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韓戰中真的被打敗了嗎?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2020-12-19 晨風曉月趣歷史

準確來說,也許應該只能說是美國沒能打贏韓戰。朝鮮戰場,如果僅僅以雙方的損失及軍隊傷亡人數來看,美國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敗,但是作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沒有打贏,就是失敗。這場沒能打贏的戰爭,對美國乃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聯合國軍」總司令馬克—克拉克哀嘆:我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的陸軍司令官。

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首席談判代表,在朝鮮的板門店籤署了《韓戰停戰宣言》。

朝鮮戰場的失敗,對美國的國家綜合國力、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總體上沒有太大實質性影響,最大的影響來自是對美國心理上的打擊。從建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上,對外較大規模的大型戰爭中,美國還沒有失敗的記錄。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管是對陣世界軍事強軍德國、日本,還是世界大國俄國,美國都是勝利者,美國的國際地位如日中天,美國軍人的自信和聲譽更是無以復加。

但是,面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一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國家,一個軍事裝備落後、沒有海空軍、沒有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的國家,美軍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軍事力量(陸軍出動了騎兵1師、陸戰1師、美2師、美3師、美7師、美24師、美25師和第187空降戰鬥群,兵力最多時將近40萬人;海軍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383架;空軍先後出動各種飛機數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卻始終無法撼動中國軍隊。美軍不敗的神話就此被完全打破,對美國軍隊以及美國整個國家的挫敗感十分的深重。

以至於,後來爆發的越南戰爭,對中國的警告高度重視,美國地面部隊將中國警告的「不許越過北緯17度線」當成了高壓線,在整個戰爭當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便在越南北部空投了超過人類戰爭史上所有戰爭總和的炸彈,但地面部隊始終不敢越過17度線,越南戰爭也因此成為美國欲罷不能的消耗戰,最終只能無奈地撤軍。

美國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雷德利總結韓戰時說: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美國的「不敗神話」在朝鮮戰場,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破後,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另眼相看」,重新看待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一是重新重視臺灣,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杜魯門即宣布武裝封鎖臺海,麥克阿瑟曾經專門致函總統,稱如果寶島被解放軍收復,「那就等於給了我們的對手相當於數十艘航空母艦組成的艦隊」。

二是高度重視日本在軍事上、經濟上對美國的意義,大力武裝發展日本,使其成為美國遠東地區遏制中國的後方基地,來防範和針對中國。美國務卿杜勒斯曾明確指出,要讓日本在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1951年9月8日,美國在舊金山締結了非法的、片面的對日和約,又與日本籤訂《日美安全條約》,把日本納入美國在遠東地區對抗中國的戰略軌道。

三是構築遠東地區軍事同盟體系。為應對中國的崛起,將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等若干國家拉入,在太平洋方向上形成對新中國的戰略包圍。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軍事鎖鏈」,將島弧鏈作為軍事基地,旨在以縮小中國的海洋面積和削弱海洋權益,來扼殺、封鎖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美國環繞中國海域共設有三條島鏈,又稱「太平洋三大島鏈」,即第一、二、三島鏈,分別是指北起日本群島、衝繩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關島為中心,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和美國的馬利亞納群島等島嶼組成;以美國夏威夷為中心,北起阿留申島,南到大洋洲的一些群島組成的一道防線。

美國有句諺語:打不贏的敵人就是朋友。

朝鮮戰場的失敗,對美國最大的影響就是重新審視中美關係:從完全輕視無視,到對等重視。正是由於對中國的重新審視,才有了後來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親赴北京,與中國握手言和,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才有了1979年,中美兩個世界大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才有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美關係蜜月期;才有了幾十年來,中美關係雖然有摩擦、有爭鬥,但卻始終鬥而不破、鬥而不斷,兩國關係始終在一波三折中向前邁進。

銘記歷史,紀念先烈,崇尚英雄,珍惜和平。

相關焦點

  • 韓戰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以至於60多年來美國從不願意提及
    如果你到華盛頓國家廣場林肯紀念堂南側,你會看到這樣一群雕像,一群披著雨衣,不是面無表情就是一副驚恐不已如真人般大小的美軍雕像,沒錯,這就是美國的韓戰紀念館。碑身上隱隱若現許多士兵的臉龐,據說這些士兵的形象都是真實的,根據韓戰期間新聞照片而摹刻的。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有多大的影響?
    但是,最終在韓戰打響的時候,他們打輸了。所有,這是所有美國人都不願意提及的一場戰爭。這一場戰爭可以說是對美國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的。1、韓戰的失敗,讓美國知道他們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最終我們都知道,這一次戰爭打得美國不得不向中國求和。可以說這一次戰爭,讓美國懂得了,他們並不是無所不能的。2、韓戰的失敗,讓美國的霸權主義不得不擱淺美國為何要佔領朝鮮?
  • 韓戰結束後,對美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韓戰的主要參戰方,在這場戰爭中卻丟盡了顏面,自身的威望不僅大為下降,而且實力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具體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使美國的遏制政策由政治、經濟層面轉向了軍事層面對美國來說,在朝鮮戰場的失敗,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失敗」。
  • 美國是怎樣看待韓戰的?
    李三萬摘要:1950年到1953年的韓戰,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參與的第一場局部戰爭,對於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美國是怎樣看待韓戰的?1950年到1953年的韓戰,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參與的第一場局部戰爭,對於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美國是怎樣看待韓戰的?
  • 韓戰中,為什麼美國寧願戰敗,也沒有用原子彈?
    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二年,朝鮮內戰就打響了,美國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利益,帶兵選擇了幫助韓國針對朝鮮,由於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將朝鮮士兵打得節節敗退,甚至直接無視中國的三八線,公然將戰火帶到了中國邊境。中國自來都把國家主權看得很重,美國的行為已經嚴重越界,如果中國這一次忍氣吞聲,美國未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過分的行為,中國政府當即拍板出兵支援朝鮮。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但是在美國的導演和編劇眼中,對有一場戰爭大多諱莫如深,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
  • 韓戰的失敗對美國有哪些影響?
    首先,讓我們看看當時有哪些參戰國。在這次戰役中,有朝鮮、中國,還有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參戰。當時中國、朝鮮的武器裝備水平遠遠不及美國,「小米加步槍」是最好的描述。韓戰爆發時,中國毫不猶豫地支持,氣勢磅礴地越過鴨綠江,支援朝鮮。
  • 美國韓戰紀念碑
    美國韓戰紀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又名「韓戰退役老兵紀念碑」或「韓戰退役老兵紀念園」。由於韓戰給予美國的巨大陰影,美國官方一直「恥於談起」,被故意「遺忘」了幾十年。
  • 朝鮮停戰50周年:韓戰為何被美國遺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僅5年後,美軍就在杜魯門政府的命令下重新拾起槍枝大炮,不遠萬裡來到相當於美國猶他州大小的朝鮮半島,投入到了由麥克·阿瑟指揮的這場戰爭。那時,很少有幾個美國人能夠在世界地圖上明確指出戰場的具體位置,這種尷尬的情況在今天也沒有太大的改觀。在這場戰爭中,實力強大、驕傲而不可一世的美軍遭遇了重大挫折。戰爭沒有如他們所設想的那樣「取勝」,而是以一紙停戰協議暫時告終。
  • 韓戰,為何美國戰敗了都不使用原子彈?因為這個原因
    原子彈自發明以來,在戰爭中唯一一次的使用,就是在二戰中,美國對日本投下的二顆原子彈,也因此,逼迫日本投降,縮短了戰爭進程,可見原子彈的威力有多麼巨大。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這兩顆原子彈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也讓其他國家認識了這種武器的實力。最感到吃驚和警覺的一個國家,就是當時的蘇聯了,為了應對原子彈的威脅,蘇聯方面也加快了對原子彈研究的步伐。
  • 韓戰之殤——美國人眼裡的韓戰
    美國人究竟是怎麼看待韓戰的呢?(為了換位思考或者說揣摩清楚美國人的心態,我們以下的探討在涉及「韓戰」時儘可能像美國人一樣使用「韓戰」)有人說,因為韓戰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南戰爭之間,所以容易被美國人忽略,從「被遺忘的戰爭」這個稱謂來看貌似如此。可是,為什麼美國人要把韓戰的史料珍藏在國家檔案館呢?珍藏不是為了更好記憶嗎?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而作為交戰另一方的美國,又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呢?美國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花費多年精力,寫就了一本內容恢弘的《最寒冷的冬天》,從美國人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
  • 美國當年為什麼會輸掉韓戰?最後一點才是根本原因!
    當年韓戰中,美國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但是最後卻輸給了沒什麼武器的中國和朝鮮,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筆者就從四個方面分析其中原因。當時中國為什麼要參加韓戰呢?因為這不僅僅是幫助朝鮮,同時也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 對於韓戰,美國人為什麼選擇了「集體遺忘」?
    美軍往上甘嶺上狂瀉了190萬發炮彈,山頭被削掉了兩層樓那麼高,但志願軍躲在反斜面的坑道裡基本上沒受多大影響,唯一的問題是後勤補給送不上去,由於美軍的轟炸太猛,通常送一個蘋果要搭上好幾條人命。後來美國人說,韓戰中志願軍挖的坑道可以繞地球一圈,雖然這話說的比較誇張,但也說明志願軍的地下工事是多麼逆天。
  • 70年前韓戰的失敗,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70年前韓戰的失敗, 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回眸這場戰爭,深刻反思一下,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個國家加入的戰爭,到底帶給參戰各方帶來了什麼? 其中,美國認真反思失敗的教訓了嗎?我們又從中得到什麼的啟迪? 1950年6月25日,爆發在朝鮮半島的戰爭,我們習慣稱之為韓戰。
  • 美國已經將原子彈部署到琉球群島,是什麼原因放棄在韓戰中使用?
    我們都知道,六十多年前的那場韓戰,美國動用了除原子彈外的一切武器,都沒能在戰爭中擊敗中國,統一朝鮮半島,時至今日,我們在感想那場戰爭的同時,許多人就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美國為什麼不在韓戰中使用原子彈?這真的是出於人道主義的原因嗎?
  • 韓戰中幾個倒黴的美國將軍
    整個韓戰期間,身為聯合國軍之首的美軍,在與中朝軍隊的對抗下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從幾位美國將軍的狼狽下場就可以看出這場戰爭中美軍的損失之大。  1、美第八集團軍步24師師長迪安少將被俘。美第八集團軍和10軍所屬的陸戰1師、美7師、美2師、美25師、美騎1師在與志願軍的交鋒中均遭重創,整個美軍和南韓軍隊在志願軍的追擊下倉皇亡命南逃,10天之內潰退300公裡,被稱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艾奇遜語)開始了。年已61歲的沃克中將的座車就是在潰退途中與南朝鮮潰軍的汽車相撞,沃克當場斃命。成為美軍韓戰中死亡級別最高的人員。  3、美9軍軍長穆爾少將空難喪生。
  • 韓戰時,美國為何沒有擴大戰爭?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到底是啥?
    西歐國家的共產黨,本來對政府投向美國感到不滿,但因為這個計劃,勢力迅速衰弱。因此對於韓戰,美國並不願意全面介入這場戰爭,如果美軍都去朝鮮戰場的話,那麼在歐洲等地區的軍事力量就更少了。這場戰爭會不會是蘇聯設的局?想破壞它在歐洲的經濟和軍事戰略部署?
  • 文史評論| 韓戰是美國難以治癒的「心病」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迅即統領「聯合國軍」入侵朝鮮半島,高光時刻達歷史之巔。但是,在短短3年時間裡,「世界老大」先勝後敗,盡嘗冰火兩重天之喜悲,對美國人的心理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美國在朝鮮投入了陸軍的1/3、空軍的1/5、海軍的近半數,在戰爭中最多時投入兵力47.5萬人,人員損失巨大(美國韓戰紀念碑上的數字為死亡54246人,失蹤8177人,傷103284人,被俘7140人,總計損失17萬多人), 使用了除原子彈之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戰爭耗費830億美元。韓戰是美國軍政要員及其親屬死傷較多的一場戰爭。
  • 美國專家:韓戰證明了與中國發生衝突將會成為噩夢
    如果美國對與一年前甚至還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戰爭感到非常驚訝的話,那麼當它發現自己正在輸掉這場戰爭時就更該感到驚訝。中國從朝鮮內部發動的進攻使美軍措手不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的進攻被擊退,美軍遭受了自美國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慘敗。這場戰爭遺留的影響深刻,複雜而又未經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