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2021-01-10 騰訊網

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線上公開課第四十期,邀請到萬向區塊鏈高級總監郝玉琨,從跨鏈、分布式存儲、區塊鏈新基建、數字城市等20個關鍵詞梳理了2020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與收穫。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萬向區塊鏈的郝玉琨,非常高興能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共同回顧一下2020這不平凡的一年,以及在這一年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每個人心中2020的關鍵詞難免會不一樣,我不妨客串一下「課代表」,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不平凡的2020。

01

Polkadot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新鏈空間、Web3.0基金會和Parity共同發起了Web3.0 Bootcamp,幫助Substrate技術生態進行生態培育和項目孵化。

2020年8月份Polkadot完成了主網上線, 實際上在主網上線之前Kusama測試網絡已經先行上線。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做法。

在過去的2017、2018、2019年,很多項目在公鏈做技術創新的時候會把主網上線當做非常重要的事,但上線之後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以軟體工程和項目運營的視角來看都是正常的,但是像Polkadot這樣先上測試網絡,在測試網上對很多功能做驗證,最後逐步推動主網上線,是很有意思的做法。

2020年年初Kusama上線後做了很多事情,Web3.0 Bootcamp也是在2020年3、4月份啟動,中間伴隨著非常多的Web3.0生態項目,包括DeFi、存儲、工具等。Polkadot生態非常有意思的是各個項目之間產生了比較多的融合與合作,以及互相之間作為生態協作創新體,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互為犄角地推動生態發展。

最近平行鏈測試網推動,延續了先前Kusama在Polkadot主網上線時工程化的思路,先行推出了測試網Rococo。預期在未來的一年,很多項目都會參與到平行鏈卡槽的拍賣。平行鏈測試網的上線勢必會幫助明年平行鏈卡槽拍賣,推動主鏈+平行鏈的方式,實現Polkadot跨鏈生態。

總體來說,過去的2020年看到了Web3.0基金會和Parity團隊在推動Polkadot落地和生態繁榮方面做的很多工作,並且確實將「跨鏈」概念深入人心,同時也推動了Substrate工具推廣應用。未來一年,相信大家對Polkadot在平行鏈卡槽相關進展,以及跨鏈生態的完善上會有更多的期待。

02

Web3.0

Polkadot的發展有Web3.0基金會的支持,大家非常容易會把這兩個Web 3.0混淆,不過我們這裡的Web3.0主要聊一下廣義的Web3.0,即下一代網際網路到底會是什麼,最近有這麼幾點想法:

1.數據所有權

之前經常講到,作為個體每天衣、食、住、行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但是出行數據屬於滴滴,網上購物數據屬於京東和阿里,娛樂數據屬於微博、字節跳動。

我們雖然享受了網際網路公司提供的免費網絡服務,但同時也讓渡出了非常多的個人數據。而在Web3.0中,大家能夠意識到數據應該是「我」的。現有的技術基礎設施還不能實現理想狀態下的數據所有權,但確實大家對數據權屬的意識在覺醒。圍繞著數據所有權、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流轉、數據價值發現,這一套體系將會成為未來的下一代網際網路。

2.隱私保護

從歐洲的《GDPR》以及中國《網絡安全法》,政府在立法層面不斷強化對公民的隱私保護。隨著網絡安全、網絡數據保護相關法律的推進,大家容易發現,最近很多App會重新讓我們點擊「同意」來接受關於用戶隱私的相關使用協議,此處可見一斑。監管對隱私數據的保護會持續加碼,可以預見到,在下一代網際網路中,用戶隱私保護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3.去中心化

目前,去中心化主要還是在分工協作、數據共享方面,在完成具體確定目標的同時,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的有了去中心化的組織形式。疫情原因推動了大家的遠程辦公、分布式辦公,大家的協作越來越不依賴於坐在一起,反倒是統一的理念、統一的認知頻道,讓大家在明確個人數據價值、保障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形成一種全新的協作方式、認知方式。我們展望未來,這種新型的協作方式一定會越來越廣泛被接受。

03

跨鏈

「跨鏈」是在2017年就很火熱的概念,這幾年圍繞著跨鏈湧現出了非常多的項目。我們經常講:創新在公鏈,應用推廣在聯盟鏈。

從2020年來看,既有像Polkadot這樣的跨鏈項目帶來的跨鏈生態的崛起,也會看到聯盟鏈領域的進展,如微眾做的WeCross。

為什麼會提到聯盟鏈的跨鏈呢?從國內來看,在政務、民生、工業、物流、金融等主流區塊鏈落地應用上,大部分還是聯盟鏈。在這種局面下,為了推進技術落地,會出現非常多的區域性、垂直行業性的聯盟鏈解決方案。大家期許能不能第一步先推進聯盟鏈應用技術,第二步再通過跨鏈的方式將現有已落地的應用串起來,因此,在聯盟鏈領域類似於同構跨鏈的訴求就會出現。

參考過去網際網路發展從區域網、城域網到廣域網,區塊鏈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發展路徑?先在區域性做一條聯盟鏈解決一些問題,後面從區域性集成到垂直行業領域,如供應鏈金融、溯源、存證、版權等。垂直行業有之後,再上一層(從城域網到廣域網)是否可以通過跨鏈來實現?由於整體上有這樣的訴求,就有像WeCross以及其他跨鏈的解決方案出現。WeCross算是目前比較典型的產品級應用。

跨鏈訴求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現在大家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基礎工作,因為需求的存在,在不同的場景裡,大家會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來設計,不一定是一套統一的、完美的跨鏈方案,可能通過具體的數據跨鏈、資產跨鏈、同構跨鏈、異構跨鏈等,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段,最終達到需求和效果。

這是我對2020年「跨鏈」一詞延伸出來的想法,還是需求推動,未來一段時間內,圍繞這個主題,大家會做繼續非常多的開拓性的工作,讓「跨鏈」從概念到真實落地。可以預見,在具體場景、具體需求下,會出現非常多的落地案例,隨著技術積累、技術提升,可以把初期「腳手架式」的跨鏈方案做得更性感。

04

Filecoin

我自己看來,Filecoin更多會講到IPFS,2012、2013年我做分布式存儲時,也看到過IPFS星際文件系統相關的文章。IPFS作為分布式存儲,本身已經存在了。它沒有激勵,和區塊鏈也沒有直接關係。2017年IPFS的開發團隊推出了Filecoin。

Filecoin讓偏工藝性、理想化的IPFS分布式存儲方案變得自組織且有激勵。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制存在,那預計很難有那麼多的人給我們做貢獻當雷鋒,把自己閒置的硬碟資源讓出來給大家用。因為沒有懲罰機制、激勵機制,隨時可以上線、下線,很難成為商用、工業級的存儲方案。

但是加上激勵、加上懲罰、加上礦工、加上一套DAO的激勵機制,一定能夠達到目標嗎?不一定。但有了措施以後,能讓分布式存儲方案更有預期能達成我們期望的目標,這是就是Filecoin。

2020年10月份,Filecoin主網上線是萬眾矚目的。2017年初始的時候Filecoin就是很熱門的項目,等了很久終於上線了。上線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礦工、激勵,以及最近gas費用過高,在社區中產生了討論和分歧。不管怎麼說,總體來講,Filecoin作為激勵、懲罰、治理疊加的分布式存儲方案,目標沒有變,還是按照這樣的路徑在演進,同時讓整個區塊鏈世界在存儲方面多了候選的好選項。

對於區塊鏈本身而言,使用PoS共識可以改善算力問題,但存儲是實實在在的需求。跳出創新比較強的公鏈領域,在聯盟鏈領域解決非常多實際應用的時候,存儲是第一塊重要的領域。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原始數據都存到鏈上,也不可能一邊把原有待上鏈的數據做hash做指紋之後放在鏈上存證,另一邊再把原有的數據放到中心化資料庫上來,工程上不夠優美,技術上不夠可靠。

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混搭的方案眼下可以使用,但長遠來說,我們希望在技術上有多中心化、高可用的解決方案出現,因此對分布式存儲項目落地的未來有更多的期許。

05

分布式存儲

嚴格來說「分布式存儲」不能算是區塊鏈的名詞,在原有的技術領域本身就是很大的門類。區塊鏈行業有「賽道」的說法,除了Filecoin以外,2016、2017年有非常多的分布式存儲項目。

不討論別的,單純討論分布式存儲技術,互相有參考,各有長短。一定程度上期待在存儲方面有更多的創新項目出來,有更多的選擇。

目前看起來IPFS已經經過較長的技術迭代和現實驗證,未來可能會出現馬太效應,而競爭者則會有各種各樣問題。相比之下,IPFS有更多的應用趨勢。

06

Dfinity

前面講到跨鏈、存儲、Web3.0理念,最終不由會想到Dfinity這一願景非常大的創新項目。Dfinity講的是「世界計算機」的故事,從2017年提出理念以來,項目團隊克服了很多難點,經歷了很多迭代。

2020年10月底在萬向區塊鏈國際周上Dfinity再次亮相,Dfinity重裝出發,做了很多面向行業的公告,介紹最新進展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包括Sodium測試網的最新進展。

目前Dfinity的核心還是「世界計算機」,我對其中「數據中心」的概念非常感興趣,順著「世界計算機」方向來看,如果有數據中心做節點、做支撐,確實能幫助區塊鏈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有可預期的改善,讓區塊鏈能做的事情更多。

總的來說,項目的推進以及提到的讓人有想像力的創新點,一定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milestone呈現出來的,我對後續的主網上線,以及生態拓展項目,都保持非常大的期待。

07

區塊鏈新基建

講到世界計算機,延伸到2020年非常熱的詞「新基建」,「新基建」我覺得是區別於先前的鐵路、公路等的新技術技術設施的建設。上一波基建給中國帶來巨大的變化:從北京到上海最快的和諧號是4個小時;長三角從上海到南京到安徽到杭州基本1小時左右的車程,高鐵、航空讓人的移動變得非常快捷,同時其他的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改善讓民生有很大的改善。

發改委把區塊鏈列入了「新基建」,「新基建」包含區塊鏈也有很多其他的新技術,包含了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充電樁、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等。

區塊鏈作為新基建中的一項,它不是單一技術能發揮多大的價值,區塊鏈需要和其他技術融合。比如對於數據要素相關應用,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對數據流動、跨主體/跨信任協作、可信數據流轉、存證等應用提供支撐。但同時需要雲計算提供算力,邊緣計算做輔助,AI做模型訓練/輔助決策/認知計算等。

區塊鏈行業喜歡講利好,「新基建」這個利好不是短時間內區塊鏈立刻在什麼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價值。而是區塊鏈從一小部分極客的遊戲開始,到技術領域人員的創新創業,再到社會用新基建囊括起來的一攬子信息科技技術,在社會應用和普及。

從可量化的角度來說,區塊鏈產業是從幾千萬到幾億到幾十億到幾百億到幾萬億的市場。在3到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度上,可以預計到區塊鏈的大應用、大發展。

為什麼現在跟客戶講的時候一定要把區塊鏈的特殊性講出來呢?因為區塊鏈還沒有飛入尋常百姓家,如果借著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大潮的出現,未來幾年大家就不刻意講區塊鏈了,不講共識算法,不講不可篡改,而是在應用的過程中實現區塊鏈的落地和融入。就像現在大家誰還刻意地講上雲、雲計算,因為大家應用都已經跑在雲上了。

去年10月24日區塊鏈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後面由於疫情原因,勢頭受了遲滯。疫情控制以來,4月份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使得區塊鏈能夠延續去年的勢頭,能夠蓄力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0年年底江蘇、北京、深圳出臺了自己的區塊鏈三年行動綱要,可以預見到未來1到2年之內甚至更久,區塊鏈作為新基建的重要要素,在各地政務、民生等領域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地位。

08

DeFi

前面從跨鏈開始到存儲到新基建,筆鋒一轉,我們講到2020年另外一個大火的名詞/行業/主題——DeFi。

DeFi在2020年之前是區塊鏈行業裡一直存在,很重要但沒有像如今這麼火的賽道。比如MakerDao、Uniswap等項目都不是2020年新出現的創新項目。2020年引領Defi熱潮的Uniswap本身是DEX,2016、2017年就有DEX,老牌的DEX主要通過訂單簿機制來交易(如EtherDelta),而Uniswap是通過固定乘積做市的算法來完成交易,很好地解決了DEX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帶來了行業創新。

Defi帶來了一些思考:

1. 目前DeFi行業目前有上百億美金的鎖倉量,可以看到在DeFi中「Fi」是業務的本質,「De」是模式的本質。儘管金融業務存在一些投機性,但這麼大的鎖倉量所反映的背後的事情值得我們思考,用「De」方式來運行、運營「Fi」的成功之處,是否值得借鑑?相信合約、相信代碼、相信透明的規則,而不是相信黑盒的監管。

2. DeFi行業的演進速度很快。早期的項目經常發現有合約未審計導致的漏洞,被黑客攻擊出現資產損失。但後來機制越來越成熟,創新越來越迅速。對於相對發展比較緩慢的傳統金融市場來說,是一個啟示,讓大家有新的思路來思考。

3. 傳統公鏈領域的創新更多靠白皮書、純技術的創新,但只有技術是不夠的,行業需要新的金融領域從業人員進入,技術+金融變得如此緊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吸引更多優秀人進來,對行業發展有長遠意義。

4. 創新創業這件事情變得去中心化了,上市、交易,完全可以通過代碼實現,通過明碼規則給所有支持你的人說我要做的事情,更加透明。我想到晶片、製藥等非常多新興領域或許可以有所借鑑。

09

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

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是萬向區塊鏈作為區塊鏈企業,在思考區塊鏈落地時,面向工業、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思考提煉而提出的概念。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核心是工業網際網路,前置有兩塊:分布式、認知。分布式會通過區塊鏈來做,認知自然會想到認知計算、認知智能。

傳統工業網際網路包括平臺、網絡、安全三大塊,以IT方式推進,但是隨著技術的演進,通過IT手段做平臺、做應用並不能把工業網際網路做起來,從實際效果來看,更多是幫助工業企業推動數位化轉型,「互聯」一詞並沒有做起來。

通過和學界的溝通,「分布式」是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是趨勢,也是大家認知上的共鳴,單點一統天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系統把大家連起來很難。因此工業網際網路一定分布式的,融合大家的發展訴求,實現互聯互通。區塊鏈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幫助大家完成分布式底座、協作基礎,基於區塊鏈實現數據共享、數據流轉、數據確權、數據價值發現。

通過工業知識圖譜讓人工智慧從計算智能到認知智能的提升,不僅是用人工智慧計算模型,做簡單的模式識別、人臉識別,而是通過領域性的知識圖譜能夠做推理、做辨別,從認知領域參與到工業製造、參與到工業網際網路具體生產活動中去。

另一個要件是隱私計算。為什麼大家各自要做各自的平臺沒法互聯起來呢?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重要隱私,在沒有工具保護的前提下,直接把工業數據傳出去,既不符合企業的利益,也會給企業帶來安全威脅。

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的三大技術要件是:區塊鏈、知識圖譜為代表的認知智能、隱私計算,再加上工業的生產協同,這四要素共同支撐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我們自己本身是做區塊鏈的,在生態企業中裡也有像通聯數據、矩陣元這樣的分別在知識圖譜、隱私計算上有建樹的企業,共同推進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和推進。

10

數字城市

「智慧城市」大家也很熟,國內很多大廠確實在各地同政府合作智慧城市項目。

萬向區塊鏈作為國內最早的區塊鏈頭部企業,數位化和智能化是相生相伴的,區塊鏈基礎設施+隱私計算構成的數據基礎設施底座之上,最大、最有前景、最有影響力的應用場景不是做溯源,不是做供應鏈金融應用,而是把這個「底座」融入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2020年3月份上海市領導到萬向區塊鏈視察、調研復工復產時專門提到區塊鏈在社會治理、城市建設、民生方面有什麼應用。我們從這樣的視角重新思考區塊鏈+隱私計算數據基礎設施對城市、社會的價值,後來我們同上海市北高新聯合成立了區塊鏈+數據聯合實驗室。

2020年Q3以來,萬向區塊鏈參與到上海北外灘建設中,10月底和虹口區、北外灘共同發起成立了「北外灘國際區塊鏈創新生態港」,以建設北外灘的大背景,發揮企業優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上海發展新高地——北外灘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區塊鏈+大數據+隱私計算等作為新基建的數據基礎設施,同交通、電力等城市基礎設施一起建設、一起推進。數據產生、確權、流轉、價值發現等,通過區塊鏈上原生的基礎設施,為數字城市、數字公民從概念到現實提供支撐,真正把區塊鏈+隱私計算+大數據的技術用起來,在城市建設中發揮作用,惠及民生。

11

比特幣

區塊鏈技術源起比特幣,從中本聰發表的比特幣白皮書至今,有很多的創新,但很大部分還是繼承和延續,比特幣是區塊鏈繞不開的話題。

僅就現象而言,昨天比特幣這個另類投資品的價格達到了歷史新高。如我前面所講的,不管大家有什麼樣的討論,那麼多的資金參與比特幣這個「遊戲」中來,值得我們思考。

2020年不得不提的就是「灰度」,2020年灰度所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經達到了60.72萬枚,這是非常巨大的一筆資產。

灰度自己完成了在二級市場上售賣比特幣另類資產、配置的合規架構,並持續在二級市場上配售GBTC(BTC拆分後的產物),長期對比特幣是有溢價的。

我想說的,資產背後還是技術的支撐,因為程式設計師代碼寫得好、東西設計得好,因為有那麼多程式設計師為項目維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才有目前市場的繁榮。

12

以太坊2.0

以太坊2.0會從PoW共識轉到PoS共識。一方面,所有的升級都是為了滿足應用需求。1.0 PoW共識機制會影響鏈上的TPS。當然,還有其他的治理上各種各樣的考量,很顯然智能合約的迭代、功能完善、打包效率提升等的需求,推動以太坊從1.0到2.0。另一方面,技術開發都是在迭代中完善,小步慢踱,日拱一卒,逐步把事情堆起來,ETH2.0不是一蹴而就的。

ETH1.0到2.0的升級分為好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Phase 0,信標鏈+Staking。中文翻譯「信標」一詞不是很好理解。信標鏈可以理解為是個「標尺」,通過信標鏈可以獲得區塊鏈網絡中所有交易事務的最終確認全局狀態。第一步先把東西做起來,綱舉目張。

在信標鏈中,可以質押32個ETH來成為節點,每年可能獲得 10%左右 ETH Staking獎勵。目前Phase 0已經啟動,剛開始推特上還有人擔心如果質押達不到預定的線,2.0是不是又要推遲了。但可以看到大家對於以太坊的信心和熱情還是足夠的,最後超額質押。

第二階段:Phase 1,預計2021年會上線分片鏈,只是數據的分片。Sharding在2017年就是行業的重要賽道了,通過Sharding的方式提升區塊鏈效率。

第三階段:Phase 2,當標識有了,分片有了,這一階段就會上線智能合約,先將數據上到鏈上去,再通過智能合約進行複雜操作。這一階段預計到2022年上線,從現在開始至少要400多天才到2022年初,工程還是很長的。

13

Layer 2

Layer 2是伴隨著ETH2.0的很火的名詞。不過Layer 2也是比較老的概念了。Layer 2技術包括狀態通道、側鏈、Plasma等。

對於這幾種Layer2方案,我努力客觀地說,早期大家擺出幾種方案,條條大路通羅馬,後來做著做著發現,雖然都可以到,但有些的會更快一點,有些會篤定一些,有些就逐漸消亡了。

14

Rollup

Rollup是指把幾百種交易打包在一起以提高區塊鏈性能,由礦工、代理人、運營方等的角色進行交易打包。區塊鏈信任是去中介化的,但是效率和公平不可能兼得,因此Rollup為了效率讓渡公平,找中間運營方打包交易,一起提交。隨著新中介的引入,Rollup會有不同的做法,通俗地說,一種是「我信他」,一種是「我不信他」。

「我信他」即Optimistic Rollup,類似傳統的分布式領域的樂觀鎖(Optimistic Locking)一樣,

相關焦點

  • 萬向區塊鏈杜宇:區塊鏈,脫虛向實|甲子引力
    最近,區塊鏈成了一個熱詞,我會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對當前行業發展的看法,以及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我認為,區塊鏈能夠「賦能」實體經濟,今天我也會就這方面和大家做一個探討。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機器」首先,介紹一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
  • 萬向區塊鏈杜宇:區塊鏈,脫虛向實
    在11月10日舉行的「產業創新」專場論壇上,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以「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為主題展開了分享。 杜宇認為,區塊鏈在安全、效率和流程簡化三個方面會有更多應用。萬向控股自2015年起,開始正式布局區塊鏈,成立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要做以下幾件工作: 一是行業研究,為創業者提供指引,為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二是通過翻譯出版區塊鏈書籍、舉辦區塊鏈全球峰會和區塊鏈知識講座,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三是在全球範圍內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孵化。
  • 萬向區塊鏈王允臻:分布式加持:區塊鏈賦能工業物聯網
    12月2日,「2020灣區區塊鏈技術發展論壇」在東莞現代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活動以「鏈通天下 數創未來」為主題,由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東省區塊鏈專家委員會主辦,東莞市大數據協會承辦,東莞市數字產業協會、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第一分院、東莞市人工智慧學會、深圳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協辦。
  • 萬向區塊鏈羅榮閣:人工智慧解決生產力,區塊鏈解決生產關係
    「人工智慧大數據解決生產力的問題,區塊鏈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多個生產主體博弈關係的問題。」在4月27日的華爾街見聞新金融100人主題論壇上,萬向區塊鏈首席技術官羅榮閣這樣說到。 區塊鏈賦能產業網際網路 羅榮閣認為,在數據即競爭力的當代世紀,區塊鏈能夠為產業網際網路提供賦能。
  • 萬向區塊鏈:將實物資產轉換為數位化資產
    9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國內知名區塊鏈企業萬向區塊鏈位於上海的辦公地。   2019年,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下稱「萬向區塊鏈」)攜手聯通物聯網   萬向區塊鏈與合作夥伴運用「區塊鏈+物聯網」解決了這個供應鏈金融中的痛點。怎麼做?
  • 最早收購美國公司,比馬雲還早進千億的萬向集團,這一次押注了區塊鏈
    2015年9月,萬向控股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中包括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itshares創始人沈波,Vitalik 擔任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15年10月,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區塊鏈峰會。同年10月,又推出「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叢書」,目前已經出版《區塊鏈社會》等三本著作。
  • 「融合創新」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在急劇變化的世界與飛速發展的行業面前,交流與對話能夠為我們洞察行業帶來更多啟發。   因此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將於2020年10月23日-28日舉辦「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為大家提供一個了解世界前沿技術,與世界新銳觀點碰撞的平臺。國際周包含2020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開放日、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 萬向區塊鏈 CTO 羅榮閣 CCF-ADL 講習班下篇:區塊鏈技術及其商業...
    羅榮閣,現任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 CTO (首席技術官),主持區塊鏈技術及行業應用相關的工作。他擁有 15 年的IT技術規劃及管理方面的從業經歷,曾在中國證監會直屬的證券期貨交易所負責技術系統規劃工作,長期與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等國際領先交易所集團共同開展核心交易系統研發合作。
  • 唯鏈即將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上約」區塊鏈主題論壇
    唯鏈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陸揚將參加「鏈智未來賦能產業」區塊鏈主題論壇並發表講話,這也是區塊鏈元素首次被納入大會主題。本次區塊鏈主題論壇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主辦;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螞蟻集團、歐冶雲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承辦。
  • 區塊鏈世界的資本大鱷
    沈波,投行背景,喬治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BitShares團隊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創始人,分布式資本合伙人,專注區塊鏈領域投資項目,在最新的胡潤百富榜中以70億身家位列區塊鏈行業第六位,被譽為「區塊鏈股權投資第一人」。
  • 唯鏈將會參加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
    上海2019年8月26日 /美通社/ -- 9月14日至9月18日,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大會之一 -- 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將由中國一流的區塊鏈研究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組織舉行。
  • 風起雲湧,誰能稱雄區塊鏈?
    今年12月初,火幣作為一家民間機構,參與承辦了「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和區塊鏈國際合作論壇」,這也是全球首個區塊鏈全球部長級會議,包括俄羅斯、巴林、印度尼西亞等十幾個國家的部長級代表齊聚,展開對話。《後廠村7號》也是本次會議現場的參會媒體之一。李林眼見的景象是,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發區塊鏈技術,以便能在下一輪科技競爭中脫穎而出。
  • 金色觀察|深證區塊鏈50指數發布 2020年區塊鏈產業發展路徑明晰
    OKEx研究部高級研究員李煉炫對金色財經表示,對區塊鏈行業而言,主要是代表了傳統資本市場對區塊鏈行業的認可,有助於提升行業信心。但同時,對於部分媒體所說的「深證區塊鏈50指數反應了區塊鏈產業市場的表現」並不認可。原因在於真正的區塊鏈上市公司少,而樣本股列表中的這些公司並不是把區塊鏈當作主營業務,而是研究區塊鏈技術與其主營業務的相結合。
  • 跟蹤| 獲得1.5億區塊鏈投資後,矩陣元怎麼做區塊鏈?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2017年7月,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商矩陣元與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聯合開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BCOS(BlockChain OpenSource)實現了完全開源。再接再厲,近日矩陣元發布了四大圍繞區塊鏈數據安全計算的技術——安全多方計算平臺(MPC)、非交互零知識證明(NIZK)、硬體錢包和區塊鏈平臺JUICE。
  • 鏈博科技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入選人民網2020區塊鏈應用藍皮書
    近日,由人民網區塊鏈研究院策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區塊鏈應用藍皮書:中國區塊鏈應用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藍皮書」)正式出版發行、發售。
  • ...鏈攜手七家行業領軍企業發布《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白皮書》
    今天,中化集團旗下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麥格理集團大宗商品及全球市場、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聯合發布《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特邀中國國際商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參與編寫
  • 管中窺豹中國區塊鏈生態格局:CBDC如何在2020年助力區塊鏈的採用
    一、中國區塊鏈披露應用項目數位居首位據陀螺財經的研報,從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9月1日,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數量呈下降趨勢。全球新增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披露約345個,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63個項目。其中,中國以項目數252個位居全球第一位,約佔據全球項目的73%,同比增長12%,落地數遠超第二位美國的27個。
  • 《圖說區塊鏈》:一本非常適合小白入門的區塊鏈啟蒙書
    嗯,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吧,它一共分了5個篇章,起源篇,原理篇,人物篇,應用篇,還有裝備篇,其中花了大量篇幅的是原理篇和應用篇。不過老實講,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本書收穫是沒有那麼大的,畢竟我在區塊鏈這個行業裡也混了一些時候,這些老生常談對我的幫助實在是極度有限。
  • 專家論區塊鏈產業發展關鍵詞:應用、融合和培訓
    專家論區塊鏈產業發展關鍵詞:應用、融合和培訓 2020-10-22 18:18:12 ·2020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峰會現場。
  • 區塊鏈,上海又掉隊了嗎?
    在去年年底,我恰好因公去了趟廣州,和老趙打了個照面喝了頓酒,老趙給我吐槽了廣州的天氣,吐槽了廣州的資本環境,也吐槽了粵菜,唯獨沒有吐槽搬公司的事兒。「上海的政策,和認知,都跟不上區塊鏈這行業發展的腳步。」酒意正酣的老趙拍拍我肩膀,「別呆在上海,不是上海不好,是上海不適合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