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音樂《老鷹之歌》,世界文化遺產,穿透靈魂的天籟之音

2021-01-08 梅姐視角

《山鷹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魯民歌,以其悠遠、神秘旋律和古樸、獨特的民族曲風,令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旌神搖、心馳神往。

初識此曲是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悲情故事、雄壯山脈,配合著一首豪邁、悲愴的音樂,大氣且蒼涼;充滿著原生態風味的吶喊,以及印第安民族元素的裝扮,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當時電影看哭了我,第一次覺得街頭賣藝人身上有一股不卑不亢的秉性......而這首曲子也讓上千萬人潸然淚下,在不同種族、國家、宗教、文化的人心裡泛起漣漪,有中國觀眾感慨:「一首曲子,道盡一個文明的誕生、崛起、衰亡。」

靜聽此曲,空靈飄逸,哀婉悠揚,思緒遠去......《最後的莫西幹人》電影音響效特棒,獲第50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原版是基於秘魯自由戰士的故事,由作曲家於1913年按照安第斯山區民謠譜寫而成。

最早的歌詞中譯文大意是:「神鷹,安第斯山的王者,把我帶回我親愛的土地,我的家鄉安第斯山,我要和我思念的印加兄弟們生活在一起。在庫斯科廣場上等我,讓我們一起在馬丘皮丘和懷納皮丘上空翱翔。」

1970年,流行音樂史上最佳重唱組合西蒙和加芬克爾,在其專輯《憂愁河上的金橋》中演唱了這首歌曲,保羅·西蒙重新進行了填詞,改名為《老鷹之歌(如果我能夠)》。

西蒙的嗓音鬆弛自然,加芬克爾音色輕柔高潔,兩人的和聲如詩如夢一般豐富多彩,令人魂牽夢繞。他們的合唱使之成為世界名曲。

鄧麗君也演唱過這首歌,中文歌曲的名字是:「舊夢何處尋」。

讓心裡流淌著逐夢遠方的熱血,靈魂才會飛的更加高遠。

這首歌旋律寧靜、深邃、高遠,讓人心境明澈,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已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穿透靈魂的天籟之音,全球播放創下2.1億。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音樂《老鷹之歌》,世界文化遺產,穿透靈魂的天籟之音
    《山鷹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魯民歌,以其悠遠、神秘旋律和古樸、獨特的民族曲風,令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旌神搖、心馳神往。《憂愁河上的金橋》中演唱了這首歌曲,保羅·西蒙重新進行了填詞,改名為《老鷹之歌(如果我能夠)》。
  • 經典音樂:世紀排簫《老鷹之歌》天籟之音!
    經典音樂:世紀排簫《老鷹之歌》天籟之音! ▼排簫版《老鷹之歌》 我寧可是只麻雀, 也不願做一隻蝸牛
  • 薩克斯世界名曲《老鷹之歌》,天籟之音,觸動靈魂!
    享譽世界的秘魯名歌《老鷹之歌》以其悠遠、神秘的旋律和古樸、獨特的安第斯山區民族樂器編曲令無數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馳神往。近日,秘魯政府將作曲家達尼埃爾·阿洛米亞·羅布萊斯(DanieL alomia robles)於1913年創作的這首名曲宣布為該國的國家文化遺產。
  • 2019赤峰融合音樂季,聆聽來自世界頂級鋼琴的天籟之音
    德國貝希斯坦鋼琴入駐赤峰融合樂器城,04月7日、04月8日、04月9日,誠邀瀋陽音樂學院馮源教授、ABRSM資深培訓講師梁崴老師,舉辦「2019赤峰融合音樂季」。馮源教授馮源教授簡介此次融合音樂季演奏的鋼琴為C.Bechstein D282世界頂級的演奏會九尺鋼琴,首次登陸赤峰。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聆聽來自世界頂級鋼琴的天籟之音。
  • 經典再現丨《老鷹之歌》,直擊靈魂深處
    這首旋律已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寧靜,深邃,高遠,讓人心境明澈。 排簫《老鷹之歌》 (視頻前廣告由微信自動添加,敬請諒解) 口琴曲《老鷹之歌》 保羅西蒙演唱版《老鷹之歌》
  • 張家界景區合奏天籟之音:讓音樂影響世界
    著名鋼琴演奏家元傑面對張家界武陵源的三千奇峰,彈奏盪氣迴腸的《我愛你,中國》,拉開黃龍音樂季序幕 在海拔1200之米的張家界天子山御筆臺巔峰之上的彈奏 華聲在線訊(通訊員 王建軍 鄧茵) 8月5日,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武陵源,以奇峰峻岭、沃野稻田、劇場綠色屋頂等為舞臺,2018黃龍音樂季開幕式音樂會隆重上演
  • 尋找天籟之音計劃啟動,原生態音樂人向世界發聲
    對比旋律簡單、歌詞多以方言為主的原生態音樂,精心編排的流行音樂和講究歌詞藝術的hip-pop音樂更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年輕一代,從小受到韓流文化和西方流行文化的影響,他們對於內蒙古長短調牧歌、陝北信天遊等原生態音樂的了解趨近於0。缺少了年輕一代的關注,原生態音樂的傳承成為了一大問題。
  • 印第安人《老鷹之歌》街頭演奏好聽到爆!聽醉了…
    Alexandro演奏的這首《老鷹之歌》,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鄉村民謠。他的主要演奏樂器是蕭和笛,他身著標準的印第安文化元素的民族服裝,以及每一首充滿著原生態的音樂,給路人留下深刻地印象。源於秘魯的靈魂之曲,來自印第安的靈魂之聲!秘魯世界名歌《老鷹之歌》以其悠遠、神秘的旋律和古樸、獨特的安第斯山區民族樂器編曲令無數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馳神往。
  • 天籟之音 世界永恆-天籟傾情贊助老帕告別巡演
    ……」  這首被世界傳唱的經典歌曲《我的太陽》,幾十年來一直經久不衰。12月6日,上海大舞臺座無虛席,上萬名帕迷在這裡聆聽了世紀絕響。「太美了,感覺來自天籟的聲音,能穿透你的心靈。」現場奔赴演唱會的天籟車主如此描述。  一位偉大藝術家即將謝幕,一個高音區飛翔者從此停唱。我們回憶他的9個漂亮的高音C,卻同時又為這世界的絕唱從此塵封而感傷。
  • 文化| 「天籟之音」——呼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中國蒙古族呼麥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裡,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
  • 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
    原標題: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民間藝人在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音樂節上忘情表演然而,在雪域高原,更重要的是用心靈來聆聽來自藏族最原生態的天籟之音。第三屆藏博會組委會於9月13日起將舉辦為期4天的大型音樂活動「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音樂節」,為遊客和藏族同胞搭建一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音樂與世界音樂藝術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讓人們真正走進了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來蓉唱響天籟之音
    這也是由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主辦,成都商報社、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第24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在國慶期間帶給成都市民、外地遊客的最後一場演出。
  • 侗族大歌為什麼被稱為「天籟之音」?
    撰文/楊秀(中國藝術研究院)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嗨,各位小夥伴們好,今天知力君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天籟之音」,它無伴奏知力君說的是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侗族大歌!01走進侗族侗族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和湖北等省、區。侗族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文字。傳統生產以農業為主,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兼營林業。
  • 美國「天籟之音」輕音樂團首次訪華
    美國「天籟之音」輕音樂團首次訪華  5月4日在蘭州奏響《鐵達尼號》  本報訊(記者李豔梅)5月4日,來自美國世界頂級的「天籟之音」輕音樂團,將在蘭州體育館以「最貼近自然之聲」的曲風上演一場「美國天籟之音浪漫金曲視聽音樂會」。該輕音樂團此次訪華巡演,蘭州是西部地區的第一站。
  • 傳承天籟之音 保護藏族傳統音樂
    隨著時代發展,新興的潮流音樂,也對藏族傳統音樂帶來了衝擊和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天籟之音,《唱響民歌,天籟微你呈現——2016藏族民歌微信歌手大賽》經過海選、初賽,將於5月18日進入決賽階段。大賽海選、初賽和決賽都在微信平臺舉行,巔峰之戰-決賽5月18日至23日啟動。
  • 排簫與豎笛樂隊《老鷹之歌》
    排簫與豎笛樂隊《老鷹之歌》這首樂曲是排簫與豎笛合奏的版本,由來自臺灣的演奏家蔡學仁演奏。
  • 印第安薩滿音樂-老鷹之歌
    《老鷹之歌》享譽世界的秘魯名歌《老鷹之歌》以其悠遠、神秘的旋律和古樸、獨特的安第斯山區民族樂器編曲令無數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馳神往。秘魯政府將作曲家達尼埃爾·阿洛米亞·羅布萊斯(DanieLalomia robles)於1913年創作的這首名曲宣布為該國的國家文化遺產。
  • 旋律只是最粗淺的表達,力量與美感成就「天籟之音」
    近日,微博上一篇關於#心中的天籟之音#徵集活動掀起一陣熱議,網友們紛紛說出對「天籟」的認知以及背後的故事。水木年華樂隊主唱盧庚戌、《紅顏劫》作詞者崔恕、知名樂評人流水紀、音樂人黃立業等人也紛紛分享了他們心中「天籟之音」。
  • 非物質文化遺產——天籟之音侗族大歌
    有句話叫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更多人愛上民族風,喜歡聽民族音樂。年年都出選秀節目,但都是模仿棒子國的唱跳,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樂不香嗎?古風舞蹈不仙嗎?18年出過一檔選秀節目叫做《國風美少年》,但是撲街了,原因實在太多,某些導師沒實力,某些選手也是一言難盡,希望央視的國風選秀能大放異彩吧,期待看到國風崛起!
  • 昨晚放歌古城的天籟之音,來自麗江這個百年音樂世家
    ,弘揚家風文化,傳播民族音樂文化,提升麗江古城文化內涵。由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接風樓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承辦的「中國最美家庭百年音樂世家演唱會」昨晚20:00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