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
作者 | 杜宇
整理 | 程丹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科技智庫「甲子光年」在北京舉辦了2019「甲子引力」大會。在11月10日舉行的「產業創新」專場論壇上,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以「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為主題展開了分享。
杜宇認為,區塊鏈在安全、效率和流程簡化三個方面會有更多應用。在安全方面,一個是系統設備的安全,另外是數據的安全;在效率方面,主要是在打破信息孤島,通過數據共享進而實現大規模協同;對於流程簡化,主要是電腦程式通過跑通流程,代替人工方式,實現24小時自動運轉。
圓桌要點如下:
1.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機器」
基於數學算法的區塊鏈技術,能以更低的成本來建立信任,人們基於算法規則和技術代碼建立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信任機器」。
2.區塊鏈的兩個應用:
「區塊鏈+供應鏈」:通過區塊鏈,把所有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發票信息等都登記上鏈。基於鏈上的業務信息,小企業也能通過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
「區塊鏈+智慧城市」:區塊鏈技術是智慧城市裡基礎設施的驅動力,嘗試將區塊鏈與其它新技術進行融合,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模式。
演講實錄如下:
大家好,我是來自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的杜宇。最近,區塊鏈成了一個熱詞,我會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對當前行業發展的看法,以及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我認為,區塊鏈能夠「賦能」實體經濟,今天我也會就這方面和大家做一個探討。
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機器」
首先,介紹一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萬向控股自2015年起,開始正式布局區塊鏈,成立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要做以下幾件工作:
一是行業研究,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二是通過翻譯出版區塊鏈書籍、舉辦區塊鏈全球峰會和區塊鏈知識講座,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三是在全球範圍內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孵化。
2015年,我們設立了專注投資區塊鏈公司的基金,希望通過資本的紐帶,和實體經濟走得更近。2017年,更多的大機構開始關注區塊鏈,區塊鏈技術也相應成熟起來,所以2017年起,我們開始擴大團隊,正式成立了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聚焦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推動區塊鏈和各行業結合的應用落地。
今天在場有很多區塊鏈的專家,但可能有些觀眾不是特別了解區塊鏈,所以我會簡單的介紹一下區塊鏈,或者是我們的一些思想,這裡不講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個技術怎麼怎麼樣,可能更多是我們在做各種行業應用的時候,對於區塊鏈的本質和怎麼來用區塊鏈的思考。
首先對區塊鏈做一些簡單介紹。ISO關於區塊鏈的定義是「區塊鏈是用密碼學技術將共識確認的區塊按順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帳本」,是不是讀起來很拗口?沒關係,接下來我會說「人話」,把它解釋得清楚一些。
在具體展開之前,我們來回顧一下區塊鏈發展的十年。區塊鏈技術最早源於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當時白皮書裡提到了「BLOCK」,「區塊鏈(Blockchain)」就是由此而來。
2009年,比特幣網絡上線,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階段。2014年,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從第一階段邁向第二階段。以太坊加入了智能合約,讓大家基於這個平臺可以做更多的行業應用。2015年以太坊網絡正式上線。
2015年還有一個重要的節點,《經濟學人》雜誌發表了封面文章《信任的機器: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如何改變世界》,這是首次有主流媒體開始關注到區塊鏈技術。
2016年,工信部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這也是中國官方第一次提到區塊鏈。
2017年4月3日也是一個節點,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首次設立了區塊鏈工作組,這意味著區塊鏈為更多的國家和企業所認同。萬向區塊鏈也為ISO的區塊鏈工作組做了很多工作。
看區塊鏈發展的十年裡程,更重要的是10月24號發布的關於國家領導人對區塊鏈的講話,讓區塊鏈整個又到一個新的高度。
了解萬向的人都知道,萬向是做工業出身的,為什麼會對區塊鏈感興趣呢?
其實,萬向設有金融板塊(萬向控股),我們一直在關注什麼樣的技術會在未來5-10年對金融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2013年,我們就在嘗試把AI(人工智慧)應用於金融,2014年關注到區塊鏈,除了關注它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之外,也注意到當時很多海外大機構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所以我們也覺得這是一個合適的時間點,進入這個行業。
講了很多區塊鏈的歷史,那區塊鏈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就像《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所講,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認為「區塊鏈建立了一種『技術背書『的信任機制,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
這是什麼意思?
在現有的行業中,我們大部分情況下是通過中介建立信任,比如在淘寶上買商品需要支付寶做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信任」橋梁,買賣雙方之間不信任,需要找一個強有力的中介建立這個信任,其實這裡面的成本很高。而在有更多參與方的情況下,達成信任和維持信任的成本都更高,所以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來保障契約的履行。
區塊鏈用數學算法和代碼取代了原有的第三方信任中介。你可以不相信某個人或某個公司,但你可以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一加一永遠等於二。區塊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開源」,因為大家相信數學算法,所以你必須公布出來,讓大家了解這條鏈就是按照透明的機制在運行的。
綜上,基於數學算法的區塊鏈技術,能以更低的成本來建立信任,人們基於算法規則和技術代碼建立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信任機器」。
區塊鏈的應用與落地
今天,我將從兩個角度來分享區塊鏈到底怎麼用:一個是「區塊鏈+供應鏈」,一個是「區塊鏈+智慧城市」。
萬向本身是做汽車的,在汽車行業中有很多痛點需要解決,其中一個就是汽車物流。現在的汽車物流行業一般是汽車被生產之後,由銷售公司賣給全國的4S店,再由物流公司將這些車運到4S店。但是物流公司不會養很多的承運商,可能從北京到上海是一個承運商,從上海到其它地方又是另外一個承運商,每個帳期都很長,平均帳期大概在9個月。
對於那些小企業和個體承運司機來說,燃油費、過路費、食宿等都需要自己墊付,每天都在發生費用。因為是小企業,信用等級比較低,金融機構不太願意給他們提供金融服務,這就導致他們常常會去找利率較高的民間借貸。
基於上述痛點,我們通過區塊鏈,把所有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發票信息等都登記上鏈。基於鏈上的這些業務信息,小企業也能通過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因為在區塊鏈上,有承運商,還有汽車主機廠、總物流商、銀行等多個利益相關機構。
一輛汽車的物流運輸情況,銀行從頭到尾都能看得很清楚,能夠看到裡面發生的交易情況,這樣銀行就不用基於信用主體發放貸款,而是針對實際的貿易業務來給承運商尤其是中小承運商發放成本較低的貸款。
在沒有區塊鏈的情況下,這些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較高,融資金額卻不高,對銀行而言,成本和收益不對等。現在利用區塊鏈技術,銀行可以更好地服務更多的長尾客戶,也解決了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這個領域,萬向區塊鏈和中都物流及星展銀行合作,打造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汽車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運鏈盟」。目前,運鏈盟上發生的融資金額已達數千萬元。
另外一個要分享的區塊鏈應用是「區塊鏈+智慧城市」,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學習會議後,領導人的演講中也特別提到了這點。
萬向為什麼會對智慧城市感興趣呢?因為萬向在做新能源汽車,並想打造一個以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為核心產業,可以容納9萬人生活工作的「萬向創新聚能城」。
聚能城將聚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及創新創業等新模式,建設產城融合發展新生態。
區塊鏈技術是這個智慧城市裡基礎設施的驅動力,我們嘗試將區塊鏈與其它新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進行融合,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模式。
萬向創新聚能城的保障基礎是什麼呢?是區塊鏈技術。
第一個方向是區塊鏈作為安全引擎。現在大家對於數據隱私越來越看重,這裡的安全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系統設備的安全,另一個是數據的安全。區塊鏈技術可以讓系統變得更加安全,即便黑客黑了某個點,也沒有辦法獲得全部的權限,因為區塊鏈的節點都是分布式記帳的;從數據安全來講,區塊鏈的密碼學技術可以保障每個人的數據由個人自己做主。
第二個方向是區塊鏈作為效率引擎,讓城市治理變得更加有效率。現在政府和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數據,出於監管和商業目的,大家常常不願意把自己的數據共享出來,由此形成了「數據孤島」。
區塊鏈能夠在不喪失數據主權且不用交付數據的情況下,做到各方協同合作。
此外,區塊鏈能用計算機、用自動生成的程序簡化整個流程。以機器替代人工的方式,可以24小時不出差錯地運轉,讓整個流程變得更加簡潔。
當然,區塊鏈的作用遠不止這些,這裡拋出兩個小的方向,供大家參考和探索。希望有機會能和大家有更多分享,謝謝大家。
END.
近期,「甲子光年」將陸續推送2019「甲子引力」大會嘉賓演講及圓桌內容,敬請關注。
已推送的2019「甲子引力」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