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杜宇:區塊鏈,脫虛向實

2020-12-17 騰訊網

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

作者 | 杜宇

整理 | 程丹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科技智庫「甲子光年」在北京舉辦了2019「甲子引力」大會。在11月10日舉行的「產業創新」專場論壇上,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以「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為主題展開了分享。

杜宇認為,區塊鏈在安全、效率和流程簡化三個方面會有更多應用。在安全方面,一個是系統設備的安全,另外是數據的安全;在效率方面,主要是在打破信息孤島,通過數據共享進而實現大規模協同;對於流程簡化,主要是電腦程式通過跑通流程,代替人工方式,實現24小時自動運轉。

圓桌要點如下:

1.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機器」

基於數學算法的區塊鏈技術,能以更低的成本來建立信任,人們基於算法規則和技術代碼建立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信任機器」。

2.區塊鏈的兩個應用:

「區塊鏈+供應鏈」:通過區塊鏈,把所有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發票信息等都登記上鏈。基於鏈上的業務信息,小企業也能通過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

「區塊鏈+智慧城市」:區塊鏈技術是智慧城市裡基礎設施的驅動力,嘗試將區塊鏈與其它新技術進行融合,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模式。

演講實錄如下:

大家好,我是來自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的杜宇。最近,區塊鏈成了一個熱詞,我會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對當前行業發展的看法,以及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我認為,區塊鏈能夠「賦能」實體經濟,今天我也會就這方面和大家做一個探討。

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機器」

首先,介紹一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萬向控股自2015年起,開始正式布局區塊鏈,成立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要做以下幾件工作:

一是行業研究,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二是通過翻譯出版區塊鏈書籍、舉辦區塊鏈全球峰會和區塊鏈知識講座,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三是在全球範圍內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孵化。

2015年,我們設立了專注投資區塊鏈公司的基金,希望通過資本的紐帶,和實體經濟走得更近。2017年,更多的大機構開始關注區塊鏈,區塊鏈技術也相應成熟起來,所以2017年起,我們開始擴大團隊,正式成立了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聚焦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推動區塊鏈和各行業結合的應用落地。

今天在場有很多區塊鏈的專家,但可能有些觀眾不是特別了解區塊鏈,所以我會簡單的介紹一下區塊鏈,或者是我們的一些思想,這裡不講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個技術怎麼怎麼樣,可能更多是我們在做各種行業應用的時候,對於區塊鏈的本質和怎麼來用區塊鏈的思考。

首先對區塊鏈做一些簡單介紹。ISO關於區塊鏈的定義是「區塊鏈是用密碼學技術將共識確認的區塊按順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帳本」,是不是讀起來很拗口?沒關係,接下來我會說「人話」,把它解釋得清楚一些。

在具體展開之前,我們來回顧一下區塊鏈發展的十年。區塊鏈技術最早源於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當時白皮書裡提到了「BLOCK」,「區塊鏈(Blockchain)」就是由此而來。

2009年,比特幣網絡上線,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階段。2014年,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從第一階段邁向第二階段。以太坊加入了智能合約,讓大家基於這個平臺可以做更多的行業應用。2015年以太坊網絡正式上線。

2015年還有一個重要的節點,《經濟學人》雜誌發表了封面文章《信任的機器: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如何改變世界》,這是首次有主流媒體開始關注到區塊鏈技術。

2016年,工信部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這也是中國官方第一次提到區塊鏈。

2017年4月3日也是一個節點,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首次設立了區塊鏈工作組,這意味著區塊鏈為更多的國家和企業所認同。萬向區塊鏈也為ISO的區塊鏈工作組做了很多工作。

看區塊鏈發展的十年裡程,更重要的是10月24號發布的關於國家領導人對區塊鏈的講話,讓區塊鏈整個又到一個新的高度。

了解萬向的人都知道,萬向是做工業出身的,為什麼會對區塊鏈感興趣呢?

其實,萬向設有金融板塊(萬向控股),我們一直在關注什麼樣的技術會在未來5-10年對金融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2013年,我們就在嘗試把AI(人工智慧)應用於金融,2014年關注到區塊鏈,除了關注它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之外,也注意到當時很多海外大機構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所以我們也覺得這是一個合適的時間點,進入這個行業。

講了很多區塊鏈的歷史,那區塊鏈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就像《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所講,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認為「區塊鏈建立了一種『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

這是什麼意思?

在現有的行業中,我們大部分情況下是通過中介建立信任,比如在淘寶上買商品需要支付寶做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信任」橋梁,買賣雙方之間不信任,需要找一個強有力的中介建立這個信任,其實這裡面的成本很高。而在有更多參與方的情況下,達成信任和維持信任的成本都更高,所以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來保障契約的履行。

區塊鏈用數學算法和代碼取代了原有的第三方信任中介。你可以不相信某個人或某個公司,但你可以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一加一永遠等於二。區塊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開源」,因為大家相信數學算法,所以你必須公布出來,讓大家了解這條鏈就是按照透明的機制在運行的。

綜上,基於數學算法的區塊鏈技術,能以更低的成本來建立信任,人們基於算法規則和技術代碼建立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信任機器」。

區塊鏈的應用與落地

今天,我將從兩個角度來分享區塊鏈到底怎麼用:一個是「區塊鏈+供應鏈」,一個是「區塊鏈+智慧城市」。

萬向本身是做汽車的,在汽車行業中有很多痛點需要解決,其中一個就是汽車物流。現在的汽車物流行業一般是汽車被生產之後,由銷售公司賣給全國的4S店,再由物流公司將這些車運到4S店。但是物流公司不會養很多的承運商,可能從北京到上海是一個承運商,從上海到其它地方又是另外一個承運商,每個帳期都很長,平均帳期大概在9個月。

對於那些小企業和個體承運司機來說,燃油費、過路費、食宿等都需要自己墊付,每天都在發生費用。因為是小企業,信用等級比較低,金融機構不太願意給他們提供金融服務,這就導致他們常常會去找利率較高的民間借貸。

基於上述痛點,我們通過區塊鏈,把所有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發票信息等都登記上鏈。基於鏈上的這些業務信息,小企業也能通過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因為在區塊鏈上,有承運商,還有汽車主機廠、總物流商、銀行等多個利益相關機構。

一輛汽車的物流運輸情況,銀行從頭到尾都能看得很清楚,能夠看到裡面發生的交易情況,這樣銀行就不用基於信用主體發放貸款,而是針對實際的貿易業務來給承運商尤其是中小承運商發放成本較低的貸款

在沒有區塊鏈的情況下,這些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較高,融資金額卻不高,對銀行而言,成本和收益不對等。現在利用區塊鏈技術,銀行可以更好地服務更多的長尾客戶,也解決了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這個領域,萬向區塊鏈和中都物流及星展銀行合作,打造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汽車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運鏈盟」。目前,運鏈盟上發生的融資金額已達數千萬元。

另外一個要分享的區塊鏈應用是「區塊鏈+智慧城市」,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學習會議後,領導人的演講中也特別提到了這點。

萬向為什麼會對智慧城市感興趣呢?因為萬向在做新能源汽車,並想打造一個以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為核心產業,可以容納9萬人生活工作的「萬向創新聚能城」。

聚能城將聚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及創新創業等新模式,建設產城融合發展新生態。

區塊鏈技術是這個智慧城市裡基礎設施的驅動力,我們嘗試將區塊鏈與其它新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進行融合,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模式。

萬向創新聚能城的保障基礎是什麼呢?是區塊鏈技術。

第一個方向是區塊鏈作為安全引擎。現在大家對於數據隱私越來越看重,這裡的安全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系統設備的安全,另一個是數據的安全。區塊鏈技術可以讓系統變得更加安全,即便黑客黑了某個點,也沒有辦法獲得全部的權限,因為區塊鏈的節點都是分布式記帳的;從數據安全來講,區塊鏈的密碼學技術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數據由個人自己做主。

第二個方向是區塊鏈作為效率引擎,讓城市治理變得更加有效率。現在政府和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數據,出於監管和商業目的,大家常常不願意把自己的數據共享出來,由此形成了「數據孤島」。

區塊鏈能夠在不喪失數據主權且不用交付數據的情況下,做到各方協同合作。

此外,區塊鏈能用計算機、用自動生成的程序簡化整個流程。以機器替代人工的方式,可以24小時不出差錯地運轉,讓整個流程變得更加簡潔。

當然,區塊鏈的作用遠不止這些,這裡拋出兩個小的方向,供大家參考和探索。希望有機會能和大家有更多分享,謝謝大家。

END.

近期,「甲子光年」將陸續推送2019「甲子引力」大會嘉賓演講及圓桌內容,敬請關注。

已推送的2019「甲子引力」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萬向區塊鏈杜宇:區塊鏈,脫虛向實|甲子引力
    2.區塊鏈的兩個應用:「區塊鏈+供應鏈」:通過區塊鏈,把所有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發票信息等都登記上鏈。基於鏈上的業務信息,小企業也能通過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萬向控股自2015年起,開始正式布局區塊鏈,成立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要做以下幾件工作:一是行業研究,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二是通過翻譯出版區塊鏈書籍、舉辦區塊鏈全球峰會和區塊鏈知識講座,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三是在全球範圍內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孵化。2015年,我們設立了專注投資區塊鏈公司的基金,希望通過資本的紐帶,和實體經濟走得更近。
  • 萬向區塊鏈王允臻:分布式加持:區塊鏈賦能工業物聯網
    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受邀出席論壇,並發表了題為《分布式加持:區塊鏈賦能工業物聯網》的演講。王允臻著重梳理了數位化時代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變化趨勢,並提出融合隱私計算、知識圖譜及區塊鏈三大技術賦能傳統製造業,以應對數位化時代的新趨勢,創造新價值。
  • 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線上公開課第四十期,邀請到萬向區塊鏈高級總監郝玉琨,從跨鏈、分布式存儲、區塊鏈新基建、數字城市等20個關鍵詞梳理了2020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與收穫。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 萬向區塊鏈:將實物資產轉換為數位化資產
    原標題:走進上海金融科技|萬向區塊鏈:將實物資產轉換為數位化資產   9月24日-26日,「外灘大會」將於上海黃浦世博園區舉行,主題為「科技讓未來更普惠」。
  • 萬向區塊鏈羅榮閣:人工智慧解決生產力,區塊鏈解決生產關係
    「人工智慧大數據解決生產力的問題,區塊鏈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多個生產主體博弈關係的問題。」在4月27日的華爾街見聞新金融100人主題論壇上,萬向區塊鏈首席技術官羅榮閣這樣說到。 區塊鏈賦能產業網際網路 羅榮閣認為,在數據即競爭力的當代世紀,區塊鏈能夠為產業網際網路提供賦能。
  • 最早收購美國公司,比馬雲還早進千億的萬向集團,這一次押注了區塊鏈
    2015年9月,萬向控股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中包括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itshares創始人沈波,Vitalik 擔任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15年10月,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區塊鏈峰會。同年10月,又推出「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叢書」,目前已經出版《區塊鏈社會》等三本著作。
  • 萬向區塊鏈 CTO 羅榮閣 CCF-ADL 講習班下篇:區塊鏈技術及其商業...
    羅榮閣,現任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 CTO (首席技術官),主持區塊鏈技術及行業應用相關的工作。他擁有 15 年的IT技術規劃及管理方面的從業經歷,曾在中國證監會直屬的證券期貨交易所負責技術系統規劃工作,長期與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等國際領先交易所集團共同開展核心交易系統研發合作。
  • 唯鏈將會參加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
    上海2019年8月26日 /美通社/ -- 9月14日至9月18日,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大會之一 -- 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將由中國一流的區塊鏈研究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組織舉行。
  • 2020年區塊鏈開始脫虛向實,vtoken加速實體產業融入數字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指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 風起雲湧,誰能稱雄區塊鏈?
    他現在的身份是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的董事長,萬向控股隸屬於著名企業家魯冠球創立的萬向集團。2014年,肖風和相關媒體合作,在海南三亞組織了一次數字貨幣論壇,邀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和中國銀行資深研究員王永利與會,當時比特幣價格巨幅波動,作為一名資產管理從業者,他很關注這個動向,因而牽頭組了這個局。
  • 「融合創新」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因此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將於2020年10月23日-28日舉辦「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為大家提供一個了解世界前沿技術,與世界新銳觀點碰撞的平臺。國際周包含2020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開放日、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此門票為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2天的活動通票。
  • 區塊鏈世界的資本大鱷
    沈波,投行背景,喬治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BitShares團隊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創始人,分布式資本合伙人,專注區塊鏈領域投資項目,在最新的胡潤百富榜中以70億身家位列區塊鏈行業第六位,被譽為「區塊鏈股權投資第一人」。
  • 脫虛向實丨重構升級,艾鷗研究院正式成立!
    艾鷗科技聯合中軟協、中企聯、寧波保稅區金融科技產業園以及高校區塊鏈技術社區等合作夥伴,正式成立艾鷗研究院,深入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第一線,專注於研究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真實落地案例,降成本、提效率、清環境,助力中國實體經濟轉型。
  • 區塊鏈入門教程及我的區塊鏈觀
    區塊鏈(blockchain)就是一個特殊的分布式資料庫。所以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特殊的資料庫技術。以前的分布式資料庫都是有系統管理員的,而區塊鏈網絡中每個人都處於平等的地位,每個節點都不能左右整個網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去中心化。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一系列區塊(block)組成的鏈條。
  • 跟蹤| 獲得1.5億區塊鏈投資後,矩陣元怎麼做區塊鏈?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2017年7月,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商矩陣元與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聯合開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實現了完全開源。再接再厲,近日矩陣元發布了四大圍繞區塊鏈數據安全計算的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平臺(MPC)、非交互零知識證明(NIZK)、硬體錢包和區塊鏈平臺JUICE。
  • 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出臺,都有哪些重點內容?
    近日,工信部信息中心聯合多個參編單位共同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深入分析了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的應用落地情況,系統闡述了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六大特點和六大趨勢。白皮書指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56,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從中國區塊鏈公司融資輪次分布狀況來看,有接近90%的投資事件集中在早期階段,區塊鏈產業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 萬向杜宇:2021年或是區塊鏈真正大規模應用落地的開始
    杭州網訊 11月23日下午,在「2019網易未來大會」之「區塊鏈+實體經濟論壇」上,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萬向實驗室負責人杜宇在演講中介紹,萬向在全球範圍內投資的區塊鏈公司約200家,在區塊鏈領域中的總投入達到10億人民幣。
  • 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大幕拉開 新經濟地平線展萬向偉略
    已揭幕的2016上海區塊鏈國際周現場,上海,2016.09.19-24 為期6天的盛會由中國區塊鏈行業推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區塊鏈智能合約平臺以太坊以及國內權威行業媒體區塊鏈鉛筆聯手打造 即將於9月23-24日壓軸登場的「2016第二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和熱議,人們紛紛將目光投注於其主辦方 --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醞釀於2014年,2015年9月由中國萬向控股出資成立,是國內首個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研究和開發的非盈利機構。
  • 基於區塊鏈,vtoken打造屬於自己的信任之源,價值之泉
    密碼學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沒有密碼學就沒有區塊鏈,沒有密碼學支撐的區塊鏈不可能安全。區塊鏈發明者站在了計算機科學、密碼學、博弈論這三個「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區塊鏈用到的密碼學技術不安全,那麼所有這些區塊鏈都會崩塌,不再有價值。密碼學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防止數據被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二是讓別人可以驗證數據是真實的。
  • 巴比特:穿越牛熊探索區塊鏈技術邊界
    作為國內首批涉足區塊鏈的資訊社區門戶,成立7年來,巴比特致力於為廣大區塊鏈創業者、投資者提供信息、交流與投融資服務,成為了圈內家喻戶曉的垂直門戶。選擇在寒冬堅守,因為創始人長鋏堅信「只有真正的對區塊鏈價值認同者方能不忘初心,穿越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