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第一股」要來了!中國茶葉披露招股書 擬申請在上交所上市

2020-12-16 中國科技新聞網

原標題:A股「茶葉第一股」要來了!資本介入複製白酒行業故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的主要消費品之一。對國人來說,茶葉不僅是一種飲品,而且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民生產業。然而,截至目前,居然還沒有一家茶葉類A股上市公司。

不過,這個尷尬格局很快將被打破。日前,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與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相繼披露了招股書申報稿,可以預見,隨著行業的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增加,茶葉第一股的腳步聲已經漸行漸近。

來歷不凡

日前,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披露了招股書申報稿,擬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這公司來頭很大,是央企中糧集團旗下企業,而且IPO之前已經實施混改,引入了赫赫有名的厚樸投資,以及實現了員工持股計劃。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前身系成立於 1949 年 11 月的中國茶葉公司,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時任農業部副部長、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同志出任第一任經理。

據資料顯示,吳覺農被譽為「當代茶聖」,其所著《茶經述評》是當今研究陸羽《茶經》最權威的著作。他還最早論述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等院校的茶業專業和全國性茶葉總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創了茶葉研究所,為發展中國茶葉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2006 年,公司(註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2019 年,公司成為首家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中華老字號振興行動」的企業。

中國茶葉還是中糧集團十八個專業化公司之一和集團重點打造的十二條糧油食品產業鏈之一,2017年,公司實施了混改和員工持股計劃,快速向資本市場挺進。

此次公開上市前,中糧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土畜」)持有公司40%股份,厚樸投資旗下基金所控制的投資實體Polystone持有25%股份,茶緣一號、茶緣二號、茶緣三號、茶緣四號等四個員工持股合計持有15%的公司股份,天津紫茗和國壽財險分別持有公司7%的股份,鯤信茗羽和三井物產分別持有公司3%的股份。

據披露,中國茶葉定位於全品類、一體化運營的品牌消費品公司,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主營業務為各類茶葉及相關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主攻普洱與烏龍茶

中國茶葉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375萬股,募資5.4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和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等。

普洱茶是目前這家茶葉巨頭銷售額最大的品類之一,2019年給公司帶來3.67億元的收入,佔比約23%。中國茶葉銷售額最多的是烏龍茶,2019年銷售收入4.8億元,佔比30%。此外,花茶、紅茶、六堡茶和白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6億元、1.55億元、1.2億元和0.96億元。

中國茶葉的綠茶銷售額不大,但增長迅速。2019年度,公司綠茶銷售收入為7873萬元,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96%。另據披露,2019年,公司綠茶產量為1099.76噸,較2018年的179.8噸增長了5倍有餘,公司綠茶產能正在快速擴張。

據披露,2017年至2019年,中國茶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3億元、14.9億元和16.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5億元、1.45億元和1.66億元。至2019年年底,中國茶葉總資產21億元,股東權益合計13.66億元。

行業集中度很低

茶葉本質上是一種農產品,農產品的標準化比工業品難度大很多。

好茶葉與差茶葉的價格相差十萬八千裡,但如何辨別好壞,一般老百姓還真難以拿捏。頂級包裝的龍井,很可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更有甚者,茶葉早年間曾被資本瘋狂炒作,尤以普洱茶最甚。這些亂象,加劇了外界對茶葉行業的不信任與「敬而遠之」。

從歷史角度看,喝茶是中國文化之一,以茶會友,是自古以來的文化脈絡。到了現代,各種茶圈更是層出不窮,這些圈層很小,主打的就是「物以稀為貴」,這顯然與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相悖。

種種因素的長期存在,導致我國茶葉行業難以誕生能號令群雄的大公司,行業更多是以地方品牌割據為主要狀態。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茶葉企業發展報告》,2017年我國茶葉企業總數約為6萬餘家,其中規模企業為1,600 餘家,僅 87 家企業總資產超過1個億,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企業僅有6家。

也有人看到了機會。根據國際茶葉委員會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2019 年國內茶葉年消費量達到 202.56 萬噸,較前一年增長 11.50 萬噸,國內市場銷售額達到 2739億元。

資本介入複製白酒行業故事?

招股書中,中國茶葉稱,公司是我國茶產業的先行者,並以做強做大中國茶產業為使命。

在券商人士看來,藉助自己的品牌優勢,中國茶葉高舉高打,藉助資產市場力量快速發展的意圖明顯。

這也是眾多茶葉企業的共同選擇。

據查詢,此前已經有華祥苑、安溪鐵觀音、八馬茶業、謝裕大、七彩雲南等茶企嘗試闖關A股,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也於近日披露了招股書。

另據統計,新三板市場也已經出現了一批茶葉公司,如謝裕大、松蘿茶業、美靈寶、茶乾坤、龍生茶業、抱兒鍾秀、清鏵股份等。

「茶葉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種類特別多,標準複雜,這些都制約了規模化企業的成長,但隨著資本的大量介入,一定會出現一批龍頭企業,這個是趨勢。」有券商人士表示。

曾幾何時,中國白酒企業也一度相當分散,在資本的推動下,一批龍頭企業成長為消費行業的巨頭。

茶葉行業,能重複白酒行業的故事嗎?

相關焦點

  • 「茶葉第一股」終於要來了?年收16億,中國茶葉衝A
    近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的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受理。中國茶葉成立於1949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國有公司,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以茶葉為主的產品及相關服務。且中國茶葉在茶企列表中排名第一,連續多年在茶行業百強中排名第一,然而至今仍未登陸任何資本市場。
  • 中國茶葉衝刺「茶葉第一股」
    在中國有著幾千年文化的茶葉,選擇「擁抱」三十而立的A股市場。前有八馬茶業、七彩雲南公布上市計劃,如今又一家茶葉企業擬衝刺A股。  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遞交了申報稿,擬申請在上交所上市,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證券。
  • 「中國茶葉第一股」要來了 你會為茶葉股買單嗎?
    而近期,又一獨具中國特色的產品即將登陸資本市場,那就是茶葉。日前,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與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相繼披露了招股書申報稿,這意味著「中國茶葉第一股」即將登陸中國資本市場,並打破A股市場長期以來沒有茶葉上市公司的尷尬局面。
  • 爭當A股「茶葉第一股」 上市前突擊大額分紅的中國茶葉為何IPO?
    尚無茶葉企業身影的A股市場,近期迎來了兩家茶企的上市申請,「茶葉第一股」之爭或將塵埃落定。近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申請A股上市,擬募集5.40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
  • 華祥苑衝刺「茶葉第一股」
    N本報記者 林可 本報訊 就在安溪鐵觀音集團因業績造假遭質疑而主動撤回IPO申請後,另一個福建本土的鐵觀音品牌華祥苑繼續衝刺A股「茶葉第一股」。昨日,證監會公布了最新的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表,福建茶企華祥苑的審核狀態已從「初審中」變更為「落實反饋意見中」。 去年8月3日,華祥苑首次出現在深交所預備上市企業初審隊列。
  • 年收16億,中國茶葉A股IPO,瀾滄古茶緊隨其後,誰是茶葉第一股
    俗話說「茶好客自來」,在中國,飲茶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習慣。要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和「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雖是我國主要日常消費之一,但A股中卻並無一家相關主營業務上市公司。如今的IPO隊伍中,一次性就來倆茶企。
  •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招股書獲披露 茶企開啟資本化徵程
    來源:麵包財經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的招股說明書獲證監會披露。中國茶葉擬在上交所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9375萬股,即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12%。中國茶葉是我國茶產業的先行者,公司前身系成立於1949年11月的中國茶葉公司。2006年中國茶葉(註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無獨有偶,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的招股說明書也在7月3日獲證監會披露,茶企有望掀起上市熱潮。
  • A股「茶葉第一股」要來了!複製白酒行業故事?
    茶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的主要消費品之一。對國人來說,茶葉不僅是一種飲品,而且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民生產業。然而,截至目前,居然還沒有一家茶葉類A股上市公司。不過,這個尷尬格局很快將被打破。
  • 中國茶葉衝擊A股「茶葉第一股」 募資超5億元擴大產能與營銷品牌|...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申請上市地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保薦機構是中信建投證券,目前上市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 完成接收。本次IPO中國茶葉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
  • 「看新股」中國茶葉、瀾滄古茶招股書獲披露 茶企開啟資本化徵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的招股說明書獲證監會披露。中國茶葉擬在上交所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9375萬股,即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12%。中國茶葉是我國茶產業的先行者,公司前身系成立於1949年11月的中國茶葉公司。2006年中國茶葉(註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
  •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闖關IPO!茶行業資本化進程加速
    迄今為止,國內A股並未有「茶」概念股(指以原葉茶營收為主要來源的企業),大部分茶葉企業還是選擇在新三板掛牌。誰將成為A股「茶葉第一股」,一直是茶行業裡津津樂道的話題。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闖關IPO 7月3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了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茶股份)的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顯示,中茶股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即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78,125萬股。
  • 「中國茶王」之:中國茶葉VS.瀾滄古茶,A股「茶葉第一股」花落誰家?
    近幾年,標榜著「天然+高品質原料」的新式茶飲以其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傳統茶葉的銷量提升。是的,今天風雲君不講新式茶飲,一起來聊聊它們背後的傳統茶葉行業。一、茶葉上市公司少,背景大不同(一)誰將成為A股「茶葉第一股」?
  • 中國茶葉IPO,2700億市場迎來茶業第一股?
    茶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的主要消費品之一,近日,一家茶業貿易的國企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遞交了招股書,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本次IPO中國茶葉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募集資金5.4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以及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
  • 一鳴食品擬首次公開發行6100萬股並於上交所上市_新股要聞_新股...
    一鳴食品擬首次公開發行6100萬股並於上交所上市
  • 「茶葉第一股」背後:普洱茶的山頭與江湖
    (南方周末記者 盧寶宜/圖)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作為茶葉大國,在整個A股市場卻沒有一家茶企。 2020年7月3日,證監會披露,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都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茶葉第一股」躍入人們的視野。
  • 兩家茶企衝擊A股「茶葉第一股」 與白酒齊名的茶葉為何沒有一家...
    作為國內最傳統的產業之一,坐擁近3000億元市場的茶行業再次有企業衝擊「茶葉第一股」。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中國證監會近日同時發布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其中,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股份」)擬募資5.4億元,用於普洱茶產能、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擬募資6.2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等項目。
  • 一鳴食品(605179.SH)擬首次公開發行6100萬股並於上交所上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一鳴食品(605179.SH)披露招股意向書,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數量6100萬股並於上交所上市,佔本次發行後股份總數不低於10%,本次發行不進行老股發售,發行後總股本為4.01億股。
  • 川茶集團擬衝刺A股茶葉第一股
    建基地創品牌,四川向全球端出一杯「天府龍芽」 川茶集團擬衝刺A股茶葉第一股 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現在我們定的目標是於2019年在A股上市。真正通過這樣一個輕資產、高效益的公司,進一步促進四川乃至中國茶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說。
  • 三千億茶葉市場為何沒有百億茶企?2020年茶葉行業相關企業註冊情況...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在同一天發布了招股說明書,分別擬於上交所、深交所上市。茶葉第一股的熱議背後,是國內整個茶葉行業多年的積澱。中國有句俗話叫「茶酒不分家」,如此大的茶葉市場,為什麼沒有一家茅臺、五糧液式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