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篇小調樂理單元前,請先複習一下小調音階有三種:自然、和聲及旋律!(上)與觀看火熱🔥連載中的音樂小說—古典與流行的交匯,或許在吸收樂理知識時激蕩出的火花🌹🌹,能讓你的音樂世界增添更多繽紛色彩🌈唷!
古典與流行的交匯 Ep.1
古典與流行的交匯 Ep.2 偽裝的小調
───
上回聊到為何會有三種小調的產生呢?
先來聽聽下面的兩個音樂片段吧!
有聽出差別吧!是不是有點相似卻又不一樣呢?差異就在於第二個譜例升高了第7音,我們稱之為導音(leading tone),它的定義是主音(tonic)往下半音的音,而它的功能則是推動旋律回到主音;另外,升高第7音,會讓原本的E小三和弦轉換成E大三和弦,完成屬和弦(音階中的第五個和弦)回到主和弦的聲響,讓聽者有種音樂結束、落幕的感覺。
第一個版本為自然小音階,音符皆在白鍵上,不作任何升降!(還記得上周提到的伊奧利安調式嗎?)
第二個版本則是和聲小音階,為了配合導音(leading tone)回到主音(tonic)是半音的狀態,因而調整第7個音,將它升高半音後,跟主音便是半音的相對關係!(下圖譜中導音回主音為G#-A)
然而,若我們唱第二個譜例,會發現音階中的第6、7音,也就是F-G#特別不好唱!原因是當和聲小音階升高第7音時,與第6音會變成增二度(三個半音)的關係,無論是唱歌或是演奏樂器,都會讓聽者不太舒服。
因此,為了避免增二度,我們把第6音也升高半音,讓旋律聽起來更順暢、悅耳,也更容易演奏。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看旋律線條會變成什麼形狀👂👂
旋律小音階的上行音階升高了6、7音,但由於下行音階是離主音越來越遠,因此不需要再升高第7音,連帶第6音也不需要升高了。最後形成旋律小音階的規則為:上行時升高6、7音,下行時6、7音還原!
古典音樂講求旋律的「解決」,上篇我比喻成一種回到「家」的感覺,主音若是家🏠,那導音便是開啟家門的那把鑰匙🔑!
說到這兒,應該已經解答為什麼大調音階只有一種了吧!
因為導音跟主音必須差半音,大調音階(Ionian)排列方式完全符合調性的需求,例如C大調的B-C,就自成一個完美的句點了。
反觀自然小音階(Aeolian)還需要做一點微調,才會讓聽者在音樂結束時覺得有回「家」🏠的感覺,不過回家時也可以換條路欣賞👀不同的風景!因此才衍生出三種不同的小調音階,自然、和聲與旋律!
───
與白日夢的Q&A時光
『所以這三種小調是使用相同的調號嗎?』
「是喔~是因為要符合聲響需求而產生出的變化,它們三個是相同的小調!」
『那我們要怎麼判斷大小調?』
「最簡單的還是先確認調號,而後我們要判斷曲子中使用了那些音,曲子的最後一音是什麼!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哉問了🙈,我們有空可以討論更多😊」
『那什麼是關係調,什麼是平行調?』
「關係調指的是這兩個大小調共享相同的調號,像是之前聊過的,C大調的關係小調是A小調,換言之,A小調的關係大調是C大調;平行調指的則是兩個大小調共享相同的主音,或說開始的音為同一個,例如C大調的平行調為C小調,A小調的平行大調是A大調唷~」
其他文章
小調音階有三種:自然、和聲及旋律!(上)
古典與流行的交匯 Ep.2 偽裝的小調
福利大放送!免費觀賞多個國外職業交響樂團
古典與流行的交匯 Ep.1
變奏曲-帕格尼尼與世紀音樂大師們的交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