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霧靄輕柔繞山脊;近瞧,碩果纍纍掛枝頭。
昨日,記者走進賈嗣鎮龍山村,看見一群群雞鴨悠閒覓食、一個個果園結滿碩果、一窪窪莊稼長勢喜人……到處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龍山村建卡貧困戶黃明清的李子地裡,每棵樹上都掛滿了綠色的果子。黃明清和媳婦正搭著梯子摘李子,他摘下一個,塞到媳婦兒嘴裡,酸甜的感覺讓倆人沉浸在採摘的歡樂中。
去年5月,龍山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龍山村龍登山農村綜合服務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村公司」),將其作為龍山村「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驗平臺。村公司成立後,黃明清就入了股,他種植養殖的蔬菜、水果、家禽等農產品,由村公司統一收購售賣,年增收5000元。「感謝村公司『穿針引線』,依託當地農業企業,我搭上了『訂單農業』的快車。」黃明清說,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現在的「抱團發展」,這讓他幹勁十足。
近年來,龍山村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進一步完善村公司規章制度和管理機制,妥善處理好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關係,推行政企分開;依託村公司入股滑翔傘基地項目、龍登山鄉村旅遊接待中心、塘灣大院農耕文化體驗園、養兔場等農業產業項目,建立多種形式的「合股聯營」模式,完善「產 加 銷」農業產業鏈條,處理好農戶、集體、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為農村「三變」改革持續注入活力,形成生態旅遊、電子商務等為優勢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村公司已帶動培養龍山村雞鴨豬羊等養殖大戶78戶、小水果等種植大戶21戶,佔扶貧對象的69%;已收購銷售土雞蛋10萬餘枚、土雞鴨1萬餘只、蔬菜1萬餘公斤、豬肉5000餘公斤,幫助96戶貧困戶解決農副產品的銷售難題。
如今,龍山村特色產業遍地開花,「三變」改革碩果纍纍。龍山村充分利用龍登山自然資源,引進社會資本建設專業滑翔傘基地,村民通過土地入股該基地。滑翔傘基地自運營以來,已接待遊客上萬人 ,實現利潤40餘萬元。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村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公司和村民實行「合股聯營」、按股分紅外,村公司還將當年利潤的10%作為村民二次分紅、20%作為全村貧困戶二次分紅。通過「三變」 公司 電商 扶貧運作模式,搭建發展村集體經濟平臺,既增強了農戶、集體、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完善了「產 加 銷」農業產業鏈條,又促進了龍山村產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戶收入。
「我拿3000元入股村公司,僅去年就分紅228元。」貧困戶黃明清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還把家裡2畝地流轉給村公司,每年固定收入600元,加上股份分紅和我媳婦在村公司務工所得,一年下來又多了5000元收入。」
這僅是我區貧困村「三變」改革的一個事例。近年來,我區農村「三變」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了資源、資金、農民分散這一阻礙農村發展的頑疾,以股份合作為紐帶,推動了農村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真正促進集體、農戶、業主「聯產聯業、聯股聯心」,幫助貧困戶踏上脫貧致富路。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