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蔣都在奉勸大家,特別是一些新朋友,在不了解泥料知識的情況下,剛入門儘量不要去碰一些比較稀有特別的泥料,而且還是價格比較便宜的稀有泥料紫砂壺。但是無奈的是,很多人都有一個好奇心,對自己從未遇見過的泥料根本沒有抵抗力。再經過商家三言兩語的哄騙,自己就失去了理性,從而就會買到一些化工壺。我覺得這個是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
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市場上這兩年比較流行的「原礦黑金砂」,有的商家又稱為「原礦黑朱泥」、「家藏黑料」。其實是同一類的東西,只是商家冠以的名稱不同罷了。並且有的商家還會編造出一套說辭,說什麼此類泥料是產在朱泥礦底部,產量極其的稀有。在小蔣看來,這樣的說辭也只能是拿來哄騙對紫砂知識一無所知的新朋友。買了「黑金砂」紫砂壺的朋友,很遺憾的告訴你,你被騙了。那麼下面就來給大家剖析下這種泥料。
這類「原礦黑金砂」紫砂壺,它的外觀呈黑色,泥料中伴有紅色的顆粒。這個對於很多新朋友來說,一看這種紫砂壺有砂感,就會認為,這個沒錯是原礦的紫砂泥料,紫砂肯定帶砂的嘛。很多紫砂壺看起來有砂感是沒錯,但是這種壺你再仔細觀察它的砂,這種質感你看起來自然嗎?再來說它的顏色,原礦的泥料能燒出這種黑色嗎?
那麼這樣的泥料它是怎麼來的呢,通常是用劣質泥料添加氧化錳配出來,氧化錳添加到一定的比例就會使泥料顯黑,然後在泥料中加入這種紅色的化學砂,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化學砂和原礦的自然砂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的。
有機會來丁山的壺友,可以去陶瓷博物館去看看。那裡有眾多歷代和當代紫砂名匠的作品在展覽,你可以仔細觀察,並沒有發現這種的「原礦黑金砂」紫砂壺,難道這麼多的名家都接觸不到此種泥料?顯然不可能的。因此也能推斷出,這種泥料在數百年的紫砂發展史上,從來不曾有過。都是近幾年大批量出現在市場,除了造假,再沒有其他合情合理的解釋。
在這裡小蔣還是要藉此說一下「原礦」,什麼叫原礦?雖然這個詞對於大家來說很熟悉,但是很多人搞不清原礦所代表的真正含義。「原礦」指的是紫砂泥最初始的形式-紫砂礦。原礦根據不同的種類可以分為:紫泥原礦、段泥原礦、本山綠泥原礦、朱泥原礦等等。根據不同的礦區又可以分為不同的品種,比如:黃龍山礦區產的紫泥,可以叫黃龍山紫泥 ,臺西礦區產的紫泥可以叫臺西紫泥。只要是天然的紫砂礦練成制壺的紫砂泥料,再製作成紫砂壺燒制出來,就可以叫原礦的紫砂壺。「原礦泥料」對應的就是「非原礦泥料」了,非原礦泥料通常是通過一些劣質泥料,添加顏料著色而成。然後再冠以某某珍稀原礦泥料的名稱,充斥在市場上。
很多人口口聲聲喊著,我要原礦的紫砂壺,可為什麼偏偏還有很多人買到化工壺呢?我想一部分人是貪圖價格便宜,能夠撿漏。還有一部分人是對紫砂壺泥料知識完全不了解,過分追求賣相,在泥料上追求新和奇。所以在此小蔣要奉勸大家,特別是新朋友,買壺之前還是要多了解基礎知識,另外多動腦子多思考的,少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