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欣賞】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賞析

2021-02-26 收藏與鑑賞

  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賞析

——謹以此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王 罡

提起林散之,人們都知道是「草聖」。啟功見到林散之草書三鞠躬,書法大家郭沫若說林散之的草書代表中國,日本書法巨擘青山杉雨稱讚林散之「草聖遺法在此翁」。其實,林散之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造詣也很深,有「詩書畫三絕」之譽。這裡和大家共同欣賞的是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

《鍾馗》,縱83.5釐米,橫38.5釐米。立軸,硃砂紙本,1940年創作。款識:二十九年夏散之敬寫。鈐印:散之(朱文)。《鍾馗》先後3次著錄:《揚子晚報》2000年6月24日,第B12版;《林散之書畫集》第12頁,2003年11月,文物出版社;《林散之》第077頁,2007年8月,百花文藝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的3集紀實電視片《中國著名書畫家造像――林散之》,專門介紹了這幅《鍾馗》。

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 83.5×38.5㎝ 宋玉麟鎮齋之寶


看到這幅畫,我想起了一段不能不說的往事。《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一書定稿後,我請林散之次子林昌庚教授審稿。因為和林教授不是很熟,林散之學生莊希祖教授和我一同前往,莊教授叫我穿上大校軍裝,帶兩本我編寫的《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2011年10月22日下午,軍車在月光廣場停下,莊教授告訴我,5棟902室就是林昌庚教授的家。談完審稿後林教授對我說:「林散之藝術館有不少精品力作,但是還缺少一幅重要作品:《鍾馗》。這幅作品在江蘇省國畫院宋玉麟院長手裡。你是部隊首長,和宋院長關係好,拜託你一件事,請宋院長把《鍾馗》賣給我,他出多少錢我都買。如果他同意捐給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我請安徽省副省長主持捐贈儀式,各大新聞媒體報導。」說著,82歲的林老哭出聲來:「我現在別無所求,就是要把這幅畫弄回來,老父親一生就畫了一張,這是國寶啊!」我連忙上前扶他:「我一定盡力!您放心!您放心!」為了促成此事,我和莊教授在回來的車上商議了好長時間。莊教授說:「如果你做成此事,功德無量。」在一個我認為非常恰當的時侯,和宋院長談了這事。宋院長說:「林教授找過兩次,我都沒有同意。如果就是《鍾馗》這一件,我一定會滿足他的心願。我收藏林散之作品近30年,不同時期的書畫有幾十件,而且都是精品力作,更重要的是已形成系列。《鍾馗》在我收藏的林老作品中,分量最重,是我的鎮齋之寶。請在方便的時侯轉告林教授,《鍾馗》畫放在我這裡和放在林散之藝術館一樣。如果以後辦展覽、出畫冊,或搞什麼活動,要借用《鍾馗》,我全力支持!」接著宋院長回憶了得到《鍾馗》畫的經過。「那是2000年春,十竹齋舉辦名家作品展銷,畫廊裡掛的都是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謝稚柳等名家作品,名碼標價。我買了一張齊白石的《平安圖》、一張謝稚柳的山水,很想再買林散之的《鍾馗》,可是錢不夠了,只好放棄。後來這幅《鍾馗》被一個老闆看中,經林散之長子林筱之鑑定是真跡,最後因為價格太高、作品不夠典型又退給了十竹齋。一個多月後,十竹齋小陳拿著這幅畫找到我說:『你喜歡林老的作品,還是你玩吧。錢嗎,你畫兩張畫給我們就行了。』結果,我用自已的兩張畫換得了《鍾馗》圖。」

林教授一次又一次地甚至流著眼淚要買《鍾馗》,宋院長一次又一次十分委婉地拒絕林教授的要求。這幅畫究竟好在哪裡?

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局部)

一是寓意深刻。有古書記載,鍾馗,唐初長安終南山人。天生異相,然聰明好學,滿腹經綸,正氣浩然。712年,鍾馗殿試新科狀元第一名,唐明皇嫌他相貌醜陋不予錄取。一氣之下,鍾馗頭撞殿柱而死。從此,唐明皇生病,久治不愈。一天,唐明皇夢見兩個小鬼繞殿奔跑,驚慌之時,來了一個自稱鍾馗的大鬼,身材魁梧、頭頂烏紗帽、衣著大紅袍、腰束白玉帶、雙足穿靴、裸露一臂,勇猛異常,捉到小鬼便吃了下去。唐明皇醒後,病不藥而愈。畫家吳道子根據夢中憶述,繪出鍾馗畫像,唐明皇見後大喜,正是此人,便封鍾馗為「捉鬼大神」,命宮中、民間逢年過節都要張掛鍾馗畫像。這種風俗一直沿續至今。林散之畫的鐘馗,和一般畫家不同。林散之是以畫抒情,藉助鍾馗表達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的仇恨。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林散之在詩中寫道:「玄武多新壘,黃炎空歸圖。」日本飛機經常轟炸烏江,一次,林散之正在烏江南街範管臣家,聽到炸聲,急忙往家跑,剛跑出幾十米,後面的房子就炸塌了。日本鬼子打到烏江那天,跑在林散之前面的一個人被打死了,跟在林散之後面的一個也被打死了,夾在中間的林散之倖存未死。林散之不得不舉家逃難,在山區無法長期生活,最後又回到烏江,用挖地洞躲避日本飛機轟炸,對付鬼子「掃蕩」。林散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了這幅作品。作品中的鐘馗捉鬼,不是人間的「五鬼」,而是特指日本鬼子。請看,鍾馗憤怒至極,兩眼睜圓,鬍鬚橫立,手拿寶劍,直視前方。馬上出發,捉拿日本鬼子!整個鐘馗的形象好比一塊大石頭,稜角分明,堅硬無比,象徵著中華民族打不倒、拖不垮。畫的左上方有3隻蝙蝠,林散之在這裡用的是蝙蝠的諧音,為自己祈福,為家人祈福,為父老鄉親祈福。苦難即將過去。福到了,福就在眼前。

林散之人物畫代表作《鍾馗》(特寫)

二是筆墨精妙。林散之跟黃賓虹學習3年,又壯遊名山大川一萬八千裡,繪畫技藝和審美境界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意在筆先,構圖大方,造型精準。整個作品不是畫出來的,而是一筆筆寫出來的,如刻似鑄,凝重沉著。重點刻畫的眉毛、眼睛、鬍鬚,非常傳神,再加上烏紗帽、除魔劍、大紅袍,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鍾馗,充滿了怒氣、兇氣、殺氣!再看用墨。作品通篇都是紅色,用的是硃砂,這是林散之有意而為之。硃砂又稱丹砂、辰砂,硃砂的粉末呈紅色,經久不褪。林散之在這裡用硃砂畫鍾馗有三個意思。一個是硃砂比較貴,古時上乘硃砂幾乎和白銀等價甚至略超。用這麼貴重的顏料作畫,說明林散之非常重視這幅作品。另一個是硃砂在民間有驅鬼之說,鬼不敢觸碰紅色的東西。人們常以硃砂、紅布、公雞血等驅鬼避邪。更重要的是,林散之選用硃砂仿佛象徵著日本侵入中國,屠殺成千上萬的同胞。畫的落款是「二十九年夏」,時空在此凝固,歷史在此定格:1940年,這是血的罪證!

三是孤品奇珍。林昌庚教授在《林散之》第076頁中寫道:《鍾馗》是林散之四十年代繪畫的代表作。同一題材的代表作一般不止一兩張。傅抱石的《待細把江山圖畫》、錢松巖的《紅巖》、魏紫熙的《黃洋界》都有好幾張。錢松巖9次修改,《紅巖》代表作有十幾張。林散之的《鍾馗》從創作至今歷時75年,在傳播快速、信息共享的今天,仍然沒有發現第二幅,這與當時的特殊環境、林散之不出名等多種因素有關。孤品,有三六九等。有的是應景之作,有的是失敗之作。林散之畫的《鍾馗》是代表作中的孤品,是既奇又珍的孤品。奇在林散之畫人物畫相當少,珍在相當少中風格又大不相同。林教授說《鍾馗》是國寶,聽起來有點誇張,其實不然。這是林教授對《鍾馗》的深刻感悟,這是林教授有一定的預見性。林散之是「草聖」,「三百年出了一個林散之」。林散之的草書價格不斷衝高,林散之的畫作深受歡迎。2001年國家明文規定,林散之的作品禁止出境。《鍾馗》是林散之反映抗日戰爭的重要作品,是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可以肯定,隨著時空的遠去,《鍾馗》畫一定會成為國寶!

        

        2015年2月19日於南京仙林雁鳴山莊別墅

  ——原載《壹收藏》周刊2015年5月17日第22頁

相關連結:

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


王 罡,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江蘇揚州人,1957年出生,大學本科,哲學學士,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東海民兵雜誌社總編輯,大校軍銜。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並授予稱號,「世界華人傑出收藏家」,授予國防服役金質紀念章,受到兩代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接見併合影,著名雕塑家尹悟銘為王罡雕塑半身銅像。

王罡先後發表各類研究林散之的文章100多篇,編著《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食硯齋珍藏林散之書畫精品集》,專著《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面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華人時刊》雜誌連載《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一書,歷時4年。《中國網》、《中國書法網》、《雅昌藝術網》、《鳳凰網》等多家官網開闢專欄轉載、選登《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2014年11月,王罡出席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2015年4月,王罡參加拍攝中央電視臺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林散之》。2016年12月,王罡參加籤署中國收藏《上海宣言》。

王罡研究林散之草書的主要觀點

●中國二十世紀草書第一人。

●世界著名書法家林散之。

●林散之的草書被稱為「林體」。「林體」的特點是瘦勁飄逸。「林體」基本特徵主要有四個方面: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

●林散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作品以剛為主,以柔為輔。堅挺瘦勁,開合有致。七十年代的作品是剛柔相濟,動靜相宜。以倚為正,字字相連。八十年代的作品,以柔為主,以剛為輔。亦行亦草,墨色淋漓。

●林散之草書創作的高峰期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七十年代的草書代表作代表整個林散之草書的最高水平。八十年代末的草書代表作代表林散之八十年代的最高水平。

●高度決定視野。有的人站在江蘇這個小山上,評價林散之的草書;有的人站在中國這個大山上,評價林散之的草書;我們要站在世界藝術的最高峰,評價林散之的草書。林散之的草書是中華民族的,也是世界人類的。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與同時代的畢卡索代表作《拿菸斗的男孩》、《鬥牛士》、《科學與慈善》、《人生》一樣,只不過是風格不一,都是世界人類頂級文化藝術中的瑰寶。

●林散之的草書和非草書的價格一定會拉開。

●林散之的一般作品是正常升值,大部分精品是漲幅較大,少數極品是壟斷價格。

●林散之的草書值得永久收藏。早收早受益,遲收遲受益,不收不受益!

相關焦點

  • 曠世鴻篇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手卷《李白草書歌行》賞析
    賞析提要:瘦勁遲澀,剛柔相濟;奔放縱逸,騰躍跌宕;鮮妍滋潤,血肉分明;疏密交錯,渾然天成。手卷超長特精,先後 6次著錄,是林散之草書作品中極精之代表作。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 枯筆典範——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賞析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先生在這幅作品中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不同審美情趣和不同層面的人,都可以馳騁自己的想像去體會、去欣賞。儘管箇中滋味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一種美的享受,都是一種美的升華。枯筆很難寫,只有在隨意書寫中才能出現。林散之先生是枯筆高手,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有活力,個個顯靈氣。作品正文加落款一共 67個字,除「人」、「一」以外,其它 65個字都有枯筆,有的枯筆少,有的枯筆多。
  • 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秋思》賞析
    力透紙背——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秋思》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賞析提要:從數千件作品中選出近 500件佳作,經過反覆論證,最後精選出 180件,草書《自作詩 秋思》就是其中之一。
  • 《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出版發行 第一草書價值千萬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王罡先生的專著《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近日在北京出版發行。專著由林散之研究會編,林散之長子、著名書法家林筱之擔任主編,江蘇省美協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原院長、中國著名畫家宋玉麟執行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著名書法理論家衡正安先生說:「《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在研究林散之草書歷史上是裡程碑式的著作,是研究林散之的的代表作。」
  • 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十六字令》賞析
    筆走龍蛇——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十六字令》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賞析提要:通篇以焦墨而為之,散鋒入草,一枯再枯,墨似盡而筆仍在運行,只見殘墨化作絲絲飛白,在似有若無中盡顯神韻。
  • 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賞析
    筆精墨妙——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 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草書巔峰時期的精品之作:運筆流暢,剛健渾厚,俊偉茂潤,開合得體,行氣如虹。「草聖」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號三痴,別號散耳
  • 林散之草書精品《孟浩然 春曉》賞析
    林散之(1898-1989),草聖。字散之,號三痴,別號散耳、江上老人。「詩書畫三絕」,尤其草書,飲譽世界,被稱為「草聖」。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南京江浦。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林散之3歲學書,32歲師從黃賓虹,37歲隻身萬裡行。書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明清。
  • 林散之草書精品《王安石 烏塘》賞析
    林散之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
  • 【名畫賞析】俄羅斯民間工藝品欣賞
    【名畫賞析】俄羅斯民間工藝品欣賞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俄羅斯民間工藝品欣賞
  •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李白 橫江詞二首》賞析
    王罡 收藏與鑑賞 昨天【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      翰墨風神 ——林散之草書精品《李白橫江詞二首》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認為,學草書要「以楷入草」,要「先剛後柔」,要「中鋒用筆
  •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李白 橫江詞二首》賞析
    —林散之草書精品《李白橫江詞二首》賞析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鑑賞家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認為,學草書要「以楷入草」,要「先剛後柔」,要「中鋒用筆」。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毛澤東詞 清平樂 六盤山》、《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 林散之草書精品《自作詩 為仲華先生雅存》賞析
    草聖林散之賞析提要:深邃豪邁的書境,蒼健強雄的筆力,存世極少的數量,不可低估的價值。草書《自作詩 為仲華先生雅存》是林散之豐碑式的作品,先後5次參展出版。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是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書法大師,「詩書畫三絕」,尤以草書名揚海內外,有「當代草聖」之美譽。林散之先生得到黃賓虹大師的真傳之後,開始師法大山大水大自然,書法、繪畫技藝大有長進。正當他向新的高峰邁進時,抗日戰爭爆發了。
  •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王光明人物畫作品欣賞
    出版有:《王光明水墨人物畫作品集》、《王光明畫集》、《王光明戲劇人物小品集》、《名家名畫—王光明水墨人物作品》、《王光明人物畫精選》、《王光明水墨畫》等,作品被首都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淮南博物館等數十家學術文博機構收藏。
  • 中元節畫鬼 書畫家筆下的鬼畫賞析
    本文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元節畫鬼:書畫家筆下的鬼畫賞析。》 溥儒(溥心畬)素有「溥鍾馗「之稱,蓋因其筆下鍾馗形態異:除了傳統的捉鬼驅邪,嫁妹出行,福自天申,歸隱讀書等常見題材以外也有棒打窮鬼,騎自行車,吃西餐等現代題材的詼諧意趣。
  • 王罡:與林散之學生、揚州市書協顧問熊百之談林散之
    我喜歡讀詩寫詩,特別喜歡林散之老師的詩集《江上詩存》,經再三請求,李秋水同意將散老的圈點本借給我謄抄,以便日後慢慢研究欣賞。當時我白天上班,只能晚上謄抄圈點。點好弄,而圓圈畫不圓,我就把不知從何處找到的畫眉筆的筆頭脫去,用剩下的金屬圈蘸印泥,倒也非常理想。在檯燈下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前後花了大約一年多的時間,我依照原樣,用不同的顏色將林散之先生的圈點複製到了我的《江上詩存》上。
  • 北京畫家張論近期創作的人物畫賞析
    在中央美院進行過正規嚴格的畫作培訓學習,師從著名畫家史國良老師學習人物畫作。現任京華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張論(中)近期和他的同學在中央美院張論的人物畫代表作是水墨頭像以及鍾馗等。近期張論創作了數幅人物畫力作。整體看來他的畫作筆墨特點大氣磅礴、蒼勁渾厚。
  • 趙春華人物畫作品賞析:構圖嚴謹,筆墨雄渾,極具古韻
    趙春華生先生擅於人物畫,趙春華生先生的人物畫畫面整體處理灑脫大氣,構圖嚴謹考究,精巧時清奇雋秀;險峻處如轉巨石於千仞之山;奔放時猶如水之就下、獸之走壙;舒緩時又似湍流入海,淡定平和。用筆雄渾老到,人物造型嚴謹,細微處精雕細琢,概括時粗率豪放。
  • 趙春華人物畫作品賞析:構圖嚴謹,筆墨雄渾,極具古韻
    趙春華生先生擅於人物畫,趙春華生先生的人物畫畫面整體處理灑脫大氣,構圖嚴謹考究,精巧時清奇雋秀;險峻處如轉巨石於千仞之山;奔放時猶如水之流下、獸之走水;舒緩時又似湍流入海,淡定平和。用筆雄渾老到,人物造型嚴謹,細微處精雕細琢,概括時粗率豪放。
  • 林散之草書《李洞 山居喜友人見訪》過眼錄
    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毛澤東詞 清平樂 六盤山》、《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林散之草書《李洞 山居喜友人見訪》,立軸,尺寸為100×33㎝,約3平方尺。
  • 北京畫家張論近期的水墨人物畫作賞析
    在中央美院進行過正規嚴格的畫作培訓學習,師從著名畫家史國良老師學習人物畫作。現任京華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畫家張論(中)和他的同學在中央美院 張論的人物畫代表作是水墨頭像以及鍾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