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對聯,上下聯總共僅4字,卻能道破世間真諦

2021-01-11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幅神奇的對聯,說神奇,因為這幅對聯僅僅只有4個字,卻說出了世間真諦,這幅對聯是什麼內容,居然如此神奇?

圖片:對對聯劇照

一、對聯內容

這幅對聯的上聯兩個字是:容易;而下聯則是:色難。相信說起「容易」,很多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說起「色難」,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指的是什麼了?

1、色難的典故

「色難」的典故出自於《論語》,這個典故講的是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天他問孔子:老師,什麼是孝順?

孔子的回答就是「色難」這兩個字。

孔子的意思是:作為兒女,孝順父母似乎很容易,比如遇上事情的時候,兒女主動出來表示願意承擔,並且為父母準備吃穿用度。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孝順的典範,但是孔子認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孝順,真正的孝順是臉色,能做到在孝順父母的時候心甘情願、喜笑顏開是非常難的。

並且,說句讓很多人不願意聽的話,古往今來,很多人對父母的贍養、孝順,都是出自社會壓力的緣故,而並非真心實意,所以孔子提出了「色難」這種觀念。

圖片:兒子給母親搖蒲扇劇照

2、對聯剖析

因此,當容易和色難這兩個詞組相對應的時候,不由得會讓我們產生很多的聯想,人生在世的時候,雖然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這些事情裡面,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去做的,卻少之又少。就說上班吧!如果不是為了生計,誰願意起早貪黑?這其實也是「色難」。

而孝敬老人就是典型,並且,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容易對應色難,可以用另一種解讀,那就是把老人容留在家裡,為老人提供經濟保障,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夠做到在臉色上不讓老人感到尷尬或者難堪,其實很難,並且,從這幅對聯我們還可以聯想到很多關於古代社會的養老問題。

圖片:「容易和色難」劇照

二、養老問題

隨著90後開始進入中年人的陣營,很多90後和80後開始為養老問題而擔憂,伴隨社會的發展,將來的社會很有可能出現養老資源越來越緊張的局面,比如說延遲退休就是典型。

很多人感嘆沒有古人幸福,甚至認為古人養老是非常容易的,實際上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人養老的情況。

1、瓦罐墳

話說在過去,我國民間有這樣的一種說法,秦始皇暴虐,就留下規矩,人活到60歲以後要集體拉出去活埋。當然,也有說法認為這種政策商朝的商紂王制定的。但即便翻遍史書,始終也找不到關於商紂王或者是秦始皇制定這種法律的記載,不過沒記載不代表這種事情沒有。

比如,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山區,就曾經出土過一些瓦罐墳,所謂的瓦罐墳,又被叫做活死人墓,在這些活死人墓裡面,全都安葬著一些被活活餓死的老人。

原來,古代的時候由於農業產量的低下,導致很多家庭的老人沒有足夠口糧,因此當地的青壯年在人窮志短的情況下,想出了一個辦法,給到了一定年紀的老年人在山上修瓦罐墳,然後把老人送到瓦罐分裡,每天送一次飯,每送一次,就添加一塊磚頭。最終,等到磚頭把墓門填死以後,老人就在裡面活活被餓死。

這種情況在現代人眼裡看來非常殘忍,但這種現象在古代社會是具備普遍性的,並且是世界共有,比如在非洲存在著很多野蠻部落,選擇將老人吃掉;而在日本還有專門的電影,描述古代日本存在著將老人遺棄在山上的風俗習慣。

其實從某個角度上來說,瓦罐墳也好,將老人遺棄在山上也罷,都是生產力低下、糧食缺口出現問題的一種無奈現象。

圖片:家人給老人送飯劇照

2、衣食無憂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及農業技術的相對成熟,古代中原地區的老人為了避免自己老無所依,於是產生了多子多福的想法,通過拼命生養子女來做養老保障。

每多一個子女,就意味著多了一份勞動力,當自己需要養老的時候,子女數量就是分母,分母的基數越大,自己就越有保障。甚至,這些兒女裡面,只要有一個出息了,那麼自己就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例如《水滸傳》裡,金翠蓮的老爸特別希望女兒給有錢人當小妾,就是這麼個道理。

並且,因為分母大的原因,還可以規避不可預見的風險,即便是有兒女出現殘疾或者死亡,無法承擔養老義務,但只要兒女多,就不至於面臨養老失去著落的情況。

不過,這種情況下的子女,其實大多屬於養老容易,但是態度色難,因為老年人消耗的口糧雖然不多,但人老了總是會出現一些老年病之類的情況,當然,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是老年痴呆。

這些情況就會讓自己的子女們感覺非常的麻煩,因此,子女們往往存在這樣的心態,寧願給自己的父母提供養老的經濟保障,也不願意讓年邁的父母到自己家裡來住。

圖片:年邁的母親吃飯劇照

3、心悅誠服

當然,最幸福的父母莫過於遇上心悅誠服願意照顧自己的子女,不過,這種子女在比例上並不大,畢竟照顧父母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這需要恆心和耐心。

這種恆心其實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尤其是遇上一些有老年痴呆症之類的老人,很多子女在一開始的時候,還能耐著性子照顧父母,但是隨著照顧周期的變長,這些子女就會變得不耐煩。

因此說,自古以來養老都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在當代,經濟問題已經不是主要的,但人工照顧問題卻讓人感到壓力。

圖片:子女跟父親一起吃飯劇照

所以,醫學界的專家認為,如果能夠解決老年病的話,那麼老人養老的問題將會被解決一大半,對於這個說法,你怎麼看?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字謎僅是給一段話,就能引出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物體等等。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南京明城牆上最霸氣的一副對聯,上下聯共32字,專家一致稱讚!
    比如昆明的大觀樓有一副「天下第一長聯」,上下聯總共180字,人們記住了這天下第一長,但絕大多數人甚至不記得這副對聯寫的是什麼;比如河北山海關的一副「天下第一奇聯」,上下聯各10字,但一個多音字的不同讀法頂了對聯中的7個字,觀眾也少有人讀得對。
  • 歌德最精闢的一句語錄,僅14個字,卻一語道破人生真諦,值得學習
    這世上有很多人生真諦待我們去發現,當然不能坐著不動,就能悟出個人生真諦來。很多人生真諦,都是需要去實踐的。實踐過後再去悟,在去思考,才會發現人生真諦。每個人認為的人生真諦都不同,但都是對他有幫助的,肯定是對他有好處的,更是他一生所追求的。
  • 對聯上下聯怎麼區分 如何區分對聯的左右
    對聯只有在中國才有,是一種文化習俗,在2005年的時候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管是春節才是結婚過生,很多家庭都會在重要的日子在家裡貼上對聯,不過對面有上下聯區分,而一般的對聯都不會有落款,當我們拿回家後不能區別出上下聯怎麼辦?老是鬧笑話,下面小編教大家如何區分上下聯。
  • 九副道家對聯,上下聯可參悟世間之事
    九副道家對聯,上下聯可參悟世間之事來源:對聯欣賞 111「勤」字可以醫治怠惰,「慎」字可以醫治驕傲,在這兩個字前,還須有一「誠」字作為根本。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變初衷,終有飽覽人生絢麗的那一天。
  • 歷史上最懶的對聯,上下聯全一樣,卻從未被超越
    對聯作為中華民族歷史的文化瑰寶,自古至今深受各個階層文人的喜愛。因為對聯而引發趣事也是數不勝數,曾經就有一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也被稱為是歷史上最懶的對聯,上下聯一模一樣,一字不差。這幅對聯出自明朝著名的畫家徐渭,徐渭自幼就在書法、畫畫、軍事、政治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是當時當之無愧的全才。而在徐渭晚年的時候,為了教育自己的後代,他寫下一副對聯,被後人稱為最懶的對聯。
  • 對聯,你會區分上下聯嗎?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但許多人在貼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能清楚區分上下聯。那如何正確區分上下聯呢?按音調平仄區分講究平仄,這是絕大多數對聯的特點。那麼,什麼是平仄?具體來說,就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般是仄聲,即漢語拼音音調的三、四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即漢語拼音的一、二聲。
  • 對聯怎麼區分上下聯?
    如何區分上下聯對於我們這些對中國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人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困擾,春節貼春聯時就撓頭,貼對了啥事沒有,貼錯了自己也不知道,
  • 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卻被評為千古絕對
    除卻我們比較熟知的詩句古文,對聯也同樣是古人比較愛好的一種形式。與作詩不同,對聯考驗的不僅僅是文採,同時還要有更多的思考,畢竟對聯非常的簡潔,能否用簡潔的話語書寫下完整的篇章,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國有一副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然而這幅對聯卻被評為千古絕對,讓人讀來不禁深思不已。
  • 盤點對聯之最,第一副一個字寫完上下聯,最長的對聯1612個字
    使用漢字最少的對聯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長長長長長長長。(注):全聯僅用了一個字。用字最少嵌入地名最多的聯上聯:和平昌樂,下聯:吉安泰順。(注):此聯雖然僅八個字,卻嵌入了12個地名。上聯嵌和平、平昌、昌樂、樂昌、昌平、平和六個地方;下聯嵌吉安、安泰、泰順、順泰、泰安、安吉六個地名。
  • 過年什麼時候貼對聯?對聯上下聯怎麼區分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人們曾用「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來評價春聯。貼春聯,是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要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 林夕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2字,卻道破這世間什麼是最狠的報復!
    人與人之間相處,避免不了被別人報復,因為這世間上小人還是偏多的。巴不得你被報復的墜地不起,說得難聽點就是巴不得你永世不得翻身。那麼世間最狠的報復是什麼呢?想必很多人都會說把別人報復的永世不得翻身吧。如果這麼回答,那就錯了。林夕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2個字,卻道破這世間什麼是最狠的報復!
  • 春節春聯對聯應該怎麼貼?對聯中的上下聯如何區分?
    如何區分對聯中的上下聯以及如何貼對聯  古時候的書寫方式是從右至左,豎寫;如果寫橫幅,則是從右至左,橫寫。所以,按照傳統,春聯的張貼方法當然應該是當你面向對聯時,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橫批自然是貼在上面,注意,此時橫批是從右至左,橫寫的。
  • 王羲之最美對聯10幅(附乾貨:對聯怎麼區分上下聯)
    太美了,王羲之集字對聯10幅! 一承書聖蘭亭風範, 心摹手追,體勢俊逸。 如清風明月,如輕舞雲煙; 含蓄健秀,平和自然。
  • 莎士比亞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4字,卻道破交際要領!有些人學不會
    莎士比亞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4字,卻道破交際要領!有些人學不會,這句語錄如下: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莎士比亞 《皆大歡喜》很多人剛讀到這句,都讀不懂啊,甚至讀懂了,就大大地感嘆一聲:「我也不是聖人,如何做到?」想必有這般感嘆的人,是對自己要求太高,或是對這句期望過高吧。愛所有人這句話到底是在說什麼呢?
  • 最短的一副對聯:「色難,容易」,簡單4個字大多數人卻很難做到
    由此可見,對聯的歷史非常悠久,而數量更是龐大,種類也很繁多。對聯的字數也不受限制,可多可少,全憑筆者自己發揮,那麼世界上最短的對聯是怎麼樣的,有多少字呢?圖片:掛上春聯資料截圖一、四字對聯這副對聯只有四個字,即「色難,容易」,非常簡潔利落。這令人不禁疑問,四個字也能編成對聯?那它表達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最短的一副對聯:「色難,容易」,簡單4個字大多數人卻很難做到
    對聯的字數也不受限制,可多可少,全憑筆者自己發揮,那麼世界上最短的對聯是怎麼樣的,有多少字呢?這副對聯只有四個字,即「色難,容易」,非常簡潔利落。這令人不禁疑問,四個字也能編成對聯?那它表達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用「長」字組成的奇特對聯,上下聯完全一樣,文人:堪稱經典
    對聯一出,友人皆感嘆,紛紛讚嘆秦大士博學多識,而杭州西湖也自此多了一段佳話,經典的對聯千千萬,還有一些看似不像對聯的對子,也流傳了下來。比如說這副只用一字組成的奇特對聯,上下聯完全一樣,豆芽小販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後直呼:這對聯放我家門口太合適了。這副對聯便是至今在浙江紹興一代非常有名氣的「長」字對聯,我們一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