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

2020-09-27 印象甘肅官方帳號

中國文化裡離不開水

有水的地方就有橋

因此也衍生了中國獨特的橋文化


無論是詩詞歌賦裡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還是民間故事情節中

《斷橋相會》



亦或歷史事件裡

飛奪瀘定橋



甚至中華傳統美食中

過橋米線


在歷史長河的各個方面

無疑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走進它 傾聽它

你會發現

橋不再是冰冷冷的建築

而是富有靈魂的生命


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

通過實物 模型

場景復原等多種手段

全面展示了蘭州橋梁的建築美學

黃河文化以及蘭州的人文歷史

讓你在參觀休閒的同時

感受到蘭州城市的文化魅力



講一段歷史

說一個故事

這個秋天

來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

帶你穿梭時空

探尋蘭州的歷史變遷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720°震撼全景

相關焦點

  • 蘭州市區內,黃河上橋梁最密集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
    由狄道北行至金城過黃河到河西,或由狄道西行至袍罕,西北行至允吾過黃河,透過歷史迷霧我們能看到這樣一條絲綢之路。蘭州是絲綢之路的一個支點。在整個歷史上,蘭州地區形成了三個大的渡口。金城渡,就是指今天的西固區鍾家河一帶。新城津在河口一帶。八盤渡,在今天的紅古區一帶。到了明代肅王移至蘭州後,在今天的城關區修建了不少設施。
  • 粵港澳媒體記者走進蘭州 感受黃河之都獨特魅力
    中國蘭州網9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宋戈)9月23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西部行採訪團深入蘭鐵泵站、蘭州水車博覽園、蘭州市博物館、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和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等地,了解蘭州的城市發展脈絡和歷史化,切身感受黃河之都的獨特魅力。
  • 蘭州有多少博物館?你知道嗎
    蘭州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由於地位位置的重要性,積澱了悠久的歷史文化,且不說從三皇五帝開始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不說一代天驕,更不用提明清時代,民國時期乃至當代。在這片熱土上曾經經歷過什麼,發生過什麼?那些過去的傳奇,那些過去的輝煌,都被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保存下來。
  • 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北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是5640千米黃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蘭州作為連接內地和西北的交通樞紐,從明代起人們就開始設想在黃河上架橋,徵服黃河險阻。
  • 黃河博物館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4月,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河流博物館,也是唯一以黃河自然史、黃河文明史、黃河治理史為主要展示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現址為鄭州市迎賓路402號,(迎賓路與花園路交叉口東北角) 黃河博物館是廣大社會民眾了解水情河情,弘揚黃河優秀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提高防汛抗災意識,培植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場所。
  • 傳承黃河文化 奏響時代凱歌 黃河文化成就蘭州人文化自信
    黃河文化滋養的300多萬蘭州人,又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斷開拓進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高質量發展、百姓幸福的巨大變化。本報從今日起,將推出系列報導,全方位展示進入新時代蘭州取得的發展成果。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來,黃河自西向東從蘭州穿流而過,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因黃河而生,也因黃河而興盛。
  • 蘭州金城關「五館」研學遊亮點紛呈
    期間,研學團隊的24期學員共計約3000餘人次,先後走進了秦腔博物館、蘭州非遺陳列館、蘭州彩陶館和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在耳聞目睹中感悟著多姿多彩的優秀文化傳承。而在金城關文化博覽園區之中,最具文化內涵和城市氣質的莫過於秦腔博物館、蘭州非遺陳列館、蘭州彩陶館和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這「五館」。無論春秋寒暑,這裡日復一日遊人如織,人們拾階而上、隨心而賞,在輕鬆愜意的品讀之中感受著愉悅與收穫,以及在心間蕩漾的文化傳承。
  • 一座橫跨黃河的鐵橋,甘肅蘭州的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城關區,是一座橫跨黃河鐵橋,建於1907年,全部建橋材料於1907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中山橋長234米,寬7.5米,在舊中國,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
  • 蘭州,逛甘肅省博&黃河邊喝茶的一天
    在這次 甘肅 之旅中, 蘭州 更多的是作為中轉站,從 北京 坐火車到 蘭州 ,去 甘肅 省博物館, 蘭州 大學, 黃河 母親像玩了一個白天,然後就直接坐Y667去 敦煌 了,之後在玩完 張掖 之後,又回到 蘭州 ,玩了2天,其實沒怎麼玩,主要看了 黃河 夜景,去了 正寧 路夜市,找各種好吃的,
  • 中山橋:金城蘭州黃河上一座百年歷史的大鐵橋
    這裡描寫的就是金城蘭州,進入12月,西北已經是相當冷了,古人稱之為極邊的蘭州也不例外,漢代時這裡就曾設金城郡,隋朝時因為城南有皋蘭山而更名為蘭州。幾經變故到了清代又改名為蘭州府。今天要說的這座網紅建築就是修建於清光緒年間的蘭州黃河鐵橋。
  • 以「鳳舞新城」為設計主題 這座橋成為蘭州首座螺旋式爬升橋梁
    蘭州雁白黃河大橋位於蘭州雁青黃河大橋以西,雁灘黃河大橋和天水路高架橋以東。總長4.03公裡,連通雁灘與南濱河路,鹽什公路形成交通網際網路。(圖片拍攝於2019年4月25日)蘭州雁白黃河大橋,以「鳳舞新城」為設計主題 這座橋成為蘭州首座螺旋式爬升橋梁 猶如一條長龍在蜿蜒盤旋。
  • 蘭州:西北交通中心,旅遊中心,更是中國大陸版圖的幾何中心
    漢霍去病在河西走廊擊敗匈奴後,在此建城堡設金城縣,取「金城湯池」之意,是蘭州最初「雛形」。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蘭州是中國大陸版圖的幾何中心,西部重要的區域商貿中心和現代物流基地,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蘭州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支點,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隴海線、蘭新線、蘭青線、包蘭線、蘭渝線、成都線等鐵路幹線交匯於此,是中國重要的路網型鐵路樞紐之一,同時也是西部旅遊的必經之地。
  • 被遺忘的省會蘭州,黃河為何被譽為「母親河」,在這裡能找到答案
    很多小夥伴對於蘭州的印象,源於蘭州拉麵,而成長在沙縣小吃的發源地沙縣的小編,對於蘭州的印象是來自那首唱遍大街小巷的《董小姐》,「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所謂「蘭州」,並不是這個蘭州這個城市,但是卻讓人對蘭州莫名生出一種不一樣的情愫。
  • 冬春遊蘭州 過幾天愜意棲居慢生活
    本文照片均為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田蹊 攝「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日頭總是不懈地走,走過了家,走過了蘭州;月亮照在鐵橋上,我對著黃河唱……」這是野孩子樂隊的民謠《黃河謠》中的歌詞,不僅喚起了遊子們濃烈的鄉愁,也激發了許多外地人的好奇心:是什麼激發了野孩子的創作靈感,讓他們對蘭州飽含深情。
  • 甘肅非遺—20.蘭州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
    最早架設在現蘭州市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後又在今鎮原路北口架設了三輪水車,以灌溉附近六百畝菜畦果園,「水車園」這個地名即由此而來。段續研製水車成功後,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到解放前後,上至青海貴德,下至寧夏中衛的黃河岸邊共有水車350多輪。
  • 蘭州市委臺辦舉辦「黃河之濱也很美」——臺胞臺屬畫家畫黃河暨黃河風情線百米長卷展示活動
    8月20日,由蘭州市委臺辦主辦的「創建文明城市 建設精緻蘭州--『黃河之濱也很美』蘭州臺胞臺屬畫家畫黃河暨黃河風情線百米長卷展」活動在蘭州市民廣場舉行。市政府副市長宋柯,市委副秘書長何會寧,市委臺辦主任、二級巡視員付曉利,城關區委副書記趙春林等出席開幕活動。市委臺辦副主任桂蓉主持會議。
  • 連接雁灘和青白石 蘭州雁青黃河大橋是個關鍵
    儘管由於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雁灘近年來的土地儲備量一直降低,但是雁灘地區依舊能夠稱得上是蘭州城市建設的樣板,給蘭州其他區域帶來寶貴的經驗。與雁灘隔河相望的青白石,雖然在起步上稍顯落後,卻憑藉著大量的土地儲備奮起直追,在蘭州北拓的大方向上高歌猛進。雁白黃河大橋南岸車流熙攘,成片的燈光瑩瑩如火,順橋北上再經過引橋的盤旋,儼然一副新城模樣的青白石映入眼帘。
  • 野孩子的《黃河謠》,讓人嚮往甘肅蘭州,那裡是什麼樣地方
    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流浪的人不停地唱唱著那黃河謠……盤點蘭州都有什麼好玩的:黃河風情線>穿城而過的黃河不僅滋潤了這片乾涸的土地,也給蘭州注入了無盡的活力。在河的兩岸,有一條東起城關區雁灘、西至西固區,全長百餘裡的南北濱河路,蘭州大部分景點都分布在這條線上,沿途點綴有黃河母親、平沙落雁、西遊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其中總重40餘噸的黃河母親雕像,已經成為蘭州城的標誌之一,這裡是所有遊人的必經之地,也是親近黃河,感受黃河文化的起點。
  • 蘭州戰役紀念館主題巡展走進金城關文化博覽園
    (郝靜 報導)金城關,黃河古道上的咽喉要地,通往塞外的軍事關口。1949年8月26日,人民解放軍攻克國民黨守軍白塔山、金城關陣地,將勝利的紅旗插上白塔山,宣告蘭州解放。金城關位於白塔山下,與白塔山、黃河水一起見證了蘭州解放的激情歲月。
  • 昨夜,黃河樓點「靚」蘭州
    夜幕降臨,蘭州黃河樓被震撼點亮,雄偉的黃河樓愈發美輪美奐,《大有蘭州》3D Mapping燈光秀集燈光、聲效、投影、煙花、火焰等元素為一體,古風樓閣倒影在水中泛起粼粼波光,璀璨奪目的燈光點燃金城夜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此情此景,使得現場觀眾情不自禁地高呼:「我愛你,蘭州!」「我愛你,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