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國內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經統計,全國各省區市在今年遺產日期間將舉辦37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6月12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華商網、西安新華書店曲江書城聯合主辦,保利發展控股陝西公司全程支持的「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西安非遺展示體驗活動將在曲江書城開幕。屆時,市民可以與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傳承人零距離互動,還能夠學習中醫理療保健知識。
「非遺」助力戰「疫」 用藝術致敬英雄
大疫之下顯大愛。2月20日至5月31日,西安市非遺保護協會與華商網共同發起《非遺戰「疫」,我們在行動》非遺公益作品徵集活動,通過藝術創作向英雄致敬,激勵國人萬眾一心、共同抗「疫」。
自徵集活動啟動以來,共收到非遺主題公益作品350多幅,內容包含防疫基本常識、抗疫一線故事、復工復產等主題,形式涵蓋剪紙、泥塑、刺繡、彩塑、糖畫、蛋雕、棉絮畫、農民畫、面花、剪刀書法、秦腔、杖頭木偶戲等十大類非遺項目。非遺人的巧思在華商頭條進行了集中展示,獲得社會好評。
為了再一次表達對陝西援助湖北醫護人員的敬意,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非遺傳承人李鑫雲(泥塑項目傳承人)、鹹輝(棉絮畫項目傳承人)、郭書清(蛋雕項目傳承人)、裴正明(葫蘆畫藝術傳承人)、李金東(剪紙藝術大師)等再次拿起工具,創作了數十幅非遺作品,藉此向英雄致敬。
6月12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西安非遺展示體驗活動期間,這些作品將由非遺傳承人集中捐贈給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陝西省結核病防治院、陝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八醫院和西安市中心醫院。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華商網與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共同推出《非遺大講堂》,旨在讓非遺煥發新機,走進千家萬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兼任陝西師範大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陝西皮影)執行主任、陝西師範大學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孫清潮擔任《非遺大講堂》名譽文化顧問教授上臺致辭。
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陝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特邀顧問王智將在現場開壇設講,講述「健康生活 非遺魅力」。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馬緒斌將傳授市民「傳統中醫藥與健康」知識。
同時,陝西省非遺姚氏太和醫室傳統診療項目傳承人也將蒞臨現場與觀眾互動;期間,將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互動,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悉,這兩位重量級嘉賓的開講是華商網《非遺大講堂》活動的首秀;接下來,《非遺大講堂》將邀請非遺傳承人、非遺領域專家學者等在西安巡迴開講,廣泛宣傳展示非遺魅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共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愛非遺享健康」非遺傳統醫藥類項目互動
為了讓市民近距離體驗非遺,感受非遺魅力,從非遺中樂享健康生活,主辦方在活動現場設置了非遺傳統醫藥類技藝項目互動區,市民體驗之餘,還能Get理療保健知識。
傳承醫藥項目:馬明仁膏藥(國家級非遺項目)、太和醫室(省級非遺項目)、中醫正骨腰間盤突出復位(省級非遺項目)、姜氏古方藥棗(姜朝霞)、袁實初藥膏技藝、郭氏正骨(省級非遺項目)、傳統正骨(王凱)等項目傳承人及傳統醫藥類專家將在現場與市民互動。當天,200個體驗名額將在現場領取。
不能親臨現場的觀眾也不必擔心錯失良機,活動結束以後,主辦方將策劃推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非遺進寫字樓」等活動,把文化和健康帶給更多人,讓非遺代代傳,讓健康常相伴。
據悉,本次活動將現場發布【非遺合伙人計劃】,西安非遺保護協會秘書長、華商網非遺顧問、省級非遺魚化泥叫叫項目傳承人、《長安印記》文創總設計師楊帆分享《長安印記》文創禮盒的創作故事;同時也將通過非遺傳承人培訓、文創開發、非遺市集鄉集打造等,聚合區域內非遺資源力量,推進優秀的非遺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共同探索媒體與傳承人的「非遺+」文旅全方位發展模式,共建新時代的非遺文化發展空間。
守護陝西之薪,傳承非遺匠心。本次活動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將現場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授牌儀式、「西安非遺網絡推選年度十佳人物」頒獎、「非遺送溫暖,文化進萬家」,天津市榮程普濟公益基金會聯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
「情系非遺老匠人 愛心捐贈儀式等活動,旨在傳承非遺、保護非遺,守護中華民族之根脈。
賦予非遺新的生命
排版/非遺控
圖片/版權歸協會和會員所有
違者必究,網絡圖片侵刪
微信號公眾號丨xianfeiyibaohuxiehui
微博丨@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
今日頭條丨西安非遺保護協會
抖音號丨Xianfei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