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道德功業完善的詩人,極盡榮寵,功成名遂身退

2020-09-03 飛仙時空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生在太平盛世時期

賀知章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詠柳》、《回鄉偶書》家喻戶曉,是中小學的必背詩詞。

他出生於公元659年,744年去世,從他的在世時間來看,出生在唐高宗初期,死於唐玄宗中期。出生前有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他在世期間又有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死後11年才發生了唐玄宗晚年的安史之亂(755~763年)。他一生都生活在真正的大唐盛世的太平時期,不用像杜甫那樣經歷戰火離亂,「天地一沙鷗」般地「漂泊西南天地間」。

賀知章出生在一個仕宦家族,性情豪邁闊達,喜歡清談。他的表弟陸象先稱讚他「清談風流,一天不見到他就感覺庸俗了。」陸象先曾經當過宰相。

2、狀元及第,默默恪盡職守二三十年

武則天證聖元年(659年),此時賀知章36歲,他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弟。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到他的時候,考試制度才試用了幾十年,中間又有中斷過,那時的考中率是很低的,大概是千分之幾。賀知章成為了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他被任命為太常博士,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教授,平常工作大概是研究一下《禮記》、《春秋》等儒學經典,並且給學生上課。

沒多久,張說擔任麗正殿修書使,拉了賀知章一起合作寫書,編輯《六典》,六典是古代六方面的治國之法,包括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一看這些工作都知道不好幹,辛辛苦苦幹了幾年,一點成果都沒有,累年無功。

人說「板凳要坐十年冷」,賀知章在博士、編修的職位一坐就是二三十年,就這樣白了少年頭。人生經歷平平穩穩,沒有什麼起起落落,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3、年過花甲始升遷

好不容易熬到開元十年(722年),他已經63歲,賀知章在表弟陸象山宰相的舉薦下,任太常寺少卿,從此仕途亨通。亨通可不是只因為宰相陸象山的關係,他很快就罷相了。

開元十三年(725年),66歲的他被升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宰相源乾曜問張說:「賀知章同時兼任兩個職位,到底哪一個更美好?」張說回答:「二者相去甚遠,侍郎與學士,好比衣冠與身體。學士需要通達先王之道,懷經緯之文才,方能勝任。」

連唐玄宗也親自寫了一篇贊文賜給賀知章,如此看來,賀知章那二三十年的冷板凳不是白坐的,他好比修煉了二三十年的內功,打通了全身筋脈,其內力渾厚精純。

緊接著,他調任為太子右庶子、侍讀,當太子李享的老師。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他已經79歲,改官為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4、金龜換酒——與李白成為忘年交

公元742年,賀知章已83歲高齡;李白41歲,來長安謀取功名。兩位大詩人在長安道上相遇,李白對前輩大詩人賀知章非常仰慕,賀知章對李白這位青年才俊也早有耳聞。兩人有許多共同特點,都是詩人,都嗜酒,都好道家,都豪爽灑脫,都是狂人(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李白自稱楚狂人),兩人相會,自是欣喜萬分,一見如故,於是結成&34;。,

當李白把自己的新作《蜀道難》呈給賀知章指點時,賀知章看完後,對李白讚嘆不已,說:「子謫仙人也。」你真是天上的太白金星被謫下凡呀!李白的&34;和「詩仙」名號就從此而來。

於是,賀知章帶著李白上酒館,兩人豪氣幹雲,喝得酩酊大醉。賀知章付錢時,才發現忘記帶錢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把腰間掛著的金龜解下來結帳。這金龜是皇家按級別賜予的飾品,達官貴人掛在腰間,象徵著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官位的品級。從這可見賀知章的豪爽,以及他對李白的器重。

賀知章極力在唐玄宗面前推薦李白,後來李白得以有供奉翰林之職。

5、不愛酒的狂客不是好書法家

賀知章與李白兩人都是好酒之人,杜甫把八位愛酒之人譜入《飲中八仙歌》一詩中,他們二人雙雙入選。

杜甫如此描述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醉酒的賀知章騎在馬上搖搖晃晃,就像坐船似的;雙眼昏花掉入井中,還在水中睡覺。

杜甫描述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晚年的賀知章行為誕放,常在街巷中嬉鬧,自號「四明狂客」。

他不但詩寫得好,書法也棒,每逢喝醉酒的時候,則龍飛鳳舞地揮毫,一出手皆是大作。

好事者先磨好墨、準備好紙筆,賀知章也不擺架子,不拒絕,一張紙中留下十來個字,時人爭相求之。

6、榮歸鄉裡,功成身退

當他八十五歲的時候,臥病數日。人年紀大了,往往都希望落葉歸根。他病好後,上書請求剃度為道士,並回歸故裡,唐玄宗同意了。他請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皇帝詔書把鏡湖賜給他。辭京日,唐玄宗親自率領皇太子和文武百官來到長安東南門(長安城東南門青色,故又稱青門)餞別,並寫了贈別詩送給他。

送賀知章歸四明

李隆基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僚悵別深。

連皇帝都親自揮毫寫贈別詩,其他文武百官自然也跟著給賀知章作詩。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是何等殊榮。

賀知章回鄉後,把自己的老家改建成道觀來居住。他三十六歲去長安考中進士後,一直滯留長安任職,直到八十五歲回到故鄉,在外仕宦整整五十年,去時風華正茂,歸來老態龍鍾,白駒過隙,人世滄桑,感慨萬千之餘,他寫下了兩首七絕。

回鄉偶書(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兩首詩樸實無華,毫不雕琢,而情深意切,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回鄉歡愉之情和人世滄桑之感,同時也隱約流露出閒適與豁達。

返鄉後第二年,賀知章安然辭世,享年八十六歲。

賀知章既是李白的忘年交,也是他生命中的貴人。李白曾經幹謁過眾多公卿,最終因賀知章而得見皇帝。當他知道賀老的死訊後,悲痛不已,寫下了兩首哀悼他的詩。

對酒憶賀監二首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

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第一首詩追描寫昔日在長安金龜換酒之事,追憶兩人之情誼,表達自己的哀痛。第二首詩以遙想的手法描寫賀知章回歸四明的情形,因賀老做道士,聯想當地的道士都出來迎接賀老。皇帝御賜他鏡湖,連鏡湖都因而榮耀。斯人已逝,仿如隔夢。

賀知章去世十四年,唐肅宗已經繼位,追憶昔日當太子時的侍讀之情,稱讚賀知章「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清志逸,學富才雄」,追贈他為禮部尚書,極盡哀榮。

7、結語

我們熟悉的其他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王昌齡、韓愈、張九齡、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他們的仕宦生涯都頗受煎熬,常常遭受貶謫,貶謫似乎是仕宦生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點綴品。反觀賀知章一生在京師長安任職,從沒有被貶謫或外放。這是他的幸運,同時也是他的性格與為人處世方式使然。

然而賀知章屬於大器晚成之人,他沒有像王勃那種天才那樣十來歲就登第,而是三十六歲才中進士。在一個太常博士、編修的職位上默默地忠於職守二三十年。直到年過花甲之後,才在皇帝和太子身邊受到重用。

他為官多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做了幾十年太平官。

他道德學問成功,不謀私利,不結黨營私,深得皇帝以及太子的榮寵。

他喜好清談,喜好交遊,豪爽不羈,談飲酒,談詩文,參禪論道,無所不談,無所不侃。

他提攜後進,舉薦李白。

他學道修道,用自己的畢生生命實證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天道法則。

相關焦點

  • 極目遠眺上層樓還是功成名遂身自退——《易經》觀卦六三爻
    整句話放在一起:觀察我自己的個人能力、主觀意願以及時間、空間等環境因素之後,再決定是進是退、是取是舍。觀卦六三爻是陰爻,且不得位。就像一個人,本身自己能力就有限的很,環境又不利。所以,僅看六三爻,不論進退,想要動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實際情況中的六三爻,可能會稍微好一點兒。進退自如是不可能的,但一點兒活動的餘地,還是有的。因為,上九爻和它正應。
  • 唐代詩人賀知章介紹,大唐最瀟灑的詩人
    唐代詩人賀知章介紹,大唐最瀟灑的詩人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34;、&34;,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詩人、書法家。其實賀知章不僅才華出眾,風度翩翩,而且還獨具慧眼,發現了許多對後世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其中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賀知章通過科舉考試,做了進士,後來又節節高升,官至秘書監。我們都知道,古人都喜歡以文會友,賀知章也不例外。
  • 賀知章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又與李白、孟浩然、王維、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那你知道賀知章是什麼朝代的詩人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賀知章簡介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朝有許多著名詩人,例如孟浩然、李白、王之渙、孟郊等,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可不是他們,而是賀知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賀知章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賀知章簡介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和書法家。
  • 唐朝著名的詩人——賀知章
    本文章由不開心也許擁抱你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想必說起唐朝的著名的人物來,相信大家也都是比較了解的吧,那麼說起唐朝著名的詩人,相信在大家的心目中也是立馬浮現出了一些唐朝著名的詩人,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以為唐朝著名的詩人賀知章。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賀知章《詠柳》
    《詠柳》是唐朝詩人賀知章844年寫作於浙江蕭山。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一切都像是一場大夢,夢裡極盡繁華,而賀知章就這麼糊塗醉了一輩子,然後一不小心活過了整個盛唐。賀知章肖像從秦漢,到清民,中國歷史上生活在最好的年代,又長壽的文學家或詩人,能和賀知章相媲美的沒有幾個
  • 文人墨客-最幸福的詩人賀知章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也誕生了諸多耀眼的文人墨客,像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有豪放不羈,鬥酒詩百篇的李白,有窮困潦倒,大氣晚成的杜甫,有女詩人蔡姬,李清照好多,好多,但是最幸運又瀟灑幸福的,莫過於唐代大詩人——賀知章
  • 賀知章的資料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資料介紹
    賀知章簡介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是唐朝著名的詩人。  賀知章作品  1、《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唐朝最好命的一位詩人
    跟眾多童年經歷坎坷,少年中年不得志,老年孤獨悽慘的詩人相比,賀知章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好命的詩人。那麼賀知章為什麼會如此的幸運?難道僅僅是因為老天的垂簾和眷顧讓他拿到了別人都得不到的幸運牌,才得以幸運的過完此生?寫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賀知章,他是武則天時期的一位有名的詩人。除了作為詩人之外,他還有唐代書法家的稱號。
  • 唐代詩人賀知章回的是哪裡?
    唐代詩人賀知章回的是哪裡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代詩作《回鄉偶書》婦孺皆知,賀知章詩句裡的「家」在哪裡?
  • 第十四章、唐朝那些詩人之賀知章(中)
    人物標籤:詩狂,仙宗十友,飲中八仙,吳中四士公元742年,算起來賀知章已經八十四歲高齡,那個傳說中的李白來到了京城長安,人生地不熟的白少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裡,尋找結實名人的機會,以方便其搭上做官的快車,因為白少從小有兩個夢想,一個是做高官,一個是做仙人
  • 遙望賀知章的完美人生
    從高中狀元入仕途,到以86歲高齡從高位全身而退,並獲得帝王和百官相送的待遇。屬於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的賀知章,是&34;之一。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錄入《全唐詩》共19首。
  •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詩欣賞
    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兩首詩作中的第二首。這一首,人們常把他可看作是《回鄉偶書》的另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鬢毛衰 一作: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續篇。賀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寶三載),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這時,距他中年離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心頭有無限感慨。詩人到家以後,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餘,又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
  • 道德經:功成名就的是成功人士,全身而退的才是人生贏家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身退指的是功成名就之際,不自誇,不居功,對官位不依戀,能舍、能退。張良,是西漢傑出的軍事謀略家,蕭何、韓信、張良一同被稱為「漢初三傑」。
  • 仰望賀知章的完美人生
    從高中狀元入仕途,到以86歲高齡從高位全身而退,並獲得帝王和百官相送的待遇。他就是可以成為全民偶像是賀知章。屬於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的賀知章,是"吳中四士"之一。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錄入《全唐詩》共19首。
  • 李白的一首詩,被大詩人賀知章稱為非凡人所能做!
    《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像,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藉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 「異類」詩人賀知章:一舉成名衣錦還鄉,一生從未遇到坎坷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的低下,古人的壽命都不是很長,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盛唐時期就有著壽命很高的詩人,像唐代大曆年間的詩人李益,他一生就活到了八十多歲,但是在唐朝詩人中壽命最久的是賀知章,活到了八十六歲。
  • 「異類」詩人賀知章:一舉成名衣錦還鄉,一生從未遇到坎坷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的低下,古人的壽命都不是很長,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盛唐時期就有著壽命很高的詩人,像唐代大曆年間的詩人李益,他一生就活到了八十多歲,但是在唐朝詩人中壽命最久的是賀知章,活到了八十六歲。
  • 一代詩人賀知章,草書《孝經》洋洋灑灑,別樹一幟!
    這首樸實真切、 琅琅上口、千古流傳的詠柳詩就出自賀知章的筆下。但是容易讓人忽略的是這位著名的大詩人,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洋洋灑灑,無拘無束,在書法史上也是別樹一幟的。點擊圖片,查閱前文《這位詩人,張旭、鍾紹京都是好友》賀知章,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唐越州會稽永興(今杭州蕭山)人,早年遷居山陰(今紹興), 故有書記載為紹興人。證聖元年(六九五年)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
  • 李白被成為「謫仙人」完全是因為這首詞,讓大詩人賀知章感嘆不已
    李白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他還有一個稱號叫「謫仙人」,而「謫仙人」這個稱號來源於他最著名的一首詩,那就是《蜀道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