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往今來的才女,你會想到誰?是當壚賣酒的卓文君;還是深得皇帝稱讚的曹大家班婕妤;還是三國亂世之中蔡文姬;亦或是縱橫兩宋詞壇的李清照。李清照一生歷經兩宋風雲變幻之際,身世坎坷變化,令人惋惜。
這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再隨著丈夫趙明誠的去世,和國家的危亡變遷之後,再也沒有了之前那的歡顏。
生活的困苦,情感的流離,家國的滅亡,讓這個曾經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年,如今卻再蕭瑟秋風之中人比黃花瘦。
那一年李清照只有十八歲,而太學生趙明誠也才二十一歲,正是人生最美麗的時節。一個是享譽京城的大才女;
一個是名滿京師的大才子,二人在家人的安排下,成為了夫妻。李清照和趙明誠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下無人可比,二人之後的生活也是相濡以沫,令人羨慕,這樣的年齡,這樣的才華相互碰撞之間引發的美妙。
賭書潑茶,乃是二人經常一同玩耍的遊戲。也許就是這樣,高雅的人,所作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充滿了趣味。
背書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枯燥的,但是在趙明誠和李清照這樣的才子佳人之間便變得充滿趣味。
讀書時讀不盡的,而夫妻之間的情誼也是無法斷絕的,以茶代酒,相濡以沫,這樣的生活何人不羨慕。
但是生活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北宋末年,先是李清照的父親因為元祐黨人之案被放逐京城之外,而之後李清照也受到了牽連,不得不離開京城和丈夫異地而居。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不久之後隨著政治風波的結束,李清照也得以再次返京,回到了丈夫的身邊,雖然之後也曾經歷過起落,但是二人未曾分開。
然而真正的動亂還在後面,公元1127年,四十四歲的李清照真正的見識到了什麼時家國破滅之苦。金人鐵騎南下,北宋不戰而敗。
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虜押解到了北方金人之地,而汴梁城也在一夜之間破滅,整個北方之地,陷入了混亂。逃亡,時所有百姓的一個念頭,也是活下去的凡是,李清照同樣身在其中。
這對李清照時不公平的,此時的趙明誠身在南方主持政務,無暇顧及家中事物。最終只有李清照一人負責,將家中老小帶到南方地區,然而讓李清照無法接受的是,僅僅兩年,趙明誠便因為疾病卒於任上。
此時的李清照,孤獨,無助,充滿了絕望,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李清照對宋朝政府的控訴與吶喊。
這首《殘花》是李清照在南方晚年之時所作: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一連十七個花字,看似寫花,實則是在寫自己,人生悲苦,此時的李清照就如同著秋日的落花,無依無靠,四處飄零。趙明誠的離世,讓李清照想要找尋一個依靠,但是卻始終沒有人可以取代趙明誠的地位;
國家的破敗,讓李清照的生活如履薄冰,親人四散,自己卻沒有一個兒女,這樣的生活,讓自己還不如著飄零的花朵。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詩,也能叫做詩,其實我們看到的不應該是這十七個重複的花字,而是花之後的意義。
秋日的落花,四處飄散,就是李清照最真實的人生寫照;李清照在悲嘆花飄落之時的傷感,同時也在對自己的身世做出了種種的悲嘆,人生就是這樣的無奈。時代的不幸強加於李清照的身上,讓李清照喘不過氣來。
總結:一代才女,最終卻是孤獨生活,成為了世間飄零的一朵殘花,這是多麼的讓人悲嘆。或許沒有戰亂,李清照會和趙明誠幸福的生活,賭書潑茶,相敬如賓,依舊是汴梁城之中的模範夫妻,郎才女貌是多少人豔羨的對象。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也是無法逃避的,趙明誠去世了,北宋也危亡了,李清照的生活自然也陷入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