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叻街頭喝咖啡

2020-12-13 美食蚊

我與咖啡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不喝咖啡的人。

是的!我就是那種人:早上去肯德基吃早餐能點豆漿就絕不要咖啡;平常去星巴克的時候能喝星冰樂就絕不要咖啡;偶爾去網紅店只剩下咖啡的時候我選擇巧克力。

大概小時候我在上海航空的飛機上滿懷好奇的喝下了人生中第一杯用水箱裡的水衝泡的速溶咖啡,從此留下了噩夢般的陰影。後來高考的時候上理科特別想睡覺,再次有衝動想重新喝咖啡,這時候幫我補習的家教大哥說人和人的體質不一樣,有的人喝茶睡不著,有的人喝咖啡睡不著更加影響睡眠質量,於是我再次放棄了這個念頭。直到我第一次自己去旅遊時,認識了素未謀面的隊友請我喝下了新的咖啡,我才不再抗拒那種苦澀的味道。

也是直到最近在研究掛耳咖啡,我才知道了什麼是哥倫比亞豆,什麼是曼特寧,能分辨深度烘焙和淺度烘焙的區別。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對大叻街頭喝到的咖啡念念不忘

深夜咖啡香

那時候我從香港飛到胡志明市,因為不知道沒插sim卡的手機也能自動調整到當地時間,結果錯過了吃飯就坐了FUTA的open bus趕到了大叻。

如果說胡志明市的溫度是30度,那麼大叻凌晨的溫度只有16度。越南open bus的各大公司有一點做得很好的就是「擺渡車」,到地以後會把你像賣豬仔一樣的送往每一家遊客提前訂好的酒店。就這樣,凌晨4點,饑寒交迫的我來到了莎菲大叻酒店,也是驚喜的開始。

莎菲大叻酒店內景

推開半掩的酒店大閘,我被黑暗中的酒店外景吸引了,那是一座類似歐式古堡一樣的建築風格的酒店。我叫醒了在前臺值夜的越南小哥,用我蹩腳的英語大概告訴他我定的房間與日期什麼的。因為12點後才能入住,所以被安排在前臺的沙發上等待天亮去外面覓食。

百無聊賴中,我聞到了些許若隱若現的香氣,也許這是當時太餓產生了超強嗅覺的特異功能。那種味道後來回想起來,大概就是你剛走近星巴克的時候,因為空氣裡面瀰漫蕩漾著高濃度的咖啡香氣分子。一杯咖啡裡面大概98%的水和2%的咖啡物質,還有不到0.1%的咖啡香氣物質,像香草味的香蘭素、杏仁味的苯甲醛、甜香味的甲苯......

因此,不難想像越南的人多愛喝咖啡,他們也樂於將愛喝咖啡的風俗帶給遠道而來的客人。那種味道大約是天亮前從地下餐廳中,阿姨們為客人準備的咖啡裡飄散出來的。

莎菲大叻酒店的早餐

天亮了

好不容易天亮了,一行趕緊下山到鎮裡覓食。

第一杯咖啡是在鎮子裡邊一個不知名的小店喝的。因為看到有當地人在那吃早餐喝咖啡,本著入鄉隨俗融入當地的一貫旅遊宗旨,我們就進去了。

早餐的咖啡

左邊是滴漏咖啡,右邊的是冰黑咖啡。所謂的滴漏咖啡是,在杯底放一定量的煉奶,然後將滴漏壺杯放在杯子上,裡面裝入越20g的咖啡粉,將熱水導入,靜置3分鐘左右等待咖啡的滴落與煉奶充分的融合攪拌,咖啡便可以喝了。至於那個碗裝的是冰水讓咖啡迅速冷卻下來的。

初嘗滴漏咖啡,覺得挺好喝的,大概是因為加了煉奶綜合了咖啡的苦澀。當咖啡和越南牛肉粉伴隨著九層塔葉的相互混合、相互作用下,味蕾裡面關於油膩和苦澀,清淡與香甜的拉鋸恰到好處,特別符合我這種傳統人士那種中庸之道

大叻的咖啡店

高處拍大叻

大叻以前是法國殖民地,也是越南的避暑山莊。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裡遍布了各種各樣的咖啡小店。當然,和廣州各大的網紅店比起來,這裡的裝修仍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並不妨礙這裡的咖啡好喝。

在廣州,星巴克的咖啡能完爆絕大多數網紅店難喝得要死的手工咖啡,而在大叻,各種咖啡小店的招牌比國內咖啡店親切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簡單總結:好喝,不貴

一方面,越南的地理位置有利於咖啡的種植,因此你能在產地喝上新鮮烘焙出來的咖啡豆製作的咖啡。另外一方面,這裡的小店沒有假裝性冷淡的裝修、沒有高昂的鋪租,只有當地樸素的人民休閒生活之於做的小生意。再者,這裡的消費水平對比北上廣深確實很低,會有一種「降緯打擊」的快感。

等待客人的非主流摩託佬

要想在大叻喝到好喝的咖啡,你必須去租一臺摩雞。因為當地的交通還是挺落後的,小鎮裡面也沒有特別多的計程車,一臺摩雞能讓你在一天內逛遍大叻的大街小巷。

雖然我只在初中的某一天下午,讓我爸教會了怎麼騎男裝摩託車,但這並不妨礙我在快10年後的異國他鄉用5分鐘時間重新將它成功點著,騎著突突突出發。當然啦,我還是建議大家還是先把證考了系統學習後再開。

只要你把護照壓一下,就能擁有一臺motorbike filled with oil,不過關於摩託車的樣子就別想臺灣偶像劇的小綿羊了,只能獲得如圖上的配置。不過,只要60人民幣你還要啥自行車。至於為啥強調一下英文主要是因為我當時愣是沒想起來加油怎麼說,只記得gas...........

驚豔!大隱於市的大爺咖啡

晚上,去逛大叻的夜市。整個大叻夜晚最為熱鬧的地方。各種膚色的人在此集聚,你可以在夜市中找到各式各樣好吃不貴的宵夜。但我要說的和這個沒關係。

大叻夜市

在從半山酒店去夜市的時候,如果走小路可以直穿下山,而小巷子裡有一家其貌不揚的店面,國產翻譯就是:有一家隱藏在胡同裡的蒼蠅咖啡小館子

店面特別的小,就如同荔灣老區清晨賣早點的小鋪,裡面擺滿了上世紀80年代風格的桌子和椅子,貼著迎福童子的冰箱是20年前的單開門冰箱,上面還放著VCD和功放。就是一間這樣的小店裡面,坐滿了當地的居民。店主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花甲之年老爺爺,不會說英文。

當時店鋪裡面已經坐滿了人了,我們點了單以後便坐在門口的小椅子觀察著當地人的習慣。本地居民喝咖啡並不像遊客一樣是單點的,他們會有一個保溫瓶裝著早已經衝好的咖啡,利用封閉的瓶子去保持咖啡的香味和熱度不要流失得太快,另外會有一杯冰在桌子上。他們便會在咖啡館裡坐上一個晚上,類似我們早茶時點一籠叉燒包、一壺茶,便可和好友坐上一個早上。老爺爺充完咖啡以後便樂呵的看著聊天的客人,偶爾也會插上幾句,看得出來往的皆是熟客。

相關焦點

  • 越南行前掃盲,超實用的胡志明+美奈+大叻攻略!
    Open bus的對比與預訂越南的旅遊大巴有三個較知名的運營商:新咖啡、漢咖啡、Futa,我這次有乘坐Futa和新咖啡。漢咖啡:價格較便宜,但車較舊,且不守時,部分站點很難找。綜合來說,我傾向選擇FUTA的車票,其次選擇新咖啡,最後才選擇漢咖啡。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出行時間,看看時間段內剛好有新咖啡還是Futa。
  • 夫妻越南河內-胡志明-大叻-芽莊自由行遊記(下篇)
    國內號稱森林城市的 貴陽 ,綠城 南寧 ,都沒讓我覺得這麼名副其實,我專門在網上看了下 大叻 的介紹, 大叻 是 越南 林同 省的首府,海拔1500米左右,四季如春,森林覆蓋率非常高,樹木以松樹為主,是越南有名的避暑勝地。
  • 北活知識|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藏匿在挪威街頭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的咖啡館數量以萬為單位計數,上海爺叔老阿姨、辦公樓的小白領、魔都時尚潮兒們……每天要靠咖啡續命的人可以說是穩居全國第一!喝咖啡這件事兒,起源於衣索比亞,一步步發展成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再到現在的全民現象級「咖啡文化」,它,是世界人民的寵兒。
  • 愛喝咖啡的你,對咖啡了解多少
    「喝咖啡」已經是一種時下很流行的交際方式,很多西方人更是將它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幾年,各式風格的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街頭,情侶們大多酷愛咖啡店的溫馨氛圍,可見咖啡文化已深入人心,讓許多人留戀其中,除了品嘗咖啡的美味外,更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適當喝咖啡,對身體健康也有助益。
  • 我在路邊攤喝的咖啡,秒殺一切網紅店
    多年前,一篇文章曾在網上掀起熱議,名叫《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主人公出身五六線的小城鎮,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立足,終於能夠心安理得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 歐洲人喝咖啡有癮 美女都喜歡街頭露天咖啡座
    歐洲人喝咖啡真得有癮,飯前喝,飯後喝,起床就喝,臨睡還喝,忙時要喝,閒時更得喝,待客喝,仿佛孤芳自賞自己一個人也能有山有水地喝起來。去歐洲旅行,絕不能錯過的是歐洲的咖啡文化。當你轉過街角,或許就會遇上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咖啡館。
  • 咖啡的傳播與流行(三)古代咖啡究竟多好喝,坐牢鞭刑也要喝?
    原文標題:第047期 咖啡的傳播與流行 (三)古代咖啡究竟多好喝,坐牢鞭刑也要喝?1535年的開羅,甚至爆發了反對咖啡的打砸搶。一些反對咖啡的人看見咖啡攤就砸,看見喝咖啡的人就打。那些咖啡的擁護者就與他們對峙街頭,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發生暴亂了。當局忙著調解,又召開咖啡調查會議,還請人做實驗,當場喝咖啡,看看有沒有中毒的症狀。結果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於是裁定咖啡合法。
  • 在胡志明市喝咖啡
    喝咖啡是胡志明市人的普遍習慣。當地著名的滴漏咖啡不僅可以用來品嘗,還可以用來打發時間。衝泡滴漏咖啡時,使用一種底部有小孔的鋁製咖啡衝泡器,咖啡通過小孔滴入加了冰塊和煉乳的咖啡杯中,製作過程和口感都很吸引人。漫步街頭,常常可以在路邊看到帆布棚、遮陽傘,下面是面向馬路的躺椅或吊床甚至小板凳。人們或坐或臥或蹺腳,一邊啜著冰咖啡,一邊對著路過的行人說笑。
  • 愛喝咖啡的四類人群
    喝咖啡,喝的是一種心情,也是一種情調。咖啡雖然不能抗住飢餓,也不能抵禦寒冷,但是他可以提升我們的精神活力,充斥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的林心靈得到滿足。也許,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咖啡味道和記憶,也許是你在公司加班熬夜的時候,一杯咖啡帶來的暖意,也許是漫步在街頭,咖啡館中所展現的靜謐時光。語言學家塞繆爾·詹森曾說過"咖啡館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場所,還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模型,一種哲學理念"。
  • 大叻天主教堂: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淡粉色的教堂
    大叻天主教堂建於1931年和1942年,從外觀上看起來像一個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當年,這座教堂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住在大叻或去那裡度假時使用的。站在遠處,可以看到大叻大教堂的鐘樓。大叻天主教堂是該地區最大的教堂,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
  • 在印尼街頭點了杯炭燒咖啡,老闆夾塊木炭懟到了我嘴裡
    印尼街頭的炭燒咖啡應該是世界上最粗暴的咖啡。 它由一杯普通咖啡和一塊滾燙猩紅的碳組成,一般人喝完都覺得自己才是被炭燒的那個。 「這感覺就像我在吃碳烤羊腿時,羊腿裡埋著一塊巨大的碳。」不知從何啃噬的馬丁在細細端詳後決定將碳撈出。 輕輕抿一口咖啡,滾燙的酸澀夾雜著燒焦的辛甜給馬丁的舌頭做了一次煙燻。
  • 我請你喝咖啡好不好!
    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喝咖啡,但是你真的懂咖啡嗎?如果你跟心儀的人出去喝咖啡卻不會點餐或是點錯那是不是很尷尬,沒關係今天我就教你們區分不同種類的咖啡,還能藉此裝一下。平時我們聽到的卡布諾奇、拿鐵、摩卡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 我不要酸的咖啡,我喝什麼咖啡好呢?
    」我不喝酸的咖啡「。 每當前街的咖啡師問起顧客想喝點什麼咖啡時,總有顧客會這樣說。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些不酸的咖啡豆。
  • 喝咖啡的動機是什麼?你是為了什么喝咖啡的?
    你是為了什么喝咖啡的?是活在大城市太繁忙,睡眠無論如何追趕都補不回來,必須以咖啡因催眠自己「我很精神」?還是在乏味的日常裡,到咖啡館點杯latte裝文藝青年,為生活營造浪漫感?女明星的話,不用說,九成是為了減肥以及消水腫。
  • 生活方式 | 在咖啡館看書,在書店喝咖啡
    自然而然很多作家的書也在咖啡館裡有擺放。我就深深有這樣的體會,雖然我還是個小作家,我出入的某些咖啡館也有我的書呢。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曾經說過一句話:「 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咖啡館作家第一人歐阿登伯格以作家身份一輩子「泡」在咖啡館裡,可見咖啡館的魅力之大。他對於咖啡館「之我見」,寫下眾多幽默而漂亮的詩文:「你如果心情憂傷,不管是為了什麼,去咖啡館!
  • 別人的教訓——越南旅遊勝地大叻防宰客經驗
    特別是像大叻這樣的越南旅遊勝地,旅遊時更需小心。那麼,在大叻旅遊時需注意些什麼呢?一、乘計程車大叻計程車中Dalat Taxi或Mai Linh信譽比較好。從機場到大叻市區的距離很近,路也很好走。但有人坐VINA GOLD TAXI的計程車(金色)卻被收了40萬越南盾,實際只需15至16萬越南盾。二、租車在大叻,租輛摩託車代步是在這裡旅遊的最佳選擇。
  • 咖啡香溢出進博會 在上海街頭偶遇一杯好咖啡
    三年間,它們為更多中國消費者所熟知,更以各種形式成為上海街頭的一杯好咖啡。上海有超過一萬家的咖啡店,是全國咖啡店最多的城市,無論是清晨,還是午後,街頭巷尾都能偶遇咖啡香。小小一杯咖啡,背後既是一個千億級的朝陽產業,也是一座城市的海派文化基因。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上海,更讓這股濃香融於城市氣質之中。
  • 我愛喝咖啡,如果瑞幸咖啡死掉,我不覺得可惜
    格外便宜和打折、返現等促銷活動不斷的瑞幸咖啡,幫助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有了更多這樣的享受人生的機會。但現在瑞幸咖啡被要求從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退市了;為活下去,瑞幸咖啡大規模裁員了;目前瑞幸咖啡面臨生死關,能不能過這一關尚難確定。喝了幾杯便宜的瑞幸咖啡,本來應該知恩圖報,為它挺身而出,痛批納斯達克對其痛下殺手。
  • 星巴克的主打咖啡究竟神奇在哪裡?網友:我能喝一輩子
    星巴克的主打咖啡究竟神奇在哪裡?網友:我能喝一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喜歡手捧一杯星巴克,這儼然成為了一種街頭時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星巴克最有名的主打佳品,焦糖瑪奇朵!星巴克焦糖瑪奇朵是星巴克的獨創飲品,在蒸奶中加入濃縮咖啡和香草糖漿,然後覆蓋上一層風格獨特的焦糖圖案,口味香甜,像絲般順滑,風味醇厚。
  • 喝酒有規矩,喝茶有茶道,喝咖啡有什麼?禮儀!
    文/咖啡小芝士喝酒有規矩,喝茶有茶道,喝咖啡有什麼?禮儀!曾經有個地鐵工程的朋友跟我說過,一個混得開的人不僅能吃得開五星級餐廳酒店,還能逛得了街頭夜市;不僅能講得出各國名菜名酒且頭頭是道,還能坐得住街邊,擼著串子喝著啤酒,這也算是一種格局。我到覺得朋友話糙理不糙,畢竟如果歪果仁用刀叉勺吃餃子,我們覺得怪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