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老師:中華易經大講堂公益課在東莞成功舉行

2020-12-07 商圈影響力

2019年8月17日下午,唐代李虛中第四十三代傳人李易老師親授中華易經大講堂公益課在東莞藝展中心舉行,東莞知名大咖、企業家及東莞市甘肅商會、廣西商會、河南商會、湖南商會、江蘇商會等近百名人參加此次公益課學習。

現場掠影

易經,中國文化的本源,以其博大精深的思維模式備受古今中外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推崇,被歷朝歷代稱為群經之首、最高智慧。易經,不僅造就了輝煌的八千年中國文明,而且為計算機二進位、物理量子力學、人類遺傳密碼等現代科技領域作出重大貢獻,並成為古今中外企業管理的成功之道和致勝模式的核心思維根基。

李易老師資料圖片

為更好地讓大家理解易經精髓,李易老師用著名且富有時代氣息的歷史案例,解讀《易經》之玄妙來詮釋「商者無城、融通四海、合者共生」等國學文化,讓企業家從學習中得到先賢智慧的啟迪與薰陶。

現場掠影

李易老師在講課中聰慧機智、坦率直爽;他提倡學以致用,主張學習易經不能只停留在了解的的層面上,更不能空講大道理,易經作為國學一定要發揚光大,融入生活,學習了必定會受益終身。

現場掠影

李易老師的講堂嚴肅中不乏幽默 ,並以自己的生活實例與事業經歷,分享傳統易經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關係建立中的實際運用。他把易經知識具象化,以便大家在生活中就能運用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資料圖片

李易老師,河南人,共產黨員、轉業軍人,唐代李虛中古易學第43代傳人,酷愛易學書畫藝術,拜多位易學名家為師,學習易理術數等知識,逐年積澱,獲益良多。歷任人民日報《民生周刊》學術顧問、全國十佳傑出企業易學策劃師、中華周易城市風水研究院副院長。他秉承一顆行善積德之心,服務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

部分活動現場掠影(資料圖片)

李易老師——中國易經智慧與企業經營管理融匯落地第一導師。他通過20年對易經智慧的系統研究,成功的將易經智慧與企業戰略、人才戰略、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總裁決策等融匯為五維一體的全息預測體系。同時把古易學的精髓在當代社會實踐應用推到新的高潮,並在此基礎上獨創五維時空預測論,結合當下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打造當代企業家投資預警系統。

2013年10月,李易老師策劃舉辦「博愛之光,經緯傳情」——為救治重度燒傷小女孩圓圓整容使得手術費用而籌辦的書畫義賣展。

2014年4月17日---4月28日,李易老師成功舉辦《易經與書畫》公益培訓講座,參加學員達到近千人次,社會反響良好。

2014年12月6日,李易老師在東莞市展覽館成功策劃並舉辦《相約東莞》央視著名主持人、書畫家一董浩畫展。當天下午,東莞市領導及從東莞周邊市區前來參展人數達到近3000人次,創東莞畫展開幕式之經典。

李易老師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易經、易學研討會專題講座,發表過許多獨到見解的易經論文,並經常應邀講學,為中國風水學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部分課程現場掠影(資料圖片)

記者:易經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影響?

李易:易經,又稱易學,簡單說就是對我們的人生最大的影響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和感悟力的提高,易經最大的用處不是佔卜,懂得了其中的規律最重要,西方是線性邏輯思維,而中國的思維有發散、有歸納、有推理等等多種思維模式,學習了易經思維方式就會改變,改變以後會增長智慧。

記者:易經是不是適合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學?

李易:當然適合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我們宣揚的是一種文化,但不要把它看作是一種神秘的文化。易經是一個研究規律的學問,之所以在古代都是帝王將相的學問,是因為統治者不希望普通百姓掌握。易經是一門能帶給我們智慧的學問,不是迷信,我們學習易經是從哲學的角度去認識它。易經揭示人生的正途在於:培養德行、增強能力,以及啟發智慧。把握這些主旨內容,人生的主動權操之於己,生命也將變得充實也更有意義。

記者:《易經》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部奇妙無比的古書,可是真要學習起來,還真有點雲山霧罩的感覺,請大師師指點我們普通人如何學習《易經》?

李易:《易經》是一本「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書,它值得我們投入精力去認真研習。學習易經但不要走入誤區,學習任何東西都要學習它的本質,而不是它表面的東西,學習《易經》遵照簡易、不易、變易三個原則,我們普通人也能悟得人生處世的良方,達到有節制、知進退、明時宜、懂憂患、通調和的快樂人生境界。

活動現場掠影

由於時間關係,對於李易老師沒有過多的訪談,他在與記者總結時表示,易學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易學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弘揚易學智慧,關鍵在於學以致用,達成高層次的人生境界。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要適應這個永遠在變的世界。無論在我們人生的何種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顆永遠向上的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間運行的基本法則,自強不息!

世上唯有「易」是最高潔的,唯有它才能給人以無限的生命,中華易經大講堂公益課旨在營造營造全民學習氛圍,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引導社會大眾親近經典、接受經典、傳承經典,並不斷創新講堂內容和形式,努力為廣大企業家提供精彩的文化大餐。當然,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短短的幾期課程全部講解到位,是很難實現的。李易老師歡迎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議和意見,共同互動進步!

相關焦點

  • 蔡宜芬老師傳承中國文化的中華花藝公益課
    蔡宜芬老師          臺灣新竹市中華花藝協會理事>          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資深教授          東莞亞洲時尚雜誌花藝專欄作家 合池文化&慧博藝術松山湖藝術空間迎來了蔡老師的中華花藝公益課,學員們一大早就守候蔡老師的到來
  • 《易經》走進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
    8月16日上午,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用〈易經〉說人生——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在海口市濱江路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易經》講道,對於道,講得最早、最系統的,是道家鼻祖老子。
  • 《易經》走進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8月16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上午,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活動在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以《用〈易經〉說人生——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為題展開演講。    鍾哲輝,海南大學圖書館管理學研究員、管理學博士,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
  • 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用《易經》說人生
    8月16日上午,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用〈易經〉說人生——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在海口市濱江路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易經》講道,對於道,講得最早、最系統的,是道家鼻祖老子。
  • 探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自然哲學《易經》走進海南公益文化大講堂
    活動現場8月16日上午,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用〈易經〉說人生——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在海口市濱江路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易經》,即《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佔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是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易經》講道,對於道,講得最早、最系統的,是道家鼻祖老子。
  • 「社區大講堂」書法班開課了
    龍鳳社區工作站為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服務社區居民,提升居民素質,推進學習型社區建設,開展社區大講堂公益課堂系列活動。今天首期公益課書法班開課了,轄區內十餘名居民來參加書法班課程,學員自備筆墨紙硯,課堂環境安靜舒適,教授書法課的李老師認真謹慎,逐一指導。
  • 東莞觀音文化大講堂開講
    4月9日上午,東莞首屆觀音文化大講堂暨禪茶一心文化節在黃旗觀音古寺舉行。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成員、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長黃心怡,市政協副主席彭啟堯等參加了首講活動。
  • 國學大講堂8月23號課程預告:張寶祥《易經環境之道》
    易經,中國文化的本源,以其博大精深的思維模式備受古今中外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推崇,被歷朝歷代稱為群經之首、最高智慧。8月23日,國學大講堂課程特邀新易國學核心成員、國學文化研究者張寶祥老師帶來《易經環境之道》,希望學員們通過研究、學習、再實踐,使「易經之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工具,為大家提升企業綜合實力而賦能。
  • 李易:企業家要學習大雁的五常精神
    人類一直把動物關進籠子,今年春節動物成功的、把全國十幾億人關進了籠子裡。蒼天饒過誰,這世界上萬物皆有靈性,請善待這世上所有的生靈吧?這雖然只是個冷幽默,卻正應了那句,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因此我們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從當下做起……【作者簡介】李易老師,河南南陽人,共產黨員、轉業軍人,唐代李虛中古易學第43代傳人,酷愛易學書畫藝術,拜多位易學名家為師,學習易理術數等知識,逐年積澱,獲益良多。
  • 易經環境規劃專家張寶祥:易經智慧》環境之道,探索事物發展規律
    《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偶然的成功或者失敗,更沒有無緣無故的順暢或者阻難,只不過是我們不了解其內在的規律。8月23日,國學大講堂特邀新易國學核心成員、國學文化研究者易經環境規劃專家、墨家文化力創始老師國際太極易學會副會長、新易國學核心顧問
  • 書法公益大講堂在沙堆鎮舉行
    書法公益大講堂在沙堆鎮舉行群眾「家門口」接受名家指點
  • 深圳舉行慶祝第二屆中華慈善日暨慈善大講堂活動
    央廣網深圳9月6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馬月溪)2017年9月5日是我國第二個中華慈善日,也是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成立一周年。
  • 妙真堂易經文化關禎臻老師:承祖衣缽、得易大成
    易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她包羅萬象,可以說是一部生活百科全書,我們當代文化傳承人承載著研究、應用、推廣和普及易學精華的重任,我們要使易經文化切入社會,接地氣,使易學生活化,讓易學文化廣泛的應用於當代社會並發揮其意義深遠而舉足重輕的作用。
  • 毓老師講《易經》
    準確的來說,《毓老師講易經》是1992年毓老師在臺灣講解《易經》時,學生就課堂聞見、記錄整理、稽考原典所梳理完成的筆記。毓師講授時旁徵博引,以經解經,其所徵引經典原文,筆記中均以註解補充說明,力求詳盡可稽。凡課堂所舉情境事例、口語方言,有不易索解處,均不憚其煩,詳加補註,故初學者亦得以循序深入。毓老師認為,《大易》與《春秋》弄明白,中國思想保證左右逢源!
  • 陽泉市舉辦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道德大講堂
    ,天元集團、天元書院承辦的我市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道德大講堂在這裡舉行,600名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市民匯聚一堂,共同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感悟中華文明的魅力。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元集團已經連續5年舉辦公益道德大講堂,每年的主題都緊扣時代脈搏、融合時代精神,不僅不收取聽眾任何費用,還為聽眾免費提供學習資料和午餐,助力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 我市舉辦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道德大講堂
    我市舉辦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道德大講堂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12月5日上午9點,開發區祥禾大酒店內傳來陣陣誦讀聲,由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婦聯、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局主辦,天元集團、天元書院承辦的我市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道德大講堂在這裡舉行,600名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市民匯聚一堂,共同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感悟中華文明的魅力。
  • 深圳易者妙清老師
    《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規律學、哲學、氣場學,有著極其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
  •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當代易經文化推廣先鋒——蘇嘉明
    現任:易經研究會秘書長。蘇嘉明老師出身於風水世家,自幼酷愛五行玄學術數,繼承祖傳易理秘術,從事易經研究與預測、環境風水策劃與布局四十餘年,長期致力於「八字命理」、「環境風水」、「手相、面相」、「數字密碼」、「姓名密碼」和易經實戰的研究與教學。
  • 增輝東莞!增輝大灣區!鹿鳴詩社年慶暨《美塑》雜誌筆會成功舉行
    原標題:鹿鳴詩社成立四周年慶暨《美塑》雜誌首屆筆會成功舉行來源:美塑筆譚友情推薦:「生日請先感謝爸媽」(廣東)愛心採訪團隊2019年12月14日,鹿鳴詩社成立四周年慶暨《美塑》雜誌首屆筆會在東莞塘廈林村太陽城橋興酒店成功舉行,來自香港、廣東的詩人、詩友150人歡聚一堂,現場切磋詩詞和其它才藝,詩詞朗誦、太極、歌舞等節目表演精彩紛呈。
  • [陝西] 寶雞: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
    [陝西] 寶雞: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 發表時間:2013-03-28   來源:>寶雞文明網   隨著寶雞市岐山縣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舉辦的「公益國學經典背誦班」 3月 25日在縣城新華書店順利開班,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一時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