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天籟之音 保護藏族傳統音樂

2020-12-12 四川在線

掃描關注微信平臺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吳楚瞳 四川新聞客戶端記者 袁玥) 藏族歌曲以它豐富多彩的內容,質樸而又熱情的旋律,深受大眾的青睞。隨著時代發展,新興的潮流音樂,也對藏族傳統音樂帶來了衝擊和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天籟之音,《唱響民歌,天籟微你呈現——2016藏族民歌微信歌手大賽》經過海選、初賽,將於5月18日進入決賽階段。大賽海選、初賽和決賽都在微信平臺舉行,巔峰之戰-決賽5月18日至23日啟動。決賽將評選出10位獲獎選手,其中前三位選手將參加由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民族頻率在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壩鄉舉辦的「廣播進藏寨——最美甲根壩」廣播現場主題直播活動。

亞東

汲取藏族文化營養 藏族歌曲獨具魅力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旦卓瑪的《翻身農奴把歌唱》,讓世人開始了解了藏族歌曲,到現在三四十年時間裡,藏族歌曲以它獨有的魅力,引起了大眾的注意,被人們傳唱。大家也對藏族歌曲產生了新的認識,開始大膽嘗試歌曲創作風格及題材的多樣化,時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機結合,產生出大量的優秀作品和音樂新秀。

藏族歌曲在國內外各大歌曲比賽中獲得不少榮譽。如,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於一九八九年十月獲得建國四十周年中國金唱片獎,藏族歌手亞東演唱的《嚮往神鷹》奪得了一九九五年「花城杯」全國音樂電視MTV年度金獎,藏族歌星容中爾甲,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觀眾最喜歡的歌手」獎,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西藏歌手索朗旺姆的《金色的故鄉》獲得「業餘組民族唱法金獎」和「觀眾最喜歡的歌手」獎,最近又有許多歌唱組合和音樂新秀湧現歌壇。如「高原紅組合」、「央金瑪組合」、「天音組合」、「天杵樂隊」等。藏族歌手瓊雪卓瑪、阿勇澤讓,更有韓紅在北京音樂圈的立足。

保護藏族傳統音樂傳承天籟之音

經濟發展給藏族地區帶來了劇烈的文化衝擊,打破藏族地區原有的封閉狀態,內外文化的互動,使當地本土文化在外來文化的影響與衝擊下發生各種變化。相對少數民族自身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而言,這種變化可以說是一種「瞬間」的 突變和巨變。

在音樂生活方面,人們過去所能接觸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音樂,品種單一,無有其它選擇。如今,經濟發展為這種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無窮動力,隨著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封閉落後地區同外界的接觸與聯繫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廣播、電視和網絡,為他們送來了各式各樣的「音樂大餐」。豐富多變的現代音響效果使其聽覺神經受到強烈的刺激,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對這些新鮮、時髦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導致本土音樂在與外來音樂的競爭中喪失大量原有的受眾群。

但「保護」不等於原封不動、畫地為牢式的保留。如何以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式來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音樂極為重要。因此,「保護」實 際上包含了保存與發展兩方面的內容:既要搶在那些已喪失生存環境的古老樂種消亡之前進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記錄、保存工作,以保證我們民族音樂文化基因庫 的相對完整性;同時又要為少數民族音樂及時尋找到一條能與現實相適應的發展之路,以避免其傳承出現斷裂,在中國音樂的語言體系中依然保有其獨特的成分。

對於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保存,康定縣在2005年建立了「康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康定縣的包括情歌、山歌、對歌等音樂在內的所有傳統文化全面收集、集中貯存、科學管理,使其得到妥善的保養與維護。

相關焦點

  • 「道得爾」佛樂團:多徑傳承共享「天籟之音」
    中新社蘭州11月21日電 題:「道得爾」佛樂團:多徑傳承共享「天籟之音」作者 丁思 艾慶龍51歲的拉卜楞寺僧人成來堅措左手持九音雲鑼,右臂拿著小棍有節奏地捶打,和寺院「道得爾」佛樂團成員練習合奏曲目,這組
  • 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
    原標題: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走進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籟之音民間藝人在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音樂節上忘情表演然而,在雪域高原,更重要的是用心靈來聆聽來自藏族最原生態的天籟之音。第三屆藏博會組委會於9月13日起將舉辦為期4天的大型音樂活動「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音樂節」,為遊客和藏族同胞搭建一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音樂與世界音樂藝術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讓人們真正走進了藏族音樂人的世界。
  • 龔琳娜唱響《天籟之聲》 東南衛視弘揚民族音樂
    >龔琳娜帶傷演唱  搜狐娛樂訊 2017年伊始,王菲演唱會「天價票價」及「走音風波  龔琳娜帶著「腰傷」仍堅持參加錄製的節目名為《天籟之聲》,是東南衛視推出的一檔旨在促進民族音樂保護與傳承的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而「腰傷」事件正是發生在首期節目錄製當天。據參加節目錄製的記者稱,與龔琳娜同臺表演的眾多民族音樂人對龔琳娜的敬業表現紛紛點讚,現場觀眾更是數次掌聲齊鳴,節目氣氛嗨到爆!
  • 第五季《天籟之音——中國藏歌會》強勢回歸 開啟新藏歌時代
    .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衛視全力打造的第五季《天籟之音一中國藏歌會》 已進入錄製階段,將於10月底之前完成十期錄製,並於10月11日起,每周四晚20點30分在四川衛視播出。譚伊哲擔任音樂總監用三種樂隊打造極致Live體驗第五季《天籟之音一中國藏歌會》 的音樂總監由譚伊哲擔任,他是中國著名的音樂製作人、作曲家、音樂總監,編曲家,集多種樂器演奏於一身,曾擔任過眾多演唱會和節目的音樂總監,參與超過百張唱片音樂製作及編曲。
  • 侗族天籟之音響徹首府的夜空
    聆聽侗族天籟之音 向民族音樂致敬——侗族音樂家陳國凡作品音樂會暨新書《侗族天籟之音》首發式在邕舉行
  • 鬧布多傑「天籟之音歌手選拔賽」西寧賽區奪冠
    11月15日,「2014天上西藏·天籟之音歌手選拔賽」西寧賽區選拔賽在西寧隆重舉行,來自青海、甘肅兩省藏區近百人參加了比賽。青海師範大學學子鬧布多傑榮獲西寧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比賽過程異常激烈,鬧布多傑同學經在三輪激烈的比賽中,憑藉天籟般的嗓音、全面的音樂素養及超群的舞臺表現力,徵服評委和觀眾,摘得西寧賽區第一名的桂冠,將於今日與其他三名晉級選手代表青海省赴西藏參加全國總決賽。  本次大賽為所有懷揣音樂夢想的藏族歌手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 這些流傳於古代音樂,乃是天籟之音,為中華文化之博大而點讚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至今,其中包含有音樂、歌舞等,雖然上千年過去啦,但依然是天籟之音,這些精美的傳統音律你聽過嗎?1、景頗族目瑙縱歌目瑙縱歌又稱總戈,意為歡聚歌舞,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聚居區,是景頗族最為隆重的傳統民族節日,目瑙縱歌產生年代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
  • 尋找天籟之音計劃啟動,原生態音樂人向世界發聲
    對比旋律簡單、歌詞多以方言為主的原生態音樂,精心編排的流行音樂和講究歌詞藝術的hip-pop音樂更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年輕一代,從小受到韓流文化和西方流行文化的影響,他們對於內蒙古長短調牧歌、陝北信天遊等原生態音樂的了解趨近於0。缺少了年輕一代的關注,原生態音樂的傳承成為了一大問題。
  • 虎牙原生態藏羌彝民族超強演唱原汁原味民歌 水友直呼:天籟之音!
    6月13日,由北河三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指導、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作為支持單位的「歸山·非遺雲上音樂會」圓滿結束,虎牙獨家全程直播,各族音樂人齊聚一堂,原生態藏羌彝非遺傳承人現場完美演繹超強民族融合音樂,帶你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世界,享受一場盛大的線上雲live演唱會!
  • 《天籟之聲》傳承民族音樂 彰顯文化自信
    ­  《天籟之聲》致敬傳承,唱響經典­  讓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更入人心­  《天籟之聲》作為一檔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它本身「原創+民族,創新+傳承」的節目理念,使節目一經播出就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在節目形式上的創新以及對於民族音樂的致敬和傳承在當下音樂真人秀節目中獨樹一幟。
  • 成語中的音樂【第50期】天籟之音
    在音樂生活中,當形容某一演奏,特別是演唱的聲音十分動聽悅耳時,我們常常用到一個詞語——天籟之音。天:自然。成語例如:渾然天成。籟:從洞孔中發出的聲音,自然聲響,如自然界的風聲、泉湧、鳥鳴等音響。成語例如:萬籟俱寂。
  • 文化| 「天籟之音」——呼麥
    呼麥既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演唱,主要流傳於中國北方的內蒙古和新疆,蒙古國的西部和俄羅斯的圖瓦等蒙古族聚居區,從13世紀產生傳承至今。呼麥是一種古老的歌唱方式,聲音從喉底裡發出來,悠悠遠遠地往一個很深很深的隧道裡面鑽,那個隧道是時間的記憶。據說,呼麥已經有千年歷史,而今已是蒙古國寶級的藝術,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 聆聽土族兒女的天籟之音
    青海新聞網訊 「道拉」是土語,漢語意為「唱歌」的意思,主要在土族婚禮等喜慶節點演唱,是土族特有的宴席曲,2006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舉辦「道拉」大賽,目的就是更好地傳承、保護和發揚好土族特有的「道拉」文化。
  • 貞豐八音古樂奏出天籟之音
    (原標題:貞豐八音古樂奏出天籟之音) 繼雷山周末聚活動之後,貞豐非遺文化盛宴將於
  • 昨晚放歌古城的天籟之音,來自麗江這個百年音樂世家
    由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接風樓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承辦的「中國最美家庭百年音樂世家演唱會」昨晚20:00舉行。,懷著感恩之心,舉辦一場特殊的家庭音樂會,旨在重樹家風文化,提倡保護民族根文化,提升麗江古城文化內涵,讓美麗的納西田園之聲唱遍世界。
  • 扎西平措獲邀《直通春晚》,西域天籟之音獨樹一幟
    2017年《中國新歌聲》總冠軍得主扎西平措,聽他演唱歌曲,仿佛入境心靈淨化之旅。在去年最後一期央視《我要上春晚》節目中,扎西平措獲朱軍頒發的直通卡直接進入《直通春晚》舞臺。來自高原的扎西平措,皮膚黝黑健康,牙齒潔白,形象憨厚質樸。站在央視《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 扎西平措以一曲《春》之歌,俘獲了評委和現場觀眾。主持人和評委凱麗意猶未盡,希望多聽他唱幾首歌。
  •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要唱山歌只管來,拿條凳子坐下來;唱到雞毛沉落水,唱到石頭浮起來。」客家人能歌,在廣闊的田野裡,在美麗的江河堤畔,總能聽到悠揚甜美的曲調。
  • 藏族傳統音樂形態特徵研究
    藏族傳統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三大類,內容與形式都極其豐富。一般而言,對音樂作品進行形態分析(或稱本體分析)時,所關注的基本內容,在多種音樂作品分析的教科書中,稱之為"音樂構成要素",或稱"音樂基本表現手段",其內容包括旋律、節奏、節拍、調式、調性、速度、和聲、音區、音強(力度)、音色、演奏(演唱)法、織體,以及曲式結構等方面。
  • 《天籟之聲》以民族歌手為載體 做年輕人喜歡的民族音樂
    以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為使命,《天籟之聲》的舞臺上演繹的是不一樣的民歌風採:騰格爾用北方蒙古調演繹南方情歌《小河淌水》,曲中原本溫潤深沉的男女之情平添出一分遼闊大氣之感,而騰格爾在首段自彈鋼琴,讓這分男女之情更加靈動,現代感十足;陝北民歌手賀國豐把南簫這一樂器與陝北民歌融合,原本空曠高亢的《神仙擋不住人想人》多了一分溫婉深情,創造出讓人驚豔的視聽享受;一曲取自《楚辭》的《山鬼》,
  • 藏族歌王撞臉劉能 神級天籟之音豪戰迪瑪希
    扎西尼瑪   「進口小哥哥」迪瑪希成網友新寵,憑藉海豚音和鮮肉顏值儼然已成為流量擔當「新老公」,而與此同時,中國風音樂競唱節目《耳畔中國》上神似劉能的「藏族歌王」扎西尼瑪的橫空出世,被不少網友評論歌藝驚豔堪稱神級天籟、較「進口小哥哥」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