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民族文化】羌族,雲朵上的民族...

2020-12-13 澎湃新聞

【方志四川•民族文化】羌族,雲朵上的民族......

2020-08-1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經典羌族舞蹈《幸福羌寨》

羌族

雜谷腦河靜靜地流淌

蜿蜒在溝谷縱橫間

悠悠羌笛聲緩緩揚起

穿過山林和河谷

吹綠了漫山遍野的草木

宛若朱雀般輕鳴

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生活在山腰高處的羌族

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今天

我們一起去了解這個民族

羌族男性服飾

羌族男性多穿麻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束腰帶、裹綁腿,腳下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配飾有繡花裹肚、吊刀、火鐮等。

羌族女性服裝

羌族女子的衣服領口處鑲有梅花形銀飾物,襟邊、袖口、領邊、腰帶等處都繡有花邊,腰束繡花圍裙與飄帶,腳上穿勾尖繡花鞋,還會佩戴銀牌、領花、耳環、圈子和戒指等飾物。

羌族頭帕

羌族未婚少女梳辮盤頭,包繡花頭帕;已婚婦女梳髻,再包繡花頭帕。她們還喜歡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

羌族云云鞋

羌族獨特的自製布鞋,鞋型貌似小船,鞋尖微翹,鞋底較厚,鞋幫上繡有彩色雲紋和杜鵑花紋圖案。

羌族民居

羌族民居多以石塊壘砌,房屋很大,一般分為三層,人居住在上面兩層,下層飼養牲畜或堆放雜物,周圍還有廁所、圍欄、菜園等配套設施。屋內布置古樸簡單,堂屋中央有火塘,只要空閒,一家人就圍火而坐,把酒話桑麻,其樂融融。

羌族剪紙

羌族剪紙多為生活裝飾剪紙,以繡花底樣最多,也有節令時用來美化居室及禳災闢邪的巫術性的剪紙。所剪內容有花朵鳥獸、家畜神怪,多為不打畫稿剪成,圖案虛實對比強烈、單純明快,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羌繡

羌族婦女善繡,羌繡多以粗布、棉線綴成黑底白紋,再繡有各種圖案。顏色對比強烈,卻十分和諧。她們既不打樣,也不劃線、繪圖,全憑嫻熟的技巧,信手挑繡成具有民族風格、絢麗多彩的各種幾何圖案、自然紋樣或花卉麟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釋比

釋比,羌語又稱作「許」,在漢語裡翻譯成祭師。他們不僅善長佔卜,能驅鬼祛邪,還要能歌善舞、唱頌經典,能編演由各神祗、先祖、民族英雄事跡為故事的詩歌、傳說和戲劇。

釋比戲

羌族釋比戲是一種集祭祀禮儀與戲劇表演與一身的羌族民間戲劇,於重大活動中表演,是古老的羌族釋比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口弦

口弦是一種用青竹製成的簡單樂器,彈奏音色獨特,深受羌族婦女的喜愛。口弦彈奏頗有講究,通過麻線拉動產生的震動來傳音。音律的改變全靠演奏時扯動麻線的力度和舌頭觸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型的大小口中氣流強弱來決定,彈奏難度大。其聲清雅嫋嫋,餘音不絕。

羌笛

古時羌笛用骨製成,前端吊一截皮繩,又作鞭使。現在所見羌笛為六聲雙管豎笛,用油竹製成,長約50釐米,直徑1~ 2釐米,雙管雙翼,管上齊開六孔,管頭插竹,用「鼓腮換氣法"吹奏,其聲清澈、纖細,音域不寬,卻悠揚婉轉不絕於耳。

羌笛《羌山情》

莎朗

莎朗羌語意為「唱起來,搖起來」,為自娛性舞蹈。跳莎朗時,男女分別各站一排圍成圓圈,起舞前輪唱一遍歌曲,再由一名男舞者領頭,率領大家邊歌邊舞前進。當節奏轉快,領舞者變換動作,或兩腳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轉,男女舞者隨之起跳,常常還會展開競賽,氣氛熱烈。

羌族民歌

羌族民歌原始古樸,多以二樂句、四樂句構成單調曲式結構,-般在8度內,屬民族調式。其演唱形式有獨唱和對唱,整體調性傾於明朗大調色彩,旋律流暢,同時還分為酒歌、山歌、情歌、勞動歌、風俗歌幾種類型,在不同場合演唱。有的節奏明快,氣氛熱烈;有的節奏舒緩,曲調悠揚。

羌族民歌《雲朵上的羌寨》

羌族體育活動

羌族體育項目繁多,形式多樣,如拔河、摔跤等。這些體育運動既是羌族群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 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臺,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遠的意義。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微阿壩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民族文化】羌族,雲朵上的民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民族文化】羌族,雲朵上的民族……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悠悠羌笛聲緩緩揚起 穿過山林和河谷 吹綠了漫山遍野的草木 宛若朱雀般輕鳴 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生活在山腰高處的羌族 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 跑一場馬拉松,認識一個民族!走進雲朵上的民族:羌族
    跑一場馬拉松 ,認識一個民族!羌族為什麼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他們有什麼獨具特色的文化?……快隨民馬君來了解一下吧!溫馨提示:2020年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羌族·四川理縣站)火熱報名中……羌族,一個古老的民族,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裡,已刻下它活躍的身影。
  • 「可愛的中國」之羌族:探訪「雲朵上的民族」
    原標題:「可愛的中國」之羌族:探訪「雲朵上的民族」光明網訊 羌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羌族人總是習慣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佔據著高高的位置,所以也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由於羌族沒有文字,其歷史文化除了世代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成為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
  • 四川北川怎麼玩?邂逅下「雲朵上的民族」!
    四川北川怎麼玩?邂逅下「雲朵上的民族」!,生活著被稱之為「雲朵上的民族」的羌族同胞,這裡保存著唯一尚存的古老的西羌文化遺蹟與生活習俗,有著山河壯麗的秀美景色、品類繁多的風味美食、以及流傳千年的民族風俗文化。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陽舸 ‖ 流沙河與羌族詩人羊子的忘年詩緣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陽舸 ‖ 流沙河與羌族詩人羊子的忘年詩緣 2020-11-2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羌族,一個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如今天,只有在綠意盆然的四川才能找到羌族的蹤影,高聳的碉樓是他們聚居的標誌。民族風情人口分布羌族現有人口約30.6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州的茂縣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區。一部分羌人後來同化於藏族,另一部分另同化於漢人,也有一小部分羌人,在唐蕃長期和戰不定的局勢下單獨保存下來,形成了今天的羌族。他們自稱「爾瑪」或「爾咩」(意為本地人),與漢、藏和回等民族雜居在四川。語言文字·文化藝術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
  • 「雲朵上的民族」重建羌文化 民間藝人堅強上路
    6月19日,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專家調研工作會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召開。  痛心:羌文化嚴重受損  羌族,因喜好居住在半高山地帶,被譽為「雲朵上的民族」,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伴隨著悠悠羌笛,千百年來,羌年、碉樓、羊皮鼓舞、薩朗舞……這些鐫刻著羌族DNA的民間文化,從遠古一路走來。  然而,此次大地震使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
  • 西戎牧羊人羌族,民族文化為何令人仰視?從多姿多彩的民俗說起
    一、「雲朵上的民族」羌族別名日麥、爾瑪大意都為「本地人」,在眾多民族中,唯有羌族被譽為「雲朵上的民族」。 羌族人之所以會有這個雅稱,主要與其獨一無二的住房習俗息息相關。他們特別喜歡將房子建在河谷或半山腰處,這樣就會給人一種高聳入雲的感覺。
  • 「雲朵上」的羌族繡師:當老傳統碰撞新時尚
    「雲朵上」的羌族繡師:當老傳統碰撞新時尚 2016-12-02 19  羌族因為習慣把村寨建在高半山,又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在汶川特大地震之前,羌繡只是羌族婦女閒暇時的生活消遣。汶川地震後,為搶救這一瀕危的羌族非遺技藝,羌族繡師們對傳統羌繡進行了整理歸類,並藉助網際網路成立了羌繡公司。  雖然羌繡離開被雲朵環繞的高半山,遠銷外地,但購買人群小眾、銷量不大一直是繡師們頭痛的問題。羌族繡師的結業作品。
  • 56個民族之羌族
    羌族絕對是一個可以好好說道的民族,因為這個民族的歷史絕對比漢族更悠久,畢竟漢族和很多民族都是由古羌族發展而來。毫無疑問,羌族同樣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古羌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民族語言為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 雲朵上的藝術之約——四川羌繡
    當地的羌族朋友告訴筆者,她們四川茂縣、汶川、理縣一帶的羌族姑娘多精於刺繡,其服飾上都繡滿了各種圖案。目前羌繡作為民族手工藝品越來越受到更多遊客喜歡。羌繡是羌族婦女運用各種彩線在織物上繡出的各種圖樣花紋,主要用於裝飾服裝、枕巾、手帕、香包等物品,其中尤以服飾上的羌繡紋樣最為豐富,成就最高。
  • 綿陽北川:一個「雲朵上民族」的詩和遠方
    以堅定不移地創建四川「天府旅遊名縣」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奮力打造「中國最具禹羌文化特質的全域休閒旅遊目的地」——綿陽北川:一個「雲朵上民族」的詩和遠方這裡,是中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古羌的發源地,也是華夏人文始祖及其「國家」這一新型社會政治形態創立者大禹的故裡
  • 全國人大代表王安蘭:「我來自羌族,要帶來『雲朵上』的聲音!」
    封面新聞記者 殷航 杜江茜 謝凱 北京攝影報導衫長及踝,領鑲銀飾,襟邊繡花—— 一身色彩豔麗、繡工精緻的羌族服飾,這幾乎成為全國人大代表王安蘭的「標配」。2013年,這位來自四川茂縣亞坪村的質檢員開啟了她的人大代表履職之路,彼時,她是四川團裡年紀最小的人大代表。2017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王安蘭向總書記獻上羌紅,表達了對總書記的敬意和對祖國的美好祝願。一年之後,王安蘭再次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羌族刺繡:美麗的羌族文化符號
    尤其羌族刺繡工藝精湛,在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刺繡工藝中獨樹一幟。當刺繡與羌族文化相結合,形成羌繡,則表現出羌族獨有的審美理念及文化內涵,羌族擁有民族獨特的語言及文化,羌繡便是羌族文化及羌族人民智慧的集中體現。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四川羌族地區,多為盆地,她們生活在高山峽谷中,常年見到煙雲變化的自然現象。
  • 「85後」羌族女代表:帶著「雲朵上」的民意而來
    「85後」羌族女代表:帶著「雲朵上」的民意而來 2017年3月5日,王安蘭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前接受記者採訪。    5年前,來自茂縣亞坪村的羌族質檢員王安蘭備受媒體關注,從那時起,她便開啟了自己人大代表的履職之路。    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作為四川團唯一的羌族全國人大代表,王安蘭幾年來的建議皆與保護羌族文化有關,而羌寨的交通建設更是她呼籲最多的,與此同時,她還把提高基層工人待遇和社會保障的意見帶上兩會。    「我來自基層,當然要為老百姓說話。」
  • 2020年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羌族·四川理縣站)今日開跑!
    據了解,作為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慶祝活動、米亞羅紅葉溫泉節系列活動之一,2020年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羌族四川理縣站)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阿壩州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理縣縣委、理縣人民政府、56民族行旅遊網承辦,理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 雲朵上的名族-羌族
    羌族管家,羌繡,一針一線純手工繡鳳羌王羌族,是中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那首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裡的羌笛就是這個名字所獨有的。來到四川茂縣,這座國家在512災後修建的中國古羌城裡,才深深了解這個名族。羌族有四絕:羌繡,羌銀,羌笛,羌碉。目前羌族人已經很少了,他們本身住在山邊上,山體風化嚴重,凡遇大雨,都有危險,但是世代居於此處,不忍離去,每年都有很多人遇難。
  • 胡憶:雲朵上的羌寨
    (羌城全景圖) 羌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分布於四川阿壩的理縣、汶川、茂縣一帶,離5.12汶川大地震汶川縣15公裡。下一站我們一行六人前往的目的地是理縣桃坪鄉的桃坪羌寨,它作為羌族建築群落的典型代表。
  • 沒有文字、以羊為尊、生活在雲朵上,這個民族實在是太神秘了!
    羌族風情羌族一個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少數民族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九皇山位於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景區以神秘的西羌文化為主線在羌情園,每天中午都會上演一場羌族婚禮表演,完整生動地再現了羌族婚禮的熱鬧景象。咂酒文化 羌族的釀酒歷史也非常悠久,羌族一般飲用的酒稱為咂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後即可飲用。
  • 沒有文字、以羊為尊、生活在雲朵上,這個民族實在是太神秘了
    風情羌族一個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少數民族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九皇山位於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景區以神秘的西羌文化為主線完整地保留羌族有所謂「進門三禮」一說,在貴客臨門時要邀請客人共飲咂酒、演唱歌舞以助興。 羌族婚禮 羌族婚俗文化是羌族文化中引人入勝的一部分,有「一家結婚百家喜」之說。九皇山羌情園的羌族婚禮已經被列為省級非遺體驗基地。在羌情園,每天中午都會上演一場羌族婚禮表演,完整生動地再現了羌族婚禮的熱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