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播學會2018年度大會專題論壇暨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舉辦

2020-12-16 人民網傳媒

全體與會成員合影

5月29日,國際傳播學會(ICA)2018年度大會專題論壇暨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在捷克布拉格的希爾頓酒店隆重召開。本次論壇從海內外學者的角度,全面回顧了中國傳播學的發展。論壇以「回眸40年:中國傳播學人的聲音」為主題,回應本次ICA第68屆年度大會的主題「聲音(Voices)」,將中國學人的聲音傳遞到布拉格的國際學術平臺上,在中國傳播學界有特殊的意義。各國學者和學子從不同角度回顧傳播學在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歷程,並結合自身研究領域,交流爭鳴,精彩紛呈。今年,正值中國傳播學誕生40周年,國際國內同行攜手,舉辦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意義彰顯,旨在共同努力,促進中國和世界傳播學的發展。

論壇一共收到海內外同人的268篇論文投稿,經過匿名評審,錄用106篇,錄用率為39.5%(接近ICA大會的37%)。同時,論壇還邀請了8位主題演講嘉賓,與會人數達130餘位,他們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以及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荷蘭、瑞典、奧地利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及媒介、企業等機構,體現了論壇的廣泛性、多樣性和前沿性。

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傳播研究院院長張國良教授做主題發言

在簡短的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傳播研究院院長張國良教授追溯了2007年以來舉辦八屆全球傳播論壇的經歷,其中,包括中國傳播學界首次走出國門舉辦ICA專題論壇暨第五屆全球傳播論壇(美國鳳凰城/2012年),以及首次與ICA合作舉辦區域性大會(中國上海/2013年),影響深遠。

著名傳播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郭振羽教授做主題發言

前國際傳播學會(ICA)主席、美國南弗羅裡達大學帕翠斯教授做主題發言

著名傳播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郭振羽教授,前國際傳播學會(ICA)主席、美國南弗羅裡達大學帕翠斯教授,前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CA)會長、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魏然教授也分别致辭,誠摯歡迎各國嘉賓與代表的蒞臨。

在主題演講環節,郭振羽教授以《東遊記:亞洲傳播研究的崛起》為題,概述了傳播學在亞洲「西學東漸」的過程,包括亞洲新興傳播學術團體的建立、新興傳播學術期刊的創辦、國際傳播學術會議在亞洲的召開、亞洲傳播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等等。郭教授指出,近幾十年來,亞洲傳播學人的研究、出版和教育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與西方的夥伴關係更趨平衡,東西方的對話日益加深,協力拓展傳播學理論。與郭振羽教授形成呼應,魏然教授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留美學生對傳播學在中國發展的貢獻》為題,考察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早期赴美留學生的狀況,綜述了他們在引介翻譯、促進中外交流以及深化自身研究等方面,為中國大陸傳播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臺灣交通大學郭良文教授以《傳播學與新聞學的發展與前瞻:臺灣經驗的分享》為題,展現了傳播學在臺灣的緣起、成就、問題和趨勢。

帕翠斯教授的《可視化與傳播學研究專業知識的產生》、美國羅格斯大學帕夫利克教授的《AR、VR和其他實驗性媒體:關於中國角色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蘇鑰機教授的《尋找新聞的想像:中西新聞金句比較》,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王昊青副教授的《重建中國全球傳播研究的全球思維》,分別從視覺傳播、媒體技術、新聞實務、全球傳播等維度,分享了他們富有啟迪價值的最新思考。

最後,張國良教授發表了題為《中國傳播學四十年:回望與前瞻》的演講,他首先指出,在迎來「四十不惑」之際,中國傳播學已具備了一個成熟學科的形貌和水準,接著,他分析了傳播學的特點,認為科學性、交叉性、時代性是其蓬勃生長的內因,而政治、經濟、技術、文化層面的需求,則是其持續發展的外因,在充分肯定傳播學在學科建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貢獻後,指出當下中國傳播學界迫切需要加強學習、規範與合作。他指出:「網際網路時代的展開,已對傳統的傳播理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呼籲廣大傳播學者和學子深入豐富實踐,破除條條框框,把握難得機遇,勇於理論創新。

在主題演講環節之後,論壇分為16個專場,中文10場,英文6場,在四個分會場同時舉行,議題多元,內容豐富,包括: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圖景、政治傳播與網絡功能、國際傳播研究在中國、文化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民族志傳播研究、危機事件與風險傳播、四十年來中國廣告與消費研究歷程、健康傳播與科學傳播、中國媒介與女性40年、傳播技術與文化認同、媒體素養的實踐與反思、跨文化與跨階層交流、大中華傳播學術期刊現況、社交媒體與企業責任、全球科技革命與中國科技傳播,等等,兼具學術性和應用性,觸及各個前沿和熱門領域。每個學術專場都邀請了學養深厚的中外專家擔任主持人和評論人,大家圍繞這些議題展開了熱烈的切磋與對話。

本屆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傳播研究院、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CA)、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上海交大-南加大文化創意產業學院(ICCI)、ICCI全球文創合作與教育發展中心、中華傳播研究學會(ACCS)聯袂舉辦。

(撰稿:張錫璐/攝影:鍾海鷹、何映霏)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國際傳播學會2018年度大會專題論壇在捷克舉辦
    張國良教授在開幕式致辭  東方網通訊員張錫璐6月10日報導:5月29日,國際傳播學會(ICA)2018年度大會專題論壇暨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本屆論壇以「回眸40年:中國傳播學人的聲音」為主題,回應本次ICA第68屆年度大會的主題「聲音(Voices)」,將中國學人的聲音傳遞到布拉格的國際學術平臺上。  據了解,本屆論壇一共收到海內外同人的268篇論文投稿,經過匿名評審,錄用106篇,錄用率為39.5%(接近ICA大會的37%)。
  • 上海交大舉辦賈平凹作品專題研討會暨首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
    10月6日至10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辦「賈平凹作品專題研討會暨首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賈平凹先生親臨現場,講述他的文學創作歷程。顧鋒對賈平凹、顧彬等學者齊聚交大表示歡迎,同時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舉辦的意義,是高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對外宣傳工作的新思想的實踐和探索。作為活動的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主動對接國家「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戰略,在優秀文學作品譯介和學術傳播中發揮了外語學科優勢,本次論壇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
  • 張煒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上海交大論壇舉辦
    通過中外學者對文學作品的研究和交流,有利於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廣泛傳播。繼2018年舉辦首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上海交大論壇之後,張煒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上海交大論壇於2019年9月13日至15日在徐匯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周承出席開幕式並講話。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多元文化與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龍主持。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該院演播廳隆重開幕。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本屆論壇以「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為主題,通過「在線會場 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進行。
  • 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紀實影像的國際傳播」論壇舉辦
    中國甘肅網10月28日訊(本網記者 程健)10月28日下午,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紀實影像的國際傳播」論壇如期召開。論壇上,國家地理品牌內容及頻道總監王雁,五洲傳播中心影視製作主任王媛媛,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工作部主任、紀錄片《南京之殤》製作人曹海濱,第92屆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獲得者張苡芊,解讀中國工作室製片人劉琳等嘉賓,圍繞「紀實影像的國際傳播」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該院演播廳隆重開幕。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本屆論壇以「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為主題,通過「在線會場 + 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進行。
  • 第三屆中華文明國際傳播論壇暨「城市文明與人類美好生活」國際...
    第三屆中華文明國際傳播論壇暨「城市文明與人類美好生活」國際研討會於同濟大學召開 來源: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時間:2019-11-15
  • 第八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在杭州舉辦
    央廣網杭州11月17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史曉林)第八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11月16-17日在杭州舉辦。本屆論壇吸引了120多位國內高校、機構研究學者及英國、德國等國知名專家參與,共同探討美學的當代發展和未來。
  • 2018聞軒獎頒獎典禮暨第八屆中國汽車意見領袖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10月18日,」浮與沉——2018聞軒獎頒獎典禮暨第八屆中國汽車意見領袖論壇」在清華大學未來媒體實驗室舉行。 本屆聞軒獎暨第八屆中國汽車意見領袖論壇的主題為「浮與沉」,談到為何制定這個主題時,汽車商業評論總編輯、汽場汽車APP聯合創始人賈可表示這是因為在億媒時代下,機會變得多了起來,大家都開始有些浮躁。
  • 第三屆中國書法國際傳播論壇在北京舉行
    >  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書法國際傳播論壇」日前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此次論壇圍繞「新時代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當代中國書法創作、研究和國際傳播」「域外中國書法研究」「中國書法的海外出版、翻譯與傳播」等主題展開。論壇由兩場講座、一場研討會和書法展覽組成。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天曙擔任本次論壇的學術主持。  論壇中,各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討論中國書法的傳播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問題等。
  • 鄭州大學舉辦第四屆新媒體公共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推進新聞傳播...
    11月17日至18日,由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新華通訊社—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新時代、新技術、新傳播」第四屆(2018)新媒體公共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推進新聞傳播學一流學科建設發展論壇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 山東舉行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和國際孔子文化節發布會
    原標題:介紹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和國際孔子文化節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9月11日,山東省舉行介紹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和國際孔子文化節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一、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舉辦的時間、地點  經研究並徵求各界意見和建議,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定於2017年9月20日至21日,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舉行。  會期定於9月,是為了紀念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
  • ...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暨第六屆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通訊員莊臣 郭藝博)11月22日上午,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頒獎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主持頒獎儀式。來自國內46所高校新聞學院的院長、負責人,新聞傳播學界學會的會長、國務院學科組和教育部教指委的重要專家,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獲得者以及部分師生代表出席了頒獎典禮和論壇。彭剛在致辭中指出,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體現了我國新聞學界和業界對學子、良師、良友的期待和肯定。
  • 上海中山學社社員大會暨青年論壇舉行
    1月23日下午,上海中山學社舉辦2018年度社員大會暨2019年度青年論壇。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中山學社常務副社長王慧敏,學社副社長沈祖煒、戴鞍鋼、廖大偉、厲震林、韓昭慶出席。大會和青年論壇分別由王慧敏、廖大偉主持。   會上,沈祖煒代表學社理事會作2018年度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上海中山學社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0周年為契機,團結海內外學人,積極開展孫中山思想研究和傳播。   學社突出品牌,以「一會一刊」展現亮點,增強競爭力。
  • 翁奇先生受邀出席全球國際設計峰會論壇暨2020第八屆金創意獎國際...
    2020年8月29日第八屆金創意獎國際空間設計大賽頒獎盛典暨第三屆全球國際設計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辦。本屆全球設計峰會,圍繞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軟裝設計、產品設計等領域的全球化發展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
  • 2018年度第七期天衢科技論壇暨中國食品系統研究論壇舉辦
    齊魯網德州10月26日訊10月26日,由德州市科協、中國食品系統研究論壇組委會主辦,德州學院經管學院承辦的2018年度第七期天衢科技論壇暨中國食品系統研究論壇在德州學院舉辦,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立國,德州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遲沂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 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8年3月23日,由亞洲園林協會、國際綠色建築與住宅景觀協會、園冶杯國際競賽組委會主辦的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在北京新疆大廈隆重開幕。大會全景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園冶杯國際競賽組委會副主席奧斯曼·塔希爾在開幕式致辭。他回顧了園冶杯國際競賽活動八年來取得的成就,並特別指出今年1月份,園冶杯獲獎作品在聯合國人居署舉辦的第九屆城市大會上進行展覽,是園冶杯國際競賽被國際認可、走向世界的重要標誌。
  • 讓中國好故事全球傳播 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走出去」論壇順利舉行
    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2020年9月6日,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走出去」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組委會主辦,推文科技和人民閱讀承辦。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已成為我國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論壇現場,嘉賓圍繞「讓中國好故事全球傳播」主題,探討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機制。
  • 【學會新聞】第四屆張景嶽醫學思想學術論壇暨紹興市首屆景嶽中醫...
    【學會新聞】第四屆張景嶽醫學思想學術論壇暨紹興市首屆景嶽中醫藥文化節今日隆重開幕 2020-12-18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第二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大連論壇在大連外國語大學舉辦
    (以下簡稱「大外」)主辦的「第二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大連論壇」於9月15日在大外舉辦。北京大學教授、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程曼麗,清華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寧,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郭鎮之,北京大學教授、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常務理事關世傑,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代傳播》主編隋巖,復旦大學教授、青年長江學者朱春陽,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主任於運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姜飛,同濟大學教授孫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