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鬼故事,看世間百態

2021-02-18 鬼腳七

聽鬼故事,看人生百態 

       ---- 紀昀和他的《閱微草堂筆記》

文/文德

家中有一本《閱微草堂筆記》,買來時初略一看,皆是記錄狐怪鬼魅之事,不以為意,擱置一邊。偶然看見一篇此書的讀書筆記,我覺得有點意思,上周末又拿出此書,居然停不下來。我花了兩天時間,把整本書都看完了。裡面描寫的故事折射社會百態,就像童話或寓言一樣,看上去搞笑,實際別有深意。

1.一本有趣的書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鴻儒紀昀晚年所做。紀昀就是大家熟知的紀曉嵐。

紀昀出生於1724年,經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乾隆年間受命做為總纂官編撰《四庫全書》,由此可見其學問造詣之深。按照書中介紹,紀昀在編撰《四庫全書》二十年間,有些無聊,收集了一些奇聞異事,整理成冊,形成了這本《閱微草堂筆記》。1805年紀昀去世,享年81歲,嘉慶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評價如此之高,讓人嘆為觀止。《閱微草堂筆記》,也是紀昀給世人留下的唯一著作。

《閱微草堂筆記》總共分成二十四卷,每卷有幾十個小故事,有的幾十字,有的數百字,相互獨立,可隨翻隨看。有奇聞異事,有狐怪鬼魅,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故事結尾都有作者的點評或感慨,反映了紀昀的為官之道、做人技巧、處世哲學,讓讀者能對應到現實,警示或指導自己的行為。

這裡我挑幾個小故事出來,給大家看看。書中是文言文,也配有白話文翻譯。下面的故事是我根據文言文的意思,略作翻譯。不求精準對照,只求意達通順。

2.群居守口,獨處守心


有個臺灣驛使住在驛站,看到有個美女爬在牆頭望,他呵斥她無禮,走過去找又看不見人。驛使睡到半夜,聽到「哐啷」有瓦片扔到枕頭邊。驛使很生氣,大聲喝問道:「什麼妖怪,膽敢欺負皇帝的使者!」

窗外朗聲答道:「妖你妹啊!你富貴顯赫,我白天來不及躲避,遭到你的叱責,我擔心神靈訓斥,一直惴惴不安直到現在。剛才你夢中萌發邪念,誤認為我是驛卒的女兒打算日後娶我做妾!人心一動,鬼神知之,以邪召邪。你內心不乾淨,我用瓦片砍你丫,你惱火什麼?!」

驛使聽了,慚愧萬分,沒等天亮就倉促離開了。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總以為內心想什麼無所謂,只要不說不做就好。其實不然,內心所想,先不說鬼神知不知道,自己一定是知道的,而且邪念會慢慢成長。邪念增長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影響行為。經歷越多,越深刻體會這點。

群居守口,獨處守心。多麼重要啊!就像信佛守戒一樣,並不只是行為上守戒,更重要的是,不生殺心、貪心、色心.. 六祖惠能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3.以後再也不聊八卦了

滄州有個盲人蔡某,經常有個老頭拉他去彈唱,後來慢慢熟了。蔡某感覺這個老頭是個狐精,但交情很深了,狐精也不避諱,蔡某也不害怕。

自古以來,世人對八卦故事樂此不彼。當時有人為某男勾女某女偷漢的事情打官司,人們議論紛紛。蔡某偶爾跟狐精談論此事說:「你老人家通靈,肯定知道這事兒的內幕,要不給我講講。」

狐精當時就拉下臉,說:「我們這些修道的,怎能干預別人家庭之事。閨房秘地,眾人本來就不可能搞明白,一隻狗看見影子叫,引得一百隻狗跟著叫。即使真有其事,跟外人又有什麼關係?乃快一時之口,為人子孫數世之羞,傷天地之和,召鬼神之忌。何況恍惚無憑,卻添油加醋宛若目睹,使人忍之不可,辯之不能。往往致抑鬱難言,含冤畢命。這種業報,恐怕刀山劍樹不為過,歷劫難消!你素來質樸誠實,聽到這種事本應掩耳,卻還要查問真偽,你想要幹什麼?難道是因為眼瞎了還不夠,還想被割舌頭嗎?」

狐精說完,扔下杯子就徑直離開,從此絕跡不來。蔡某既慚愧又後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常講這事告誡別人,毫不隱晦。

看了這個故事,被狐精一番話說得我冷汗直冒,這哪是在說蔡某,明明在數落我嘛。有了網際網路,這些信息更豐富了,「好男人文章帶小三」,「黃海波嫖娼被抓」,「王寶強老婆遇宋喆」,「林丹出軌抱嫩模」,一幕接一幕,迎接不暇。狐精說了議論這種事的業報很大!歷劫難消。最好的方式,掩耳不聞不問。

4.人與鬼,熟可怕?

話說有個人為了躲避仇家跑進了深山,當時月白風清,看見有一鬼在白楊下來回走動,嚇得這個人伏在地上不敢起來。

鬼發現了,問:「君為何不出?」

此人怕得直發抖,答曰:「我怕鬼呀。」

「哈哈哈,」鬼大笑起來,「真TM 搞笑,最可怕的莫過於人,鬼有什麼好怕的?你別不信,使你顛沛流離到如此地步的,是人還是鬼?」說完轉身就不見了。

這個鬼看得透徹,放到如今也適用吧。每天被鬼害死的有幾人?每天被人害死的不計其數吧!類似的故事,書裡還有一個:

有位驍騎和一狐精成了朋友。

一天,狐友倉皇過來說:「哥們,我家最近鬧妖怪,借您家院子安頓一下我家屬啊。」

驍騎奇怪問:「我只聽說狐狸精害人,卻從來沒聽說別的妖怪害狐狸的。到底是什麼妖怪?」

狐友說:「那是天狐,變化神奇莫測,進入如同鬼怪,誰也搞不清楚。如果天狐害人,人肯定來不及防備,要是和狐狸為難,狐狸也拿他沒辦法啊!」

「唉,本是同類生,相煎何太急。天狐與狐狸本事同類,怎麼不彼此憐惜呢?」

「切!人與人也是同類,可還不是強大的欺負弱小的,聰明的哄騙愚笨的。難道人類彼此憐惜了麼?」

與狐狸相比,恐怕人類比狐狸更加不會相互憐惜吧。

5.善人有正氣

田村有個農夫徐四,父親死後,繼母生的弟弟特兇又不講理。家裡的一百多畝地,分家時弟弟要了十之七八,徐四從之。弟弟又挑了肥沃的田地,徐四亦從之。後來弟弟自己的田產揮霍掉了,又找徐四要,徐四都給他了,自己租田耕種,看上去也泰然平靜。一晚,徐四在隔壁村喝多了酒回來,經過棗樹林,遇群鬼拋擲泥土,嚇得不敢走。群鬼「啾啾」叫著圍過來,等看清徐四的面容,都驚得倒退,說:「我勒個去!乃是讓產徐四兄!」化作黑煙四散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寫了四句話:

世間人善被人欺,

自是人欺鬼不欺。

為何鬼亦敬善人?

自是善人有正氣!

6.百善孝為先

書裡有些故事也不是鬼故事。

有個姓齊的人,犯罪充軍到黑龍江守邊關,死在那裡。兒子長大後,想把父親遺骨接回來,但家裡太窮沒盤纏,終日憂愁此事。一天他得了數升豆子,碾成粉末摶成丸子,外面包些東西當成藥丸。但沿途的病人吃了他的假藥丸,即使重病也能立即痊癒。就這樣,他靠賣藥的錢到了父親充軍的地方,找到了父親的遺骨。

他用匣子裝好遺骨往回走。路上遇到三個強盜,他慌忙急忙丟了行李抱著匣子就跑,強盜抓住他,打開匣子看見了骨骸,十分奇怪,詢問事由。這人哭著就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強盜很同情他,放了他還送了他一些銀兩。

其中有個強盜忽然捶胸頓足大哭道:「此人孱弱如斯,尚數千裡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傑,還不及他!我還是個人麼?!你們好好保重,我今往肅州尋父骨去!」

說完,揮手西行。

這個故事講孝道,孝心不問是否富有,是否勇敢,是否強壯。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其實只要真正想做一件事,再大的困難也能被克服

7.和女鬼逗樂!

話說有個姓曹的小夥子,夏天從歙縣去揚州,路過朋友家。坐在書房裡很舒服,就要求晚上睡這裡。朋友說:「不行,這裡鬧鬼,晚上不能住。」小夥子非要住!

半夜,有個東西薄如紙從門縫進來,之後變成人形,是一女鬼。小夥子一點也不害怕。女鬼忽然披頭散髮,作出一副吊死鬼的樣子。小夥子說:「身材還不錯,頭髮還是頭髮,就是有點亂像雞窩似的,大姐,一把年紀了,這種髮型不適合你!」

女鬼吐出很長的舌頭,小夥子說:「舌頭還是舌頭,就是伸得太長了,縮回去一點更嚇人,對對,就這樣。」

搞得女鬼很沒面子,於是把腦袋搬下來放到書桌上。小夥子道:「真是不可理喻,有腦袋都不可怕,何況腦袋都沒了呢?別把我朋友的書桌弄髒了!」女鬼差點沒氣暈過去!biu的一聲就不見了。

小夥子從揚州返回的時候,又路過這裡住在書房,半夜女鬼才露了個腦袋,吐了口唾沫道:「又是這個油鹽不進的傢伙,沒勁!」轉身就離開了!

紀昀在故事末尾評論道:

大抵畏則心亂,心亂則神渙,神渙則鬼神得乘之。不畏則心定,心定則神全,神全則沴戾之氣不能幹。

下次遇到可怕的鬼,不妨跟她逗逗樂子。

8.調皮鬼

有些鬼很調皮的,給你講兩個調皮鬼的故事。

老僕劉琪的妻弟,獨居一屋,床在北窗下。

半夜他覺得有隻手在身上摸來摸去,懷疑是小偷。起來一看,發現手是從南窗伸進來的,我的天,居然有一丈多長。他素來膽大,知道是鬼,抓住這隻胳膊不放。忽然另外一隻胳膊破窗而入,打了他一耳光。他痛得厲害,回手抵擋時,兩隻胳膊都收回去了。

此時窗外有個聲音大聲叫道:「今天只是給你點厲害瞧瞧,如今你怕鬼了吧?」

他這才想起來,昨晚在樹下乘涼的時候,他跟同伴說過不怕鬼。

沒辦法,劉琪的妻弟,遇到了一個爭強好勝又好管閒事的調皮鬼。另一個故事更好玩,是個調皮的狐精。

某天,有人看見樹下有隻狐狸在睡覺,以片瓦擲之。不中,瓦碎有聲,狐狸驚醒,跳起來逃走了。這人回到家,忽然看見自己妻子吊在樹上,他嚇壞了,大聲呼救。他妻子從屋內狂奔而出,樹上吊著的那個人卻不見了。

此時,只聽到屋簷上有聲音大笑道:「哈哈,你先嚇老子一跳,老子也讓你嚇一跳!」

好玩麼,調皮的不是狐狸,而是紀昀那個老頭子。

9.紀昀和儒釋道

紀昀是公認的大儒,所以乾隆讓他主導編寫《四庫全書》。當然,編撰《四庫全書》也不算多麼偉大的工程。社會上對《四庫全書》的評價貶過於褒。因為這個編撰的過程,也是毀掉古書的過程,全部按照滿清的價值觀做取捨,據統計,至少毀掉古書十五萬冊,還篡改了現存的不少古書。和秦朝焚書坑儒、近代文革破四舊的效果差不多。

紀昀不信佛也不信道。他說信佛信道都是治標,只有儒家才治本。《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不少故事是諷刺僧人,調侃道士的。例如他說社會上很多僧人是騙子,應該信佛不信僧。同時紀曉嵐認同諸多佛法,也信因果。此書有四卷的標題是《如是我聞》。「如是我聞」,就來自佛經,意思是:我聽到的是這樣的. 。《閱微草堂筆記》講的故事皆是因果,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善惡分明,陽間不報陰間也逃不掉。

《閱微草堂筆記》中有四卷標題是《姑妄聽之》,這句話來自《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 可見紀曉嵐對莊子的喜愛,書中有不少故事是提倡老莊的豁達與淡然。書中有個故事描述某道士看中一清秀童子,用法術攝住,欲行淫邪之事,此時,道士內心開始糾結鬥爭,一面是色慾難忍,一面是二百年道行,最終.  故事末尾作者感嘆:「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句話來自於《老子》第三章,大概意思是:「不去看那些可以勾起欲望的東西,心就不會亂。」

從文學的角度講,《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有的一拼,前者更加精煉,故事情節、人物描述,點到為止,而且仔細閱讀還可以學習不少詞彙。我受益匪淺。

《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上千故事,其中不乏有教育意義。紀昀認為,這種講民間故事的方式,比道德說教顯得更加生動深刻。事實也是如此,這些故事很正能量,也很傳統,我挑了一些講給小盆友聽,小朋友非常喜歡,聽完還要聽。

看了這麼多,如果你有興趣,建議你也買一本看看。文章底部有電子書可以看。

/ 完 /


【七哥閒談】

這算是【作家和經典】系列的第二篇,你還可以看看此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一個天才作家的愛恨情仇》。

推薦一篇文章:六年前一位作家遇到電商專家,六年後他們再見面時,作家成了電商專家,電商專家成了作家,這六年發生了什麼?請看:《六年之前和六年之後》。

我特地在網上找了一份pdf格式的《閱微草堂筆記》,在鬼腳七微信公眾號「taobaoguijiaoqi"後臺回復」筆記「,可以查看。

相關焦點

  • 世間百態,當了回丑角
    1,看過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想必,兩個相遇相知相戀的人,都必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換一生相守。2,世間百態,各有活法;人情冷暖,在所難免;博閱眾生,遍嘗百味;心若有光,何懼黑暗。3,醫院是生命的起點也是生命的終點,見證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濃縮眾生疾苦,檢驗人性標準的地方,悲歡離合每天都在上演。4,當你想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時候,這個世界會給你狠狠地一錘,讓你看盡人生百態,看穿世間繁華,看透人情冷暖,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過著看似平凡的每一天,但是每天都不平凡。
  • 從微信朋友圈看世間百態,人情冷暖
    不知何時,我們的朋友圈充斥著各種微商,我們發的朋友圈也很少有人點讚了,而我們也懶得去看了。02你還願意慷慨點讚嗎以前發了朋友圈,除了分享的快樂外,看朋友的點讚和評論也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當然人世間也不缺少由衷的讚美,從朋友圈看清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 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聽他們講那「不怕鬼的故事」
    《不怕鬼的故事》插圖故事由編者自己採錄而來,其實就是聽別人講故事,再落筆記下來,而記得多了,會有人主動找上門來,向編者講述他的親身經歷或他所聽到的故事。這是序言被單獨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原因,而讀者也需要按照序言的指示來解讀《不怕鬼的故事》。仍然過癮的故事月亮在黑漆般的深夜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驚悚的怪聲,他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工作組講那《不怕鬼的故事》。
  • 鬼故事 宋定伯賣鬼
    它走路沒有動靜,回頭看看地上也沒有影子,宋定伯心裡就有數了,八成是遇到鬼了。宋定伯分析:看它鬼鬼祟祟的樣子,肯定是個膽小鬼。宋定伯主動迎上去,劈頭就問:你是誰?鬼回答:我是鬼。問得挺直截,答得也坦白,可見這是一個很實在的鬼。陌路相逢,按規矩是互相通報身份。鬼開始問了:你又是誰?
  • 人鬼相戀——《談生》、捉鬼賣鬼——《宋定伯》:社會百態
    這是一篇人鬼相戀的故事。一位富貴人家死去的女兒,對窮書生主動追求,傾心相愛,表現了人們追求嚮往美好純真愛情的意願。中國關於人鬼相戀的故事很多,成為一個大的類型。本篇敘述委婉曲折,看來有《列異傳》作者的加工。可是其中的三個母題,卻可以斷定來自民間口頭敘事文學之中。
  • 看遍世間百態,自能寧靜致遠(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才能答對的試題)
    世上的財富是無盡的,不必卑躬屈膝,不必與狼為伴,經濟獨立;世間的高尚是無怨的,不必悲天憫人,不必自怨自艾,修身齊家足以。有些事終歸成為故事,有些路終要獨自走完。無法回頭,何不忘懷;既無緣分,何必介懷。世界都有骯髒,試問,誰有資本悲傷。
  • 世間百態,變幻無常!
    現在的社會我自己感覺很複雜,尤其是在這個看臉看錢的社會!有的人可以不勞而獲,但是有的人終究是碌碌無為!我們窮苦百姓總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是我們的收入是否和我們的付出成正比呢?烈日炎炎下有我們留下的汗水,傾盆大雨下有我們匆匆的腳步,臉上留下的事汗水還是淚水,已經被雨水衝刷的分辨不出來了,在冰天雪地裡我們留下我們艱難的步伐!可是我們所付出的汗水和淚水有沒有得到了回報!
  • 為什麼聽鬼故事會害怕?有一種心理本能在作祟
    你聽過鬼故事、看過恐怖電影嗎?你的感覺是什麼呢?有些人,覺得看恐怖片,聽鬼故事,是一種心靈的解壓,能讓自己在高強度的視覺、聽覺、心理刺激中,釋放一部分被壓抑的情緒。而對更多的人來說,看恐怖片、聽鬼故事,卻會從頭到尾,都沉浸在那種驚恐、起伏的心境中,久久不能平靜,只要提起來就會覺得緊張、害怕。看到過一個新聞報導,說計程車司機半夜聽鬼故事,被乘客投訴,因為乘客被嚇得不輕,而司機卻覺得自己很冤枉。
  • 世間百態好人常在
    以跨越民族、宗教、國界,好心人將一名不會說話的異國小女孩平安送回家為故事主線,各種思想、價值觀的激烈碰撞,最終人性之善成全了原本不可能的事。不禁感慨:世間百態,好人常在。人性,超越民族、宗教、國界印度與巴基斯坦由於歷史原因,恩恩怨怨至今爭端頻發。
  • 走過歲月的山水,靜觀世間百態(深度好文)
    煙火紅塵,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在用腳步丈量人生,用內心體會世間百態,生活儘管不容易,我們也絕不向命運低頭。只要堅守做人、做事的底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與付出,一定能讓不容易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有滋有味。跋山涉水,歷經滄桑,苦盡甘來,方知生命美好。閱盡浮華,淡然於心,從容於表,方能優雅自在的生活。走過流年的山高水長,總有一份溫暖盈滿心懷,總有一份愛在生命裡燦爛。
  • 深秋的夜晚,我在火車站,觀察著世間百態,感受著人情冷暖
    閒來無事,一個人去了離住處不遠的火車站,去看一看那裡的世間百態,感受一下裡面的人情冷暖!想想夏天的這個時候,早已是人山人海,歌舞昇平。而此時,火車站廣場上已經沒有了夏天時的那種熱鬧,變得冷清了許多,也蕭瑟了許多。唱歌的沒來,跳舞的也沒來,只有那拉客的計程車司機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等待著上車的旅客。
  • 《與神同行》:世間百態,願你有一顆敬畏的心
    縱觀這世間百態,唯「親情」最牽動人心。許是因為家中最長的老人離世,那一代終究在人世間落下了帷幕,這才會越發感嘆生命的短暫,以及覺得親情的可貴。大致講述了各位主演們穿梭在不同的時空下,最後都要接受陰間審判的故事。仔細觀看應該都不難發現,作者所給予這個故事的最大框架是地獄的概念。有人說地獄的概念源自我們中國本土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那麼「地獄」到底是什麼?
  • 聽老人說過的農村鬼故事,小時候聽了都晚上都不敢關燈睡覺
    每個地方都有一些比較邪門的事情,特別的在邊遠的鄉村,邪門的事情就更多;很多都是從老人哪裡聽來的鬼故事,我們小時候也很喜歡聽老人講故。小時候我聽到最好的就是下面這兩個鬼故事,當時因為很小,聽到這兩個故事的人晚上都不敢出門,睡覺的時候都不敢關燈睡覺。
  • 看世間百態眾生,品人間萬般滋味
    《人間逍遙客》就是一本令人掩卷長思的書,6位大家6篇中篇6個故事,在紛繁的人世間掙扎抗爭,不同境遇下的選擇導致不同的人生軌跡,因為各自的選擇不同,演繹著不同的命運,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是完美的?沒有標準答案。
  • 世間冷暖,竟顯人生百態
    生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生活,是為了生活家庭掙錢, 生活,嘗盡了世間苦辣酸甜, 生活,好想回到過去的童年。打破這個美好是我被騙負債後的種種發生的事情,從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的人生到達了最低谷,不知什麼時間慢慢的親朋、好友都像有意無意的避開著你,和曾經最好的死黨也消失在「我的世界」,世間冷暖此刻變得異常清晰,在沒有成為「負債先生」時期,自己怎樣去對待這些親朋好友,早已經被他們遺忘。
  • 的哥午夜上路聽鬼故事 女乘客被嚇花容失色
    市民蘭小姐就曾遭遇半夜打車、卻遇上迷戀鬼故事的計程車司機。昨(30)日,記者調查得知,午夜聽鬼故事廣播在成都計程車司機中比較風靡,一個名為《午夜末班車》的鬼故事的節目聽眾則多數為計程車駕駛員。車裡安靜下來以後,廣播聲傳入蘭小姐耳裡,「廣播裡面播放的是一個恐怖故事,讓人特別害怕!」膽小的蘭小姐越聽越怕,不禁打了一個寒戰。「師傅,能不能關掉廣播?」正聽得津津有味的的士師傅不滿意了,反問道:「在你們上車之前,我就在聽,為什麼現在不能聽?你們不願聽的話,就請下車另換一輛車吧。」  面對的士司機的堅持,蘭小姐等人氣憤地下車離開,並表示要投訴計程車駕駛員的服務態度。
  • 【聽鬼】屍鬼
    【點擊上方藍字「聽鬼」關注,每晚老鬼為您講故事】
  • 讀一頭老黃牛的故事,看人生百態,悟人言可畏,說話需三思而後行
    #人生百態主人聽了,很是生氣:老牛竟然如此背叛逆反,還牢騷滿腹。頓時,七竅生煙,怒從心頭起,越想越生氣,乾脆把老牛給殺了。再後來,已故老牛的兄弟們潛入老牛主人家幹活,尋得一個機會,在崎嶇山路斷崖旁,把這個主人頂下了山崖……故事有點誇張離奇,帶有虛構色彩,但與人世間的生活卻又有某些驚人相似之處,引發人深思。人際交往,說話做事,需斟酌言語,顧及後果,三思而後行。
  • 佛語修心的18個句子,句句平和淡然,讓你看破世間百態!
    不如釋然。   二是看別人生活。其實,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也不要光顧著看別人,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 《靈魂擺渡》:說的是鬼魂,不過是世間百態和人心萬種
    你就想一想,有這樣一間名為「444號便利店」的地方,據說每晚半夜12點後會鬧鬼,然後這裡的夜間值班店員夏冬青,有著一雙陰陽眼,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也就是鬼!19個名義上渡鬼魂,實則渡人渡心的鬼故事就這樣嚇人地出現了······月黑風高夜,夏冬青正在便利店裡值班。突然,一個叫王小亞的女大學生領著個5歲的小男孩豆豆進來了。王小亞說她是在不遠處的十字路口撿到豆豆的,想請夏冬青用店裡的電腦查一查豆豆家的地址,把孩子送回家。可是,夏冬青上網一查,卻發現一則可怕的新聞:「豆豆在前幾天遭遇了一場車禍·····」難道,豆豆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