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望之「惠能逃生」

2020-12-12 重樓逾陀

五祖傳法給惠能後,叫惠能快離開,惠能問:「向什處去?」五祖指點惠能後,二人來到江邊。夜已深,五祖把櫓搖船。惠能說:「和尚請坐!應是弟子搖櫓。」五祖說:「應該是我度你。」惠能說:「迷的時候由師父度,悟了就要自己度;度的名稱雖然一樣,但它的用處不一樣。現在已開悟,只應自性自度。」

就這樣,惠能自己搖起櫓來,江水緩緩推著小船前進,輕輕風吹來,坐在船頭的五祖能確定給惠能的「向什處去」,是最好的建議嗎?搖著櫓的惠能,又是什麼樣的眼神望著前方?這一年是公元661 年,惠能24 歲。

2016 年,長老領著大眾來到廣東南華寺的六祖惠能真身座前,在反光的玻璃罩中,一個略微駝背端坐、黑黝黝的不清晰面容,仿佛望著前方。長老描述著文革時真身被傷害性地對待。這個駝著背黝黑臉的老和尚,堅持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些追殺、藐視、攻擊乃至潑他糞、拿刀割他的人們,早已消散,而他還堅持著……冷不防前方的長老大聲說著:「這就是信心。」

信心是什麼?無論面對的是農村邊鄙的自卑或相對的優越;犯錯的罪惡感或相對的正義感;驚嚇恐懼或相對的愛與寬容,並沒有被劃分的人,不會有應當或剩餘,一切差別的原則或終極的差異性,儘管被感知到,但這些都不觸及所有的根基—人類的本質不能被摧毀或恢復,不會有與自身一致的不可能性,「無常」摧毀一切,一切毀壞中「常」就留存了下來,而人的修行恰恰就是這樣一種留存,不提供另外一個身分,是自身產生了張力。重點是一直走下去,「去了就知道,而不是止步不前。」於是,惠能過了江;而對於惠能「向什處去」,五祖只管坐在船頭吹風,幹卿底事!

本嘗試在表象與思想,圖像與經驗之間指出:在身體、在精神;在個體、在全體—人,都與諸如維度、形式、能量或不可還原的東西不同,但那個是什麼?不如就這麼試盯著看,在反光的玻璃罩中,那略微駝背、黑黝黝的不清晰面容上,千百年來望著前方的眼神吧。

相關焦點

  • 「熱映電影」末日逃生
    今日小壹為您推薦的影片《末日逃生》是裡克·羅曼·沃夫導演、傑拉德·巴特勒 / 莫蕾娜·巴卡琳 / 大衛·丹曼主演的劇情/科幻/災難電影,喜歡此類影片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建築工程師John獲得了進入堡壘的機會,帶著一家三口踏上了去往格陵蘭的末日逃生路。然而,在逃亡的過程中,逃難的人們得知自己已經被政府拋棄,開始失去控制,劫持了去往格陵蘭的飛機,John的妻子與兒子也因此失散。John只能去約定好的地方等待妻子與兒子,期望會合後一併開車前往目的地格陵蘭。
  • 惠能:菩提偈(其四)
    《信心銘》:「不識玄者,徒勞念佛。」對於佛教徒來說,通曉玄機,是至關重要的。西方:佛教術語,指淨土所在的極樂世界。過去,佛教徒認為:東方日出,是萬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萬物終歸之處。惠能的這個觀點,實是對西方「淨土」的否定,為「頓悟」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這一首偈見於《大正藏·壇經》,著重講修行方法。《壇經》第三十五節,惠能引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惠能:菩提偈(其三)
    此詩是惠能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淨,也即「自性」的清淨,這是佛教徒堅信能到達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觀條件。惠能大師,唐代高僧,中國佛教禪宗六祖, 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於世,成為佛法修行之見證。
  • 唐朝神龍年,「南方惠能」與「北方神秀」的思想角力!
    乃至後來,惠能跟著無盡藏尼學習《涅槃經》義,或是跟隨五祖弘忍期間,他的學習方式常是「請一人讀」—聽讀,當下心契佛意。惠能這些「佛性之理,非關文字能解。今不識文字,何怪?」的傳說記載甚多,也許跟後代禪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有關吧。
  • 禪宗之辯|如何理解「本來無一物」vs「時時勤拂拭」這兩首詩?
    惠能的詩是基於神秀的版本來完成的,所以這兩首詩很相似。在禪宗的歷史上,有神秀的漸悟和惠能的頓悟之爭,這個爭執並非來自神秀和惠能本人,而是各種陷於是非的旁觀者,他們並沒有徹底領悟內心,反而被文字所擾,讓這種紛爭變成了傳言。在「六祖壇經」中,惠能說,「法本一宗,人有南北。
  • 「神秀、惠能」二偈文的真義如何?繼承那派的「思想體系」?
    又依《壇經》記述,禪宗弘忍五祖正以惠能賦此偈頌,故將「衣」、「法」傳授於他,得成中土禪門的六祖。究竟神秀、惠能二偈的真義如何?優劣如何?與漸修、頓悟如何相應?敦煌本所載惠能次偈,與前述神秀、惠能二偈有何關係?如是種種疑問,都有待暗釋。今於下文,將分「撰偈緣由」、「思想依據」、「偈頌辨釋」及「次頌解疑」等四小章節來加處理。
  • 「法華經」迷悟之間!
    聽了惠能大師所講,法達便提出疑問說:「那麼,是否只要了解經義後,就不用再誦經了呢?」惠能大師說:「經典有什麼過失呢?怎麼會妨礙你念誦呢?迷惑或覺悟都在於個人,損失或受益也是由你自己掌握。」惠能大師提醒法達儘管誦經,誦經時要看到自己的心念。「迷」與「悟」的關鍵不在經典,經典並未障礙你,也未要你一直繞著文字。靜下心來,跟著經文誦讀,你會看到自己的心,因為誦經的是你,而不是別人,經典怎麼會障礙你呢?有損益的都是你的心,與他人無關。
  • 科洛弗三部曲之「科洛弗悖論」
    」(又名上帝粒子)「科洛弗悖論」的背景設定在未來。空間站上的粒子加速器「謝帕德」背負著拯救80人類的使命,「謝帕德」如果成功點火,那麼它就能讓人們用上源源不斷的資源。筆者在看完「科洛弗悖論」之後,回去看了「科洛弗檔案」和「科洛弗街道10號」,網上的一些網友說「科洛弗悖論」其實是08年上映的「科洛弗檔案」的前傳,筆者也根據提示找到了疑似證據。
  • 周邊 |「塑料電餅鐺?」孩之寶千年隼走私者逃亡號秋季發售
    孩之寶 E8217 復古珍藏系列 YT-1300 千年隼:星球大戰 銀河邊緣適齡遊玩:4歲或以上UPC號:5010993738618迪士尼園遊項目『星球大戰:銀河邊緣』讓你親身搭乘著名飛船千年隼源自加州迪士尼主題樂園(Disneyland Park)的項目——「千年隼:走私者逃亡號」,你可以乘坐千年隼號執行一項驚險刺激的互動式走私任務!商品化後全身設置了各式機關,通過開關控制!聲光效果令你沉醉在千年隼的航行中;千年隼的面板可掀起再現如電影般的精密細節;附送逃生艙。
  • 讓六祖惠能法師開悟的,是金剛經中的那一句?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最核心的一句話,也是讓六祖惠能開悟的一句話。建議大家可以看看《六祖壇經》,六祖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觀念直接打開了中國頓悟禪門,豁然開朗。告訴人們煩惱是自己,貪、嗔、痴是傷害自己。六祖惠能告訴我們人的自性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沒有汙染,這個灰塵好像伏在心上面,但你的心卻是佛心。
  • 六祖惠能肉身為什麼可以千年不腐?弟子方辨是「幕後功臣」
    六祖惠能的肉身為何可以千年不腐?歡迎來到《爆肝的靈異筆記》!今天爆肝和大家聊聊傳說中的六祖惠能肉身千年不腐之謎, 以一首"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聞名天下、聞《金剛經》而開悟,成為第六代祖的六祖惠能是我國傑出的禪宗大師,閱讀本文,一起來看看六祖惠能肉身千年不腐之謎吧。1、誰是六祖惠能?"
  • 磐石大師核雕「達摩六祖」作品欣賞,不染俗麈
    核雕「達摩六祖」核雕「達摩六祖」核雕「達摩六祖」核雕「達摩六祖」印宗聞之竦然,即於正月十五日為他落髮,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瘞發塔的遺蹟。惠能說法,「以定慧為本」,又曰「先立無念為宗」。所謂無念,就是雖有見聞覺知,而常空寂之意。關於「頓悟」。他的解釋是:自心從本已來空寂者,是頓悟。即心無所住是頓悟;今於頓中立其漸者,即如登幾層之臺,要藉階漸,終不向漸中而立漸義。又說: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共說,為邪見故。
  • 無限流(寶藏)《我靠貧窮橫掃逃生遊戲》走向沙雕,劇情巨爽~
    陸之穹:……不好意思,本人男友非賣品,要親要摸的到這裡排隊,來一個砍一個,來兩個砍一雙。「古風純愛」朝堂CP上線:談戀愛嗎?「病嬌純愛」《怪物》年下病嬌怪物X 體弱研究員,爽快!「小眾純愛」重生黑心蓮徒兒X穿書戲霸師尊,慢著,別拽我褲子~
  • 「加速世界VS刀劍神域 千年之黃昏」映像釋出,繁中版4月上市!
    「加速世界VS刀劍神域 千年之黃昏」映像釋出,繁中版4月上市!>動漫 178ACG ▪ 2017-02-01 10:00:00 人氣作家川原礫筆下兩部大作「加速世界
  • 「你是我最愛的小侍女啊!」《三千鴉殺》「雲川夫婦」千年仙凡戀
    「傾我千年,護你周全!」《三千鴉殺》改編自十四郎同名小說,名字來自於古詩「三千世界鴉殺盡,與君共寢到天明」,由鄭業成、趙露思、王萌黎、劉怡潼領銜主演,蔣依依特別出演,劇情描述驪國公主燕燕被滅國,為了復仇改名字和練仙術,一心想要取得靈燈復仇,而她不知道的是傅九云為了遇見他已經守候千年,究竟兩人會永不分離還是相見無期呢?
  •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的境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知而未悟首先,在「上」與「下」之初,目空一切的人,自以為具「遠見」、「高見」、「卓見」,能「一步登天」、「隻手遮天」,更且才出眾人之右,睥睨天地。但莊子亦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海無涯,常人又豈能了得一切?正因如此,佛禪以之為「我執」,執著於區區知識,自我設限,又怎能得證菩提,悟大智慧呢?
  • 漫畫宗師首登故宮 |「千年一問」大展
    2018年,這位宗師逾250原稿在臺北故宮專題展出,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藝術收藏殿堂的漫畫家 - 是為「千年一問」。這一幕是董卓火燒洛陽|鄭問故宮大展專頁「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鄭問就如武俠小說的絕世高手,不按章法,油漆筆、砂紙、牙刷、毛線、膠袋、牙籤、棉花棒、肥皂、蠟燭……這些本來毫不關係的日常用品,在他手中統統成為利劍,用以繪出一幕幕出神入化的漫畫。下圖這幅鄭問作品,畫中人是「戰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小編是百看不厭,且每次再看都仍有驚嘆之感。細看頭顱臉孔、金冠盔甲,走寫實風格,畫的極為細膩。
  • 漫畫宗師首登故宮 「千年一問」大展
    2018年,這位宗師逾250原稿在臺北故宮專題展出,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藝術收藏殿堂的漫畫家 - 是為「千年一問」。「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鄭問就如武俠小說的絕世高手,不按章法,油漆筆、砂紙、牙刷、毛線、膠袋、牙籤、棉花棒、肥皂、蠟燭……這些本來毫不關係的日常用品,在他手中統統成為利劍,用以繪出一幕幕出神入化的漫畫。下圖這幅鄭問作品,畫中人是「戰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小編是百看不厭,且每次再看都仍有驚嘆之感。細看頭顱臉孔、金冠盔甲,走寫實風格,畫的極為細膩。
  • 周末故事|我是「千年守城衛士」——龍潭山
    234公頃,曾因山上多野鹿得名「鹿山」而被載入史冊。國王覺得男孩非凡胎俗子,必成大器,賜名「東明」。東明長大成人後高大威猛、力大無比,騎馬射箭樣樣精通。國王憂心東明會奪取王位,暗下殺心。東明聽聞風聲後,叩別母親連夜逃跑。到松花江北時,前有滔滔江水,後有兇惡追兵,東明仰天祈禱:「幫助我逃離這災難吧!」
  • 佛教「四弘誓願」
    越長遠的目標,越需要長久無間斷的策劃與努力,才能成就,這便是「一生之計在於勤」的意義了。佛教徒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定下每年的短期目標,甚至設訂未來十年的中期目標,但若要成就崇高偉大之無上佛道,那則要確立弘大的志向,這便是佛教有名的「四弘誓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