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此人才是真漢子,殺了梁山2大惡人,最終卻死在自己手裡

2020-12-09 耳東話史

《水滸傳》的故事不能純粹的用現實世界對於善與惡的評判標準來評判,絕大多數人心中一件事就是非黑即白,一個人就是非善即惡,這樣的觀點過於片面,如果要以這種標準來判斷《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那故事根本無法繼續下去,因為原著中的他們遠不如電視劇中歌頌的那般「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當然,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不過得結合故事中的背景設定來看,比如世人皆知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打虎、殺嫂、打蔣門神的劇情無不讓人拍手稱快,然而不可否認,他也犯下過「殺死無辜道童」的罪過,又如拳打鎮關西的魯智深,他不也搶走了破瓦罐寺老和尚的稀粥嗎?

(武松、魯智深劇照)

所以《水滸傳》中的「好漢」到底指的是什麼人?在筆者看來,他們絕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好人」,而是一幫在混沌之中求得一線生機的狠人,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規價值觀的事,就如武松、魯智深那般,所以書中的「好漢」二字絕不是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專利,也屬於其他同樣求生存的狠人。

一、宋江替天行道

宋江在梁山聚集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單八將之後是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準備大幹一番了,然而他替的是哪片天?自然不是人們心中所想的「公道」,而是替的「天子」,他一心只想被招安,他無視朝廷奸臣當道,皇帝昏庸,還是選擇了愚忠,最終也葬送了大部分兄弟們的性命。

(宋江劇照)

可以說宋江給梁山這個大團體定製的目標就是錯的,畢竟梁山上的人員構成就十分複雜,其中大部分還原本就是已經落草的賊人,你能指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景?那是扯淡,所以宋江的替天行道是個偽命題。

二、何為替天行道?

這一點在筆者看來,在《水滸傳》這個惡人橫行的世界中,懲戒那些惡人自然就是替天行道的一部分了,武松為兄殺嫂、殺蔣門神、張都監,魯智深打鎮關西,楊志殺潑皮牛二等事跡都可以算是替天行道,他們殺的都是惡人,當然,這樣的價值觀並不適用於現實世界,因為這是濫用私刑。

簡言之,至少在《水滸傳》的世界中,咱們還是可以粗淺的將替天行道理解為有能力的人做出一些為民除害的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是站在梁山對立面的人做了同樣的事,那也應該算是替天行道,畢竟梁山之上可謂惡人橫行。

李逵那廝如同瘋狗,扈三娘一家被他盡數殺死,連朱仝看管的四歲的小雅內都能痛下殺手,可見他已是無藥可救之人;董平為了奪取程太守的女兒,是將程太守一家殺死,也是冷血無情,宋江為了讓秦明上山,間接害死他一家人,事後還與之稱兄道弟,太多梁山好漢做過草菅人命之事,殺了他們,豈不也是替天行道?

三、真正的漢子

梁山好漢在徵遼、田虎、王慶的時候都是無往不利,損兵折將自然會有,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卻是未折損一人,直到徵方臘時才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員傷亡,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好漢就來自方臘陣營,他就是石寶。

事實上石寶一共擊殺了五名梁山好漢,分別是索超、鄧飛、燕順、鮑旭、馬麟,而其中等分和鮑旭這兩位就是十惡不赦之徒,石寶殺死他們,那才真叫是替天行道。

(鮑旭劇照)

鄧飛是個怎樣的人?從原著的主線故事來看,鄧飛戲份不多,也沒有做過太多過分的事,然而從原著對他的提詩來看,這人卻是壞到骨子裡,原著道:「原是襄陽關撲漢,江湖飄蕩不思歸。多餐人肉雙睛赤,火眼狻猊是鄧飛。」人得壞到啥程度才會吃同類的肉?還吃得眼睛都紅了。

(鄧飛劇照)

至於鮑旭,那人也是個無藥可救之人,早年間在枯樹山佔山為王,帶著一眾小弟幹的就是打家劫舍的惡事,到了梁山之後也是死性不改,和李逵臭味相投,一同成為梁山的突擊小分隊,總是衝鋒在前,原因很簡單,他們樂在其中,鮑旭手中也是沾滿無數鮮血。

石寶殺死這兩人算是替世人做了件好事,只可惜他最終沒能逃出梁山眾人的追捕,只能自刎圖個痛快,屬實憋屈。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此好漢最可悲,殺了三位惡人,沒上梁山,還死在自己手裡
    反倒是像王進、欒廷玉、韓伯龍這些真漢子沒能上山,但書中沒能上梁山的好漢還有不少,其中就有一位殺了三位惡人卻不得善終的好漢。在筆者看來,在那個亂世中能夠憑自己本事存活下來的人都可以算是好漢,所以這個界限就變得十分寬泛了。梁山好漢們可以被稱為好漢,其實王慶、田虎甚至方臘勢力的那些狠人們自然也都可以被稱為好漢,是否是個好漢,並不是看這人是否善良,而是看是否實力強勁,是否有夠狠,是否能在這亂世中生存。
  • 水滸傳中有一漏洞,此3人應該死在李逵手裡,卻都成了梁山好漢
    《水滸傳》中的好漢並不全是善人,而大部分讀者似乎都忽略了這一點,比如說在某些人看來,水泊梁山之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皆是真漢子,甚至他們就理所應當的是過命的好兄弟,當然,原著中有不少時候也在將梁山好漢往這一方面去塑造,但作者施耐庵也並沒有刻意隱藏梁山好漢之間的矛盾,或者是某些被視為完美的角色
  • 《水滸傳》中真正的惡人,殺人不見血,梁山108將都被他害死了!
    《水滸傳》中真正的惡人,殺人不見血,梁山108將都被他害死了!《水滸傳》,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當初宋末時期各路英雄好漢原本是做著為民除害的好事,卻因為被誣陷,最後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於是有了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這一百零八位好漢裡有的曾經是官場中人,有的曾經是佛門中人………有隊伍必定就會有統領者,這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老大就是宋江,號稱義薄雲天。
  • 水滸傳中真正的好漢就3個,武松不夠格,第一名被梁山好漢給殺了
    ,那就是《水滸傳》整部作品中能夠稱得上好漢的人都沒幾個,那梁山上的一百單八將更是由各種歹人組成,比如殺人如麻的「黑旋風」李逵,強搶民女的「小霸王」周通,偷雞摸狗的「鼓上蚤」時遷,這些無論從啥角度來看都是歹人的角色上了梁山居然也成了好漢,那句「少不讀水滸」還真一點沒說錯,本文就聊聊《水滸傳》中真正配得上「好漢」兩個字的三個角色,其中排名第一的人卻被梁山好漢殺死,他也看不上水泊梁山。
  • 水滸傳中最冤的4位好漢,沒入108將,還都死在梁山好漢手上
    似乎提起「好漢」兩個字,人們總是下意識的要在前面加上「梁山」二字,畢竟《水滸傳》中那水泊梁山之上的一百單八位好漢的確是古代文學作品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好漢」形象了,然而這也只是沒讀過《水滸傳》原著才會對梁山這一群體產生的錯誤印象罷了,梁山之上真正的好漢其實沒幾個,反倒是惡人居多,
  • 惡人吳用:做大梁山,只為做大自己;坑害了別人,也坑死了自己
    雖說梁山集團的發展,壯大,東徵西殺,屢屢得勝,吳用的計謀在其中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梁山集團力量的削弱,兄弟死散,直至消亡,吳用也同樣「功不可沒」。因為他是水泊寨中的軍師,智囊集團的核心。冷眼觀《水滸傳》,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吳用:做大梁山,只為做大自己;坑害了別人,也坑死了自己。
  • 水滸傳中,這類人最無辜,李逵殺過,武松也殺過,且殺得理直氣壯
    在《水滸傳》中,乍一看,有太多的可憐人,有的人說大部分的梁山好漢之所以會上梁山,都是因為「官逼民反」,其實這話說得太不負責任了,梁山上固然有被官府欺壓的人,然而其中不乏本就是佔山為王的賊寇,比如王英、周通之流,最終梁山好漢在徵方臘後死了大半,他們其實大部分都是戴罪之人,
  • 《水滸傳》中哪五個可以稱為五大惡人?
    《水滸傳》中哪五個可以稱為五大惡人?在我看來,《水滸傳》的五大惡人是高俅、宋江、陸謙、李逵、孫二娘。從這件事來看,高俅無疑是惡人,睚眥必報,年輕時候自己欺負人被王進的父親撞見打了一棒,就把這仇恨要算到王進身上,如果王進不趕緊遠走避禍,只怕這條性命得丟在高俅手裡了。再看林衝,只因為高衙內看上林衝娘子,非要霸佔林衝娘子,高俅絲毫不顧及林衝還算是他賞識的下屬,完全一邊倒,導向高衙內一邊,要弄死林衝,以方便高衙內乘機霸佔林衝娘子。
  • 《水滸傳》中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漢子——船火兒張橫!
    張橫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船火兒,江州人氏,原為潯陽江艄公,與弟弟張順同為當地一霸。後參與營救宋江,大鬧江州,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張橫隨後參與白龍廟聚義,大鬧無為軍後,張橫隨宋江入夥梁山上了梁山之後,張橫多次參與戰鬥,立下功績無數。後來梁山接受招安,張橫反對不成,只能同宋江一起接受招安。此後在徵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的戰役中,也出力頗多,多次立功。杭州之戰時,張順因為夜襲偷渡湧金門而中地方埋伏,被守將方天定在湧金門指揮部眾射死。
  • 水滸傳裡惡人多,有的一作就死,有的卻能上了梁山做好漢
    民間有句這樣的話:水滸裡壞人比好人多,梁山上惡人比善人多。這話頗有幾分道理。在水滸中,諸如鄭屠、蔣門神之類的壞人比比皆是。就算是梁山好漢當中,惡人所佔的比例遠遠超過善人。本文介紹這位梁山好漢就是明顯的一例。他綽號船火兒,名叫張橫。船火兒張橫是幹什麼的?
  • 最慘的3位梁山好漢,都死在自己兄弟手裡,有2人甚至沒入108將
    世人皆知那《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之上有一群梁山好漢,再對《水滸傳》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梁山好漢」四字前加上「一百單八位」這一形容,若是看過相關電視劇的話,也許又知道這一百單八將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然而讀過原著的朋友就會知道,「梁山好漢」這一團體並非只有一百零八個人,當然,筆者指的並非是那些蝦兵蟹將,而是指有名有姓的好漢都不止一百零八人
  • 《水滸傳》中的女英雄,淫婦,賢女,惡人
    小說《水滸傳》成書於明朝,免不了受當時思想的影響,小說中的女性被輕視和桎梏。縱覽《水滸傳》,女性在小說中起到了推動故事的發展和情節的曲折,但女性人物卻正面的不多,反面的不少。女英雄不是夜叉、大蟲,就是沒思想;不是淫女,就是毒婦;有思想的不是娼妓,就是使女,而賢良端淑的良家婦女和武美雙絕的英雄俠女卻不多見。僅管是這樣,這些女性還是讓讀者廣為傳頌,她們的故事或給人警示,或為人敬仰。
  • 梁山上此人比吳用心還黑,表面善良,卻幫自己的仇人坑了一位好漢
    對於沒有讀過《水滸傳》的朋友來說「梁山好漢」這四個字難免會讓人產生誤解,他們會膚淺的認為「既然都叫好漢了,自然就是一幫好人」,其實不然,《水滸傳》中惡人橫行,其中有那麼一部分惡人就混上了梁山,比如原本就在各個山頭作惡的那些個寨主,甚至可以說梁山之上壓根就沒幾個好人。
  • 《水滸傳》中,如果晁蓋不死,宋江能否成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
    如今見王倫故技重施的對待晁蓋兄弟,再加上還有一個不怕事大的吳用相激,結果林衝就怒殺了王倫。王倫被殺後,林衝推晁蓋為梁山之主,就這樣晁蓋反客為主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因曾經宋江對晁蓋兄弟有救難之恩,所為晁蓋對宋江很敬重,畢竟晁蓋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漢子。
  • 水滸傳裡多惡人,為何有的一作就死,有的居然上了梁山做好漢
    有一句民間話說,在水滸傳,壞人比好人多,梁山泊,壞人比好人多。這很合理。在《水滸傳》中,有許多壞人,比如鄭屠和蔣門神。即使在梁山,惡人的比例也遠遠超過了善人的比例。這篇文章介紹了這位梁山英雄作為一個明顯的例子。他的綽號叫船火兒,他的名字叫張橫。
  • 《水滸傳》中,四個命運悲慘的女性,三個被殺,一個心哀大於身死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這本小說其實是為男人而寫,大書特書他們的英雄豪情,就連殺人不眨眼的李逵也被標榜為英雄。而小說中的女人呢,大多都成了陪襯,有的死在了那些英雄好漢的手裡,有的卻屈身事賊,毫無靈魂生氣而言。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水滸傳》中可悲的四個女性。
  • 《水滸傳》中有108將,卻僅有三位女好漢,最終下場如何?
    ——《水滸傳》引言不可否認水滸傳中的故事精彩絕倫,其中的人物更是性格鮮明,但是作者在對女性人物的描寫,也有頗多解釋不通的地方。這幾個女性的出現讓整個水滸傳多了幾分柔情,但是這幾分柔情背後,卻又是悲情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梁山三位女將的下場。
  • 水滸傳中此7人最聰明,其三上了梁山,明明能救宋江卻看他去送死
    讀《水滸傳》的時候讀者們更多的時候是去評判書中好漢的強弱,或者是討論人性善惡方面的問題,畢竟在《水滸傳》這個惡人橫行的世界中立場、實力就是最重要的兩個標籤,然而要在這亂世中活下來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論武藝不是最強的,但是卻能夠憑藉智慧活下來,甚至還能夠比那些有權有勢有武藝的人還活得更好
  • 梁山上最可惡的7個好漢,活成自己最痛恨的人,李逵不及他們可惡
    《水滸傳》的世界中惡人橫行,有的「好漢」曾是小官,他們被貪官陷害因此被定罪、被流放,有的「好漢」曾是普通百姓,他們被惡人欺壓,不得已只能落草,有的「好漢」曾經是閒漢或者小偷,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苟活於世,上了梁山也成了好漢,不可否認,要在《水滸傳》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絕非易事,但拋開梁山的三十六天罡
  • 小戲骨《水滸傳》何成之死,李虞侯是如何挑釁梁山眾兄弟
    小戲骨《水滸傳》中,皇上賞酒被李虞侯苛扣,何成帶兄弟跟李虞侯討說法,誰知李虞侯不但不給補酒,趁機還損了何成一番,何成一氣之下潑了李虞侯一身酒,拔起手中的刀,李虞侯猜中他不敢殺他。更是說道:「你們這些小毛賊,還想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想都別想,你們一輩子都是賊,兒子、孫子都是賊,剮不盡、斬不盡的賊」,說完這話,何成徹底被激怒了,一刀乾淨利落劈中李虞侯喉嚨,網友直呼殺得痛快、殺得好、這些小戲骨都可以拿影帝了,其實小編也覺得這幫小朋友演的的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