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金獎作品同臺競技、川劇泰鬥收徒 今天這場展演太精彩!

2020-12-15 四川發布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10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指導,四川蜀蓉戲劇社主辦的四川蜀蓉戲劇社、首屆中小學戲曲傳承成果展演在成都錦城藝術宮拉開帷幕。本次展演致力於少兒戲曲傳承和推廣,並邀請了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戲劇家協會等單位的相關領導以及川劇泰鬥許倩雲、楊時川、劉芸、張庭秀、彭登懷等業內大師前來觀演。

五朵「小梅花」金獎作品同臺展演

本次展演分為致辭、入戲、賞戲、傳戲、尾聲五幕。在入戲、賞析階段,觀眾朋友不僅能現場看到來自四川蜀蓉戲劇社資陽雁江分社、成都師範附屬小學等7所學校孩子們的精彩演出,還能欣賞到四川今年參加第22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的5個精彩戲曲節目。

其中,由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推出的《九天開出一成都》和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第四小學推出的《江姐》均獲得了第22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最佳集體節目獎,由成都七中高新校區的李佳蔚、成都師範附屬小學的王懿梵、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川劇系附中的蔣金津表演的《白蛇傳》、《川劇變臉》、《人間好》分別獲得第22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業餘組金獎。據了解,這也是我省中小學生首次參加中國少兒戲曲最高賽事並一舉奪得5朵小梅花金獎。小戲骨們唱、念、做、打、舞樣樣到位,傳神、老道的演出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

川劇泰鬥許倩雲傳承衣缽 現場收徒

而在傳戲一環節,時值九十歲,著名的川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繼承人、中國川劇四大名旦中唯一健在的許倩雲老師現場收徒,年僅7歲,就讀於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的張恬瑞小朋友正式成為其關門弟子。

許倩雲與陳書舫、競華、楊淑英一起被譽為「川劇四大名旦」。從上個世紀40年代登上川劇舞臺,她的藝術生涯跨越了大半個世紀。她是新中國培養出的第一代川劇演員,曾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演出,曾在抗美援朝的槍炮聲中為志願者戰士們獻藝,還曾帶著川劇藝術走出國門、遠赴歐洲,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祖國贏得榮譽。同時,徐老師還為川劇藝術培養了近百名接班人。其中包括沈鐵梅、蔣淑梅、崔光麗、黃榮華等多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為什麼在90歲高齡還願意收弟子,許老師告訴四川發布記者,1952年周總理在北京告訴自己:「丫頭,你要好好學習,為人民服務。」這一句話就此深深地印入了許老師的腦海裡。多年以來,許老師以此為目標,鞠躬盡瘁,培養了上百名川劇精英,她說:「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也是黨和國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雖然我現在年紀大了還摔壞了腿,但我要好好養身體,再多活幾年,培養娃娃,再教出朵小梅花。」

四川蜀蓉戲劇社計劃5年內在全省籌建100個戲曲傳承示範基地學校

作為主辦方,四川蜀蓉戲劇社社長張庭秀表示,四川蜀蓉戲劇社匯聚了國內一大批戲曲精英人才和川劇名家及優秀演員,致力於培養青少年戲曲新人,為保護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振興民族戲曲藝術而努力。

據介紹,四川蜀蓉戲劇社在四川率先開設了「少兒戲曲表演」課程,開辦一年以來,已經在四川成都10所中小學校建立了戲曲傳承示範基地,在資陽市雁江區成立分社,並計劃3-5年時間內在四川省內籌建100個戲曲傳承示範基地學校,和四川蜀蓉戲劇社戲曲體驗中心。未來,讓戲曲走進中小學校和高校、走進課堂、走進社區,讓更多人認識戲曲、喜歡戲曲、推廣戲曲。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 張藥灩 攝影記者 肖蓉

相關焦點

  • 過足川劇癮!4朵「梅花」將同臺綻放,5臺大幕戲輪番上演
    陳巧茹、王玉梅、王超、虞佳,四朵「梅花」同臺綻放,將會絢爛奪目……紅星新聞獲悉,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建院60周年系列活動,將於9月21日至27日在成都舉行。在9月1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介紹道,將有名家薈萃、好戲連臺的多項慶祝活動,將全面回顧劇院發展歷史,展示川劇在新世紀煥發的勃勃生機。9月21日晚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行的的開幕式上,四朵「梅花」將攜手其他川劇名角,共同為廣大戲迷獻上精彩演出。
  • 張業寶收徒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
    收徒現場,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先生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先生及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先生,分別擔任今天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一同於臺上就坐並致辭。收徒現場,張業寶的符籙師父、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祖天師第六十五代宗脈嫡孫張大源道長和張業寶的奇門遁甲師父、道教正一派天師法脈第六十六代傳承人馬羅象道長及張業寶的川劇變臉師父、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彭派變臉第二代傳承人孔剛先生一同於臺上就坐並致辭。
  • 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逸夫舞臺 川劇最火爆(圖)
    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逸夫舞臺 川劇最火爆(圖) 川劇《逼侄赴科》6月14日晚7點15分,川劇、崑劇、梨園戲、上黨梆子四大古老劇種同臺亮相上海逸夫舞臺,重慶市川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十屆梅花獎獲得者孫勇波以一出川劇
  • 雲集6位梅花獎得主,當代川劇「名家唱名戲」精品劇目展演2月見
    1月22日記者獲悉,由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川劇院主辦的「當代川劇『名家唱名戲』精品劇目展演」將於2月16日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辦,為戲迷提供一場「豪華」的川劇盛宴。據悉,此次展演共匯集了陳智林、陳巧茹、肖德美、崔光麗、王超、虞佳6位「梅花獎」得主。他們將在2個小時的時間裡,為觀眾演出他們的拿手好戲,即《渭水河》《別宮出徵》《石懷玉驚夢》《情探》《裝盒盤宮》5個傳統川劇名戲。
  • 首屆重慶市中小學戲曲小梅花展演有看頭
    川劇《人間好》、京劇《霸王別姬》《賣水》、評劇《花為媒》、黃梅戲《牛郎織女》……略顯稚嫩的嗓音唱出這些傳統戲曲選段時,儘管演員們大都身量未足,卻也像模像樣,很快贏得滿堂彩。這些精彩的畫面出現在30日下午的「首屆重慶市中小學戲曲小梅花展演」現場。活動由市教委、市文化委和市文聯主辦,市劇協承辦。來自17個區縣教委、37所中小學報送的33個戲曲個人節目、20個戲曲集體節目參加評比,最終16個節目進入最終展演。
  • 內江市13歲川劇「小花」戴上「小梅花」
    11月29日,記者從內江市川劇團了解到,劇團學員黃筱雅在2020年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地方戲中以全國排名第四的優異成績,獲得「小梅花」稱號。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是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承辦的全國性高規格少兒戲曲展演活動。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現場見證並向張業寶贈送一幅其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收徒儀式現場。  據悉,本次張業寶共收十三名弟子,其分別是來自河北任丘的周江明,來自北京的鐔程和劉冠雄,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王彬、袁君、徐嘉晨、康玉霞、郝靜、邢愛梅和張海波,來自新疆庫爾勒的張林海、武俊慧和江東睿。他們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學文化和變臉藝術。
  • 如東85後小夥獲全國聲樂展演金獎
    如東新媒體訊(全媒體記者 洪紹敏 徐悅簫)本月中旬,由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主辦的「向經典致敬——第三屆全國聲樂展演」在中國音樂學院落幕,我縣新區初中音樂老師徐靜波作為我縣唯一受邀參賽的選手,憑藉著對義大利抒情曲《遊移的月亮》
  • "白鷺杯"青少年舞蹈節展演舉行 福建25個節目同臺競技
    臺海網10月13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近日,第四屆「白鷺杯」青少年舞蹈節展演在廈門小白鷺藝術中心金榮劇場舉行。因疫情防控要求,本屆「白鷺杯」僅福建省內的優秀舞蹈作品參加展演,25個優秀青少年舞蹈節目輪番登臺,同臺競技。據介紹,本次活動自7月啟動以來,共收到43個單位選送的110個舞蹈作品。經過評委遴選,最終確定25個節目入選本次現場展演。
  • 「百花齊放」展演周:8天8場,90個節目
    9月12日晚,「2020濰坊文藝精品展演周」在十笏園文化街區中心廣場圓滿落幕。通過連續8天8場、90餘個精彩節目的集中巡演,眾多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曲種和承載濰坊地方獨特文化記憶和風土人情的節目同臺競技,集中展示我市鄉村振興、扶貧脫貧以及抗疫過程中湧現的英雄事跡和奉獻精神,活動全部免收門票、全場面向大眾的公益展演。
  • 川渝五位「梅花獎」得主同臺獻藝,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開幕
    這場以「川渝交流·戲匯巴蜀』」為主題川劇盛會,匯聚了川渝兩地多位名角大家,一聲聲嘹亮的戲腔,一場場精彩川劇展演,一系列趣味互動項目,讓雍溪這座花香古鎮再次成為了歡樂的海洋,也給川渝文旅協同聯動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 走近川劇名家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得主肖得美
    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曾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園丁獎」,多次獲得中國戲曲少兒小梅花獎優秀指導教師獎。肖得美主演的《芙蓉花仙》一劇獲得朝鮮「平壤四月之春」國際藝術節金獎;拍攝的川劇電視戲曲片《芙蓉花仙》榮獲全國展播評比一等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曾擔任多部川劇作品藝術總監、演出總監及主要角色。
  • 中國川劇四大名旦許倩雲今收關門弟子 含淚寄語新時代繼承人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10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指導,四川蜀蓉戲劇社主辦的四川蜀蓉戲劇社、首屆中小學戲曲傳承成果展演在成都錦城藝術宮拉開帷幕。在本次展演期間,今年90歲,中國川劇四大名旦中唯一健在的許倩雲老師現場收徒,年僅7歲的張恬瑞小朋友正式成為其關門弟子。許倩雲是中國著名的川劇演員,藝名飛瓊,工花旦、奴旦。四川省人大原常委,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她10多歲開始學習川劇,歷任西南川劇院、四川省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演員,重慶市川劇院副院長、院長。
  • 川劇清音京劇…武侯區中小學生和大咖搞了臺戲曲演出
    川劇、京劇、清音、竹琴、金錢板……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成為了武侯區中小學生的表演節目。一群中小學生用戲曲的形式,將這些傳統戲曲重新包裝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錦色》、《梅花絕句》、《錦水吟》、《小小刀馬旦》、《粉墨小娃》等節目。
  • 百餘位傳承人五四廣場獻藝優秀非遺項目展演
    ·時尚青島」優秀非遺項目展演,博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現在梁金華不僅收徒,更對學生們言傳身教,她稱讚今天與之同臺的三位學生,進步神速,技巧水平絕不在她的徒弟們之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金華表演膠東大鼓《「雞」不可失》。
  • 戲曲展演首「上線」點擊量超10萬,思源廣場這場惠民演出「燃炸了」
    (原標題:戲曲展演首「上線」 點擊量超10萬 思源廣場這場惠民演出「燃炸了」) 「桃園結義劉、關、張,志同生死永不忘……」8月21日下午,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市文化館承辦的「2020年戲曲專場展演」惠民演出在思源廣場舉行,川劇《桃園結義》拉開了整場演出的序幕。
  • 楊勇開山收徒 張業寶喜當師爺
    三位小姑娘從小就對戲劇中的各種人物造型充滿好奇感,尤其是對川劇中的變臉表演非常著迷。本次收徒儀式由楊勇先生的十一師兄、茅山派三寶門御用主持人王石先生主持。張業寶先生勉勵自己的三個徒孫:「希望今天新拜師的三位小姑娘,在將來的傳承過程中,要認真聽從師父的教誨,努力學習,刻苦練習,早日掌握變臉絕技,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川劇變臉藝術發揚光大,服務社會,服務大家。」
  •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推薦閱讀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11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品牌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四川省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活動在成都啟動。
  • 川渝名家齊聚 共推川劇發展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川劇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表演技巧和美學特色,在全球擁有無數擁躉。10月17日,陳智林、肖德美、王超等眾多四川的川劇名家亮相重慶,參加中國·重慶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這場以「川渝交流·戲匯巴蜀」為主題的川劇盛會,通過一聲聲嘹亮的戲腔,一場場精彩川劇展演,一系列趣味互動項目,給川渝文旅協同聯動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4朵梅花同臺6場大戲開演 市川劇院建院60周年系列活動精彩連連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今年,是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建院60周年,作為與上世紀著名的、超過110年歷史的川劇班社「三慶會」一脈相承的藝術院團,市川劇院創作、演出了大量有特色有影響的藝術作品,培養了一大批川劇藝術人才,為川劇的繼承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