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端午節vs韓國端午節

2021-03-01 宣城職院護理系團總支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而「端午節」能在泱泱華夏流傳至今,最大的因素卻是因為一位受人民敬仰的偉大詩人——屈原。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以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為己任。當他的祖國面臨滅亡的時候,他悲憤難捱,於農曆五月初五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歷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節都要寫詩作賦,以表達對屈原的緬懷。 「賽龍舟」和「吃粽子」,說明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道德觀念和人生理想有著高度認同。因此「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表達對優美詩歌、偉大詩人崇高敬意的一個節日。

  感時懷古,撫今猶嘆!偉大的詩人雖然在行走在遙遠的古代,但他的從「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壯麗輝煌的詩篇,卻穿越的時空,以一個濃鬱的民族節日的形式,與我們相連千秋萬代。

在韓國,端午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與春節、寒食和中秋並列為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在五月初五這天,全家人會穿上傳統的韓國服裝聚集在一起吃飯聊天;傳統的食品有艾子糕、車輪餅食。車輪餅是用蒸好的艾葉放在秈米麵裡揉,一直到揉到面變成草綠色,然後做成車軲轆模樣。

韓國人喜歡在端午節的正午時分將用黃紙紅字寫成的條幅貼在堂屋或者頂樓的牆上,這個條幅被稱為「端午符」,目的是為了驅除一年的晦氣、保佑家族的平安。現在韓國唯一完整保留端午習俗的是位於東海之濱的江陵。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於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農祈祝豐收的慶典,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雖然受中國端午節影響,但經過多年發展變化已與中國的端午節有很大不同。

相關焦點

  • 中國端午節賽龍舟,日本端午節掛鯉魚旗,韓國端午節一直被誤解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至古以來就有,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的詩人屈原,根據地區的不同,也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的。中國古代非常強大,端午節也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傳向世界上的每個地方。
  • 端午節真的被韓國申遺了嗎?
    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 「世界文化遺產」的新聞一出,國內一片譁然,大家紛紛指責韓國把我們的傳統節日拿去申遺了。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韓國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不是端午節哦!好奇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到底誤會在哪裡嗎?
  • 端午節遭遇韓國「申遺」
    一位老人的急電 外國要「搶申」端午節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某大學教授冰庵(化名)向記者講述了「端午節遭搶申事件」的大致情況。  前不久,東北亞某國向冰教授發出邀請函,希望他能參加該國即將舉行的文化研討會。邀請函上有擬將端午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
  • 中國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韓國端午祭都幹啥呢?
    端午節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且通過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也成為中國首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說到端午, 我們會想到粽葉香飄、艾蒲清脆、紙鳶飛舞等一些美好的畫面。尤其在韓國端午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東海岸的江源到江陵地區,這裡完整保留了朝鮮半島過端午的習俗。端午祭的形成據中國晉代陳壽的《三國志·東瀛篇》中記載:「禮國人(當時中國稱朝鮮為禮國)每年5月下旬是要祭拜鬼神,10月收穫時要對天祭祀,整日飲酒、跳舞、玩樂。」
  • 韓國「端午節」到底是什麼東西?
    每逢端午,網友照例嘲諷一波「大韓民國」。,是韓國在端午時間段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個節日。和中國端午節也並無太多一致,並不祭祀屈原,也不吃粽子,算不上抄襲。韓國申遺成功並不影響中國申遺,這不過是媒體有意以愛國情感有意製造熱點。
  • 【韓國節日】什麼!韓國端午節不吃粽子!
    在中國端午節是必吃粽子和划龍舟的,因為這也是屬於我們的傳統活動之一,但是在韓國並不是這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是如何度過端午節的吧。ps:更多精彩在「(杭州)首爾韓語」。2005年的時候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韓國「江陵端午祭」的事情。
  • 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韓國獲勝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昨天上午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 韓國、日本的端午節:傳自中國,卻早已與中國本土大不相同
    比較中國、韓國、日本端午節節日元素,不難看出,韓國、日本端午節雖從中國傳入,但也有很多符合本民族文化、風俗的改易和創新。一、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引發的風波與誤解2005年11月25日,韓國以「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獲得批准。消息傳到中國後,輿論大譁。
  • 誤會了十幾年的韓國「端午節」,與中國傳統端午節,是兩碼事
    每年一到端午節,韓國申遺了中國人的「端午節」聲音就不見少過。這則充滿爭議性的錯誤新聞,自2005年以來雖被闢謠了很多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韓國拿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除了時間節點上接近端午節以外,韓國人的所謂「端午節」連名字都與中國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傳統節日。
  • 【網絡中國節 · 端午】端午節裡話端午!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端午節?古今的端午究竟有哪些不同
    又到一年的端午節在大家還在糾結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時不知怎麼的,鹿鹿竟然開始反思端午節的歷史由來端午、汨羅江畔、粽子、屈原、龍舟……正是由這一個個關鍵詞,組成了鹿鹿對端午的基本認知但端午究竟是什麼,鹿鹿查了資料後還是有些蒙圈尤其是近年來韓國申遺「端午江陵祭」之後中國「端午」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 端午節閒話
    端午節的國際化提起端午節的國際化,繞不開躲不過的便是韓國當年的端午申遺事件。其實,2005年韓國只是「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而我國的端午節則是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端午節,還是我們的!
  • 2020年端午節優秀作文:中國的端午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端午節優秀作文:中國的端午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註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但客觀地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看,韓國並沒有「搶註中國端午節」,因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端午節申遺。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名稱與含義不同。
  • 國外也有端午節?
    韓國:完整保留端午習俗,持續一個月韓國現在唯一完整保留端午習俗的是江陵,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最著名文化慶典之一,韓國也已經成功把這個習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江陵端午祭」祭祀的是以大關嶺山神為代表的諸多神靈,與中國祭祀屈原不同。除了舉辦多種祭祀儀式外,當地還會組織很多其它的活動,比如摔跤、蕩鞦韆、拔河、射箭等比賽,還有假面舞、煙火表演、端午放燈等活動,整個端午祭持續一個月之久。
  • 來pick下韓國的端午節習俗,看看跟中國的粽子節有什麼區別?
    來pick下韓國的端午節習俗,看看跟中國的粽子節有什麼區別?農曆5月初5,也就是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即初,五為陽數,因此也稱端午節為「端陽節」。這幾天相必大家都吃上了各種各樣的粽子了吧。每年的端午節吃粽子成了節日不可或缺的一項傳統。不止我們國內有端午節,在韓國也有端午節,你了解嗎?
  • 迎端午丨王淼:端午文化 一個節派生出五個節
    端午,是中國的,怎麼整成了韓國的?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表示了對中國傳統的尊敬!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有著一套完整的、與中國端午節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的民俗活動。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眾所周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它還有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冷僻名稱。唐代文秀《端午》中也寫道:「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而關於賽龍舟吃粽子,也是人們為紀念屈原而衍生出的習俗。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划船撈救,最終還是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屍體,為避免江中魚蝦誤食屈原屍體,百姓每逢此日便投粽子到江中,逐漸演變成了今日的賽龍舟吃粽子。
  • 老外如何看待中國的端午節 運動節?美食節?草藥節?
    如同春節一樣,端午節到來之前,網絡又一大波普及中國端午節的文字在國外各網站上出現,告誡網友們端午節問候語的禁忌,比如不能說「端午快樂」之類。還有就是吃粽子攻略,不能再讓中國人笑話把粽子當漢堡,把棕葉當生菜吃掉。那麼他們又是如何看待中國的這個傳統節日的呢?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中國的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始於吳越之地,起先創以祭拜龍祖,後又因屈原事件,人們又將端午節演變成屈原紀念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