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周中外 道濟天下——專訪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張劍教授

2020-12-05 中國對外貿易雜誌

文 | 本刊記者 王莉莉

作為全國最頂尖的外國語院系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有著相當輝煌的歷史,蜚聲中外。

自1944年成立以來,英語學院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官、媒介領袖、企業精英、英語教育專家及政府政要,畢業生們遍布海內外,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上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英語系曾翻譯了《毛澤東選集》和《鄧小平文選》等國家級重要文獻;王佐良教授翻譯英國詩歌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國璋教授主編了著名的《許國璋英語》;張載良、王若瑾等教授則是享譽全國的老一輩口譯專家,前者曾任聯合國駐日內瓦中國首席翻譯,後者是聯合國口譯處中文組前組長;英語學院還承擔了北京申辦2008奧運會的重要文件的翻譯工作。

「高層次人才培養是我們學院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們必須堅持的一個目標。」近日,接受本刊記者專訪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張劍教授如是說。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

以培養高端人才為己任

據張劍介紹,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成立於1941年。英語學院的前身英語系也是在延安時期成立的,直到2011年才改名為英語學院。

「做外事外交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北外的成立實際上就是為國家的外交服務。新中國成立後需要對外交流,當時外語人才非常缺乏,所以才成立這樣一所學校,為國家培養外交官。從最初創立到現在,北外在外語教育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張劍解釋說。

改革開放之後,外語教育應該說很普及,那北外有什麼特色呢?「人們常說北外學生走出校門,只要一開口,別人就知道他是從北外出來的,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外語運用方面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張劍說。據他介紹,英語學院的畢業生必須達到英語專業八級水平,才能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

英語學院一直以培養高端人才為己任。學院以「知周中外,道濟天下」為院訓,以「瞄準高端、追求卓越」為指導思想,追求英語與人文並重的全人教育、語言與知識融合的課程體系、傳授與探究結合的教學方式,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張劍解釋說,「知周中外」,是指學貫中西,做文化交流的使者;「道濟天下」就是要胸懷大志,不能庸庸碌碌。

「各種各樣的因素促使北外有了如今極高的社會聲譽。我們就是要培養最高端的人才,而不僅僅是讓讓學生找個謀生的『飯碗』。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希望我們學院的畢業生們能夠頂上去、擔當重任。」張劍表示。

學生畢業典禮

調整優化課程設置

英語學院擁有全國最早的兩個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點之一和英語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北京市特色學科建設點,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全國的學科評比中,我們學院的評級是A+,全國只有三所學校達到這個水平。」張劍不無驕傲地說。不僅如此,在QS全球高校院系排名中,英語學院的排名也相當靠前,相對於國內其它外語類院系遙遙領先。

據張劍介紹,全國有一千多所高校開設英語專業,「之前我們的課程就是依據教育指導委員會列出的全國高校英語專業的大綱來設置。但每個學校情況不一,各自的教學目標也不應該一樣。」

如今,外語教學有很多新的變化,也有很多教育專家反思,外語教學更應該多元化發展。張劍認為:「有些高校,例如理工科院校、醫學院、法學院、工科院校等,他們開設的英語專業就要有不同的路子。而我們作為外國語大學主則以人文教育為主。」

英語學院以全人教育、跨文化取向、創造性學習和跨學科課程設置為特色。本科教育致力於培養具有深厚的英語語言文學和翻譯學功底、寬廣的人文社科知識和出色的學習、思維、創造、合作與領導能力的國際型、通識型優秀人才。研究生教育包括英語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翻譯學、美國研究、英國研究、澳大利亞研究、加拿大研究和愛爾蘭研究等方向,重視系統的專業知識傳授和嚴格的研究方法訓練。課程設置旨在夯實英語功底,拓展學術視野,培養具有人文素養、獨立研究能力和開拓精神的高級外語專門人才。

張劍告訴記者,對於人文教育,英語學院主要的教學目標涵蓋兩大方面:一是傳統的文學語言翻譯;二是國別區域研究。他解釋說:「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是我們的研究範疇。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一半是語言技能學習,聽說讀寫譯等;另一半是文學、語言學、翻譯學、國別區域研究。以上每一個方向都分別開設有16門核心課程,我們盡力按照每一個專業的學理去設置課程,並不是隨意設置的。舉個例子,如果你學的是文學方向,那麼你就還要學習掌握文學史、文學研究方法、文學理論等內容,分時代、分國別進行研究,從理論到方法,再到具體分支,都要了解透徹。」

張劍表示,以前的教學大綱也有這些技能課程和知識性技能,但是比例是不一樣的,約70%是技能課,30%是知識性課程。他補充道:「現在我們基本上能做到五五分,一半是知識性課程,一半是技能型課程。我們的教育理念也要求知識和語言技能必須同步發展,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讓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了語言,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學到了知識。」

雄厚的師資隊伍

我國英語教育界的大師級人物初大告、水天同、王佐良、周珏良、許國璋、柯魯克、馬克林等都曾經在英語學院的前身英語系工作。多年來,英語學院在全國英語教育領域一致處於領先地位,編寫全國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率先使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目前,英語系是英語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學科,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等榮譽。「專業英語精讀(2003)」和「英語文學概論(2009)」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專業英語口語(2006)」為北京市精品課程。

如今,英語學院又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學者,以及中青年學術骨幹。張劍說:「我們學院的師資力量可以說相當強——26名教授,教師中擁有博士學歷的超過80名,其中30多名獲得的還是海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我們的師資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北京市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人、長江學者(青年)、百千萬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青年人才、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這支教師隊伍素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學、科研的重視與投入為學生稱道,為英語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也為中國的英語教育樹立了典範。」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

據張劍介紹,英語學院非常重視對國家戰略人才的培養,2006年開始就專門開設了「國際型戰略人才培養實驗班」,在北外也尚屬首次。近期,學院又開設了專門「外交外事高級翻譯實驗班」,目標是為國家培養能夠在國際組織和在國際場合為國家發聲的高級英語人才,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英語學院的辦學方向也有一些調整。為配合國家語言戰略,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將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的官方語言。英語學院承擔了南太平洋中8個英語國家的語言建設任務,還承擔了愛爾蘭語的建設任務。2018年順利開設湯加語三外課程和斐濟語暑假小學期課程,《湯加語教程》《毛利語教程》《薩摩亞語教程》的編寫工作都在進行。「可以說英語學院不再只是單純教授英語的專業院系,而是變成了『英語+學院』。」張劍說。

英語學院正在承擔的一大批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中包括2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個北京市人文社科重點項目。該院有5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英國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他們每年出版兩本政府諮詢類藍皮書兩種:《英國發展報告》和《澳大利亞發展報告》,為各級政府提供諮詢報告,發揮智庫作用。英國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研究中心已經進入南京大學和光明日報的去全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建立的索引智庫(CTTI)名單。

擴大教育國際化水平

據張劍介紹,英語學院與英、美、澳、加、新等國的10多所重點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交流關係;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短期留學和國外夏令營學習機制,並推出了本、碩、博三層次的對外合作辦學;吸納外國留學生攻讀學位,與中國學生同堂學習,實現教育的國際化。

英語學院每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國人數約84人,其中39人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歐盟Erasmus項目、愛爾蘭政府項目、聯合培養博士項目、雙碩士項目、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項目、境外大學獎學金、學校建設雙一流大學資助博士短期交流項目的資助:他們分別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多倫多大學等名校學習。據統計,英語學院每年對外交流人數佔當年招生人數的四分之一。

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

張劍表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也是英語學院的一大特色。據了解,英語學院建立了多維立體、個性化的英語人才成長環境,為學生成長成才開闢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學院設有英語演講俱樂部、英語辯論俱樂部、綠蘿戲劇社等學生社團,通過舉辦英語文化節,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各類專業比賽等活動,為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思辨能力、展示學生才藝、鍛鍊溝通能力等搭建平臺。其中,一年一度的「英語文化節」通過舉辦包括首都高校英語短劇大賽、英語演講風採大賽、英文歌曲大賽、英文電影配音大賽、英文微小說大賽等,成為北京高校富有影響力的品牌學生活動。

學生與劍橋大學戲劇社共同演出

僅以2018年為例,英語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全國英語大賽獎項包括「第七屆全國口譯大賽」總決賽交傳組亞軍、同傳組季軍;「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特等獎;2018年「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大賽」一等獎;復旦大學主辦「滬港澳英語演講與辯論賽」總決賽最佳辯手、評委團特別獎、最具風採獎。

學生獲得全國口譯大賽gaunjun

(本社高賽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東北師大外國語學院院長林正軍已加盟北京外國語大學
    澎湃新聞記者10月22日查詢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師資隊伍」欄目更新信息顯示,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林正軍已於近期加盟北京外國語大學,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正軍公開資料顯示,林正軍,男,1971年3月生,漢族,中共黨員。
  • 2020年歐洲語言文化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
    2020北外開幕式」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舉行。王定華書記代表學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先生頒發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聘書」。在致辭中,王定華書記首先向吉狄馬加先生表示祝賀。他特別指出,2021年北外即將迎來建校80周年。目前全校上下正在以編寫「十四五規劃」為契機,謀劃未來五年學校的發展。北外將繼續以外語學科為重點,協調推進多學科均衡發展。
  •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代表參加2020全國外語院校英語專業聯席會議
    來自全國100多所高校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雲端」,交流研討,增進了解,共同探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上)---英語類專業教學指南》的實施方案和一流專業及一流課程的建設措施。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主任郭玉鑫,副主任李靜參加了此次研討會。郭玉鑫還在全國高校外語學院院長論壇平行分論壇上進行了「基於OBE理論的高級英語課程中外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發言。
  • 專訪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
    專訪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 2020-10-15 18:51 播放次數:3704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首批「211工程」高校、「
  • 微語言中外雙師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標準專家研討會隆重召開
    中國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城市教育裝備工作理事會理事長、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高中與信息化處處長喬玉全先生;教育部義務教育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修訂組核心專家,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組組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張連仲教授;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重點子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雙師在線聽說教學模式建構》主持人、微語言創始人兼
  •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舉行成立40周年慶典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0月1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員訓練班(部)/高級翻譯學院成立4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教授、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訓班創始主任張載梁、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第一任院長莊繹傳,以及來自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聯合國紐約總部、聯合國維也納分部、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中外機構及高等學校的嘉賓和學者,翻譯行業國內外知名人士、校友代表及北外高級翻譯學院師生參加了該慶典。
  • 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誰才是外語學院第一把交椅?
    上海和北京各有一所專門的外國語大學,兩所大學的布局可謂是「南方上外,北方北外」了,那麼兩所外國語專門大學哪家實力更強呢?1、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 南開大學王志耕教授來外國語學院講學
    5月16日下午,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志耕教授應邀來我院做了題為《從「灰闌記」的改編說起》的學術報告,講座由外國語學院院長唐建敏教授主持,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講座。  王教授的講座圍繞「灰闌記」的改編問題,探討了東西方不同的版本所揭示的文化涵義。
  •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翻譯與口譯學院院長到外國語學院講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苗菊)4月10日至27日,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翻譯與口譯學院院長、資深教授路易斯·萬·佛拉德女士到外國語學院講學。  佛拉德教授來訪旨在對苗菊教授負責的國家外國專家局重點外專引智項目「以翻譯為載體跨語言文化交流研究」進行指導,啟發深入翻譯理論研究,促進文化交流,促成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渥太華大學翻譯與口譯學院建立教育、科研的合作關係。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劉潤清:從零開始,漫長的英語學習之路
    今天,天天君和大家一起看看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教授的英語學習心得。「劉潤清(1939.10-),男,漢族。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自學考試英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應用語言學會副會長、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境內外語應用分委會主任。
  •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勇先教授出版《英語發展史》
    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勇先撰寫的《英語發展史》(中文版)已完稿,近期將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發行(下圖為樣書)。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胡壯麟、清華大學英語教授程慕勝、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秦秀白分別為該書作序。
  • 人民網系列專訪 | 英語學院院長向明友教授帶你走進UIBE
    本期邀請到的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向明友院長。向明友院長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惠園傑出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長期從事語用學及功能語言學研究,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全國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原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杜瑞清逝世,享年77歲
    據西安外國語大學官網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原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教育部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陝西省翻譯協會會長、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會長、陝西省學位委員會委員,杜瑞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1月20日4時20分在西安逝世,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召開中外語言文學比較學會2019學術年會
    根據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站的報導:10月18日至20日,我校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聯合浙江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和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在杭州紫金港國際飯店順利召開「建國70年中外文化互動關係及浙江外國文學學術歷程」學術研討會。
  • 「日語」最好的大學之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怎麼樣?
    現在用日語參加高考的考生越來越多,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日語不僅是用來代替英語參加高考,而且很多學生會選用日語作為大學主修的專業。一方面學習了新的語言,另一方面也為未來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小編曾看到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問答,一個人在網上詢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日語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啊,工作好不好找」,最佳答案一針見血「北二外的日語再找不到工作那就真無話可說了」。小編認為,這從側面也可以說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日語專業實力的認可度在全國都屬於前列。
  •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項目優勢是什麼?
    北京外國語大學和英國博爾頓大學全媒體國際新聞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現在正處於招生中。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整理一下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的項目優勢是什麼?項目優勢和特點中外一流學者和業界專家聯袂執教,中外學生合班學習,全英文教學;中外高校強強專業合作,培養全媒體英語新聞高級人才,就業前景廣闊;不出國門,一年獲得英國公立高校全媒體國際新聞碩士學位,確保中國教育部學位認證
  • 外語學科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
    來自多所高校的領導、外語學科負責人、學者代表以及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師生共計160餘人齊聚一堂,深入研討如何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建設中國外語學科,以更好地應對人才培養與學術話語創新這一重大課題。
  • 報考江南大學吧!這,就是我們的外國語學院、人工智慧與計算機學院!
    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年招生計劃學院專業招生計劃合計外國語學院英語100人150人日語50人Languages, a Window to the World言語は世界への扉師資力量Introduction 學院簡介
  • 中國語言類最高學府——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從教七十載——
    陳琳是我國著名外語教育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1922年出生,如今96歲高齡的他依然在英語教育領域孜孜耕耘、默默奉獻。  「今生來世都想從事教師這份職業」  「今生來世都想從事教師這份職業,因為做教師能接觸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整天和年輕人在一起,會發現自己也很年輕。」說起為什麼當老師,滿頭白髮的陳琳笑得爽朗,答得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