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儂軟語水鄉,佳人顧盼流光!這家漢服店,好!

2021-01-09 三坑姐妹花

吳儂軟語水鄉,佳人顧盼流光!這家漢服店,好!

哈嘍姐妹們!

最近你們有玩《江南百景圖》嗎?!

身邊好多朋友都在玩!雖然我遊戲沒玩清,但是裡面的角色立繪都好好看啊!

完全勾起了我的漢服欲。

於是打開某博和某寶,開始刷刷刷!

不是價格太貴就是選料太差,我都差點放棄了。

結果一家名為蘇子衿的店闖進我的眼帘。

本身我就很種草子衿物語這家店,所以對子衿這個名字很有好感。

點開之後發現,是家寶藏店來的!

她家主打明制漢服,以及原創蘇式漢服。

而店家和設計師也都有說到做到。

整家店吳蘇韻味十足,衣服也都相當有江南水鄉的味道。

特別是畫中仙和錦屏春這兩件!

濃濃的大家閨秀感。

簡直完美復刻古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大小姐模樣。

穿上之後感覺時間都變得緩慢、雅致。

整個人也變得細細軟軟的,說話也會輕聲細語,怕驚擾了誰~

感覺吳儂軟語在輕啟的朱唇中緩緩流淌。

不過她家最近上的新款醉芳華和前面兩款不一樣,選色採用濃烈的朱紅色。

濃鬱卻不張揚,更顯莊重。

幾番觀察之後發現,原來這幾件竟是一整個系列——吳音雅韻。

而整個系列的靈感來源於我國傳統戲劇《牡丹亭》,醉芳華則是摘取柳夢梅中狀元回鄉和杜麗娘重逢一段。

這樣有敘事性的衣服,太招人愛了!

我最心水的一點,除了衣服背後的故事之外,她家的做工選料都一級棒。

就連刺繡也是聘用了十幾年蘇繡經驗的老師傅親自上陣,調整機位的針數和間距。

選用人工繡線,保證機繡的一針一線如同人工手繡一般溫和、貼服。

店家也會自身試衣,保證絕不扎人。

這樣用心的店子,真是愛了愛了!

不僅刺繡用心,選擇的布料也都是比較輕薄透氣,不會悶,也不會太厚重,一年四季都好穿!

而且價格也比較合理,衣裙的單品價基本都是170-400之間。

有能力的姐妹可以入大全套,資金不足的姐妹選購一些單品也是很不錯的哦~

一切消費還是要量力而為~

而且全是現貨不用等!不用等!姐妹們趕緊衝鴨!

想了解更多三坑美衣、好物、好店、上新搭配資訊,就趕緊關注我吧~

愛你們~啾咪

相關焦點

  • 搖曳在江南的水鄉,細聽烏篷船裡的歌聲,感受吳儂軟語的細膩
    許多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都是這個地方給予的靈感,在這些江南水鄉裡,蘇州可以說是較為出挑的一個了,這個地方有風流才子,也有翩翩佳人,更有無數流傳已久的感情故事。走進蘇州,你可以看到舊時的小巷,穿一襲古裝走進去,感覺好像時空都倒流了,回到了那個大家閨秀翩翩公子的時代。
  • 吳儂軟語蘇州話妙不可言趣聞多
    吳儂軟語蘇州話 妙不可言趣聞多禎兒蘇州是美麗的。西郊的茫茫太湖,煙波浩淼,帆影點點;城裡的大街小巷,粉牆黛瓦,曲巷幽深;周邊的夢裡水鄉,小舟輕蕩,船歌悠悠;明清的古典園林,精巧雅致,古色古香……有人常把蘇州比作是個溫婉美麗的女子,是小巧精緻的美,是寧靜安逸的美,美得就像一個溫柔多情的女子。還有那蘇州人特有的吳儂軟語,那軟軟的吳方言,那糯糯的蘇州話,更像溫婉的小家碧玉。曾到過蘇州的遠方遊客,都會被蘇州的美景所陶醉,都會被蘇州的吳儂軟語所牽絆。
  • 吳儂軟語——溫婉.蘇州
    吳儂軟語——溫婉.蘇州春天,是江南的季節,草長鶯飛間,花飄柳香、古木蒼翠欲滴,人說江南好,蘇州尤甚之,窗格剪影、蒼木飛簷都透著江南的古典與溫婉。歷史的名城除了美景離不開人文,而崑曲這古老的劇種就起源於蘇州的大蒼南碼頭,跟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詞曲典雅、行腔婉轉,而這獨特的吳儂腔調也融入了蘇州人的骨血,成就了如今的吳儂軟語。園林、崑曲,缺了哪一樣,都讓蘇州顯得不那麼完整。夜晚的姑蘇城少了白天的喧鬧和繁華,泛舟河上,穿過一座座小石橋、划過一戶戶人家,遠處傳來悠揚的評彈小曲,近處漿聲影動,小橋流水間靜靜體會著姑蘇。
  • 85後才女編寫「蘇州話拼音教材」欲傳承吳儂軟語
    生活中的胡舒寧每天穿著漢服。  昨天下午,聲聲悠揚婉轉的吳儂軟語從蘇州平江路上的青年旅舍傳出,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子正為現場來客講解「黃鱔和蘇州傳統醬的製作」。  緣起於鄉愁  大一時去古巴,鄉愁令她對蘇州話產生別樣感情  幾個月前,蘇白學堂開設蘇州文化與吳儂軟語系列公益講座,每月舉行兩次,昨日開講的「黃鱔和蘇州傳統醬的製作」是第五期,許多新老蘇州人報名來聽課,也有無法趕來的粉絲留言建議「全程錄製,發布視頻」。
  • 吳儂軟語樂活千古詩詞
    5月26日上午,金閶街道團工委、彩虹社區、彩虹小學聯合舉辦「吳儂軟語樂活千古詩詞」端午節特別活動。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新老蘇州人來參加,還有來自彩虹小學的學生們,這是端午節的盛會,也是詩詞的聚會。端午習俗、吳儂軟語、千古詩詞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閃耀著數千年的光輝。
  • 「吳儂軟語」小課堂 叫你學說蘇州話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核桃四斤殼,吃仔你個肉,還仔你個殼……」 7月18日上午,姑香社區愛心小屋的活動室裡傳出了陣陣稚嫩軟糯的吳儂軟語,仔細一聽,卻又不是那麼原汁原味,原來是姑香社區團支部組織開展的蘇州話小課堂。
  • 醉裡吳音相媚好:「吳儂」真的一直就「軟語」嗎
    一提到「江南」,首先讓人們想起的無非小橋玲瓏、粉牆黛瓦、封火山牆、吳儂軟語。除卻前三者和風景相關的,「吳儂軟語」這一條堪堪是關乎地域文化的載體之一——方言的。「醉裡吳音相媚好」,這一刻板印象長久以來已深入人心。然而,所謂「吳儂軟語」,不過是個近代以來興起的新概念。和「吳儂軟語」直接相關的文獻記錄,最早出現在清末吳趼人的諷刺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吳儂軟語的蘇州,才不是傻白甜
    是小橋以及流水的江南第一水鄉,咿咿呀呀的吳儂軟語,抑或甜到齁的蘇州菜,精巧自然雅致的蘇州傳統園林。據說有天堂,還有蘇杭。 一起多年的江南雙子座,隔壁杭州被放置了一段黏稠的歷史,變成了時尚的網紅城市。然而人們對蘇州的聯想似乎頑固地指向一個溫和而古典的過去。
  • 設計師改造姑蘇老房:為每間房都賦予生命力 吳儂軟語細述慢生活
    圖為途家吾儂民宿   蘇州民居緣水而築、置園造林,充滿了江南水鄉古樸典雅的韻味。蘇州的吳儂軟語甜甜的軟軟的,如同蘇州人慵懶的慢生活,一壺茶、一本書,悠然一個下午。   寫意傳神般的改造   對於院子設計,四哥腦中早有一幅畫面:雨落下打在徑石小巷清清脆脆,引來撐著油紙傘的娘魚姍姍徐徐,銅綠門外三三兩兩吳儂軟語,誰家小窗恍惚一曲,夢裡花開牡丹亭。而做成這樣一個詩意的小院,其中還有一段艱難的插曲。
  • 一地一個成名字兒 吳儂軟語細細彈
    儂之陰陽學  蘇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麼優美、柔和、文靜、高雅;姑娘們則被譽為小家碧玉、大家閨秀,還有那夠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為「阿姐」。  蘇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認為其誘因是語言,是那要命的吳儂軟語。吳儂軟語出自文靜、高雅的女士之口,確實是優美柔和,婉轉動聽。吳儂軟語由男人來講就有點「娘娘腔」了。
  • 吳儂軟語,蘇州評彈的前世今生
    蘇州評彈除了特有的吳儂軟語的唱腔外,最富特色的就是它所使用的樂器——琵琶了,溫潤儒雅的藝術家們或身著雅致旗袍,或身著修身長衫,懷抱琵琶,低眉弄弦,開口一腔江南軟調,咿咿呀呀的曲調,醉倒了一片聽眾,難怪連乾隆都讚不絕口呢。至於為什麼用琵琶伴奏,史料裡還沒有記載,不過小編認為,琵琶演奏技法豐富,音色多變,具有生動表現力。
  • 到吳儂軟語的蘇州打開秋天
    9月26日,「萬人遊」開啟蘇州純玩兩日遊,到吳儂軟語的蘇州打開秋天的畫卷。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這句「廣告詞」出自蘇東坡,不知不覺間,就為虎丘「代言」了近千年。虎丘憑優美的景色,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高聳入雲的雲巖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時間或許帶走了它昔日的光輝,但卻留下了古樸與雄奇,它就這樣靜靜站在那,陪著蘇州城一起地老天荒。而虎丘最神秘,最具傳說色彩的肯定是「劍池」了。
  • 蘇州評彈:在吳儂軟語中探尋傳承之路
    新華社南京12月28日電題:蘇州評彈:在吳儂軟語中探尋傳承之路新華社記者王子銘一到傍晚,南京市獅子橋商業街一家飯店裡,來吃飯的人便漸漸多了起來。「表演蘇州評彈要用吳方言,能讓外地觀眾開始認識甚至喜歡這門藝術,無疑也是一種傳承和推廣。」一曲《白蛇傳》選段唱罷,評彈藝人張建初走下舞臺,言語中透著欣慰。在這門藝術的發源地蘇州,評彈的氛圍顯然更加濃厚。賓館裡、書廳內、遊船上活躍著一大批評彈演員。蘇州市評彈團團長孫惕介紹,僅蘇州市表演評彈的書館就有100多家,很多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都有評彈書場。
  • 《老中醫》第一集開頭的方言「聽不懂」,那才是正宗的吳儂軟語
    根據網友的透露,開頭那一段話是「吳儂軟語」,她說在上海的時候最喜歡聽老阿姨講話了。跟聽評彈一樣。「吳儂軟語」一般用來形容蘇州一帶的方言,蘇州話、上海話等方言比較軟糯婉轉,故有「吳儂軟語」之稱。
  • 國潮曲藝,當吳儂軟語遇上潮浪新時代
    藍光嘉寶服務第六屆業主藝術節蘇州站落幕昨天(10月27日),藍光嘉寶服務第六屆業主藝術節蘇州站,以「當吳儂軟語遇上潮浪新時代」為主題在蘇州金谷裡藝術中心盛大啟幕。通過業主藝術節與國潮曲藝相結合,著眼於社區與城市的文化互動,打造江南文化的業主特有記憶,讓業主真正感受到業主藝術節的文化魅力。
  • 蘇州評彈、崑曲亮相鄭州 不到江南亦可聽吳儂軟語
    說起蘇州,不禁讓人想起蘇州園林、小橋流水、白牆黛瓦、崑曲評彈,還有吳儂軟語和蘇州美食,真可謂是美食與美景融合最好的地方之一。其實在鄭州蘇園,就能欣賞江南美景,還能品嘗江南美食,品茶就餐聽崑曲,怡情悅性!
  • 曾經的吳儂軟語,是秦淮河畔的靡靡之音,如今卻成了……
    曾經的吳儂軟語,是秦淮河畔的靡靡之音,如今卻成了人們對慢節奏和溫柔生活的無限嚮往~秦淮緩緩流呀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呀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呀……配上油紙傘下穿著旗袍的優雅美麗的女人~那是大多數人負擔不起卻又心有嚮往的中國式風情~朱虹唱的蘇州好風光
  • 最是人間風情處——吳儂軟語·江南民歌
    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思及江南風光,白居易不無感慨地寫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全詞如下: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 讓吳儂軟語為古城增色 網師巷社區探索蘇州話傳承新路
    「古色古香的蘇州城如果少了吳儂軟語,城市魅力肯定會大打折扣。」調查顯示,普通話在蘇州的推廣比較好。同時在學校調查時,發現年紀越小的孩子越不願意說蘇州話,而高中學生反而說蘇州話的比例增多。原因在於,年紀小的孩子受電視等影響,講普通話比較多,同時在幼兒園或者小學裡,平時交流也都是普通話為主,所以年紀小的孩子都不太願意說蘇州話。」
  • 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香」的是江南村婦吳儂軟語的叫賣聲!
    民國時期,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每到春末夏初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盛開的季節,總能聽到這樣吳儂軟語的叫賣聲。家庭主婦不由自主會輕輕地推開窗戶,從高至低極目眺望:「但見,叫賣花的女子頭戴藍色點綴著純白色小花的土布,穿著同樣顏色自己紡織布料做的衣服,顯示出一種農家婦女,古樸清麗,勤勞持家的風格。」主婦買早點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功課:大餅、油條、小籠包子,豆腐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