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芬老師傳承中國文化的中華花藝公益課

2021-02-07 軒語彙

      



中華插花藝術起源於一千五百年的六朝時代,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當時插花被用在節慶與宗教的供花上,其他方面不論是宮廷擺飾或文人鑑賞力的表現,都巧妙地運用了花藝之美,促使藝術風氣發展為之大盛,人們甚且把農曆二月十五日訂為「花朝」(百花生日)而大肆慶祝,這個日子就成了國家第二個重要的節日了。


元代「吊籃式自由花」


花藝是人類徑以「美的象徵」之花卉植物為媒介所作之藝術表現;其間摻和人類性靈精神、糾合植物特性、表彰花木之第二生命,其藝術型態之形成,更足以彰顯該國家民族仁民愛物之思想,花藝正以其無可知的生命之美,呈現著民族無窮的情感,小至怡情養性的賞心小品,大至鬼斧神工的新生命之營造,均有「成教化,助人倫」的崇高意義與效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


     

                          蔡宜芬老師

          臺灣新竹市中華花藝協會理事

          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資深教授

          東莞亞洲時尚雜誌花藝專欄作家 


合池文化&慧博藝術松山湖藝術空間迎來了蔡老師的中華花藝公益課,學員們一大早就守候蔡老師的到來。除了能學習中華花藝的歷史知識外,學員們還可以親自動手體驗,絕對是一件非常賞心的樂事。




學員們跟隨蔡老師體驗中華花藝的入門課程。




松山湖藝術空間的藝術家李禮軒也在學習中華花藝,認真學習的人最美🌹




蔡老師展示中華花藝公益課的作品



學員們交功課的時間到了,第一次的學習與體驗大家都收穫滿滿!只要開心,一切都變得如此美好。



禮軒曾經說過:「從小就對花朵迷戀,能從花裡面找到愛的語言,能感受到花的靈動,我會用我獨特的語言去傳遞這份靈性藝術的信息,我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創作不同花的呼喚,它們能帶給人類以無比的快樂,透過我這雙繪畫的手去呈現。」


花藝公益課程結束之後,禮軒將自己親手做的花藝用繪畫的形式去將美好的事物定格。

在軒老師的帶動下,小小學生冉冉用她那靈巧的小手也將花的優美姿態記錄在畫紙上,真的好棒👍👍


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能透過對美好事物的理解創作出極具創造性的藝術作品呈現於社會。同時這些藝術作品也能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並讓大家享用它、感受它。

        


蔡宜芬老師作品賞析:


                           菩提本無意,

                           花開猶自知,

                           微風隨人意,

                           心靜自然清。

                 





李禮軒

Lilien Li


中國當代藝術家


以濃烈色彩、另類構圖、大膽筆風的創作,流暢敘述華麗與時尚交織的夢幻情懷與故事,賦予你一個美輪美奐的愉悅世界。

【作品參展及獲獎】

2008 作品《大地顫動》參加廣東青年美術大展。

2008 作品《陽光小屋》參加廣東第三屆當代油畫藝術展。

2008 作品《中國情》參加「全球華人切尼斯杯」獲美術金獎。

2009 作品《成長》及《陽光小屋》入選《印象中國》第三屆全國青年美術與設計藝術雙年展。

2009 作品《陽光小屋》入選第四屆北京中韓藝術交流聯展。

2010 作品《花季年代》獲首屆中國(銅陵)國際雕塑藝術展優秀作品。

2011 作品《天籟之音》入選「深圳大運會」, 現永久放置在深圳音樂廳廣場。

2013 作品《血肉長城》入選「英雄臺兒莊」抗戰主題雕塑國際大賽。

2015 個人入選威尼斯雙年展「藝術之星」。

2015 作品《不羈的風》入選第三屆亞洲藝術展。

2015 在東莞市松山湖成功舉辦大型個人藝術展「《花開蝴蝶來》之勿忘初心」。

2015 與國內頂級身心靈藝術禪師施威老師合作「花開蝴蝶來身心靈教育系統」。

2015 個人榮獲「2015國際太太總決賽」季軍及最佳才藝獎。

2016 1月,在上海絲享薈絲綢時尚藝術館舉辦「李禮軒藝術與濱閣時尚跨界碰撞發布會」。

2016年 《花開蝴蝶來》之勿忘初心系列作品與中國十大繡娘朱壽珍老師合作「繪繡」,同年12月在紐約聯合國展出、拍賣。

2016 正式籤約北京「宋洋美術館」,成為中國著名策展人宋洋老師的籤約藝術家,並於同年11月26日,在北京798藝術區「宋洋美術館」舉辦新作及藝術衍生品發布會。

2016 個人榮獲「2016亞洲十大傑出女性獎」。




  - 軒 語 匯-  


生活藝術的跨界交流平臺

微信號:HUIBO_123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藝和茶藝專家到梅州授課
    臺灣花藝和茶藝專家到梅州授課 2017年05月05日 15: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5日梅州訊 近日,為推廣生活美學及精緻休閒農業,臺商獨資企業梅州客林農業休閒開發有限公司分別舉辦為期兩天的中華花藝培訓和茶藝培訓活動。
  • 花藝的起源在中國 李麗淑來上海傳授中華花藝(圖)
    這場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遺產學研究交流中心主辦,上海思源文化創客研究中心承辦,上海藝杏食品有限公司協辦的講座,邀請到了中華花藝資深教授李麗淑老師,為70餘名插花藝術愛好者講述了《中華花藝的歷史淵源與演進》。 李麗淑教授旁徵博引,生動講述了中華花藝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歷程。中國花藝起源於魏晉時期的佛教供花,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而日本花道則是在隋唐時期由中國傳入的。
  • 花藝名家在滬開展《中華花藝的歷史淵源與演進》講座
    》講座,主講人為中華花藝資深教授李麗淑老師,通過現場插花藝術表演和中華花藝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歷程介紹,生動地展示了不同時期花藝的風格以及其背後蘊含的處世哲學。  據介紹,中華花藝在臺灣已經推廣了30年,前20年都是在做復古和還原歷史中的中華花藝。其所蘊含的陰陽思想、和諧理念、捨得哲學是西洋花藝所不俱備的。李麗淑老師是中華花藝資深教授, 從事花藝教學30餘年,指導兩百多位學生取得中華花藝教授資格。雖然她也是日本京都池坊華道正教授一級、美國花藝設計學院資深教授,但她對中華花藝、詩詞美學和東方的宇宙自然觀念用情更深。
  • 李易老師:中華易經大講堂公益課在東莞成功舉行
    2019年8月17日下午,唐代李虛中第四十三代傳人李易老師親授中華易經大講堂公益課在東莞藝展中心舉行,東莞知名大咖、企業家及東莞市甘肅商會、廣西商會、河南商會、湖南商會、江蘇商會等近百名人參加此次公益課學習。
  • 「花藝傳情 兩岸同心」 溫臺兩地愛好者共敘花藝文化傳承
    主題為「花藝傳情 兩岸同心」的花藝交流分享活動日前在溫州永嘉縣舉行。圖為參加活動的花藝愛好者進行現場創作。(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訊 (記者普燕)「花藝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臺灣的蝴蝶蘭,搭配大陸的蓮花,可以帶給大家別樣美的感受,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花藝文化。」  日前,一場以「花藝傳情,兩岸同心」為主題的花藝交流分享活動在溫州永嘉縣舉行,活動主講嘉賓、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教授林愛卿在受訪時做如上表述。
  • 美不勝收的「中華花藝」體驗來襲!「大藝術家」花藝設計與鑑賞邀您...
    時間:2019年11月9日(本周六)下午15:00-16:30地點:大信·新都匯順德店(一層璞一書城)特邀嘉賓:中華花藝傳承人、臺灣中華花藝會員、佛山中國傳統插花教師、佛山生活美學(宛花蓮芹工作室11月9日(本周六)下午,「大信·新都匯」特約——「造就2019·鳳城藝術季」第五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花藝設計與鑑賞路演課即將舉行,現公開招募22組中華花藝愛好者家庭(3人為一組,每組不得少於3人),尊享「特邀嘉賓:中華花藝傳承人、臺灣中華花藝會員、佛山中國傳統插花教師、佛山生活美學(宛花蓮芹工作室)宛芹老師」面對面傳授技巧
  • 孩子們迎來「非遺傳承」公益課
    深圳晚報訊 近日,山東濰坊福彩的志願者來到經濟區張氏街道錦繡社區,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非遺傳承」公益課,大家一起動手學習「濰坊剪紙」,共同了解非遺藝術,感受非遺魅力。 本次課程,濰坊福彩邀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王廣成老師為孩子們講課,並帶領孩子們一起動手體驗「濰坊剪紙」藝術的魅力,在了解剪紙藝術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和創新。 活動開始後,濰坊福彩的志願者把提前準備好的剪刀、紅紙等素材發給孩子們,講師王廣成向孩子們介紹了「濰坊剪紙」藝術和剪紙的基本要領。
  • 探尋兩岸茶緣 感受茶藝、花藝帶來的中華傳統美學
    習總書記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要素,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
  •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唐祥飛書法公益課走進黃都港社區
    湖南省硬筆書法家青少年協會、祥飛書法院承辦的「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暑期硬筆書法公益課在黃都港社區公共服務中心舉行。,也提升了黃都港社區的文化氛圍,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一致稱讚!認為此次講座不僅闡述了書法的奧秘,更提升了孩子們對傳承傳統文化的興趣。
  • 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開展 感受花藝與詩的美好
    花藝展現場花藝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31日訊(記者 李慧穎)今日,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華」通「花」,以杜甫創作的名篇佳句作為本次花藝創作的題材,由花藝主創人餘郭豔帶隊,邀請了兩位中華花藝資深教授——盧春美、羅淑美進行插花指導,用花藝的造型解讀杜甫偉大的詩作,將文學藝術與造型藝術結合,進行美的創作。以花藝解詩意,使花藝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遠;同時,以造型和色彩來豐富文學作品,引起觀者對杜詩的情感共鳴。  花展分兩梯次展出43件作品,分為一個大作區和三小版塊。
  • 2020藝展杯花藝創意設計大賽即將揭幕 邀請愛花的你!
    延續往屆的精彩,本次「藝展杯·花藝大賽」以「家居花藝」為主題,致力將插花藝術,點綴進市民的日常家居生活中。大賽限80名選手參加,分為專業組和業餘組,專業組要求選手具備相當於中級職稱插花水平,或有花藝培訓學校證明,或在花店從事花藝工作三年並有花店證明,業餘組則向年齡在18歲以上、熱愛花藝的廣大市民朋友開放報名。
  • 禪靜心,花逢時|中華花藝
    中華插花藝術遠流長,講究的是用「心」表達,中華花藝技巧的意境領悟有什麼講究?我們喜愛空閒之時插花怡情。用心插花,能夠將你和大自然的間隔拉近,由於人即是來自大自然的生靈,花藝設計是包含了色彩學、架構學以及三維空間的藝術。那麼,如何開始中華花藝的學習呢?首要,插花的時分,應當擁有一顆安靜喜樂的心。要知道,在以花道出名的日本,學習插花的時間跨度有的長達20年,20年中只學插7盆花,在插花過程中,就連躬身的視點都有嚴厲的規矩。
  • 河北衡水弘揚、傳承中華優秀非遺文化,古琴進課堂
    弘揚中國非遺文化,延續千年技藝之髓。衡水好人志願者協會、衡水好人網在衡水好人館舉辦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公益課,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傳統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文化進社區課堂,提升文化自信自強,20個課時,受眾大學生達1000人次。
  • 中華花藝基礎教學
    中華花藝作為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鍾自然山川之靈秀,寓世間萬象之精華。其重形尚義的核心理念,講究自然美、線條美、意境美、整體美的藝術特徵,使之在世界插花藝術殿堂中獨樹一幟,風採卓絕。
  • 汴梁藝術|弘揚國粹藝術 傳承書法文化——京都書院舉辦公益課講座
    為了弘揚國粹藝術,傳承書法文化,4月5日至7日每天上午九點半,開封市京都書院舉辦3場公益課講座,內容有開封日報記者、編輯張德卿主講的《書法文化燭照下的牌匾藝術》、《毛筆字初體驗》,以及著名書法家王之廉主講的《傳承書法 弘揚國粹》。
  • 高昂的瓶花|中華花藝
    在中華花藝中,瓶花實在是博大精深。從唐代流傳下來的第一份瓶花文獻,一直到現在,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多。我們研究插花,主要還是為了我們當下,所以我覺得,我們研究瓶花,最終的目的還是回到當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為我們的家,為我們的茶室,為我們的會場,而去布置。
  • 中華花藝|寧靜致遠
    中國花藝中花如本我而以花自修,以花觀世而出入於世,表達了濃濃的禪意思想。禪為自然與人交流之經過,自然入人心而靜,心靜則沉思,沉思以頓悟。中國花藝通過簡練的外觀和深邃意境而入觀者之心,讓觀者明目靜心之態望境沉思,觀花沉思而明心徹悟。
  • 花語解詩意 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開幕
    12月31日,第三屆「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以花藝擺盤呈現杜甫詩意,分兩梯次展出43件作品,有一個佔地30平米大作區,還有三小版塊。展覽將持續到1月7日,市民和遊客在此期間可前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藝術中心參觀。
  • 大興區花藝香道詢價
    智真古琴老師;溪雲山房主人,獨立音樂人,北京市著名古琴老師,多次為中小學教材配音,擁有自己的樂隊和專輯大興區花藝香道詢價 肖思學老師 蓮語學堂創始人,中華茶道學會創會理事長。中國香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詳細信息 蘭昕老師蘭昕老師,人大歷史系碩士,國家人保部高級茶藝師,高級評茶師。
  • 夏津五中的精彩藝術公益課
    「牽手關愛,共託夢想」傳統文化藝術公益課走進夏津五中。夏津五中坐落於東李鎮,這裡的學生非常喜歡藝術課,很多孩子也非常具有藝術天賦,但是鄉鎮學校,缺乏藝術老師,在此背景下,「牽手關愛,共託夢想」傳統文化藝術公益課走進了夏津縣五中,為這裡的孩子們帶來精彩,專業的藝術公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