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新出土歐陽詢真跡,這字被埋藏近1000年,美得令人痴迷

2020-09-04 書法網

歐楷是「四大楷書」之首,運筆極具法度,字體大氣秀美,平正中見險絕,千百年來一直得世人所推崇。

《宣和書譜》中讚譽歐楷為「翰墨之冠」。

到了今天,歐楷也一直備受世人追捧,但是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卻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歐楷越練越不成樣子呢?感覺找不到北。

歐陽詢《蘭亭記》

對此倍感疑惑,這裡我們詢問了對方練得歐陽詢哪副書法作品,他羅列出一系列作品,我們找到了原因,原來是操之過急了,這位朋友主要練習的歐楷作品是《九成宮碑》。

《九成宮碑》是歐陽詢歐楷的代表作,造詣深厚,但是正是因為其造詣過於深厚,而不適合初學者臨摹、學習。這就如同讓踉踉蹌蹌走路的孩童去學習跳舞一樣,連走路都不穩當,連跑步都不會,直接去學習跳舞,所以才會找不到北。

歐陽詢《蘭亭記》

唯有先讓孩子學習走路,學習跑步,打好了基礎再去學習舞蹈,其舞蹈才會有慢慢有水平。

歐陽詢筆下的《九成宮》寫於其中晚年時期,瘦硬、挺拔,採用大楷的筆意,頗有魏晉之風,雖然藝術價值超高,但是初學者難以駕馭。

歐陽詢《蘭亭記》

並且歐陽詢筆下的《九成宮》距今有千年的歷史,不管是真跡還是拓本,造詣面目全非,不利於學習者觀察其行筆細節,學習地更加不到位。

作為歐楷初學者倘若是想快速掌握好歐楷,除了肯下功夫,更要懂得選對教材。歐陽詢的歐楷作品有很多,比如《九成宮》、《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虞恭公溫彥博硨》、 《蘭亭記》等等。

歐陽詢《蘭亭記》

歐陽詢作品很多,並且每一作品都是造詣極高,好評如潮,是不是一時難以抉擇?這裡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 《蘭亭記》

提到 《蘭亭記》,很多人都會想起王羲之筆下的行書 《蘭亭序》,其實歐陽詢還曾寫過一本楷書版的 《蘭亭記》,只是命運坎坷,早早淹沒於歷史罷了。

歐陽詢楷書版的《蘭亭記》寫於其早年,刻成石碑而存世,之後唐朝滅亡被移至汴都(今天的開封),再後來被遼國的耶律德光搶走,丟棄於殺虎林。

歐陽詢《蘭亭記》

之後千年都未有消息,直到上世紀80年代在山東新出土,歐陽詢的《蘭亭記》才重見天日,這是埋藏了1000多年呀,其字也是美得令人心醉,雖然有人質疑其真偽,但是經當今書法家田蘊章鑑定,此作確為真跡。

前文提到《蘭亭記》寫於歐陽詢早期,但也是歐體味濃厚,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最重要的是難度相較於《九成宮》大大降低。

歐陽詢《蘭亭記》

初學者倘若是從作品入手,則能夠很好地掌握住歐楷的精髓,再去臨習歐陽詢其他作品,方可事半功倍,進步飛速。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歐陽詢筆下的《蘭亭記》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始風貌,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歐陽詢《蘭亭記》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歐陽詢最新歐楷出土!被埋藏了1000年,這字超越了《九成宮》
    初唐有四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而後來產生的「楷書四大家」中有3位是出自唐朝,那便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其中歐陽詢的歐體楷書為「四大楷書」之首,歐楷險絕挺拔、富有變化,千百年來一直人們學習楷書的首選。
  • 歐陽詢真跡在敦煌出土,這字遠勝《九成宮》,是存世最好的歐楷!
    歐陽詢的傳世楷書拓本很多,比如早年的《皇甫誕君碑》,這件作品用筆瘦勁,結構峭拔,且多有北碑特色,這件作品與歐陽通的楷書用筆極為類似,此作乃是歐陽詢變法之前的作品。到了歐陽詢74歲的時候,他寫下了平生最為後人所稱道的《化度寺碑》,這件《華化度寺碑》變化極為豐富,巧妙地將南朝的哲學意趣與北碑風貌相結合,是歐陽詢平生楷書的最高成就。
  • 山東新出土的歐陽詢真跡,田蘊章鑑定為真跡,這字才是歐楷典範
    自王羲之的《蘭亭序》問世,這1000多年來,歷代書法家都曾臨摹過,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精品之作,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原模原樣的臨摹,少了相應的風格和特色,今天我們來看一本楷書版本的《蘭亭序》,出自唐朝的大書法家歐陽詢。
  • 山東新出土歐陽詢書法作品,轟動整個書壇!田蘊章驚呼:這是真跡
    元代的趙子昂(趙松雪)說過:「昔得古人數行書,可以成家矣」《蘭亭十三跋》意思說:如果你能見到古人書法真跡幾行,潛心練習,也能成為一代名家歐陽詢出遊,偶見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竟然坐臥3天,得其筆法精髓
  • 在敦煌埋藏1000年的歐陽詢真跡,如今重見天日,這才是唐楷的巔峰
    公元557年歐陽詢出生,公元641年,歐陽詢去世,他活了84歲。在貞觀5年,也就是公元631年的時候,也就是歐陽詢74歲的時候,他寫下了《化度寺碑》,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的時候,75歲的歐陽詢寫下了《九成宮醴泉銘》,在公元637年的時候,80歲的歐陽詢寫下了《虞恭公碑》,而在之前的3年,他寫了《李譽墓誌》。
  • 歐陽詢又一真跡在敦煌問世!此作沉寂1000年,這才是真正歐體
    《歐陽詢楷書三種》歐楷硬挺,勁秀、險中求穩、穩中又不失靈動,到現在也是備受世人歡迎,說起練習歐體字的最佳作品《歐陽詢楷書三種》因敦煌曾多次出土歐陽詢真跡,所以當唐拓本的《化度寺碑》出土後,當時書壇之人都感嘆歐陽詢又一真跡在敦煌問世
  • 歐陽詢真跡在陝西出土,這字精絕天下,被譽為歷代小楷之最!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全拓本而歐陽詢正是「妍美」一派的核心人物,我們如今見到了的歐陽詢的小楷乃是後人之偽託之作如今,在陝西西安出土了一件歐陽詢的小楷作品,這便是著名的《姚辯墓誌》!關於姚辯此人的史料存世不多,只知道他是一個大將軍,與歐陽詢交好,此人死後,歐陽詢便為他寫了墓誌,一切緣起也在情理當中!
  • 歐陽詢傳世的唯一小楷,字字高妙,被埋藏了1000多年!
    而歐陽詢的行書,如《卜商帖》、《張翰帖》等作品,便能全部打通,一氣呵成,這便是當代歐楷學習者,需要領會的地方。歐陽詢在青年時代,曾經寫下過著名的《皇甫誕君碑》,此碑點畫瘦硬,在用筆上乃是北朝氣象,整個字的結體上整體呈現左低右高的風採,這也完全是受到了北朝墓誌以及八分書的影響。
  • 敦煌出土歐陽詢真跡!這字被埋了1000多年,震驚了整個書法界!
    這四個人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當然除了這四個人之外,在唐楷體系中還有虞世南、褚遂良等高手,均顯赫一時!直到歐陽詢74歲那一年,唐太宗發現了「仁壽宮」的醴泉,命令魏徵寫下了著名的《九成宮醴泉銘》,而後讓歐陽詢書丹,此碑奠定了歐陽詢的在書壇的地位,此碑嚴謹方整,點畫與結字趨向於平和,但不足之處就是將變化隱藏在了極小的精微之處,不適宜初學,沒有深厚的書法基礎,是很難領會到其變化的!
  • 田蘊章在山東發現歐陽詢真跡,此作失傳了1000多年,不輸九成宮碑
    歐陽詢的書法貢獻就在於他在自己的書法當中融合了北碑的楷書風貌以及南朝帖學的風流面目,從而是南北融合的集大成者,學習歐陽詢的楷書能夠旁涉諸家而遊刃有餘。歐陽詢楷書《蘭亭記》拓片整拓曾有一件歐陽詢的楷書真跡在山東問世,當代的歐體楷書名家田蘊章先生前赴現場,並列出了三點依據,將此帖鑑定為了歐陽詢的真跡。
  • 一件在山東出土的歐陽詢真跡,功力精絕,田蘊章畢生珍藏!
    歐陽詢的楷書存世很多,早年的歐陽詢寫下了著名的《皇甫誕君碑》,當時有一些歐楷名手從此碑當中汲取營養甚多,中年的歐陽詢沒有楷書流傳下來,直到他74歲,寫下了其影響力最大的《化度寺碑》,此碑被趙子昂與翁方綱評價為「歐楷諸碑之冠」。
  • 歐陽詢78歲時寫的小楷,如今意外出土,這字讓很多人看懵了!
    歐陽詢楷書《李譽墓誌》此後,出土的作品,皆為其晚年之作,比如著名的《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等,這3個碑,皆是楷書的極品之作,「醴泉」蘊變化於平和,「化度」乃「然而,這些作品皆為中楷,目前存世的歐陽詢小楷幾乎皆為偽託之作。可喜可賀的是,歐陽詢晚年的一幅小楷,如今終於意外出土了。這件作品本來是埋藏於墓葬當中,此碑出土之後,可以說是書法界的一個重大消息,為世人探究歐陽詢的小楷,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範本!
  • 歐陽詢唯一傳世小楷,如今在陝西出土,十分珍貴
    而歐陽詢正是「妍美」一派的核心人物,我們如今見到了的歐陽詢的小楷乃是後人之偽託之作,包括了小楷《九歌》以及《陰符經》,這些雖有一些晉唐風貌,但是在用筆的意趣與整體的氣格方面與歐陽詢的原跡相差甚遠了。>如今,在陝西西安出土了一件歐陽詢的小楷作品,這便是著名的《姚辯墓誌》!
  • 歐陽詢楷書最高成就,塵封在敦煌藏經洞1000年,被譽「楷法極則」
    歐陽詢楷書三種其中歐陽詢創立的歐楷是「四大楷書」之首,千百年來也是人們學習楷書的首選,就算到了現在,在一些書法家的帶動下其實除了這兩部作品,歐陽詢還有更加精闢的歐楷作品——《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化度寺碑》的造詣和書法功底上可以說是超越了《皇甫君碑》以及《九成宮碑》。
  • 歐陽詢新作問世,堪稱歐楷經典!這字塵封1000年,田蘊章畢生推薦
    其實除了王羲之,在唐朝還有一位值得大家去銘記的大書法家,那便是歐陽詢。唐朝文化、經濟高度繁榮,自歐陽詢之後,又出現顏真卿、張旭、柳公權等書法大家,將書法推到一個高度,但是在歐陽詢時期,他絕對是排名第一。
  • 歐陽詢新作問世,堪稱歐楷巔峰!這字塵封1000年,田蘊章畢生推薦
    所以後世學習歐楷者最為多,歐陽詢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並稱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的歐楷位居「四大楷書」之後,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追求。很多人以為最能代表歐陽詢歐楷水平的作品是《九成宮》,其實不然,除了《九成宮》之外,還有一件作品更能體現出歐楷瘦勁剛硬的用筆和修長險絕的結體,那便是《化度寺碑》。
  • 歐陽詢真跡問世!這字100年前在敦煌出土,足以驚豔書法史
    在寄人籬下的日子當中,縱然天資極高,也常常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歐陽詢的字,每一個筆畫都不能挪動分毫!次年,歐陽詢寫下了最好的一幅字,就是著名的《化度寺碑》,在往後的餘年當中,存世的有《虞恭公碑》、《李譽墓誌》等作品。
  • 最新出土歐陽詢絕筆:1cm小楷,絢爛謝幕!
    曾在民間流傳過的歐陽詢石刻小楷《李譽墓誌》出土了,全稱「唐故左光祿大夫上柱國德廣郡公李公墓志銘」。該石刻鐫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呈正方形,58.5釐米×58.5釐米。四周志牆鐫12屬相圖案。銘文36行,每行36字,實存銘文1249字。字幅約1釐米,單字極小,娟秀動人,屬小楷。約立於貞觀15年,同年歐陽詢逝世,當前是歐陽詢存世最後一篇墓誌。此楷作為歐陽詢晚年力作,在盡顯歐楷特徵的基礎上,顯得更加飄逸,觀來大有「二王」的瀟灑風流。
  • 楷書當中的「最強王者」,這字得歐陽詢真傳,王羲之也沒這水平
    中國書法的歷史源遠流長,如果從陶器刻符時候開始算起,有著近萬年的歷史,若是從第一種書體—甲骨文的確立開始算起的話,也有著3000年的歷史了。而楷書是所有書體當中最晚形成的一種書體,從漢魏時期的鐘繇「變隸為楷」之後,一直到唐代,楷書被寫到了一種極致,以至於後人的楷書很難逾越過唐代這座高峰!
  • 書法奇才姚孟起臨摹《九成宮碑》,這字得歐陽詢真傳,遠勝田英章
    歐陽詢開始法度尤為嚴謹,平穩中見險絕,世間罕有能匹敵者,被譽為唐人第一楷書。他與虞世南並駕齊驅於初唐年代,稱「歐虞」、與顏、柳、趙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其楷書平正、險絕之勢非常適合初學,所以千百年來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