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遊局,各有關單位:
為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中的引導帶動作用,切實提升我省非遺保護傳承水平,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現將2021年度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範圍
(一)非遺記錄經費
1. 支持採取文字、圖片、音像、多媒體等方式,收集整理項目的歷史文獻與實物,完整記錄項目當下的原真信息與存續狀況。
2. 支持用文字與影像記錄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記錄其個人化的技藝信息,如代表劇(節)目、儀式規程、技藝流程等。
(二)非遺資料庫建設經費
1. 支持利用田野採集成果,分類整理非遺項目與傳承人多媒體檔案信息,建立非遺原始信息資料庫,提供學術研究與宣傳普及的第一手資料。
2. 支持與高校、專家廣泛聯繫,全面收納社會各層面的非遺研究成果,建立非遺學術資料庫,為非遺保護提供理論基礎與專業支撐。
(三)非遺傳承傳播經費
1. 扶持設立非遺傳習基地、傳習所、專題博物館、展示館(廳)、傳統工藝工作站。
2. 支持傳統資料整理、經典劇目復排。
3. 支持舉辦有利於傳承傳播非遺的各類培訓班、交流會、技能大賽及展演展示活動等。
4. 支持編寫各級鄉土教材,鼓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四)非遺研究出版經費
1. 加強非遺保護動態信息交流。
2. 支持開展非遺保護理論研究、舉辦學術研討活動、出版研究成果。
二、申報對象及條件
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非遺保護中心,由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的非遺傳習基地(傳習所)、非遺教育傳習基地,省級項目保護單位均可申報。所申報的項目應為正在實施的項目,或2021年度能正式啟動且兩年內可實施完成的項目。
三、申報要求
(一)科學設計,編制項目規劃
各市、縣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及省直有關單位要對經費申報工作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區非遺存續狀況、保護規律及保護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指導申報單位遴選操作性強,具有長遠實效的項目,精心設計保護規劃,編制項目申報書。每個項目補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
(二)突出重點,確定優先項目
要區分輕重緩急,按照瀕危程度和緊迫性對申報項目進行合理排序。符合以下條件的項目應優先排序:
1. 急需開展搶救性保護的瀕危項目,如項目傳承鏈條幾近斷裂、傳承人年老體弱等;
2. 具有較為科學完善的傳承保護年度計劃,並已著手實施,取得一定成效的項目;
3. 涉及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項目。
(三)規範操作,加強審核管理
項目申報單位應嚴格按照項目資金預算,做到項目支出事項明確清晰、資金測算合理準確。例如,非遺記錄應說明具體實施單位、記錄對象、記錄方式、錄製時長、成果形式等;傳承培訓應說明培訓對象、培訓人數、培訓時間、培訓目標及內容等。
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對資金申報單位加強指導,嚴格按照《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補助範圍及內容進行審核。非遺保護補助經費不得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單位人員工資或福利、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以及其他與非遺保護傳承無關的費用支出。凡超出規定支出範圍的事項一律不得納入補助經費預算。 近3年內未完成省級非遺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的單位,不得再次申報。
各單位遞交的申報材料要真實、合法、齊全、清晰。材料不齊不清的,不予受理。
四、申報程序
(一)項目申報單位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ct.ah.gov.cn下載項目申請報告格式電子版。
(二)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統一對本市(縣)報送項目審核匯總,合理排序後上報我廳,申報比例不得超過本市(省直管縣)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總數的20%。
(三)項目保護單位屬省直單位的,經費申報書經其主管部門審核後可直接報送省文化和旅遊廳。
五、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格式詳見附件。各市(省直管縣)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報送省文化和旅遊廳的申報材料須用A4紙列印,按附件順序裝訂成冊,加蓋市(省直管縣)級財政部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公章,一式兩份,於2020年9月30日前報送至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以當地郵戳為準),電子版同時發送至非遺處郵箱。
聯繫方式:
廳非遺處:宋煦,0551-63608275
廳財務處:李燁,0551-63608668
電子郵箱:anhuifeiyi@163.com
郵寄地址: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2號樓
郵 編:230091
特此通知。
附件:1. 2021年度市(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匯總表
2.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補助經費申報書
3.省財政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2020年9月3日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53526609
傳真:010-53526609
電子郵箱:iac_apif@apif.org.cn
微信公眾號:zhongtouxie
我們提供資金和項目的平臺服務
投稿、廣告、諮詢、會議服務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