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三個陰爻,是純陰卦。乾卦有剛健之性,坤卦有柔順之德。坤字土字旁一個申字,土為地,申為方位。大地安靜而至柔至順,以順承乾卦。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坤卦的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和乾是一對互補的卦,萬物之氣開始於天,萬物之形形成於地。坤卦在人為卑,在物為雌,在事為靜,在學為能,在時為秋。佔的這個卦,自己只能做個別人的跟班,而不能獨當一面。小人如果知道自己柔弱,而能順從剛明的君子則能有吉。君子佔得此卦,應該知他的氣運在坤,要效法坤順之義,柔順處事。
坤為地,順承太陽之乾。地為土壤積累而成,與天地陰陽結合,化生萬物,承載萬物。在人則為妻。臣事君,妻隨夫,都是效法地道的至順之性。
坤之「元享」,即乾之「元享」,就像月亮得到日光照耀而有光。馬的性情,柔順而能服從於人,牝馬就是母馬,性格尤為柔順。你看草原上的馬群,都是以十匹母馬跟隨一公馬而行,母馬非常忠貞,從來不去其他馬群,「牝馬之貞」,就取象於這個。然而乾卦曰龍,坤卦曰馬,以龍飛天上,變化莫測,馬行地上,能服於人。故曰「利牝馬之貞」。
坤從乾後,是「順承天」,也是「得主有常」,無往不利。「攸往」者,是說有所行。坤得乾則剛柔並濟,臣的君主,則君臣相隨。「西南」是陰方,西南方有巽、離、兌,這些卦都是陰卦,是坤的同類;「東北」陽方,有坎、艮、震卦,為乾的同類方。「西南得朋」,坤以陰卦前往同類陰卦之方;「東北喪朋」,坤以陰卦前往東北陽卦方。以陰往陰,則與陰為類,以陰往陽,則從陽有慶。因此《彖傳》曰「西南得朋,乃與類型;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指安於坤順,以配乾健,因此說「君子有攸往」,這都是效法坤順的道理。
《象傳》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徳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的常。西南得朋,乃與類型。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乾元坤元,都出於太極。坤順承乾,坤為陰之元。乾元在陽,故「大」;坤元屬陰,因此不說大而說「至」。「至」者,是說已經到了極點,六爻純陰,六十四卦只這一卦。
乾元之氣與坤元之氣相交而生發萬物,「至裁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此卦上下都是坤,有重厚之象,能承載萬物,所以說「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成享」。馬是陰類,牝馬則是陰而又陰,其性柔順,而又能行遠,故曰「行地無疆」
《大象》日:地勢坤,君子以德載物。
此卦兩坤相重,厚重之象,大地以其厚重之德承載萬物,因此君子法坤象,以厚德待人,包容別人,就像坤之承載萬物,因此說「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象傳》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坤卦第一爻,初六的象徵,就像行走在霜降的地面上,就知道寒冬即將來臨,快要結冰了,所以象辭說:行走在有霜的地面上,便知道堅冰要來了,這是說陰氣開始凝結,按順序推求下去,寒冷冰凍的日子自然就會到來。
初爻居純陰之初,陰氣剛剛開始,但很快就會到達冰凍期。所以說觀察陰氣漸長,就要預防堅冰之期的到來,就是防微杜漸的意思。《象傳》曰「陰始凝」者,即小人的邪念開始萌芽,如果不祛除,任其發展下去,就會不可遏制,以至滅身喪家。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象傳》日: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此爻以陰居陰,即坤之主爻。乾卦的九五,坤卦的六二,各居陰陽之本位,又合中正之德。乾為君,故以九五為主;坤為臣,故以六二為主。六二有臣道的全部優秀品德,正直無私,稱之曰「直方大」。直者正直無私;「方」是做事有原則,「大」為廣大,功勞大。此爻得坤道之純,有中直、方正、廣大之德,但處在坤卦時,還是要馴順,謹慎小心,以防堅冰的到來。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象傳》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三爻不中不正,而居內卦之極,其思想行為難免有不中不正的過失;而且六三柔順之臣,與六五之君都是陰柔之爻,因此不相應,是君子不能遇到能夠賞識他的領導。周易中,凡是六三,多不得時,不得位,雖有才識,只宜韜光養晦,以等待時機,如果鋒芒畢露必招疑忌,因此戒之以「含章」。守靜而自處,故曰「可貞」。如果君子能有這樣的品行,有機會出來為王做事,不居功自傲,即使做事不成,也能為後來人打下基礎,因此說「無成有終」。六三居下卦之上,乾之九四,坤之六三,都是在進退未定之地,曰「在淵」,曰「含章」,因此都加「或」,是將進未進的意思。在此進退之際,應該不失時機,出來做事。
《象傳》「時發」者是說六三能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能發揮他的才能。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象傳》曰:括無咎,慎不害也
六四雖柔順得正,而居四爻多懼之地,因此它也不會有什麼作為。四近五爻君位,而兩個柔爻上下不親,是大臣不被信任之象。在這個時候,應該慎重小心,尤其要守口如瓶,如紮緊口袋一樣管好自己的嘴,大智若愚,這樣也只能落個「無咎無譽」,因此說「括囊,無咎無譽」。「無咎」,是在避害,「無譽」,是在逃名。因此,六四也不要刻意去追求守口如瓶的好名聲,在這個時候,只有深藏不露,不鉤名釣譽,謹慎小心,方能無咎,故《象傳》:「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象傳》曰:黃棠元吉,文在中也。
黃為土色,屬中央;裳為下服。黃中色,守中而居下,為臣子之象。這個爻以柔德居五爻尊位,就如攝政輔佐周成王的周公。然而坤卦純陰,六爻都是臣,不可以以六五為君。佔得此爻者,是有周公之大德,輔佐國君。六五能恪守臣子本分,沒有僭越之失,因此說「黃裳,元吉」。如果居六五尊位而篡權謀私,黃衣加身,則必有大兇。《象傳》曰:「文在中也」,坤為文,五居中,是說美積於中而形於外,是能柔中而恪守臣節,故能元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象傳》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上爻居全卦之終,是陰邪極盛之時,六爻變為剝,有一陽與五陰相戰之象。在初六履霜之時,聖人就諄諄告警寒冰將至,到上六時陰邪之勢已經過盛,開始剝陽,剝之太甚,以至於相戰於野。陰雖盛大,但陰極陽復,相戰不可避免。血者傷害的嚴重,玄者天色,黃者地色,是陰陽相戰,兩敗俱傷,故曰「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其道窮也」,其指君臣之道而言。至君臣相戰,其做臣子的橫逆無道固然可誅,但是其君也不能說沒有過錯,故曰「其道窮也」。龍本來是乾之象,坤卦上六說龍者,是陰極而欲為龍。於野者,是因為上六在外卦之外。爻辭雖不言兇,但其兇可知。
用六:利永貞。《象傳》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永指長遠。坤卦之象純陰,為臣、妾之義,柔順貞正,始終如一。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從二夫,就是「永貞」的意思。為人臣,為人妻,就要「永貞」,如果反覆無常,就是大兇之道,故曰「利永貞」。然而陰爻的本性,就是容易變而難以始終如一。《象傳》曰「以大終也」,是說坤卦不變柔順之道,就能有好的結果。如果變動則是陰侵陽,違背常理,難得無咎。
按:乾之用九,以過剛強,宜堅守無首之道;坤之用六,以陰道、臣道、妻道,宜堅持恆常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