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入戶歸來,來不及拍拍身上的塵土,6個人又默契的分工做起了晚飯。飯後閒餘,肅南縣馬蹄藏族鄉黃草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3位幫扶幹部和馬蹄鄉的3名包村幹部給近幾年的工作總結了一個關鍵詞:奔跑。的確,「奔跑」是他們工作的常態。
近年,黃草溝村的變化和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隨著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速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奔跑著」:過去破舊雜亂的舊房子,如今變成了一院院寬敞明亮的藏式「小康屋」;昔日坑坑窪窪的土山路,如今成了平坦順暢的水泥路;往日靠馱水儲水才能喝到水,如今戶戶通上了自來水;村裡安裝了路燈,家家有了寬帶,村上還設立了老年活動室——這些是看得見的改變,而更為深刻的變化則發生在村民的意識深處。
黃草溝村地處肅南縣馬蹄藏族鄉東南部,周邊與民樂縣多個村社以及青海省祁連縣接壤,緊鄰祁連山,海拔高,常年嚴寒多雪,村民世世代代靠放牧為生,是個典型的插花型貧困村。村裡的13戶貧困戶和如何提升村整體經濟競爭力一直是幫扶幹部重點關注的對象和課題。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的發展思路」。近年,黃草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瞄準盯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掌握貧困戶致貧原因,幫助每一戶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為扶貧對象量身打造「個性」方案,千方百計促使貧困戶致富增收,增強貧困戶自身得「造血」功能。幫扶工作隊員和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和村民的感情如同親人,在和貧困戶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教育引導貧困戶改變過去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幫助他們樹立自強、進取、感恩和勤勞致富意識,真正拔掉思想深處的「窮根」。經過幾位幫扶幹部和包村幹部無數次的入戶走訪和開會宣講,村民如今各個都對生活有著極為清晰的謀劃。如今13戶貧困戶中,除了2戶兜底保障和2外出務工家庭外,其他家庭均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多的有基礎母羊300隻,少的也有80隻,13戶貧困戶全部達到了穩定脫貧鞏固提升的標準。」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駐村工作隊協助馬蹄鄉黨委、政府全力抓好村支部班子建設。結合村「兩委」換屆,實施「能人引領」工程,優先推薦村上近年湧現出的致富能人、創業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充實優化班子結構,實現了「選出好班子、繪就好藍圖、建立好機制」的「三好」目標。2019年,駐村工作隊探索推行「黨員帶頭示範+帶動周邊農牧戶」的生產發展模式,鼓勵本村5名黨員向周邊養殖大戶學習養殖經驗,帶頭對養殖方式進行改良。同時,積極協調市、縣畜牧局進行技術追蹤指導,成功實現了當地土種羊由「一年一產」到「兩年三產」的生產目標。在黨員示範帶動下,2020年黃草溝村已有98%的農牧戶進行了土種羊養殖技術改良,增產增收效果明顯,形成了黃草溝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駐村幫扶工作隊還加強與各幫扶單位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共爭取項目資金1300萬元不斷完善黃草溝村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村上的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行路難、飲水難、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有效緩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2015年底,該村13戶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穩定脫貧。至2019年底,該村也再未新增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970元,並且呈現出每年穩中有增的良好態勢。
如今,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們已經成了村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村民們只要見到他們,老遠就會打招呼:「小齊小楊!在這兒,快進來喝茶!」「工作隊來了,辛苦了!」
村民們的熱情,也讓隊員心裡暖暖的。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收官之年,隊員們都表示會更加用力用勁用心用情帶領村民繼續奔跑、追夢,讓每一位村民都更有幸福感、獲得感。(通訊員 王榮文 報導)
原標題:《【抓黨建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駐村幫扶路上 用心用力逐夢奔跑--肅南縣馬蹄鄉黃草溝村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