以及早期支付的會費用、中介費等等,保守估計損失過百萬。二手房的」抱團上漲「問題再現?
  • 深圳新政24小時直擊:業主降價百萬、買家連夜籤約、中介加班
    如果有客觀原因尚未在房地產信息系統中錄入房地產買賣合同信息的,能提供:7月14日之前支付的購房定金、部分房款等銀行轉帳有效憑證,或7月14日之前的購房資金監管協議及支付相應費用的銀行轉帳有效憑證,均視為已辦理網籤錄入。
  • 「喝茶費」被警告後,深圳再發緊急通知嚴禁中介哄抬房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熱點區域個別房源掛牌價動輒調高達百萬元,年後復工後的深圳樓市復甦之快、業主信心之強遠超市場想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深圳樓市的高調引來全國各大熱點城市側目,但同時也引來了監管層的頻頻警告。
  • 深圳限購收緊,落戶、離婚均從嚴,豪宅線劃定750萬…樓市這...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半年已經採取措施加強二手房市場價格監管,一些掛牌價異常的小區被曝光。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網籤管理▲▲▲進一步完善交易價、評估價、登記價「三價合一」制度,房屋抵押合同應通過房地產信息平臺進行網籤,未經網籤的房屋抵押合同不予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 90天內0成交!馬鞍山這些小區業主崩潰
    相比較於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往往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樓市行情。 不過今年的二手房市場,著實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 廣州業主,學什麼不好,幹嘛非要學深圳炒房?
    抱團漲價、聯手控盤,烏煙瘴氣之下,魑魅魍魎渾水摸魚,妖魔鬼怪胡亂穿行。你說,學什麼不好,幹嘛非要學深圳炒房?1說起來挺荒唐,炒房的主角變成了廣州。看看這兩天,多個群裡都在討論的內容:廣州業主抱團炒房。故事最早出現在廣州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片區內多個小區的業主都在抱團,妄圖拉抬房價。
  • 合肥網友投訴濱湖二手房房東隨意漲價 官方:加強監管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12345政務直通車上反映合肥二手房房東跟風漲價,嚴重背離房住不炒的政策。網友:我是今年9月份開始看二手房的,受最近一段時間濱湖佳兆業拍地影響,周邊二手房房價一夜之間一平方漲價2/3000元/㎡,希望房管局能夠打擊這些漫天要價的房東,百姓在合肥安居真的太不容易,被這些房東把合肥樓市市場擾亂。
  • 深圳樓市炒風再起,政府嚴打調控升級
    掛盤價向上 「喝茶費」重現深圳樓市炒風再起 政府嚴打調控升級□本報記者 黃靈靈一把「火」正在深圳樓市由西向東燃燒節後復工復產以來,深圳樓市迅速回暖,3月二手房成交量超過8000套,活躍度恢復正常水平。伴隨著成交放量,一些炒作的現象重出江湖。
  • 深圳業主哄抬房價被罰,針對炒房客的調控由此開啟
    中介告訴周明,深圳很多熱門區域的二手房業主都達成了「同盟」,業主集體提高掛牌價來達到推高房價的目的,加價幅度少則一兩成,多則三四成。在這些業主精明的運作下,深圳樓市迎來了許久未見的暴漲景象。「一夜跳漲30萬、半月暴漲300萬、業主放棄30萬定金也要捂盤漲價......」各種關於深圳二手房價格暴漲的新聞接踵而至。伴隨著出現的是各種小區業主們「嘔心瀝血」的行動。
  • 年末再探二手房市場|深圳豪宅稅新政實施半月:熱點區域無房可賣...
    前海擴容、豪宅稅調整等一波接一波重磅利好,也使深圳樓市在4個一線城市裡走出了獨立行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在深圳二手房市場走訪時發現,本月11日深圳豪宅稅新政實施後,二手房市場反應迅速,成交量增漲明顯。但新政實施半個多月後,深圳熱點區域幾乎無房可賣。但與此同時,市場深處有置業者焦慮,即便接受現實不還價,仍沒能買到房子;有業主暗暗揣摩,怎樣以合理的理由、較低的違約成本,撕毀已籤的合約,攻防戰隨時上演;有西部中介開始挑選著客戶,推送市場新出的僅有的房源。
  • 深圳樓市再現天價「喝茶費」
    這是繼上周寶安區住建局發布通知「將堅決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違法行為」後,監管層的再次出擊。頻頻警告背後是深圳樓市火熱之際出現的亂象,在新房方面,深圳熱點區域多個樓盤被曝出百萬元「喝茶費」「更名費」,購房者想要買到房子,需提前支付高達百萬元的「喝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