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恣意放縱的才女,坎坷流離的人間客,千古詞壇的造就者

2020-12-18 歷史驛站一

說到古往今來的才女,你會想到誰?是當壚賣酒的卓文君;還是深得皇帝稱讚的曹大家班婕妤;還是三國亂世之中蔡文姬;亦或是縱橫兩宋詞壇的李清照。李清照一生歷經兩宋風雲變幻之際,身世坎坷變化,令人惋惜。

這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再隨著丈夫趙明誠的去世,和國家的危亡變遷之後,再也沒有了之前那的歡顏

生活的困苦,情感的流離,家國的滅亡,讓這個曾經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年,如今卻再蕭瑟秋風之中人比黃花瘦。

那一年李清照只有十八歲,而太學生趙明誠也才二十一歲,正是人生最美麗的時節。一個是享譽京城的大才女;

一個是名滿京師的大才子,二人在家人的安排下,成為了夫妻。李清照和趙明誠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下無人可比,二人之後的生活也是相濡以沫,令人羨慕,這樣的年齡,這樣的才華相互碰撞之間引發的美妙。

賭書潑茶,乃是二人經常一同玩耍的遊戲。也許就是這樣,高雅的人,所作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充滿了趣味。

背書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枯燥的,但是在趙明誠和李清照這樣的才子佳人之間便變得充滿趣味。

讀書時讀不盡的,而夫妻之間的情誼也是無法斷絕的,以茶代酒,相濡以沫,這樣的生活何人不羨慕。

但是生活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北宋末年,先是李清照的父親因為元祐黨人之案被放逐京城之外,而之後李清照也受到了牽連,不得不離開京城和丈夫異地而居。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不久之後隨著政治風波的結束,李清照也得以再次返京,回到了丈夫的身邊,雖然之後也曾經歷過起落,但是二人未曾分開。

然而真正的動亂還在後面,公元1127年,四十四歲的李清照真正的見識到了什麼時家國破滅之苦。金人鐵騎南下,北宋不戰而敗。

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虜押解到了北方金人之地,而汴梁城也在一夜之間破滅,整個北方之地,陷入了混亂。逃亡,時所有百姓的一個念頭,也是活下去的凡是,李清照同樣身在其中。

這對李清照時不公平的,此時的趙明誠身在南方主持政務,無暇顧及家中事物。最終只有李清照一人負責,將家中老小帶到南方地區,然而讓李清照無法接受的是,僅僅兩年,趙明誠便因為疾病卒於任上。

此時的李清照,孤獨,無助,充滿了絕望,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李清照對宋朝政府的控訴與吶喊。

這首《殘花》是李清照在南方晚年之時所作: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一連十七個花字,看似寫花,實則是在寫自己,人生悲苦,此時的李清照就如同著秋日的落花,無依無靠,四處飄零。趙明誠的離世,讓李清照想要找尋一個依靠,但是卻始終沒有人可以取代趙明誠的地位;

國家的破敗,讓李清照的生活如履薄冰,親人四散,自己卻沒有一個兒女,這樣的生活,讓自己還不如著飄零的花朵。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詩,也能叫做詩,其實我們看到的不應該是這十七個重複的花字,而是花之後的意義。

秋日的落花,四處飄散,就是李清照最真實的人生寫照;李清照在悲嘆花飄落之時的傷感,同時也在對自己的身世做出了種種的悲嘆,人生就是這樣的無奈。時代的不幸強加於李清照的身上,讓李清照喘不過氣來。

總結:一代才女,最終卻是孤獨生活,成為了世間飄零的一朵殘花,這是多麼的讓人悲嘆。或許沒有戰亂,李清照會和趙明誠幸福的生活,賭書潑茶,相敬如賓,依舊是汴梁城之中的模範夫妻,郎才女貌是多少人豔羨的對象。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也是無法逃避的,趙明誠去世了,北宋也危亡了,李清照的生活自然也陷入了危機。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 李清照悼念亡夫的詞,句句扣人心弦,感情真摯,不愧是千古才女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清照,「中國歷史上第一才女」。作為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她的作品表現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表達,她的很多文字都寫得很有感情。少女時代的她很有才華,雖然她只是一個女人,在當時的宋朝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但因為書香門第,李清照博覽群書,父親也給她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她能夠成為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寫出如此不朽的佳作。
  • 千古第一才女,酒色財氣佔全,李清照這一生,可謂是豪放不羈
    古往今來,能擔得起才女的人沒有幾個。不是缺少智慧和膽色,就是缺少才氣與氣魄。更不要說詩詞文壇上的此起彼伏之下,能夠奪得一個至尊的地位了。可是偏偏這位特立獨行,藝高肚大的李清照,因為創作詞句的功底非凡,且又對書畫古玩都有研究,被世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然而,現實卻與這個印象大相逕庭。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
  • 詞國皇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愁」,因何而生?
    李清照是被鎖在深閨獨院裡的千古才女,幾百年來,一談起她,人們總能在腦海裡刻畫出一個獨守庭院、略含哀傷的美麗女子來。她的一生和「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諸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每一種愁都是一首詞壇的千古絕唱。讓人身臨其境,流連忘返。
  • 李清照化身鍵盤俠,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壇16人,蘇軾也未能倖免
    而李清照不僅是一位名傳千古的女詞人,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篇章,她還是一位犀利的批判家,曾寫下一篇文章,噴遍了北宋詞壇家族沒落,夫妻離別,李清照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陪伴她的唯有詩詞和文化。在流離的生涯裡,她不僅寫下了「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在南渡之前寫下了噴遍北宋詞人的《詞論》。
  • 才女是怎樣發牢騷的?李清照因愁緒而發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
    才女是怎樣發牢騷的?李清照因愁緒而發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中華五千年璨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有兩顆明珠一直懸掛在高空之中,一顆是唐詩、一顆是宋詞,唐詩我們最為熟悉今天先暫且不表,來聊一聊宋詞。宋代詞壇可謂是高手如雲,大文豪蘇軾和詞中之龍辛棄疾便是宋代詞壇中的代表人物,而在眾多男性詞人之中有一位女子從中脫穎而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憑藉自己斐然的才華在詞壇之中佔有一席之地,她就是李清照。
  • 宋朝名媛李清照:以詞流傳千古,卻不知她也酗酒好賭還二嫁休夫
    李清照是我國詞壇一顆璀璨的明珠,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可見她在古代文學界的地位就如現代物理界的愛因斯坦。可就是這麼一位國民女神也酗酒好賭,二嫁休夫。「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對自己的詞有多自信?她幾乎懟了整個大宋詞壇!
    大家都知道唐宋朝時期中國的詩詞文化達到了歷史的一個巔峰,特別是宋朝的詞壇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一位女子的出現使得這大宋詞壇更加絢麗多彩。這個女子便是一代才女李清照。大家都曾讀過她的詞,而那一句「悽悽慘慘戚戚」更寫盡了秋天的悲涼。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一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寧年間的進士,李格非對詩詞歌賦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對儒家經典同樣有過研究,其文筆優美,被譽為司馬遷在世,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李清照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僅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還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甚至於是「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見王灼《碧雞漫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 「詞」壇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中國第一才女,「詞」帝國的皇后,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獨創「易安體」,被奉為婉約派「詞宗」。所謂婉約派是跟豪放派相對而言的,婉約即婉轉含蓄,旨意朦朧,內容側重於兒女風情,表現在結構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婉約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婉」為柔美,婉曲。
  • 她是被「高考」拒之門外的千古第一才女,妙筆寫盡人間悲歡離愁
    文/夢天天世間曾有李易安,時光流轉,她的詞,她的人,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她用沾滿詩香的筆墨,描繪出一個春暖花開的人間。她是中華文壇幾千年來的第一才女,是集才華與美貌為一身的詩人,但是卻因女兒身,被「高考」拒之門外。李清照一生,酸甜苦辣皆嘗盡,她用手中的一支筆,寫盡了人間悲歡離愁。
  •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秘訣是啥?
    可這麼多才女,只有李清照脫穎而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為何呢?傾世之才,無出其右李清照的傾世之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她的作品大多因為傳唱度高,而被長久的流傳了下來。浪漫愛情,曠絕古今雖然才女的「情路」大多坎坷,但李清照卻曾有過一段不錯的姻緣,她與丈夫趙明誠情意相投又一見鍾情,可謂當時的一段佳話。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說到酒與詩人這首《如夢令》便是李清照被「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一位花季少女,在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紀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在詞中以花自喻,傷春惜春,感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這首《如夢令》便是李清照被「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一位花季少女,在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紀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在詞中以花自喻,傷春惜春,感嘆自己的青春易逝在這首詞中,詞人用簡短的幾句話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令人嘆服的絕對不僅僅是她的詩詞
    、情深意切的詩詞,其實,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是宋朝詞壇上不一樣的花火,更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令人嘆服的絕對不僅僅是她的詩詞。 在宋朝,宋詞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李清照的詞,清新雋永、渾然天成,既情真意摯又逶迤婉約,獨樹一幟,被稱為「易安體」,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廣為傳唱,有著「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讚譽。 緣於詩詞上的卓越成就,李清照與柳永、蘇軾、辛棄疾並稱為宋詞四大家。
  • 詞中窺探「千古第一才女」的坎坷人生
    進士出身的父親李格非在朝中任禮部員外郎,酷愛文學,曾拜文學家蘇東坡門下,母親也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李清照自幼受詩書文化薰陶,又接受良好傳統教育,少年時代便能吟詩作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廣為流傳的《如夢令》真實描繪出了李清照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 原來千古才女李清照最大的歷史貢獻不是詞,而是《金石錄》
    李清照的千古名詞: 似乎大家都會幾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加上近年來國學熱,詩詞熱,我們都以為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歷史貢獻是她的詞,看過《李清照》後才知道她對我們的貢獻不止是詞,最重要的也不是詞,而是她和丈夫共同完成的《金石錄》。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