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上很少提及的古蜀王國,你知道多少?

2020-12-19 王蘭

蜀地泉源深盛,地稱天府。傳說在先秦時代,就有一個古蜀國,後來被秦國所滅。《華陽國志》上記載:「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蜀文化不僅可上溯到五千年前的五帝炎黃時代,還更可上溯到更前「三皇」之一的人皇時代。在中國文化裡,人皇是一位創世紀的神話人物,也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源頭。由此可見,古蜀歷史之悠久!

「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其後對他有記載的歷史文獻同樣很少,在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能找到關於蜀國資料,其中記載的一些歷史和傳說較為神奇。這些富於神話色彩的記載以及匱乏的文獻資料,讓後人只能在殘破的資料邊角中一一還原這個國度,都給古蜀國的存在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人都認為,古蜀國也許只是神話傳說中的國家,事實上根本不曾存在過。

直到1986年,考古學家在四川廣漢南興鎮三星村發現了兩座商代祭祀坑,這一考古發掘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它不僅直接證實傳說中的古蜀王朝不僅存在,考證了作為長江上遊古代的文明發源地,古蜀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他的地位是中國古代文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發現為中國古代文明寶庫又增添進一輝煌寶藏。

據一些史料記載:「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遊興起的,是古羌人的一個分支。蜀國不只擁有單獨的一個王朝,在秦滅蜀之前,蜀分別由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開明氏諸族統領。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雙流縣)。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信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滅蜀後,蜀人殘部一支在王子安陽王帶領下輾轉南遷,最後到達交趾,在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並持續了一百多年。」

這些簡單的文字大致為我們勾畫了古蜀的輪廓,但是裡面眾多的細節、裡面文明產生的輝煌瞬間都需要我們一一去發掘,還其血肉補充為一個真實的古蜀。要挖掘掩埋在歷史喧囂中的這個樸素迷離的國度,並非易事,因為有史可考的資料有限為對他的研究造成很大阻礙。人類在早期蒙昧時候,更多史實都隱藏在寓意深刻的神話傳說裡面,所以對古蜀國的探究主要依靠古蜀與中原發生關係的傳說,由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大禹到古蜀五祖,來解讀神秘的古蜀國。古蜀的文化,同中原的「三皇五帝」有著不可割捨的關係,這種關係豐富了蜀國古文化自身的特點,引出種種富有文化想像力的神話和傳說,也為後人探尋這個迷失在歷史中的國度提供了線索,幫助後人可以一點點還原歷史的真相。

蜀族是一個不同於華夏族群的古老民族,由於地域相隔遙遠,他們與華夏族群之間的交流聯繫不多,這就讓古蜀在上古時代一直獨立發展,保證了其文化的相對獨立性。

《華陽國志》裡記載:「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即岷江流域的岷山地區)女昌濮為妻,生子高陽,是為顓頊;顓頊稱帝後封其後代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三代」。黃帝時期,帝為其子娶了一個蜀山氏之女,生下高陽。高陽之庶子,被封於蜀,世為侯伯。高陽此人,大有來頭,《離騷》首句「帝高陽之苗裔」中的「高陽」,就是此人。依照這個說法,古蜀國很可能是黃帝的後裔。

早期的蜀族,僅僅是個原始部落,其最早的首領為蠶叢。蠶叢其貌威武,據說蠶叢的額頭中間有隻豎著的眼睛,有傳說「二郎神」的形象正是依此所塑。蠶叢在今岷江上遊河谷之中的蠶陵建立了部落式國家,蜀國在此落腳,至今較場鄉還有《蠶叢故裡碑》。不久,蜀國人發現了成都平原,這裡土地肥沃,良田萬頃。作為一個農耕部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片寬闊肥沃的土地正是部落生存的前提,成都平原是個適合休養生息的好地方。蠶叢帶著自己的部落沿岷江南下,進入成都平原,歷經艱險建都新津,古蜀國在成都平原落腳,這是其正式出現在有記載的歷史上。

蠶叢死後,柏濩氏繼位為王,古蜀國逐漸壯大,成都平原養活了一方水土,人們安居樂業,柏濩氏遷都崇洲(今崇洲雙河村古城),為使都江堰水能夠長久滋潤土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後有柏濩治導江(今都江堰境)之說一代代時代相傳,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建設,古蜀人留下了殺豬宰羊「祀水」的習俗。柏濩氏以後,另一位著名的古蜀王魚鳧氏繼位。魚鳧族本是羌族的一支,在夏末商初時率領本族自岷江上遊進入成都平原。古蜀國三代王的接替並非首尾相連,建國地點也不盡相同,可以說是三個相對獨立的古蜀部落,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融合。古蜀三族融合的時期當時正是中原地區的夏商時代,魚鳧成為古蜀王后,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魚鳧部落的軍事力量很強盛,魚鳧在此建立了國家——古蜀王國。這一國家的建立體制上是奴隸制,標誌著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奴隸制社會。而魚鳧正是古蜀奴隸制政權的第一位統治者,被永遠地寫入了歷史。

相關焦點

  • 課本上沒有的沒落的古蜀王國,你知道多少?
    蜀王便質問秦國的使臣,使臣早已有所準備,說出一套說辭,蜀王竟也相信了。蜀王是個好色之徒,這一點在當時幾乎盡人皆知。史料中記載了這樣一件荒唐之事:綿竹有一個男人,某日突然變成了絕色美女。蜀王知道後,就把此人娶來作妃子。後來該妃子病故,蜀王派力士們擔土為其作巨冢,面積有好幾畝,高達七丈。
  • 揭秘古蜀文明 三星堆王國的衰落或始於「內鬥」
    原標題:北大教授孫華揭秘古蜀文明 三星堆王國的衰落或始於「內鬥」   □本報記者吳曉鈴文/圖   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古蜀文明展》,受到公眾持續追捧。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近日配合展覽,舉行了《從三星堆到金沙村——古蜀國前期歷史的物質見證》的學術講座。孫華透露,經過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以前混沌的古蜀文明已漸漸清晰。考古學者們不僅已確認這一兩千年間的文化序列,還找到了其中三個時期的都城遺址。
  • 古蜀先民從哪裡來?
    關於柏灌(柏濩)氏的史跡,文獻典籍記載很少,民間傳說和遺蹟也很少。而第一個真正建立古蜀王國的,是魚鳧氏。那是一個「三代蜀王」角逐爭雄的時代。魚鳧氏最終戰勝了蠶叢氏和柏灌氏,初步統一了成都平原,建立起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強大的第一個古蜀王國。
  • 古蜀金沙遺址"王者"或為望帝杜宇 系"古蜀五祖"
    足夠多的證據證明,金沙,就是三星堆文化的延續。常年的天災人禍後,古蜀先人的一支可能在「王」的帶領下,來到成都平原,在金沙重新發展壯大。史料記載的古蜀國勢力範圍相當廣闊,那麼廣闊王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哪兒?如此個性獨特的蜀文化為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考古學家、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王毅認為金沙是可以解答的。
  • 古蜀金玉器上鐫刻的神蟲
    我們知道,史前時期「蠶神」嫘祖的後代、古蜀王蠶叢在成都平原「教民養蠶」,引發了古蜀絲綢的興起。《史記》記載了中、印、阿富汗的經濟文化交流。《三國志》裴松之注引三國時人魚豢的《魏略·西戎傳》裡,也提到羅馬帝國「有水通益州(四川)」。最早研究南方絲綢之路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曾著《交廣印度兩道考》一書,他對南方絲綢之路的陸道和海道有深入的研究。
  • 五代古蜀王來源於不同族群
    川大教授彭邦本揭秘古蜀文明來龍去脈□本報記者吳曉鈴文/圖  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古蜀華章」文物展,以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等出土的精美文物持續吸引著公眾關注。古蜀之地何以創造出如此獨特而神秘的文化?古代蜀人又從哪裡來?
  • 古滇王國尋蹤
    古滇王國神秘誕生,離奇消失。面對這一「千年懸案」,學界穿過歷史疑雲,編織時空經緯,拉開了一場持續60多年的探秘「馬拉松」……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許萬虎  兩千多年前,中國西南大地。古滇王國神秘誕生,離奇消失。
  • 三星堆發現古蜀王國宮殿? 專家:突然消失因洪水
    青銅神樹  傳說中的三星堆古蜀宮殿在哪裡?  三星堆古蜀國何以產生、又何以突然消亡?  三星堆祭祀坑發現的器物為何都是碎的?  @華西都市報:85年前的三星堆考古發現,揭開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2013年1月,一處僅次於殷墟的單體建築基址出現在三星堆考古人員的面前,「古蜀宮殿」現身!消息傳出,國內30多名考古專家齊聚三星堆,經現場勘測和論證,時隔一年過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今年2月26日披露,經過細緻的研究考證,考古專家推測這為三星堆王國「宮殿區」所在地。
  • 古蜀王族的喪葬
    從這幾座墓葬分析,我們知道當時社會已有較強的財富觀念及貧富分化現象。金沙還發現了一些合葬墓,由此可以看出金沙人的婚姻狀態,推測當時可能已進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結構。2001年後,在金沙遺址區域中一共發現了700多個墓葬。根據DNA檢驗,3000年前的這些屍骨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專家分析,商周時期的成都平原,棲息著許多古蜀部族,由這些部族聯盟共同組成了古蜀王國。
  • 金沙遺址——撥開古蜀文明的迷霧
    車體外側的圖案則精心繪製出重影效果,當列車駛過站臺時,畫面將呈現出立體效果,讓車站候車的乘客也能一秒「穿越」到金沙王國。雖然金沙專列備受乘客好評但是他背後的「金沙王國」你是否了解呢?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成都金沙遺址的特色亮點李白曾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出一幅巴蜀地區崇山峻岭,連峰絕壁的壯麗絕色,其中一句你想必一定記得: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直接將人們思緒牽引到那個創造燦爛巴蜀文明的古蜀國。
  • 古蜀金玉是最獨特、最豐厚的物質財富
    它們的出現,與史書上記敘歷史事件的觀點和看法往往相左,這就為我們研究文明起源,不僅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參照物,而且指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觀察視角,揭示了中國留存文獻中漏記、誤記的內容,使我們知道中國的歷史進程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還留下大量可以讓我們去論述、去討論的空間。
  • 古蜀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新年「對話」
    每年春節期間,在古蜀王國都邑遺址——「金沙遺址」上建起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都會舉辦大型民俗活動「金沙太陽節」,生動重現古蜀先民的過年場景。而今年的金沙太陽節卻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主題展覽和太陽節共同啟幕。該展覽選取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的155件(套)古埃及文物,包括木乃伊、亡靈書、克婁巴特拉七世(埃及豔后)雕像、青銅神像等。
  • 古蜀華章 210件古蜀寶藏亮相國家博物館
    「此次『古蜀華章』展覽,相較於之前的古蜀文物展覽來說,是參展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不僅參展的文物數量達到了210件(套),並且其中一級品有132件。據我所知,這還是古蜀文物第一次如此集中在省外進行展覽。因為以前,可能大家對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比較熟知,但是晚蜀時期的文物很少出省展覽。所以這次,『古蜀華章』要把整個古蜀文明發展的三個階段,完整地呈現給全國的觀眾。」
  • 古蜀「三王二帝」的傳說
    關於古蜀國的歷史,有著很多神秘的傳說。據說在開明王朝之前,古蜀曾有「三王二帝」。所謂三王,就是《蜀王本紀》上說的:「蜀之先王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魚鳧。」傳說第一代蜀王蠶叢,眼睛是豎著長的,也有說是凸出來的。蠶叢善於養蠶,最早生活在岷江上遊的河谷地帶,因為生活艱苦而帶著部落遷徙到了成都平原。
  • 魚鳧與古蜀文明的演進之路
    仔細分析則可以知道,三代蜀王統治的早期蜀國據現有文獻和考古資料看年代約相當於西周之前,而從歷史發展的脈絡看,如果三代蜀王時期的早期蜀國是一個次第相繼、一脈相承的王國,那這時的蜀已經超越了上古時期歷史發展的史前時期的政治組織階段,即部落、酋邦社會,一躍進入到中央集權性質的國家組織形式,政治統治體系已經相當完備。
  • 《摸金天下》古蜀大殿攻略 古蜀大殿通關流程詳解
    古蜀大殿分為普通,困難,地獄難度,難度越高,隊伍人數也需要增加,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怎麼通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摸金天下古蜀大殿怎麼過攻略。   摸金天下古蜀大殿怎麼過... 摸金天下古蜀大殿怎麼過?
  • 古蜀王國的高山古城,是上古的神話傳說,一段三千年前的核桃往事
    他們迫不及待的前往調查,正是在這裡他們發現了距今4600多年的高山古城,古蜀文明自三星堆而後又往前推了一千年。在這座古城遺址裡,考古隊還發掘出一樣神秘東西,這樣東西的出土,徹底轉變了人們的某個觀點,那麼,他們發現的是什麼東西呢?這個東西又改變了什麼樣的觀點呢?我們提到的高山古城遺址,其中發掘出來的神秘東西,正是核桃。
  • 「很少提及」英語怎麼說?
    seldom talk about:很少提及、很少談論。But seldom talk about it by the media. 但媒體很少提及。我也很少和你談起我今後的打算和計劃。I seldom talk about such issues.我很少談論有關這些問題。we seldom talk about weather in our conversations.
  • 古蜀文字五千年
    二,考古發掘短缺古蜀文字發現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但是,事實上,我們只有商周以後3500多年文明史的考古證明。依據西方現代考古學的觀點,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文明判斷標準有四:(一)已有系統文字;(二)已有青銅器(包括生產工具和武器);(三)已有城市;(四)已有神廟(大型宗教性建築物)。
  • 易經太極源自古蜀
    一、 古蜀先民定居農耕近30年來,民間收藏的古蜀文化器物上的大量圖案,向我們準確、生動地描述了古蜀人的生活狀態。四五千年前四川盆地到處是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動物生活其間。考古發掘表明,古蜀人在山林間捕獵野豬,在丘陵、平原射殺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