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喜事叫,喪事到」,有什麼含義嗎?

2020-12-08 我是毛興成

在農村辦喜事、辦喪事都有一定的講究,每一種規矩、忌諱、禮儀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需要嚴謹恪守。關於喜事、喪事也流傳了很多農村俗語,通過簡短、通俗的語言把兩種意義非凡的傳統習俗的規範傳承給子孫後代,小編在此就給大家介紹一則關於喜事、喪事的農村俗語「喜事叫,喪事到」,這句話具體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喜事叫,如果有人家辦喜事,比如結婚、孩子滿周歲等擺宴設席,主人家發了請帖請你去你才能去,如果主人家並沒有邀請你,那麼最好就不要不請自來。沒有請到的親朋好友或者鄰裡鄰居可能是因為主人家忘記了,但也有一些原因是在農村辦喜事都需要算黃道吉日,並且把賓客的屬相、生辰和喜事的主人公做整合。

比如,如果你的生辰八字和結婚的新人或者滿周歲的孩子相衝相剋,那麼主人家便不會邀請你去赴宴,否則以迷信的角度來說會對他們不利。所以如果親朋好友沒邀請到你參加他們的喜事酒席,大可不必太過計較,如果是忘記了,那麼主人家在日後也一定會道歉。

喪事到,如果有人家辦喪事,家裡有人去世了,那麼作為親朋好友或者鄰居應當主動到主人家裡幫忙。家裡有人去世,作為辦喪事的人反而不應該奔走相告,對死去的親人不尊重,對其他親友也有不吉利的地方。所以一旦聽聞有人辦喪事,首先應當安慰去世的人家,希望他們節哀順變,然後盡力所能及的幫忙料理喪葬事宜,是對死者的尊重,也體現了農村人互幫互助的良好傳統,增進了親朋好友之間的親密關係。

其實這樣的說法在城市裡也適用,雖然在城市並不糾結於迷信思想,但是在別人家辦喜事的時候如果沒有請到你,最好也不要主動出席,送上祝福即可。而有人辦喪事應當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或者到家裡進行探望和問候,為死者送上一束花以表哀悼。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喜事叫,喪事到」具體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
    中國歷來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在農村俗語、諺語的廣泛傳播源於數千年以來,以細微的角度觀察事物的發展,這是一種經驗的總結,高度提煉概括而來的通俗的語句。即使如今的城市人大多也是農村出去的,但是有些習俗能夠沿襲至今,城市的人卻是不少人理解不了的。
  • 民間俗語「喜事叫,喪事到」,什麼意思?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
    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解釋為,家中有喜事的時候主人會叫上親朋好友,一起感受喜氣洋洋的氣氛。而某個家庭在辦喪事的時候,無論關係親疏遠近即使沒人通知,一般也都會悉數到場幫忙料理後事。「喜事叫,喪事到」中的人情世故俗語「喜事叫,喪事到」,其實也反映出了農村地區的生活狀態,以及鄉裡鄉親們的人情往來。別人家有喜事的時候如果沒有叫自己,那麼一般人都不會主動登門。
  • 農村老話:「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說的有道理嗎?
    很多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農村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在這裡人情世故顯得特別重要,會來事、懂規矩的人就很受村裡人的歡迎。人緣好了,自己家有什麼紅白喜事大家也都願意幫忙,否則別人就等著看你的笑話。農村有句老話叫「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你覺得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的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可如今的社會還有多少人知道
    導讀:農村的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可如今的社會還有多少人知道無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大規矩,小規矩,這都是約束人們一些方法。古人也常常說萬事都要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不能成方圓。相信大家都聽過農村的一些俗語或者是老化,而這些也都是通過上一輩的人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農村老規矩,這些可能有的不是那麼合理,但是小編認為他們更多的是一種農村的文化,需要農民朋友們積極的去進行傳承和學習。一些年齡比較小的朋友們,他們更需要從小去進行灌輸這種思想,讓他們以後的路能夠走的更加平穩。像是這句農村的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這句話具體有什麼含義呢?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
  • 農村人說「喜事叫、喪事到」,兩者有何區別?老祖宗道出人情世故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民間中常見的常識性俗語:「喜事叫,喪事到」,兩者有何區別?老祖宗道出人情世故,農村生活過的人深有體會。喜事叫中國,是一個好客的國度。儘管地域廣袤,但幾乎每一個民族對待他人時總是熱情的。
  • 俗語「喜事叫,喪事到」,為何有這種說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中國歷來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在農村俗語、諺語的廣泛傳播源於數千年以來,以細微的角度觀察事物的發展,這是一種經驗的總結,高度提煉概括而來的通俗的語句。農村有一句俗話是「喜事叫,喪事到」,那這句俗語具體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
  • 在農村當喜事與喪事衝突時應該先辦哪件?為什麼?
    人生在世,生有時辰死有時,但任誰也說不準具體何時生、何時去。生老病死是反覆無常,可生活中往往就會出現在喜事中湊巧攤上喪事「不期而遇」,打主人家個措手不及,原來高高興興的喜事被攪得一塌糊塗。這種事在農村雖不多見,但確實也有存在,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發生在身邊的事情。
  • 在農村,老人說的家中有「四喜」,具體指的什麼,有道理嗎?
    這也是農村當前的一種現實,生活在農村老家,常聽到老人說,家中有「四喜」,家裡會人才輩出,這句話有道理嗎?具體指的是哪「四喜」呢?第一、「燕子不入苦門之家」生活在農村,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在家裡的大門下總會有燕子來搭窩,前不久,家裡不時有燕子在啼叫,不過兩日,竟然把窩給搭好了!這一根根的樹枝,也反映出了燕子的辛勤,這也是鄉親喜聞樂見的!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農村住得久一點,總是能聽到一些老人嘴裡念叨的話語。初聽時我們可能不會放在心上,覺得沒有什麼科學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老話都是不可信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貓頭鷹,可能大家對它的印象都是一種夜行動物,叫聲很可怕。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每一句俗語,都有各自的含義,那麼,「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前面說到農村像是一個小型「社會」,正確來說,農村更像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就比如,今天隔壁王大嬸的女兒要出嫁,前段時間張大爺過70歲大壽,上個月陳婆婆去世了等等......鄰裡之間都知根知底,來往甚密,自然就少不了送禮。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各位農民朋友們好,帥氣的小編又和你們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依然是農村的俗語,提到俗語,想必每一位農民朋友都可以說上一兩句。這些俗語有的是關乎我們的生活,有的是關乎我們為人處事,還有的是關乎一些民俗風情。
  • 農村老人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真的嗎?可算知道了
    農村老人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真的嗎?可算知道了大家都知道貓頭鷹是白天睡覺,夜晚出來活動的動物。它的作息規律正好跟人類相反,所以很多人並沒有見識過它的真面目,對它的了解也只是通過一些電視節目,雜誌報紙,圖片而來的。
  • 老人常說:喜鵲叫喳喳,喜事來到家,啥意思?喜鵲有那麼靈麼
    文/老吳老人常說:喜鵲叫喳喳,喜事來到家,啥意思?喜鵲有那麼靈麼?考古學家專門探析過去,而科學家負責預測未來,這兩者的工作聽起來都是比較高大上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從事著他們的工作卻上不了臺面,比如一些農村的老人家通過對人體的反應或者動物的反應來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雖然有一些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但是他們的預測能力還是槓槓的,這麼長時間來,很多預言都被證實是準確的。
  • 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在農村,有很多經典流傳的言語,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為了告訴後人們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這些諺語雖然沒有被記入到教科書中,但也在農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被後人廣為流傳,這些生活經驗,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雖然傳統迷信,但不無道理。
  • 農村辦喪事四種不能做的事,你們那有嗎?
    尤其是在農村,保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更多,這在農村人辦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時,體現得尤其明顯。 比如說農村的白事,風俗就跟城裡有很大區別。在農村,幹啥事講究的就是熱鬧,尤其是喜事喪事,親友鄰居都會來幫個忙,從這些事裡都可以看出來一家人的人緣、人品。
  • 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老話俗語,有的老話猛一聽起來,感覺是雲山霧罩似得不知所云,但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知曉其中的滋味,其中農村老人就愛開玩笑的說:人到五十,才明白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三頓飯,而且這三頓飯自己還只能吃到一頓,其他的兩頓自己是吃不到的。這裡說的三頓飯,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稱之為三鍋菜。
  • 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本文由《農村家園》原創,轉載必究!大家好,歡迎來到農村家園,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吸取的點點滴滴。在很多地區,村裡都有自己的方言,用村裡的方言講出來的農村俗語,更是另有一番風味。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有一些俗語只要說出來,我們就能記在心裡。
  • 農村老話「喜鵲當門叫,必有喜事到」,到底有什麼說法?
    農村老話「喜鵲當門叫,必有喜事到」,到底有什麼說法?農村的生活裡總有良多耐人考慮的老話,長大了後已經分開了家鄉,餬口中碰著一些煩苦衷,卻總可以在耳邊迴響起這些話語,讓人聽了後回味不已。今天小編就分享一些老話,你明白其中的意義嗎?1,「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農人們最等待的就是3月份的時辰,由於此時已經是開春了,大地重新煥發著新的生氣和光華,每小我都可以享受著沐浴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