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個季度,許多餐飲企業不得的接受來自疫情的考驗。目前國內疫情的轉機助力消費復甦,把本就熱度不減的「奶茶生意」推向一波新的浪潮。在篩選一輪後,茶飲行業又加入新的混戰中展開交鋒,緊鑼密鼓策劃著一波又一波新品。
01 「不盲目出新,時間由好產品決定」
喜茶推出的幾款應季新品,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銷量排行、微博熱搜和行業宣發的數據鋪天蓋地。那麼,受人造勢追捧的喜茶新品,是蓄謀已久的產物,還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呢?
而據內部人員稱,喜茶在迎接消費返潮前,仍然十分專注於產品研發與出品質量的把控,至於新品上市時間,並未刻意挑選,也無過多的關注所謂的競爭對手。為消費者呈現足夠好的產品是喜茶一直關注的核心。許多企業在經受住疫情考驗後,也明白了好的產品才能留住消費者,而喜茶已經堅守了8年。
在產品上新力度和時間上,喜茶CEO有著自己任性獨到的把握:「看哪一個產品好喝到了讓我自己感覺恨不得立刻分享給所有人的程度。如果一款新品是上市之前我會想要去問別人覺得好不好喝的,那一般這個東西就還不夠好,出來之後就會有不好的結果。」
02 「喜茶產品創新,不是一個偽命題」
和一個餐品企業談關於產品和創意,我們究竟在談什麼呢?喜茶認為,所謂創意是一種「打破重組」,需要做某個領域的先行者,也在不斷改良同質化的產品,尋找更合適的原材料來組合產品,提升整體的品質。
「芝士茶首創者」的形象至今牢固,早在8年前,當茶粉、植脂末和奶精橫行衝調茶飲行業,原葉茶和鮮奶芝士製作的「奶蓋茶」就已經出現在喜茶門店的餐桌上。時至今日,喜茶在原料上追求天然、平衡口味等方面都保持著極高標準。
嘗遍世界各地廠商供應的茶葉,喜茶也很難尋得到最理想的風味。於是喜茶開拓開拓自有茶園,喜茶從種植源頭開始,在茶葉原料上著手實現自給自足。以自有茶園為陣地的「新思路」,帶動周邊村寨數百人的就業,幫扶茶農脫貧,推動了茶葉品質及行業發展。
03 「靈感洞察,應消費者的呼聲」
專注於產品研發,也傾聽來自消費者的飲茶心願。呈現大家喜愛的味道,是喜茶一直努力朝著的方向。以年初的喜茶「靈感飲茶報告」為例,喜茶了解消費者最關注的內容和對新產品的期待,在產品研發等方面獲得靈感和建議。4月,喜茶上市的「芝芝莓莓桃」「莓莓芒芒」,靈感正是來自消費者的隱藏菜單喝法,「靈感混搭」的創意做法獲得一眾好評。
「多肉楊梅」上市首日以#多肉楊梅#為話題的討論,登上微博熱搜榜前20名;當日門店銷量TOP1,每售出5杯飲品就有1杯是多肉楊梅。多肉葡萄也長期位居銷量榜TOP1。話題討論、消費榜單等數據連繫著消費者對喜茶新品的滿意度。
結語
不緊不慢,也可以出其不意,好喝才能上市。從原材選擇、產品創意和上市調整,在新品上市的完整反應鏈裡,喜茶都只是專注於產品自身,可謂「蓄謀已久」。好的產品為人喜愛不是再合理不過了嗎?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