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一:芳華的來歷
本片來自於導演和編劇的文工團經歷,《芳華》故事來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在文工團的一個約定,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這本書還叫《你觸摸了我》。五月份馮小剛導演就已經決定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而芳華故事的講述者蕭穗子就是以嚴歌苓為原型的。在鍾楚曦試鏡時,馮導還問嚴歌苓像不像她那個時候的樣子。
二:電影為什麼叫芳華
為什麼這樣名字叫《芳華》?當初嚴歌苓在電影名上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華是繽紛的色彩,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三:素顏選角
馮導要求1000位女演員素顏來面試,影片從2016年5月開始選角,馮導對於新人演員的挑選非常嚴格,當時有將近1000個新人女演員,馮導要求他們必須穿著樸素素顏來面試。因為只有這樣自然的面孔在穿上軍裝才是馮導記憶中的青春純真的文工團女兵。
四:大量時間訓練
馮導花重金還原文工團隊,安排演員提前進入訓練。在影片籌備期間,馮導先是不惜斥資3500萬重建相關場景,又安排所有演員,包括黃軒在內都提前五個月進組,體驗文工團生活併集體訓練。演員們不僅要住集體宿舍,自己打飯,圍讀劇本,完全的融入那個年代文工團的真實氛圍,而集訓內容包括軍容、軍姿、打背包、陣地打槍等軍訓項目,聲樂,樂器,舞蹈等專業項目,甚至還有打快板,醫護等特殊項目。
五:最慘的苗苗
本片最慘的女主演是苗苗,苗苗飾演的何小萍在戲裡是一個被孤立的角色,馮導為了效果就要求其他演員在戲外也欺負她,這還不是最慘的,劇組到香格裡拉拍攝時,苗苗產生了強烈的高原反應,但這時還需要拍攝各種高難度空翻和旋轉的舞蹈動作,為了不耽誤進度,氧氣瓶就成了苗苗的必備武器。她每拍完一場戲,就要趕緊吸氧。
六:鍾楚曦努力
鍾楚曦為了貼近角色有多努力,因為鍾楚曦飾演的蕭穗子也是編劇嚴歌苓老師的原型,為了能更加貼近角色,鍾楚曦特地將嚴歌苓老師的所有作品全部看完,仔細揣摩老師人物心境,因為整部影片是由蕭穗子的視角去訴說整個文工團成員的命運,所以鍾楚曦會有大篇幅的臺詞獨白,馮導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句臺詞的情感把握,要拿捏的恰到好處。
七:鍾楚曦跳水
鍾楚曦克服恐懼拍攝跳水戲,鍾楚曦在影片中有一場素顏跳水的戲,本來劇本裡只寫了眾人戲水的場景,但馮導看到場景有高臺突然要鍾楚曦上去跳水,從來沒跳過水的鐘楚曦本來是拒絕的,還在一旁猶豫了好久,最後還是決定豁出去跳了下去。但沒想到這個處女跳獲得了所有人認可,後來為了鏡頭完美還拍了好幾個不同角度的鏡頭。
八:700萬的中越戰爭戲
六分鐘的戰爭戲花了七百萬,馮導為了嚴謹現場改劇本,電影中有一段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戲,為了拍攝這個6分鐘的長鏡頭,馮導不僅花了700萬人民幣,更是面對了重重挑戰,因為拍攝過程非常危險,甚至可能造成傷亡,所以需要反覆排練。其中有一場戲是拍攝劉峰手臂中槍動脈被打穿堅持救人的片段,馮導與顧問溝通後得知,這種情況下,正常人20分鐘內不止血就活不成,並立即調整劇本,增加了包紮的戲份。
九:牢記歷史
為什麼拍攝這場戰爭戲,在電影上映後,很多觀眾問馮導為什麼要拍攝這場1979年很少人知道的戰爭戲,馮導解釋,因為現在的年輕觀眾對這場戰爭的認知可能僅限於歷史書上的一段話。可是他和編劇嚴歌苓都生於1958年,這場耗時一個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正是他們青春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中國軍人應該受到中國人民的尊重,尤其是作過戰的軍人,所以他要把這場戲拍出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
你喜歡這部《芳華》嗎?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