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一副對聯:「色難,容易」,簡單4個字大多數人卻很難做到

2020-12-04 大咖說史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在明清時期最為繁盛,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和對聯特別相似的桃符。所謂桃符,簡單來說就是桃木板,人們通常把它掛在大門的左右兩邊,用來驅鬼和闢邪,桃符上畫著驅鬼大神的圖像,還刻著他們的名字。

秦漢時期,中原地區特別興盛過春節掛桃符的風俗;宋朝時,人們不再把字題在桃符上,而是刻在楹柱上,被後世稱為「楹聯」;直到明代,朱元璋在一次微服出巡中題了兩幅字給學士陶安,陶安將其掛在門上,這才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傳統,至此以後,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上春聯。

由此可見,對聯的歷史非常悠久,而數量更是龐大,種類也很繁多。對聯的字數也不受限制,可多可少,全憑筆者自己發揮,那麼世界上最短的對聯是怎麼樣的,有多少字呢

圖片:掛上春聯資料截圖

一、四字對聯

這副對聯只有四個字,即「色難,容易」,非常簡潔利落。這令人不禁疑問,四個字也能編成對聯?那它表達的又是什麼意思

其實,僅僅四個字也是有對仗的,上聯的「色」對應下聯的「容」,上聯的「難」對下聯的「易」,上下聯的對仗非常工整且巧妙,而內容也蘊含著深意。

這副對聯和明成祖朱棣以及他的臣子解縉有關,朱棣閒著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刁難」大臣,有一天突然對大臣說,自己看到一副上聯是「色難」的對聯,希望有人能對出下聯。

這時,文臣解縉突然開口道:「容易!」朱棣眉頭微皺:「你既然覺得容易,那就趕緊把下聯對出來啊。」解縉又重複了一遍「容易」二字,這下可把朱棣給惹火了,差點要治他個不敬之罪。

好在解縉連忙解釋道:「微臣認為「容易」二字正好就可以對「色難」。

朱棣思考片刻才反應過來,「容易」對「色難」簡直是妙哉!

圖片:解縉對的對聯內容劇照

二、色難

「色難」一詞出自論語,子夏問孔子何為孝道,孔子回答:「難在子女對待父母的臉色上。遇到事情時,由子女代為操辦,或者有好吃食時,讓父母先享用,這些都不能完全稱之為「孝」。孔子所說的「色」指的是臉色,子女要想打心底對父母溫和順從,這是最難的。

孔子所認為的孝道並非只從物質上滿足父母,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孝順是從精神層面解讀的,只有全心全意地對父母好,不做表面文章,這才叫孝順。

為什麼說給父母錦衣玉食的生活不算孝呢?從古至今,絕大多數人回報父母都是通過物質的方式,這也無可厚非,但不能完全用物質來報答。試想,即便父母過上吃喝不愁的日子,結果卻沒有一個子女陪在身邊,或者跟兒女住一塊,卻要整天看兒女臉色,憋著氣過日子,他們會開心嗎?答案顯而易見。

圖片:兒子擺臉色劇照

所謂孝道,就是讓父母能夠時時刻刻擁有愉悅的心情,不惹父母生氣,不因父母年事已高而嫌棄他們,也不抱怨和謾罵父母,時刻約束好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言行舉止,只有這樣,才是對父母真正的敬重和孝順。

當今社會,那些所謂的大孝子在發家致富後,又是給父母買房買車,又是塞一堆錢給父母花,卻因為自己工作忙,逢年過節都見不到父母一面,更別提說上幾句話了。

但是這類人就被外界稱為孝子,因為他們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了,不用再為生活發愁。還有一些人為了遵循傳統,不被外人說閒話,將父母接到家中住,看似為了照顧逐漸老去的父母,實則是讓父母幫忙做家務、帶孩子,如果父母哪裡做不好,他們就會擺臉色和埋怨。

以上種種行為都不是孔夫子認為的孝道,也不是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孝文化。

圖片:將父母接到家中住劇照

三、容易

那麼「容易」又該作何解釋呢?其實,「容易」在上文的故事中就是表情改變的意思。而「容易」的一般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指處理的事情難度不大,比較簡單,此外,「容易」還有輕率和草率的意思。那麼整幅對聯的意思就是: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是那麼難,而隨意地改變臉色又是多麼輕鬆啊。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白天的時候,老太太去兒子的房間找報紙看,恰巧碰到兒子回來。而兒子當天上班剛好搞砸了一個業務,心情特別糟糕,又看到老太太在自己床上不知道翻找什麼東西,火一下子就冒了上來,對她吼道:「媽,你沒啥事就在自己房間待著,不要跑來跑去。」

老太太特別委屈,回答道:「我只是想找報紙而已,然後在你們床上坐一會。」兒子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沒好氣地說道:「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半夜十二點的時候,老太太跳樓自殺了。

這個故事實在令人心酸,這位老太太一定不是因為衝動而想不開,應該是忍了很久才終於爆發的。兒子一定經常將不好的情緒發洩在她身上,成天沒個好臉色,這才導致老太太心寒了。

圖片:兒子臉色變得很難看劇照

改變臉色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完全可以將外界帶來的不滿情緒發洩在父母身上,對他們擺臭臉,反正他們永遠不會離開自己。

相信大多人都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大家都覺得父母生下我們,就應該對我們的人生負責,他們對我們所付出的愛都是應該的,無論我們怎麼任性、發脾氣、無理取鬧,他們也只是說一說、罵一罵而已,他們不會像上司那樣開除我們,也不會像伴侶那樣和我們解除關係。

這是非常可怕的想法,因為父母也是人,父母在給孩子無私奉獻愛的時候,也渴望得到孩子的回報,即便沒有好的回饋,也不希望受到孩子的冷嘲熱諷或是惡言相對,如果他們實在到了無力承受的那一步,極有可能做出跟上述故事一樣的行為,真到那一步,後悔的就是子女了。

圖片:父親無力承受劇照

我們的臉色就是一張晴雨表,開心、難過在臉上顯露地非常明顯,大多數人在長大後就會漸漸控制自己的表情,在社交場合也會流露出適宜的神態和表情。

然而,在面對最重要的親人時,往往就會失控,憤怒和生氣通常都控制不住,傷人又傷己。其實,親人,尤其是父母才應當被細心地對待,因為沒有誰比他們更重要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最短的一副對聯:「色難,容易」,簡單4個字大多數人卻很難做到
    對聯的字數也不受限制,可多可少,全憑筆者自己發揮,那麼世界上最短的對聯是怎麼樣的,有多少字呢?這副對聯只有四個字,即「色難,容易」,非常簡潔利落。朱棣以及他的臣子解縉有關,朱棣閒著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刁難」大臣,有一天突然對大臣說,自己看到一副上聯是「色難」的對聯,希望有人能對出下聯。
  • 我國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個字卻含義深厚,讀懂卻並不容易
    而且對聯還要字數相等,詞性也要相對,所謂的字數相等,就是不能缺字和多字,而詞性相當,就是一定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按照這樣的方法對對子,才是一副完美的佳對。 說起對聯的字數,大多都是幾個字以上,長的對聯甚至有幾百字之多。但是我國歷史上,有一副極短的對聯,上聯是2個字,下聯也是2個字,短短4個字的對聯,卻暗藏了很多玄機,讀懂卻並不容易。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4個字點醒無數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堪稱千古奇對!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成為經典,點醒很多世人
    而且對聯還要字數相等,詞性也要相對,所謂的字數相等,就是不能缺字和多字,而詞性相當,就是一定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按照這樣的方法對對子,才是一副完美的佳對。說起對聯的字數,大多都是幾個字以上,長的對聯甚至有幾百字之多。但是我國歷史上,有一副極短的對聯,上聯是2個字,下聯也是2個字,短短4個字的對聯,卻暗藏了很多玄機,讀懂卻並不容易。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堪稱千古奇對!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清晨的陽光比森第昂 - 隨想輕音樂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一副對聯字數不多,看似非常簡單,但是想要對好對聯還是需要些真才實學的。對聯中文字的對仗要求,其實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所遵循的陰陽觀念相對應。《周易》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所以古人對於成雙成對的形式展現的東西,具有別樣的好感。對仗究竟是指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字數要一樣,詞性要相對,平仄韻律要相反。
  • 上聯:色難;下聯:容易。如此簡單,如此難!幾人能參透
    世上最短的對聯,僅「4字」卻發人深省。但你知道世上最短的對聯是哪一副?字數有多少?內容又談些什麼嗎?以下就跟讀者們介紹目前世上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人生哲理,觸動著無數人的心。「色難」一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經典無情對,上聯「色難」,下聯拍案叫絕
    對聯,可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一開始寫在桃符之上,用來趨災闢邪。現在多用於節日慶祝,春節用的對聯叫春聯,喪禮用的對聯叫輓聯。對聯可以說是漢族的文化瑰寶了,而且對聯也是我們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致力於對聯研究的人,我們要不斷的傳承經典,把對聯文化一直延續。
  • 明朝皇帝的對聯故事,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四個字
    又到了寫春聯的時候,講一講明朝人寫對聯的故事。明朝流行對聯,皇帝也不能免俗。《堯山堂外紀》記載,有一次,建文皇帝對學士解縉談到屬對:「如果以『色難』為上句,很難找到恰當的對句。」解縉回答說:「容易。」建文皇帝沒有明白他的意思,等了一會兒,解縉那邊一直沒有下文,建文皇帝說:「既然你認為容易,為什麼這麼久還沒有對出來?」解縉說:「剛才我已經對出來了。」建文皇帝仔細一想,忍不住哈哈大笑。用「容易」與「色難」相對,確實非常恰當。
  • 世界上最短的對聯,加起來一共4字,堪稱一字千金,卻點醒無數人
    總之要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巧奪天工的美妙感受。 如果要追索這種文學形式的起源,可以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易經》扯上關係,《易經》中曾經寫過「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對」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樸素最根本哲學觀,而對聯便帶有很深刻的陰陽對稱規律。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
  • 史上最短千古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堪稱千古奇對!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 世界上最短小精悍的對聯,僅有區區4個字,卻足以讓你銘記一輩子
    對聯是中華文化特有的一種藝術瑰寶,實用性很強。果爸最近迷上了學習欣賞對聯,在今天就讀到了世界上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人生哲理,警醒無數世人。上聯:色難下聯:容易「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一件很難的事。
  • 史上最簡對聯,雖有4字,卻點醒無數夢中人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對聯文化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到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副最簡對聯,不僅文字少,而且還富含人生哲理。上聯:色難下聯:容易上聯出自《論語·為政》一篇:「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說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這是件很難的事。下聯出自《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卻點透無數世人
    雖然現在的對聯都是寫在紙上的,但是在古時候,它還叫做楹聯的時候,也會寫在布、竹子、木頭上,一些人也會將有祥兆的對聯直接鐫刻在門口的柱子上,語言精闢、對仗工整而且平仄協調,往往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就能夠表達出非常深刻的含義來。
  • 最短的對聯,上下聯總共僅4字,卻能道破世間真諦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幅神奇的對聯,說神奇,是因為這幅對聯僅僅只有4個字,卻說出了世間真諦,這幅對聯是什麼內容,居然如此神奇?這幅對聯的上聯兩個字是:容易;而下聯則是: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