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涼」了:減員、缺貨,加多寶進入「多事之秋」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文多

  讓涼茶成為家喻戶曉的飲料品類,從小鎮工廠發展成擁有十幾個基地的大型企業。經歷輝煌的20多年後,如今加多寶正遭遇成年後的煩惱。《每日經濟新聞》於9月10日報導,加多寶位於東莞的工廠已經停產,位於清遠的工廠出現較大規模減員。為了弄清楚加多寶全國其他基地的情況,記者兵分多路,探訪了加多寶杭州、紹興、武漢、仙桃、資陽等地工廠的情況。有幾個基地生產正常,但也有些工廠出現停工情況,比如坐落在「人間天堂」杭州的加多寶工廠。

  9月12日晚,中弘股份(000979,SZ)發布復牌公告,同時也宣布正與加多寶集團協商終止重組協議。同樣在這一天,加多寶方以書面形式回復了媒體關於加多寶東莞工廠減員、生產線關停的報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廣藥集團「分道揚鑣」後,加多寶曾憑藉陳鴻道打造的團隊實現「東山再起」,並把涼茶飲料市場推向了植物飲料規模的銷售峰值。但是,2015年後涼茶市場遭遇增長瓶頸,加多寶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食品飲料行業觀察人士陳道嫦對記者表示,涼茶行業過去高增長的好日子已經遠去,由於這種高增長是在涼茶企業高投入、產品高曝光的態勢下體現出來的,企業收緊投放後難以為繼。接下來,無論是王老吉還是加多寶,都需要在培育新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上去做更多引導。

  加多寶的「多事之秋」

  8月7日,北京的最高氣溫仍定格在30℃。這一天,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但對於「涼茶大王」加多寶來說,卻開始進入「多事之秋」。

  把加多寶推向臺前的,是面臨退市困擾的中弘股份。8月27日晚,中弘股份披露,公司及控股股東中弘集團與加多寶、深圳前海銀誼資本於當日共同籤署了《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中弘股份同時披露,2015~2017年,加多寶主營收入約為100.4億元、106.3億元及70.02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為虧損1.89億元、14.89億元和虧損5.83億元。

  這與加多寶在媒體面前一貫擺出的「高增長」態勢大相逕庭,公司也立即對中弘股份的公告予以否認,其中明確提到財務數據嚴重不實。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加多寶東莞工廠停產、清遠工廠減員(9月10日報導)。記者近日再次探訪加多寶位於湖北、浙江、四川等省份的多個工廠後,發現只有武漢、仙桃工廠還在正常運作,其餘工廠存在不同程度的停產、間歇停產現象。

  加多寶集團總裁李春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東莞工廠是停工檢修,而紅罐加多寶之所以出現供罐緊張的狀況,與中糧包裝的短暫分歧也是影響紅罐加多寶鋪貨節奏的原因之一,但今年8月中糧已逐步恢復對加多寶正常供罐。

  面對媒體的報導和外界質疑,加多寶除了上述澄清聲明外,幾乎再沒有公開發聲。而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通訊錄裡,過去5年裡接觸過的近10名加多寶品牌部人員中,已經找不到一位還在職的工作人員。

  涼茶行業的日子不如往日

  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駁回了廣藥集團所提出的紅罐包裝裝潢案再審請求。李春林對媒體稱,加多寶最大的危機現已免除。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曾經從事涼茶行業的人士還是飲料同行,都認為加多寶今日的情況並非一朝一夕造成。

  陳道嫦認為,當初「鴻道集團」與廣藥集團為官司互扯時就非常激進,搶報紙的頭版廣告位置、電視臺的黃金廣告位置,在經銷商和終端渠道上也是高舉高打,花高代價換排他協議,這讓加多寶在那幾年裡靠高投入換回了高銷量,但同時也犧牲了利潤。

  陳道嫦還說,隨著涼茶行業遭遇增長瓶頸,加多寶很難再出現快速擴張,而接二連三的官司賠償也讓加多寶耗費了很多精力、資金。但現在看來影響可能不止這樣,因為加多寶可能只是贏了市場、沒有多大利潤。再加上一直輸官司,也可能影響團隊穩定性。因此,陳道嫦認為,基於以上原因,加多寶在過去幾年可能會比外界想像的艱難。

  「2013年以後加多寶每年的市場投入很大,再加上各地建廠房等固定資產投入。」陳道嫦認為公司利潤上會不好看,雖然原先在渠道和營銷戰略上加多寶的確比王老吉更有針對性,但在移動觸媒時代,兩者之間的營銷差異越來越小。再者,傳統的「燒錢」營銷模式難以為繼。

  陳道嫦認為,不論加多寶現在情況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加多寶需要找到更符合市場消費升級行為的切入點,就像當年提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概念一樣,重新在市場上找回涼茶產品的定位。

(責任編輯:王婉瑩)

相關焦點

  • 加多寶王老吉廣告語糾紛落定,多年爭鬥涼茶行業卻涼了
    2015年12月,該案一審判決被告廣東加多寶自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廣告語「怕上火喝加多寶」「怕上火,喝正宗涼茶;正宗涼茶,加多寶」「怕上火,喝正宗涼茶」。同時,廣東加多寶需賠償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廣藥集團經濟損失500萬元(包含合理費用)。
  • 涼茶「涼了」?兩虎相爭,9年官司全行「陪葬」,加多寶負債120億
    來源:九哥財經現在在超市上可以看見兩大涼茶品牌,王老吉和加多寶,有商業就有競爭,王老吉和加多寶也不例外。曾經在王老吉最熱銷的時候,超過了可口可樂成為全國罐裝飲料的銷售冠軍,2012年加多寶全年銷量破200億,成為全國罐裝飲料的第一名。
  • 兩大涼茶廣告之爭:加多寶「銷量領先」廣告語被禁用
    「全國銷量領先」廣告語禁用8月16日,白雲山發布的關於訴訟結果的公告顯示,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加多寶立即停止發布包含「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的廣告以及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
  • 兩大涼茶廣告之爭落幕 加多寶「銷量領先」廣告語被禁用
    「全國銷量領先」廣告語禁用8月16日,白雲山發布的關於訴訟結果的公告顯示,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加多寶立即停止發布包含「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的廣告以及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共計100
  • 涼茶案終審 加多寶禁用「改名」等廣告語
    本報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賀林平)記者16日從廣藥集團獲悉:該集團和旗下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15日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書,對王老吉與加多寶爭議已久的「改名案」,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一審原判。這意味著,「加多寶立即停止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等廣告語」等判決事項已經生效。
  • 涼茶廣告語之爭王老吉贏加多寶
    當前位置:首頁 >> 天下 2013.12.21 星期六 涼茶廣告語之爭王老吉贏加多寶   王老吉與加多寶改名廣告語爭議案,
  • 加多寶關於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廣告語糾紛案判決書
    2019年8月16日,加多寶收到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再152號民事判決書,現予以公告,上述判決書認定:加多寶在商標許可合可終止後,為保有在商標許可期間對紅罐涼茶商譽提升所做出的貢獻而享有的權益,將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的基本事實向消費者告知
  • 廣藥紅罐王老吉涼茶新品亮相 外觀與加多寶接近
    昨日,廣藥集團的紅罐王老吉在北京正式亮相,廣告語「涼茶就喝王老吉」同時發布,據介紹,廣藥版的紅罐王老吉涼茶昨日起正式上市。   昨日加多寶發出簡短的聲明表示,廣藥生產的「紅罐」王老吉嚴重侵犯加多寶紅罐涼茶的包裝裝潢權,加多寶將依法予以追究。
  • 王老吉加多寶共享「怕上火」廣告語 涼茶競爭步入新階段
    從產業角度,有利於整個中國涼茶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16日,朱丹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未來涼茶行業將更多地聚焦在服務以及對接新生代喜好上,不良、惡性競爭已經不合時宜。  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的多年官司之爭,終告一段落。  繼最高院判紅罐包裝共享後,廣東高院近日對「怕上火」廣告語也作出終審判決。
  • 涼茶怎麼「涼」的:潛規則、邊緣化、互撕
    來源:時代周報沉寂多時的涼茶行業最近又熱鬧了一場。一邊是加多寶6月24日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駁回廣藥集團關於「怕上火就喝xxx」系列廣告語的再審申請,這意味著,加多寶可以繼續使用該廣告語。不知加多寶與王老吉這對已經互撕十年的行業巨頭能消停多久。
  • 加多寶涼茶廣告語案五連敗 累計賠王老吉1660萬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白雲山公告稱,法院判定加多寶停止在廣東地區媒體和產品包裝上發布「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怕上火更多人喝加多寶,配方正宗當然更多人喝」、「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和「加多寶涼茶全國銷量遙遙領先」的虛假廣告語,並立即銷毀含有上述虛假廣告語的宣傳物品;
  • 創始人潛逃14年,加多寶王老吉對簿公堂22次,涼茶痛失黃金期
    有的則是在王老吉瓶子上再貼上一層包裝紙,換成加多寶。注重營銷的加多寶不會忘記砸錢投廣告這一方式。「王老吉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怕上火,喝加多寶」、「全球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等系列廣告語開始出現在各類電視廣告、報紙廣告上,希望把王老吉用戶直接轉換到加多寶。
  • 紅罐涼茶廣告語糾紛落幕!加多寶可以「改名」但不能「銷量領先」
    先看白雲山方面,披露的是3個案件的情況,其中著重描述的是1號案件,主要內容包括:一、加多寶停止在《瀟湘晨報》上發布包含「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的廣告以及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
  • 加多寶攜手CCTV-4《海峽兩岸》向世界傳播「涼茶中國夢」
    CCTV-4超11億的觀眾規模以及《海峽兩岸》欄目超1%的收視常態,助力加多寶匠心傳承、堅守工藝、只為打造一罐高品質好涼茶的聲音傳遞給億萬觀眾,助力加多寶成為涼茶行業中當之無愧的品質擔當。 大眾對健康的需求迅速增長,能否贏得市場最為關鍵。
  • 加多寶"罐"軍再發力 亮相耶穌山布局巴西世界盃
    面對6、7月涼茶行業傳統的旺季,巴西世界盃無疑給了涼茶業一個「借球發揮」的好機會。對涼茶企業而言,在這場營銷大戰中,誰的戰術最精彩,誰就最可能在消費者心目中晉級。
  • 「關注」王老吉、加多寶5年涼茶廣告之爭落幕!它賠了它100萬
    多年以來,從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再到後來的廣告之爭,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罐涼茶」的糾紛一直持續。日前,加多寶和王老吉一項長達5年之久的廣告糾紛,也落下帷幕。記者在北京朝陽區一家超市的茶類飲料貨架看到,加多寶涼茶沒有額外張貼廣告語的宣傳。而一些消費者表示,作為普通消費者,他們對這兩個涼茶品牌,並沒有特別的偏好。而從貨架上擺放的罐體可以看出,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包裝樣式趨同,一一對應的包裝,不細看基本分不清是哪個品牌。
  • 「紅罐涼茶改名」廣告侵權糾紛迎終審判決 加多寶免賠廣藥1000餘萬元
    對於加多寶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廣告語是否涉嫌侵害廣藥集團相關權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加多寶使用上述廣告語在主觀及客觀上並無不當,判決撤銷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二審判決結果,並駁回廣藥集團訴訟請求。2013年,廣藥集團起訴加多寶上述「紅罐涼茶改名」廣告語涉嫌虛假宣傳。
  • 漣源黃鸝芽茶的口感疑似加多寶飲料和王老吉涼茶配方的味道
    筆者早就聽聞,黃鸝芽茶在漣源市荷塘鎮是一個具有500多年歷史的傳統涼茶,這種茶在當地農民上山勞作要是口渴,就用芽尖生吃止渴,進口咀嚼,回味甘甜。   鄒長福說,改良後的黃鸝芽茶口感疑似加多寶飲料和王老吉涼茶配方的味道。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涼茶「涼了」有其前因:預防上火需要持續的教育 說到涼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功能飲料,它既不涼、也不是茶,本是在粵、港、澳地區,基於民間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徵,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通過長期不斷實用、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溼等功效的飲料。
  • 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結果怎麼樣?
    一說到涼茶,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王老吉和加多寶。而前幾年王老吉和加多寶一直是在維權打官司。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看下文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關係  「王老吉」是個商標,「加多寶」也是個商標,王老吉商標歸廣藥集團所有,加多寶商標歸加多寶集團所有,加多寶最開始為了做涼茶飲料,租用了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商標,因租金問題,雙方於前些時候撕破了臉皮,廣藥集團不讓加多寶集團再使用「王老吉」商標了,加多寶集團沒辦法,就把原來的「王老吉」商標改成了「加多寶」商標,罐子還是那個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