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公司的生產量同比仍保持增長,這與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政府給我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公關部經理吳萍在第八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現場介紹道。
為促進國家級經開區與世界500強企業面對面交流,共話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共謀對外開放合作新機遇,12月9日,由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指導,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商務廳、長江經濟帶國家級經開區協調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八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在成都經開區舉行。
與會嘉賓就全國開發區如何緊抓對外開放新機遇,以及如何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行了深度交流與探討。無論是主論壇還是分論壇等活動現場,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如何實現突破發展都成為嘉賓關注的焦點。
制定「一攬子」行動計劃,整車產量仍保持百萬量級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汽車市場。雖然今年汽車產業形勢跌宕起伏,歷經將近四個月大幅下降。但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基本保持相對穩定。今年汽車產銷有望達到去年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去年水平。
2006—2017年,中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並持續轉型升級,年均增速達到15.6%;2017—2020年,汽車產業發展進入平臺調整期,年均增速為-1.0%;進入十四五發展期,中國汽車產業預計將呈現平穩增長狀態。
圖:成都市經信局汽車產業處處長文彬
目前成都市汽車產能已達到200餘萬輛,工業總產值超過2千億,已有整車28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218家,產業體系不斷健全。「今年疫情影響下,我們2020年全年實現整車產量仍將保持百萬量級。」 12月9日,成都市經信局汽車產業處處長文彬在「新能源汽車西部增長極交流會」上介紹道,
聚焦成都汽車產業,就不得不提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這座城市本身就蘊含強勁的「汽車基因」。數據顯示,經開區去年整車產量100.7萬輛,佔四川省的90%,成都市的96%。
圖:成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區長杜海波
成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區長杜海波介紹稱,目前,經開區聚集10家整車、300餘家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面對汽車產業深度調整、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成都經開區制定了穩企業、穩外貿、穩投資的一攬子行動計劃,出臺了應對疫情的『1136』政策措施,推動經濟穩步提升。」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公司的生產量同比仍保持增長,這與龍泉驛區政府給我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公關部經理吳萍表示,去年公司產量為46.4萬臺,今年預計將達到47.5萬臺,同比增長2.3%。
2020年1—10 月,成都經開區實現整車產量 80.3 萬輛,整車產值 969.7 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 2.2 萬輛、增長44.1%。
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成都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領,打造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不斷優化國際營商環境。構建創新創業應用場景,大力吸引海內外客商投資創業發展。
全市汽車產業聚焦智能高端新能源、國際化發展方向,以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為突破口,有力促進了汽車研發製造、檢測檢驗、後市場等高能級項目的加速聚集、集群成鏈發展。據文彬介紹,「全市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已形成以成都經開區兩個功能區、龍泉驛汽車產業功能區、中法產業園統領簡州新城、天府新區、邛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的『一核三新』的布局。」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成都經開區堅持「穩當前」「謀長遠」相結合,積極應對外部風險和內部問題,持續優結構、促轉型,增強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力。
具體包括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深入實施大眾品牌戰略、豐田倍增戰略、吉利高端戰略,大眾捷達 VS7 成功上市、吉利 BMA 領克 06 車型正式發布、一汽豐田 TNGA 新車型項目加快建設、沃爾沃 SPA2平臺高端項目成功引進……
同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實現新突破,吉利新能源整車項目加快落地,中國信通院車聯網創新中心正式落戶,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試驗基地規劃展示中心開工建設,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加氫站項目月底開工,引領汽車產業向新能源轉型、向智能化升級。
「今年二季度,我們和成都經開區籤署了全面的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電子信息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等方面深度合作,在優勢互補的背景下,有望構建汽車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西部增長極。」重慶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而政策的指引則為成都經開區智能汽車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行業背景。
10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明確了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和目標,為行業和市場帶來了發展定力和信心。「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前景十分廣闊,未來將催生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熱誠歡迎大家來成都投資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文彬表示。
全面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3.0版,成為投資最熱區域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要門戶城市、成都「東進」的橋頭堡,也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承辦地、成都中法生態園所在地、全國第六大汽車產業基地。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8.9億元,連續7年位居全省縣級行政區首位,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第19位、全國百強區第27位。
在9日的「中法及中歐國際合作論壇」上,成都中法生態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亮就園區建設發展情況進行了分享。「從地理空間來說,成都中法生態園所處的位置現在是成都東進以後成都市的地理新中心。」楊亮介紹稱,目前園內聚焦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創新研發、貿易博覽等產業。
比如華僑城錦繡天府項目,這是華僑城在西部地區打造的一個品牌,投資了158億,在東安新城核心區打造的生態項目;然後神龍汽車項目是最具有法國特色的項目,是標緻雪鐵龍和東風二汽合作的項目。還有投資105億的塑米城西南總部,華潤國際文體中心項目,華股份西南智慧基地,還有城東國際藝術商業綜合體等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落地園區體現了和現代產業,和未來城市融合發展的良好的態勢。」
據悉,成都經開區作為成都市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正全面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3.0版,區域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楊亮表示,「市委領導對龍泉驛對成都經開區有一個提法,就是發展潛力最大、投資價值最大、發展最有希望的區域。這個區域最後加了一句話,就是沒有之一。」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考驗,成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研判、果斷決策,全市上下開展了為期半年的重大項目招引攻堅行動,取得積極戰果。統計數據顯示,成都經開區與深業集團、西門子、杉杉集團等多家企業達成了項目合作,總投資額達541億元。
圖:成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區長杜海波
杜海波稱,「成都經開區的機遇是廣大企業家朋友的機會,我們熱誠希望與大家一起共享新機遇、共創新未來,讓成都經開區成為廣大企業家投資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