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出新書了,這本取名叫《暫坐》的純都市小說是繼《廢都》之後的第二部寫城市題材的小說。賈平凹一向是寫鄉村題材的,寫作的背景也大多是在西安,因為他說,在西安住了四十年了,這裡的一切都過於熟悉,已經和他的生命分不開了。
西安在賈平凹的筆下從此有了「廢都」的稱呼,聽著好像是頹廢與墮落的代名詞,跟這座千年古都不太符合,但是細想起來又覺得挺能說明一切的。因為,這裡的人,建築,思想,又開放又叛逆。既有著古都的舊情懷,又有著新的大都市的朝氣與包容,這兩種矛盾的結合,形成了當下的西安城。
而這部處處充滿敬畏的小說《暫坐》,故事從暫坐茶莊開始講起……
插畫
《暫坐》的素材靈感便來自於賈平凹十多年裡常去的那處茶莊所見到的情景。
書中茶館的老闆也是一位女性,名字起得很好聽,叫做海若。海若既有錢,又仗義,她就像一個大姐,把這些閨蜜聚在身邊。
我曾經納悶:為什麼男的沒有,女的則有閨蜜呢,而且她的閨蜜還那麼多?後來我也是醒悟了,女的比男的有更多的心事,無論多麼了不起的女的,她們都需要傾訴,閨蜜就是用來傾訴的。
那些閨蜜們隔三岔五地來到茶莊聚會,那是非常熱鬧和華麗的場面。這如一個模特在街上走,或許有人回頭看,而十多個模特列隊在街上走,那就滿街注目。
她們是一個世界。——賈平凹《暫坐後記》
賈平凹覺得這「西京十二玉」避免了晦氣的金陵十二釵的名字,或許命運便不會那麼悲慘,可是,人的命運總是起伏不定,人與人的關係又是那般的脆弱與不堪一擊。這「西京十二玉」的關係也有最終瓦解的一天。
多倫湖,木棧道,小亭子,寬闊的湖水,湖邊的小姐姐
她們這些人裡,有從異地來到西京打拼的,有從鄉下與小縣城裡來混到現在出頭這般模樣的,她們都懷著一顆敏感的心思活在西京城裡,想要融入這座城市,卻又感覺怎麼也無法成為地道的西京人,旁人一句無心的話或許都會刺傷她們敏感的神經,不知怎地就得罪了她們。其實,也不過是想與這座城市更好地共存罷了,卻又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她們努力地活著,在這裡因緣而識,因緣成為了一群交往甚好的朋友,以姐妹相稱,但又各自都有著不能為外人道的經歷:離異、未婚生子、被小三、攀高枝閃婚閃離、同性戀等等,就像西京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一樣,包羅萬象。
姐妹們努力地活在這座城市裡,經濟獨立,生活自由,經營著各自的小事業,卻又會陷入迷茫,頹廢,墮落。看似關係要好的姐妹之間,又總是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彼此的自尊心與那一份自我保護好的安全地帶。
能稱紅顏麼??
人啊,一旦有社交,便會產生矛盾,再好的關係都有終結的那一天,聚散離合本是人生常態。親人如此,又何況一群粘性並不太高的姐妹呢。一旦生利,便有所圖,有所圖,便會各生嫌隙,引火燒身,麻煩不斷,崩塌也就不遠了。
暫坐茶莊的海若,因仗義結識了一群姐妹,又因仗義毀了茶莊,姐妹們彼此之間又有了說不清的矛盾,你躲我避,不如先前那般親密了,還有一些人的小秘密和不光彩被旁人知道了,也不太好意思走近大家。於是,昔日的「西京十二玉」也照樣落了個人去樓空的悽涼景象。
對於暫坐茶莊老闆海若,賈平凹在書的最後借用她人對她的評價是這樣說的:
伊娃說:海姐是織網的人,海姐也成了網上的獵物。
辛起說:可海姐是好人啊,是我認識的最好的好人啊!
伊娃說:或許多少年後,她就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眾姐妹的召集人,一個曾開辦過暫坐茶莊的小老闆。
《暫坐》裡很多事都是我們現實生活裡看見的,聽見的,遇到的。將你我她竄在了一起,便組成了這幅「紅樓麗人群像」。比如眾姐妹裡遇到的絕症、空難、放貸、催收、家暴、出軌、在婚姻裡謀利、分家產、婚外情、非婚生子、一夜情、精神戀愛等等情形,當然還有養生、信佛、禪室、放生、古玩、茶文化這些,都包含在了賈平凹的這部新書裡。
女人的心思比男人細膩敏感,很多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你以為是一萬年,卻又只不過是明日之事。
人性往往存在很多弱點和漏洞,卻唯有一點,也是最大的一點,促成任何的「塑料友誼」,便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暫坐》裡的每一個人物,她們身上所發生的每一個故事,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邊看到這方面的影子,故事裡有我,有你,亦有他。賈平凹將他們混揉在一起,組成了這麼一個濃縮的大千世界,茶莊便是這個人生修行的苦樂場,那麼,在看這本書的讀者,便是凝視這個道場的「上帝視角」,用冷眼旁觀她們在這座圍城裡自導自演了一幅人生的畫卷,從而讓我們更清醒地自己身處於真正紅塵的世事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