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四千六百年前,在這個星球上,發生了兩件事,一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之祖黃帝即位創立了傳承四千多年的幹支法,二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古埃及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發生在相近時代的兩個古國,在那個時期是否存在著先進的文明一直為各界人士所探索。說起埃及胡夫金字塔,大多數人都如同對我國的秦始皇陵一樣非常好奇,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雄偉的建築又是如何建造,又是參考了什麼才產生了這樣的構思呢,與其好奇,不如隨本文探索一番,用我們中華文化去驗證一下是否有可行之處。在這之前,先簡單介紹下胡夫金字塔的基本建築資料以便了解。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的坐標及尺寸:
一,坐標:北緯約29.58度,東經約31.08度。二,胡夫金字塔尺寸高度約:146.59米,底邊長度約:230米,傾斜角約:51.52度。
秦始皇陵
現在我們使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幹支法及河圖洛書等模式去驗證探索:
一,太極圖模式:首先畫一個圓圈形如太極用以代表地球。
二,洛書模式:將太極圖對等相分八個部分。
三,河圖運行模式:橫向運動以示地球自轉方向,自轉一周即一天約二十四小時,可均分二十四等分在圓的橫向直徑上代表一小時自轉十五度。
四,幹支模式:以地支十二之數代入圖中則代表十二個月,每月平均約三十天代表三十度。即二十四節氣一年,平均一節氣約十五天,可代表公轉一天約一度。
中國秦嶺
五,參考數1:洛書縱橫十五均分圓法,河圖橫向數象九四三八相加二十四數象法,十五自轉與一的公轉對比性,十二個月與十二地支及二十四小時,二十四節氣的對比法。我們簡便以橫向作12等分每等分單位計數為一公分代表經緯度中的東西經度每一個單位30度為圓的橫向直徑。
六,參考數2:河圖上下二七一六象數代表南北方位作為地球的南北兩個方位。上下數象相加為十六,南北點自轉公轉固定不變即平面180度,均分則為11.25度共十六等分作南北緯度。現方便運用按照地球經緯度常用數我們將換算為12等分每等分同樣一公分,這樣圓的橫向豎向直徑皆為12公分,即豎向每等分代表15度。(11.25乘4乘4等於180,180等於45乘4,180等於30乘6,11.25乘2除3等於7.5,7.5乘2等於15,15乘2等於30,皆可換算運用。)
智利復活節島
七,定點金字塔坐標勾線:為方便模擬將金字塔經緯度先暫定點在經緯皆30度的位置在圖紙上作橫豎經緯度30的直線標記。其次以定點位做太極圓圖中心點的向下直線延伸,接著以左上方圓圖45度角處用直線進行與金字塔定位點的連接,接著是定位點向緯度60方位作延伸直線,接著是將45度處向下的直線起點垂直經緯度作一條豎向的延伸直線到赤道0度線上。
模擬構造圖
八,勾畫出的數據約等數我們會發現以下特徵:
(一):定點穿太極點的勾畫產生了上方約1.47公分的長度,定點連接緯度60的直線也約為1.47公分的長度。
(二):45度的穿太極點與45度與金字塔坐標的連接點構成了一個三角形,它的兩處長度皆約等於2.3公分。
(三):以金字塔坐標為定點向左上方的圓邊角作一條平衡赤道線的直線用以測量這個三角形的圓弧角度則約等於52度。
(四):45度處垂直向下與赤道線及與金字塔定點位平行北緯30度時,中間產生了約不到1度的夾角。
(五):相對北緯30度夾角處做垂直線測量三角形的底部在平行赤道線時的角度則形成了約為23.5度的角,三角形所在的區域則成了約為66.5的角度。
中國萬裡長城
九,在以上的模擬構建中我們發現產生的數據按照對比性非常巧合如:構建的三角形長度1.47接近金字塔的高度,2.3接近金字塔的長度,66.5度接近地球的傾角度66度34,23.5接近了黃道赤道的交角度23度26,模擬的金字塔產生了約1度的夾角是金星對太陽公轉產生的偏差角度約1度的對比。假設用我們的河圖以演變洛書時的運動數據943816720作為太陽到地球的周長進行黃赤道角度23.26為星球周轉率計算測試,得出了一組又是巧合性的數據,943816720除以23.26約等於4057,若胡夫金字塔的坐標代表的是一個為每秒光速約30萬的公裡數,一個為地球自轉每秒約30的公裡數,那麼按照河圖模擬等比相對結果4057萬公裡約等於金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
金星閃耀光明無限
世間難得存在偶然的巧合,很多看似巧合的現象總會存在宏觀的某種聯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時至今日我國的很多科技水平已經遙遙領先於世界大部分國家,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有著很多的弊端,在生活中難以實用,而我認為,傳統文化是母,科學是子,傳統文化是基石,科學是這個基石文化的彰顯。研習傳統文化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多進行科學客觀驗證才能更好的在新時代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