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選擇考研是主動為之,有些人選擇考研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大家選擇考研這條路,多數是為了改變命運。
不得不承認,如果考取了研究生,更有可能找到較好的工作;更有可能獲得較多的收入;更有可能過上高質量的生活。除了物質方面有所提升,有讀研經歷的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更容易變得純粹,他們大多更加理性、更加沉穩,看問題更加科學。
在「學歷型社會」,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比只有本科學歷或本科以下學歷的人收入多、地位高,非常普遍。相同情況下,有研究生學歷的人也基本比沒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擁有更多發展機會。
可能有人會說,我身邊有一大批學歷不高的人,他們過著物質豐富、精神富足的生活,他們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以及獲得的榮耀不比高學歷人才少。因此這裡需要強調,學歷只是增加了更多成功的可能,或者說考取了研究生,有更大機率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而究竟能不能實現改變命運的目標,還要受諸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對於無背景、無資源的普通人來說,獲得高學歷,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只是當下通過考研改變命運這條路,已變得越來越艱難。
首先,想順利拿下第一步就很不容易。想讀研,第一步就是要拿下考研。如今考研生的勤奮程度已經超出想像,他們沒日沒夜地苦讀,期望自己的勤奮能獲得回報。然而令他們失落的是,考研高手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人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還是無法取得滿意的結果。
近些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呈「暴增」狀態,「考研風」越刮越猛。以近三年為例,2017年全國考研人數為201萬人;2018年全國考研人數為238萬人;2019年考研人數接近290萬。有人預計,2020年考研人數預計會達到330萬到350萬。
考研人數快速增長,研究生招錄人數卻根本趕不上,有些高校不僅沒有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反而減少了招生計劃,比如武漢大學2019年計劃招錄的全日制研究生數量比2018年減少了300多人;浙江大學2019年計劃招錄的全日制研究生數量比2018年減少了400人。不過總體上看,全國研究生招錄規模在擴大,只是幅度較小。
一方面是考研生數量的暴增,一方面是研究生招錄人數的「穩中有升」,考取研究生難度越來越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並被廣大考研生切身體會到。
其次,即便考取了研究生,在學歷「通脹」的今天,普通高校研究生想找一份好工作,也不容易。
前面說過,選擇考研,有的是主動為之,有的是被動為之。相當數量的考研生是因為事業發展遭遇困境而選擇考研,所以考研生群體的構成非常複雜,有應屆大學畢業生,有不找工作、專心考研的歷屆大學畢業生,也有工作多年、想通過讀研打破事業瓶頸的大批社會人員。大家蜂擁而入踏上考研這條路,不僅讓考取研究生變得越來越難,也讓整個社會步入「學歷通脹」狀態。
高學歷人員數量大幅度增加,而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還不足以提供如此多的高端崗位,結果造成一些原本不需要大學生從事的崗位,現在普遍招收大學生;一些原本只需要本科生就可以勝任的崗位,現在開始招錄研究生。「學歷通脹」讓不少高學歷的人從事非高端工作,他們讀了三年研究生,知識層次得到提升,事業卻還在原地踏步走。
另外,部分研究生抱著「混文憑」的態度讀研,以及部分院校研究生教學質量停滯不前,導致部分畢業研究生水平一般,難以得到就業市場的認可。這也是一些擁有研究生學歷的高校畢業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的原因之一。
研究生越來越難考,研究生畢業又越來越難獲得心儀的工作崗位,讀研改變命運,真的是越來越難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