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足川劇癮!4朵「梅花」將同臺綻放,5臺大幕戲輪番上演

2020-12-14 紅星新聞

陳巧茹、王玉梅、王超、虞佳,四朵「梅花」同臺綻放,將會絢爛奪目……紅星新聞獲悉,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建院60周年系列活動,將於9月21日至27日在成都舉行。在9月1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介紹道,將有名家薈萃、好戲連臺的多項慶祝活動,將全面回顧劇院發展歷史,展示川劇在新世紀煥發的勃勃生機。9月21日晚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行的的開幕式上,四朵「梅花」將攜手其他川劇名角,共同為廣大戲迷獻上精彩演出。

↑《天衣無縫》劇照

劇院藝術實力集體亮相

五場大幕戲讓你看過癮

紅星新聞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本次慶祝活動中,形式豐富的演出將為觀眾帶來一次川劇盛宴。21日晚的開幕式演出上,來自市川劇院的名家將帶來《梅花絕句》等經典戲歌與極具川劇特色的節目。接下來,從22日到27日,5場大幕戲將在錦江劇場輪番演出,讓觀眾們過足戲癮。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介紹,本次展演可以說是劇院藝術實力的一次集體亮相。

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二度梅獲得者陳巧茹告訴紅星新聞,21號的開幕大戲聚集了四朵「梅花」,非常難得。「我們每一個演員演唱的唱段都是我們前輩延續下來,讓我們中青年演員來演繹,一脈相承。從我們身上感受川劇院的發展,這不是一個單獨的演出,而是一種傳承。」

↑《塵埃落定》劇照

據雷音院長介紹,此次展演的劇目都是近年來在業內與觀眾中廣受好評的劇目。三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川劇《塵埃落定》將由陳巧茹、王超主演。由《偽裝者》編劇張勇親自操刀修改升級的紅色諜戰傳奇川劇《天衣無縫》,將由王超與王玉梅聯袂演出,該劇在首演之後進行了修改升級。今年7月才在成都首演的川劇《落下閎》也在本次展演的劇目中。市川劇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蔡少波與川劇編劇吳澤地兩人花了近三年時間不斷打磨作品,易稿20餘次。《落下閎》由蔡少波聯合知名導演毛庭齊、蔡雅康聯合執導,國家一級指揮周玉作曲,他們充分發揮川劇優勢,塑造了一位生動、立體的古代科學家形象。該劇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也是川劇歷史上首次將科學家「搬上」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的大幕戲中,青年演員李玲琳將在全本《白蛇傳》獨挑大梁,飾演白素貞一角。《白蛇傳》是川劇界公認的高難度大戲,和其他劇種不同,川劇《白蛇傳》前半段以白娘子和許仙的情感故事為主,文戲居多,大量的高腔演唱靠的是唱功;後半段主要情節是盜仙草、水漫金山,憑的是滾禪杖、託舉等技巧功夫。此外,今年啟動復排的川劇《黎明十二橋》將由虞佳、孔剛等青年演員出演。

↑《落下閎》劇照

成果展、座談會

回歸成都川劇出人出戲

除了精彩紛呈的劇目展演,在活動期間舉辦的成果展和召開的座談會,將更多地展示成都川劇的傳承。從111年前的「三慶會」發展而來,如今建院60周年的成都市川劇院已是國內久負盛名的重點院團,正大力提升川劇藝術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彰顯新時代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

今年4月,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青年演員虞佳成功摘得梅花獎,成為川劇界的一大喜訊。這也是成都川劇繼曉艇、劉芸(二度梅)、陳巧茹(二度梅)、孫勇波、劉萍、孫普協、王玉梅、王超之後的第9位梅花獎得主,第11朵「梅花」。「9人次11朵『梅花』的成績,是川劇實力的最有力展示。」

↑《黎明十二橋》劇照

在雷音看來,近年來,一批還不廣為人知的新生代編劇力量正在崛起,編織著川劇創作的完整鏈條。張勇編劇的新編紅色諜戰傳奇川劇《天衣無縫》,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吳澤地與蔡少波合作編劇的新編川劇《落下閎》,已經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青年編劇潘乃奇的戲劇小品《武生》入選「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近年來,成都川劇頻繁走出國門,在蒙古、埃及、韓國、日本、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文化交流演出,將川劇魅力散發得更遠。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攝影報導

編輯 潘莉

相關焦點

  • 過足戲癮 重慶市川劇院發布9月演出劇目
    ,讓觀眾在金秋九月過足戲癮。在9月12日(本周六)將上演的重慶市川劇院惠民演出中,《首陽山(胡琴)》《林衝夜奔(高腔)》《打獵汲水(高腔)》《斬姚期(胡琴)》等四場精品川劇折子戲將上演,好戲連臺,展示川劇藝術悠久傳統
  • 川劇傳統大幕戲《李亞仙》9月將在兩江新區上演
    感受戲劇魅力,賞析川劇經典。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川劇傳統大幕戲《李亞仙》將於9月19日、20日下午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川劇藝術中心龍鳳呈祥大劇院上演。此次演出由中國川劇領軍人物、三度梅獲得者、重慶市川劇院院長鐵梅,以及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孫勇波領銜主演。
  • 「周日戲聚」折子戲專場 讓戲迷過足川劇「癮」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報導(劉江 劉世光):9月4日,由「錦繡四川?好戲連臺」推出、四川省川劇院打造的「周日戲聚」優秀折子戲專場火熱上演。「周日戲聚」優秀折子戲專場分別上演了《包公賠情》《拷紅》《水牢摸印》《放裴》《殺狗驚妻》《跪門》等劇目。兩個小時的演出,讓臺下觀眾過足川劇「癮」。
  • 好戲連臺!重慶市川劇院發布9月演出劇目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 通訊員 張婷婷 圖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近日,重慶市川劇院發布9月演出信息,演出劇目既有《林衝夜奔》《首陽山》等傳統川劇折子戲,也有川劇大幕戲《李亞仙》,讓觀眾在金秋九月過足戲癮。
  • 好戲連臺!重慶市川劇院發布9月演出劇目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近日,重慶市川劇院發布9月演出信息,演出劇目既有《林衝夜奔》《首陽山》等傳統川劇折子戲,也有川劇大幕戲《李亞仙》,讓觀眾在金秋九月過足戲癮。 川劇是我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內涵豐富、虛實相生、包容寫意。
  • 德陽:戲曲進社區 市民過足「川劇癮」
    川劇折戲《長生殿》。 圖片來源:德陽文明網圖片來源:德陽文明網11月22日下午,德陽經開區旌東街道龍井社區文化院壩裡熱鬧非凡,社區裡數百名川劇愛好者紛紛走進文化院壩現場觀看德陽川劇團表演的川劇節目,大家像過年一樣喜笑顏開,足足過了一把「川劇癮」。
  • 20朵「梅花」赴川送歡樂
    20朵「梅花」赴川送歡樂 本報記者   李思憶 崑曲《呂布試馬》表演。谷好好、孫敬華表演的崑曲《扈家莊》選段,將演出氛圍營造得妙趣橫生。楊俊與觀眾即興合作演唱的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掀起了第一波高潮。而顧薌與張克勤表演的現實題材小品《破鏡重圓》則讓不少觀眾笑出了眼淚。壓軸的裴豔玲,一曲崑曲《林衝夜奔》更是博得陣陣掌聲、叫好。    據悉,中國劇協於2005年6月組建了以弘揚民族文化、服務人民群眾為宗旨的「梅花獎藝術團」。
  • 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逸夫舞臺 川劇最火爆(圖)
    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逸夫舞臺 川劇最火爆(圖) 川劇《逼侄赴科》6月14日晚7點15分,川劇、崑劇、梨園戲、上黨梆子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上海逸夫舞臺,重慶市川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十屆梅花獎獲得者孫勇波以一出川劇
  • 15朵「梅花」登臺獻藝 多個劇種齊亮相(圖)
    (原標題:15朵「梅花」登臺獻藝 多個劇種齊亮相(圖))
  • 元旦看川劇成重慶市民新時尚,6場「藝術大餐」帶來經典與創新
    剛剛結束的元旦小長假期間,重慶市川劇院給出了新答案。1月1日到3日,連續三天,該院在川劇藝術中心和金湯街劇場兩大演出陣地分別帶來六場演出,既有傳統經典劇目演出,也有創新互動觀眾體驗,別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作為全國一流的戲曲演出場地,重慶川劇藝術中心一直吸引著眾多戲迷。
  • 小梅花金獎作品同臺競技、川劇泰鬥收徒 今天這場展演太精彩!
    本次展演致力於少兒戲曲傳承和推廣,並邀請了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戲劇家協會等單位的相關領導以及川劇泰鬥許倩雲、楊時川、劉芸、張庭秀、彭登懷等業內大師前來觀演。五朵「小梅花」金獎作品同臺展演本次展演分為致辭、入戲、賞戲、傳戲、尾聲五幕。
  • 《鳳還巢》《鎖麟囊》等名劇將在園博園上演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戲曲周期間,豐臺區轄內的北京京劇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將與國家京劇院、北京風雷京劇團一道,把園博園中心舞臺打造成為國粹京劇的大本營。北京京劇院《鳳還巢》《鎖麟囊》《紅娘》《狀元媒》、國家京劇院《望江亭》,將共同組成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張君秋旦角五大流派代表劇目同臺輪番上演。
  • 名家薈萃,多種曲藝輪番上演「消夏書場」帶來曲藝盛宴
    >8月18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承辦的2020河北非遺大觀園系列活動「消夏書場——傳統曲藝展演」活動在河北省群眾藝術館七樓演播廳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多地的曲藝名家薈萃,京東大鼓、樂亭大鼓、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磁縣墜子等不同的曲藝形式輪番上演
  • 川劇少年班畢業匯報 經典折子戲輪番上演收穫掌聲
    原標題:川劇少年班畢業匯報 經典折子戲輪番上演收穫掌聲7月2日、3日下午2點,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川劇少年班畢業折子戲片段匯報演出,在成都錦江劇場開鑼上演。據悉,「川劇少年班」自2012年3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自貢、宜賓、瀘州、南充、綿陽、德陽、萬州、攀枝花、重慶、雲南、成都等各地考生前來應試,一個半月總共接待了三百餘名考生。按照戲曲演員、樂員的不同要求,分別對每一位考生進行了3輪篩選和考核,選出34名學員進行4年專業培訓。包括表演專業27人、打擊樂專業5人、上手專業2人,去年又從表演專業的學員中挑了2名學員兼習幫腔專業。
  • 京津冀12朵「梅花」5月25日同臺亮相石家莊
    河北梆子名家演唱會5月25日舉辦京津冀12朵「梅花」同臺亮相石家莊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龔正龍)記者從石家莊演藝集團獲悉,5月25日,河北梆子名家演唱會將在石家莊大劇院唱響。屆時,雷保春、彭蕙蘅、王英會、王少華等12位來自京津冀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將為廣大戲迷獻上一場河北梆子戲曲盛宴。觀眾持「省會文化惠民卡」購票可享受八折優惠。此次演唱會分為3個篇章、近20個節目,多為河北梆子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唱段,其中既有《大登殿》《杜十娘》《狸貓換太子》《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深受戲迷喜歡的傳統戲,又有《洪湖赤衛隊》《走雪山》等家喻戶曉的現代戲選段。
  • 京津冀京劇名家經典唱段演唱會震撼上演
    京津冀京劇名家經典唱段演唱會震撼上演11朵「梅花」同臺唱響經典武戲集錦燕趙都市報訊(記者康瑞珍 文/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禮讚新中國 謳歌新時代」京津冀京劇名家經典唱段演唱會於9月25日晚在石家莊人民會堂上演。
  • 京津冀京劇名家經典唱段演唱會石家莊上演 11朵「梅花」同臺唱響經典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禮讚新中國 謳歌新時代」京津冀京劇名家經典唱段演唱會於9月25日晚在石家莊人民會堂上演。京劇表演藝術家梁維玲京劇表演藝術家王蓉蓉當晚,演唱會在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帶來的武戲集錦中拉開序幕,伴隨著悠揚的京胡、鏗鏘的鑼鼓,來自京津冀三地六個院團的11位著名京劇藝術家輪番登臺唱響經典。北京京劇院的張馨月帶來了《紅燈記》選段,清脆圓潤的唱腔、聲情並茂的表演深深打動觀眾的心。
  • 兩朵「梅花」蔣淑梅、劉誼攜手 川劇《金沙江畔》開啟第四屆川劇節
    舞動槳,渡險灘,北上紅軍遠徵難……」11月1日晚,伴隨著由遠而近的曲調,作為第四屆川劇節開幕大戲,由四川省川劇院打造的《金沙江畔》在四川省錦城藝術宮上演。作為一部表現長徵的革命題材川劇,《金沙江畔》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看點:「80後」編劇擔綱劇本創作,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蔣淑梅、劉誼首次同臺合作,其中前者更是闊別舞臺十餘年後首度登臺……談到這臺戲的初衷,《金沙江畔》的創演者們不約而同提到「傳承」二字:既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紅軍精神的傳承。
  •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推薦閱讀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11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品牌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四川省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活動在成都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