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暫坐》:留在廢都的一群富婆,活在信仰與現實中的矛盾體

2020-10-12 咖啡情書

賈平凹在70歲前又出長篇小說了,這是他的第17部長篇小說,也或許是最後一部長篇,所以,不禁讓我十分期待。讀賈平凹的文字,總會給人一種落地的實在感,沒有虛無漂浮之感,一切都那麼真實,語言又是如此樸實與自然。

人們熟悉賈平凹當然是因為他的《廢都》,從此賈平凹也被世人打上了標籤,有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有人罵他,有人詆毀他,但是,他的作品依然在文壇閃耀,並獲獎無數,作家無需解釋,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解釋也多餘,作家亦如平常人,有人愛,也有人厭,無關緊要,各人有各愛吧。

《暫坐》依然描寫的是西安的故事,這座被賈平凹稱為「廢都」的城市,因為賈平凹說他在熟悉西安了,這座他生活了四十年的城市,有歷史的印跡,也有時代發展的朝氣。在這裡能夠看到一代接一代人的變化,也能看到根深蒂固的頑固與腐朽,當然還伴隨著發展帶來的必不可少的迷茫與尋找。

正如他在新書《暫坐》裡刻畫了一群西安都市女子群像一般,圍繞著「暫坐」茶莊老闆海若及她身邊的一群姐妹的故事展開。海若是皈依居士,經營著一家高檔茶莊,裡面有這座城裡最好的茶,來茶莊裡買貨的客人也是非富即貴,除了經商的,還有做官的,以及文化界的,你來我往便成了常客,也便成了朋友,一些會議指定用茶,星級酒店的茶葉,和商界送禮,「暫坐」茶莊也便成了他們的固定場所。

按理說,海若是信佛的,也帶著眾姐妹們一起信佛參禪,從外表穿戴和放生的行為,都影響著她們,包括茶莊裡的店員也受到她的影響,看到街上有賣老鱉的,花1000買了來和眾姐妹一起去湖裡放生。海若也仗義,只要朋友有困難,她都是第一個出面幫忙的,從不吝嗇她的情義,她是眾姐妹中的大姐大,但是,像海若這樣離了婚,又信佛的女人,應是看淡了世事,或是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卻又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她身於紅塵,無論怎樣也脫離不了俗世的一面,就搖擺於信仰與現實中矛盾著。

海若心善,可以為不相識的朋友脫離家暴,替她搬家,雖然結局是她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茶莊的消失就因這一禍事而起;她也可以成為患病姐妹中的領頭人,帶頭照顧她的老小;她調解姐妹們之間的矛盾,她送每人一塊玉,也會送她們一些自己喜歡的禪意禮品,但是,她也會在一朋友放高利貸收不回本金的時候出面找一幫社會上的混子去催收,全然不顧會造成怎樣的後果,結果是朋友不但本金1000萬沒有收回,還被混子們訛去了35萬的催收費,還擔著日後被敲詐的風險。

海若的茶莊二樓裝修成了一家禪室,這一層也是靠著關係便宜租到的,她還幫著官員們洗錢跑腿,抽回扣或是買金條,她的作家朋友羿光幅字畫便賣出十萬,找他寫字的人也多是為辦大事送禮的,羿光送給海若幾幅字畫,可有人要買羿光的字畫時,海若做中間人,又將羿光送給她的三幅拿去27萬賣給了那人。

這些事情都說明,海若既有信仰,同時作為商人與缺愛的女人,又無法去擺脫紅塵俗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這些的矛盾體。一方面想標榜自己多麼高尚無私,純潔正直,可另一方面在面對私利時,又不得不凡事為自己著想,無法做到真正的公正與無私。

因為,是人,只要與這個社會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無法做到真正的出離心,萬丈紅塵便是一個度劫場,生而為人,誰不是矛盾地活著,從生到死。

我們可以認為海若的一切表現,或許出自真心,也或許出自於多年來她的身份使然,習慣了大家以大姐的身份看待她,她是眾姐妹的中心,是團隊的靈魂人物,一切都是她在召集和拿主意,便會讓自己產生一種錯覺,她是萬物的中心,她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是無可替代的大姐大。她信佛,她有菩薩加持,她以為她參禪便能看透世間萬事,看淡聚散離別,她好像身於其中卻無法自知與自審,於是,便一直沉浸在對自我的強烈認同感下活著。

直到最終她的出事,她被涉事調查,茶莊也在此時發生爆炸,眾姐妹分崩離析,漸漸地疏遠並斷了彼此的聯繫,海若或許方能大悟,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沒有什麼永恆牢不可破的關係,她也不什麼別人非離不了的大人物,人們都在為著自己的私利奔波著,誰離了誰都照樣好好地過著,有些因果一旦形成,是怎麼也挽不回的。所有的言行皆能促成因果的循環。或許有一天,人們只能在搜尋記憶時想起海若這麼一個人,仗義,一位母親,曾經召集過姐妹們聚會的茶莊老闆,僅此而已。

賈平凹寫《暫坐》的靈感來源出自於他經常去的茶莊,他這樣描述過:

茶莊賣著全城最好的茶,老闆竟是一位女人,人長得漂亮,但從不施粉黛,裝束和打扮也都很中性。我是從那時候,醒悟了雌雄同體性的人往往是人中之鳳。她還有一大群的閨蜜,個個優遊自尊,儀態高貴。

我曾經納悶:為什麼男的沒有,女的則有閨蜜呢,而且她的閨蜜還那麼多?後來我也是醒悟了,女的比男的有更多的心事,無論多麼了不起的女的,她們都需要傾訴,閨蜜就是用來傾訴的。

那些閨蜜們隔三岔五的來到茶莊聚會,那是非常熱鬧和華麗的場面。這如一個模特在街上走,或許有人回頭看,而十多個模特列隊在街上走,那就滿街注目。

她們是一個世界。——賈平凹《暫坐後記》

經常去這家茶莊品嘗好茶的賈平凹在習慣了喝好茶以後,這家茶莊卻搬走了,沒人知道是什麼原因,當然這家茶莊也不叫「暫坐」,賈平凹為此書和茶莊取名叫「暫坐」,只是覺得人生就像是一場暫坐,任何人與人,事與事,萬物與萬物之間都包含著聚散無常,只能是一場短暫的寄居而已。

這些人物之間的關係,她們延伸出去的社會關係,包含了太多的現實道理,在每一個人身上都能看清一種人性,還有書中的作家羿光,更是帶著賈平凹對文人的自嘲,沒有《廢都》裡莊之蝶的風流,卻依然無法真正出世,也是一個矛盾的人肉存在體。

《暫坐》裡的每一個人物,她們身上所發生的每一個故事,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邊看到這方面的影子,故事裡有我,有你,亦有他。賈平凹將他們混揉在一起,組成了這麼一個濃縮的大千世界,茶莊便是這個人生修行的苦樂場,那麼,在看這本書的讀者,便是凝視這個道場的「上帝視角」,用冷眼旁觀她們在這座圍城裡自導自演了一幅人生的畫卷,從而讓我們更清醒地自己身處於真正紅塵的世事紛爭。

或許,這便是看完此書的全部意義的所在,也是賈平凹用兩年,改四稿,21萬字,寫完此書的價值所在。

相關焦點

  • 賈平凹《暫坐》:廢都裡迷失的一群女子信仰高潔,卻在現實裡沉淪
    很多人都覺得《廢都》早已是賈平凹的巔峰之作,意料之外2020年橫空出世的《暫坐》為讀者朋友們奉上了比《廢都》更為精妙絕倫的故事,將人的本性中的慾念、貪慾、萬般無奈描繪得酣暢淋漓,極至刻骨銘心,將現代都市題材小說再次抬上去巔峰。何為《暫坐》?
  • 賈平凹新書《暫坐》:寫一群富婆的眾生百態,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
    賈平凹新書《暫坐》:寫一群富婆的眾生百態,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記得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開始了一項"世紀文學60家"的評選活動,在這評價中,賈平凹排名第六名,遠遠高於陳忠實、路遙、莫言等人,很多人不解,為何賈平凹排名如此靠前。
  • 賈平凹《暫坐》:留在廢墟的一群富婆,追求獨立卻陷入寂寞當中
    年近70的賈平凹最近出了一部新作,名為《暫坐》。自《廢都》之後,他就不再以這座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城市為背景撰寫作品,直到《暫坐》這部城市題材小說。《暫坐》圍繞了一群都市女性:海若、夏自花、向其語……她們的命格如她們的名字一般,歷經世間炎涼,是社會的縮影。賈平凹的文字還如之前那樣給人落地的踏實感,語言樸實無華與自然,令人倍感親切。
  • 賈平凹《暫坐》:留在廢墟的一群富婆,追求獨立卻陷入寂寞當中
    ,名為《暫坐》。自《廢都》之後,他就不再以這座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城市為背景撰寫作品,直到《暫坐》這部城市題材小說。《暫坐》圍繞了一群都市女性:海若、夏自花、向其語……她們的命格如她們的名字一般,歷經世間炎涼,是社會的縮影。賈平凹的文字還如之前那樣給人落地的踏實感,語言樸實無華與自然,令人倍感親切。
  • 賈平凹新書《暫坐》: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寫一群富婆的眾生百態
    賈平凹新書《暫坐》:寫一群富婆的眾生百態,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記得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開始了一項「世紀文學60家」的評選活動,在這評價中,賈平凹排名第六名,遠遠高於陳忠實、路遙、莫言等人,很多人不解,為何賈平凹排名如此靠前。
  • 賈平凹《暫坐》,廢都裡迷失的一群女子信仰高潔,卻在現實裡沉淪
    在這個房子的旁邊有一個茶館,在當時他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會去茶館裡面坐一會兒來尋求靈感,他在查崗門裡面曾經見到過很多完全不一樣的都市現代女性,這些細節為他以後創作新書《暫坐》提供了靈感來源。這十幾個都市女性雖然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是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精神世界所困擾的社會關系所牢牢抓住,每一個人每天都活得非常緊張,絲毫不敢鬆氣。在不明朗的命運裡面這一群人雖然表面上的事來茶館喝茶,但是實際上卻是有著各自的需求。暫坐到底為何而坐?
  • 賈平凹《暫坐》:廢都裡的一群女子,慾念面前丟的可不只是尊嚴
    直至16年後的2009年,《廢都》才得以再版。坦白講,儘管賈平凹自1978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開始便在文壇嶄露頭角,他更是一個高產作家,但如今能在人民群眾中有如此的知名度卻多賴《廢都》。今年,賈平凹的第17部長篇小說《暫坐》問世,這也是除了《廢都》之外他的第二部城市題材小說。而這部小說一經問世,則迅速的登上了中國作家網的10月好書榜。
  • 賈平凹《暫坐》:一群富婆的單身生活,看友誼的信仰是如何崩塌的
    賈平凹出新書了,這本取名叫《暫坐》的純都市小說是繼《廢都》之後的第二部寫城市題材的小說。賈平凹一向是寫鄉村題材的,寫作的背景也大多是在西安,因為他說,在西安住了四十年了,這裡的一切都過於熟悉,已經和他的生命分不開了。  西安在賈平凹的筆下從此有了「廢都」的稱呼,聽著好像是頹廢與墮落的代名詞,跟這座千年古都不太符合,但是細想起來又覺得挺能說明一切的。
  • 賈平凹新作《暫坐》,被稱為第二部《廢都》,尺度堪比廢都
    賈平凹新作《暫坐》,被稱為第二部《廢都》,尺度堪比廢都笑羊羊的生活2020-11-24 11:19:03賈平凹說,人生就是一場暫坐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有段時間,他每天到樓下茶莊喝茶,一天兩次,雷打不動。茶莊的老闆是個女人,時尚漂亮,卻不化妝,她有很多閨蜜,這些女人常聚在茶莊裡聊心事、聊人生。
  • 賈平凹:何為《暫坐》?‍暫坐到底為何而坐?‍人生是一場暫坐‍
    很多人都覺得《廢都》早已是賈平凹的巔峰之作,意料之外2020年橫空出世的《暫坐》為讀者朋友們奉上了比《廢都》更為精妙絕倫的故事,將人的本性中的慾念、貪慾、萬般無奈描繪得酣暢淋漓,極至刻骨銘心,將現代都市題材小說再次抬上去巔峰。
  • 賈平凹《暫坐》:以色謀權背後,一群單身女性的救贖和沉淪
    《暫坐》:在貪慾中縱情狂歡的女子,尺度比肩被禁16年的廢都?當時這書不能公開,但在民間開始以盜版的方式流傳開來,連賈平凹自己都收藏了50多本盜印的《廢都》,不是他支持盜版,而是權當留作紀念,也可能是給自己的一種寬慰吧。
  • 賈平凹《暫坐》,寫一群單身富婆的眾生百態,光鮮外表下的心酸
    ,起名《暫坐》。賈平凹說《暫坐》可能是他70歲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歷時兩年,改稿四遍,寫出了賈平凹對人生的感悟,其實書中人物也有對自己情感的映射,來過,看過,醒過。他放棄所有情感重新來過,《暫坐》讓你不再走回頭路。《暫坐》是繼《廢都》之後第二本以城市為題材的小說,寫的還是西京城裡發生的故事。
  • 賈平凹新書《暫坐》:寫一群富婆的眾生百態,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
    記得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開始了一項「世紀文學60家」的評選活動,在這評價中,賈平凹排名第六名,遠遠高於陳忠實、路遙、莫言等人,很多人不解,為何賈平凹排名如此靠前。賈平凹是個高產作家,他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廢都》,當年一出版,光盜版就高達千萬冊,無奈因為涉及敏感內容,文章到處都是此處略去若干字。這部小說,讓賈平凹名動天下,同時也讓他毀滿天下。
  • 賈平凹《暫坐》:寫一群單身富婆的眾生百態,追求獨立卻寂寞無比
    記得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開始了一項"世紀文學60家"的評選活動,在這評價中,賈平凹排名第六名,遠遠高於陳忠實、路遙、莫言等人,很多人不解,為何賈平凹排名如此靠前。賈平凹是個高產作家,他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廢都》,當年一出版,光盜版就高達千萬冊,無奈因為涉及敏感內容,文章到處都是此處略去若干字。這部小說,讓賈平凹名動天下,同時也讓他毀滿天下。
  • 賈平凹新作品:一群西安城裡的富婆,在道德與情慾中掙扎
    賈平凹《暫坐》:一群西安城裡的富婆,想要脫離世俗卻身陷於紅塵賈平凹《暫坐》:欲望世界狂歡的女子,在道德與情慾中掙扎女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她知道一個沒有錢的男人是不值錢的。——賈平凹在眾多作者當中,讀懂賈平凹的文章,要多花一點時間。
  • 賈平凹新作《暫坐》,被說是《廢都》第二,尺度更甚
    《暫坐》中的女子在現實中也都有原型。為什麼說《暫坐》是《廢都》第二部呢?兩部小說的故事背景都是西京城,《廢都》寫了荒唐不羈的男人而《暫坐》寫的是貪慾世界縱情歡愉的女子。賈平凹新書《暫坐》《廢都》中的知識分子莊之蝶對應了《暫坐》中的大作家羿光。
  • 賈平凹《暫坐》:富婆的單身生活,看友誼的信仰是如何崩塌的
    賈平凹出新書了,這本取名叫《暫坐》的純都市小說是繼《廢都》之後的第二部寫城市題材的小說。賈平凹一向是寫鄉村題材的,寫作的背景也大多是在西安,因為他說,在西安住了四十年了,這裡的一切都過於熟悉,已經和他的生命分不開了。  西安在賈平凹的筆下從此有了「廢都」的稱呼,聽著好像是頹廢與墮落的代名詞,跟這座千年古都不太符合,但是細想起來又覺得挺能說明一切的。
  • 賈平凹從《廢都》到《暫坐》:十二個女人的戲,不是剩女就是寡婦
    賈平凹家附近開了個茶館,老闆娘是位漂亮女性,不僅有很多閨蜜,而且茶也好喝,於是他一天要去茶館兩次,很快便與她們認識了。後來茶館搬走,賈平凹也與她們失去了相聚,可她們的故事如此印象深刻,於是在70歲之前,他想再寫一部小說,就叫《暫坐》,這也是那家茶館的名字。
  •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狂歡的這群富婆,失去的又何止是尊嚴
    《暫坐》講述一群中年女追求經濟獨立、個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實現理想生活而克服所遭遇的種種困境讀者等待許久,賈平凹的新作《暫坐》,終於跟大家見面。別的書稿寫兩遍,而《暫坐》他寫了四遍。他說過在他70歲之前,《暫坐》很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
  • 賈平凹《暫坐》:一群西安城裡的富婆,想要脫離世俗卻身陷於紅塵
    賈平凹這樣評價新作《暫坐》:「在我70歲前,《暫坐》可能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暫坐》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最新長篇小說,20多萬字的小說寫了整整2年。,比如《廢都》《白夜》《高興》等。這些和新出版的這本《暫坐》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是城市題材下的產物。但不同的是,《暫坐》的書稿寫了4遍,也許因為年紀大了,但我覺得是因為賈平凹老師對這本書傾注了更多的心血。很多人認識賈平凹,並不是從上面這些城市題材的小說裡,而是他的那些農村題材的優秀作品,比如我喜歡的《秦腔》,它也曾經獲得了2008年的第七屆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