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對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2020-12-07 中國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對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發布日期:2020-12-03 09:52

瀏覽次數:

    近日,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進一步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表彰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知》,授予呼和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15個單位「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孫慧平等48人「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工作時指出 「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作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希望全區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單位和工作人員以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榜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焦點

  • 【喜報】科右中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喜獲「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榮譽
    科右中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喜獲「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榮譽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名單,科右中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 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及個人名單出爐!山東有誰?
    6月4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進一步奮發向上、開拓進取,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授予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等50個單位「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楊鳳一等99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 內蒙古非遺亮相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10月23日,以「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盛大開幕。內蒙古自治區共有5個非遺項目、1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17名傳承人、百餘件展品參加了線下展覽展示活動。活動現場,傳承人精湛的技藝與獨具內蒙古特色的非遺展品吸引了眾多圍觀者,讓觀眾們近距離地了解內蒙古非遺和草原文化。
  • 喜報丨黃美金獲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獎
    導語2018年5月7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公布,建盞大師黃美金獲得先進個人獎,為建盞界再添殊榮。公 告關於公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的公告
  •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入良好時期
    本報呼和浩特6月13日電(記者高平)最近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內蒙古有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列其中,這標誌著我國對草原文化的保護和開發進入了嶄新階段。此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10大類518項。內蒙古入選的有8大類17項。
  • 巴林右旗舉辦「唱響牧歌」——第三屆赤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昭烏達長短調民歌大賽
    為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提高全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助推文旅融合,推動赤峰民族團結示範市創建工作,營造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傳播民歌文化,堅定文化自信,8月21日,由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巴林右旗人民政府主辦,赤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2021年度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中的引導帶動作用,切實提升我省非遺保護傳承水平,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現將2021年度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申報範圍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開幕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日報記者劉倩)12月7日,為貫徹落實《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全面梳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實踐成果,分享建設與管理經驗,進一步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我市開幕。
  •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線上博覽交易會開幕
    此次(線上)文博會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各盟市市委宣傳部協辦,中青旅聯科(北京)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承辦。
  • 陳倉區榮獲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縣區
    6月12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寶雞分會場暨「非遺購物節」活動啟動儀式在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舉行。陳倉區榮獲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縣區稱號,陳倉區文化館、陳倉區縣功鎮翟家坡民間社火傳習所榮獲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王紅麗、張麥杏榮獲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李繼友、逯鴻分別被評為全市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2020非物質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舉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規劃處處長楊曉輝,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桂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威虎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亟待加強_佛教_鳳凰網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社文處處長、非物質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措朗傑說「西藏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富集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今天,藏區特有的人類文明正以超乎常人想像的速度在消退、流失,尤其是隨著交通通訊的迅速發展,外來現代文明的入侵給西藏古老的文化帶來新的威脅。」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市秀峰區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分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建設管理經驗及實踐成果,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模式與途徑,為保護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現場經驗...
    12月2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濰坊市文化館、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在青州市舉辦。
  • 內蒙古:延續文化根脈 守護民族之魂
    肖助 攝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項國家級項目81個自治區級項目479個有國家級傳承人75名自治區級傳承人890名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懷著對北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牽掛,來到了內蒙古大草原。
  • 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非遺經典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鹿棋》
    7月19日至9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到扎魯特旗毛都蘇木毛都嘎查對內蒙古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蒙古鹿棋」傳承人朝格吉樂進行專題採訪。 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布仁巴雅爾多年從事非遺保護工作
  • 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喜居全省第八
    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評估指標數據(2019年度)》,對全省89個縣(市、區)2019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進行評估結果公布,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評估指標數據中排名第八,繼2016年起已連續5年位於全省前列,系麗水市唯一一個位列前十的縣。
  • 新疆塔吉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在塔吉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力求通過加強塔吉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和申報、加大對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合理保護的前提下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化進程、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等措施,探討新疆塔吉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思路。
  • 自治區這3家正廳級單位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一條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的《內蒙古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和自治區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組成部門,為正廳級。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其中,就法治建設而言,中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文件;啟動了《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認證、搶救、保護和研究工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