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幕後故事,觀眾為什麼喜歡《芳華》的9大原因

2020-12-14 聊看影視

《芳華》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一:芳華的來歷

本片來自於導演和編劇的文工團經歷,《芳華》故事來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在文工團的一個約定,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這本書還叫《你觸摸了我》。五月份馮小剛導演就已經決定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而芳華故事的講述者蕭穗子就是以嚴歌苓為原型的。在鍾楚曦試鏡時,馮導還問嚴歌苓像不像她那個時候的樣子。

二:電影為什麼叫芳華

為什麼這樣名字叫《芳華》?當初嚴歌苓在電影名上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華是繽紛的色彩,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三:素顏選角

馮導要求1000位女演員素顏來面試,影片從2016年5月開始選角,馮導對於新人演員的挑選非常嚴格,當時有將近1000個新人女演員,馮導要求他們必須穿著樸素素顏來面試。因為只有這樣自然的面孔在穿上軍裝才是馮導記憶中的青春純真的文工團女兵。

四:大量時間訓練

馮導花重金還原文工團隊,安排演員提前進入訓練。在影片籌備期間,馮導先是不惜斥資3500萬重建相關場景,又安排所有演員,包括黃軒在內都提前五個月進組,體驗文工團生活併集體訓練。演員們不僅要住集體宿舍,自己打飯,圍讀劇本,完全的融入那個年代文工團的真實氛圍,而集訓內容包括軍容、軍姿、打背包、陣地打槍等軍訓項目,聲樂,樂器,舞蹈等專業項目,甚至還有打快板,醫護等特殊項目。

五:最慘的苗苗

本片最慘的女主演是苗苗,苗苗飾演的何小萍在戲裡是一個被孤立的角色,馮導為了效果就要求其他演員在戲外也欺負她,這還不是最慘的,劇組到香格裡拉拍攝時,苗苗產生了強烈的高原反應,但這時還需要拍攝各種高難度空翻和旋轉的舞蹈動作,為了不耽誤進度,氧氣瓶就成了苗苗的必備武器。她每拍完一場戲,就要趕緊吸氧。

六:鍾楚曦努力

鍾楚曦為了貼近角色有多努力,因為鍾楚曦飾演的蕭穗子也是編劇嚴歌苓老師的原型,為了能更加貼近角色,鍾楚曦特地將嚴歌苓老師的所有作品全部看完,仔細揣摩老師人物心境,因為整部影片是由蕭穗子的視角去訴說整個文工團成員的命運,所以鍾楚曦會有大篇幅的臺詞獨白,馮導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句臺詞的情感把握,要拿捏的恰到好處。

七:鍾楚曦跳水

鍾楚曦克服恐懼拍攝跳水戲,鍾楚曦在影片中有一場素顏跳水的戲,本來劇本裡只寫了眾人戲水的場景,但馮導看到場景有高臺突然要鍾楚曦上去跳水,從來沒跳過水的鐘楚曦本來是拒絕的,還在一旁猶豫了好久,最後還是決定豁出去跳了下去。但沒想到這個處女跳獲得了所有人認可,後來為了鏡頭完美還拍了好幾個不同角度的鏡頭。

八:700萬的中越戰爭戲

六分鐘的戰爭戲花了七百萬,馮導為了嚴謹現場改劇本,電影中有一段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戲,為了拍攝這個6分鐘的長鏡頭,馮導不僅花了700萬人民幣,更是面對了重重挑戰,因為拍攝過程非常危險,甚至可能造成傷亡,所以需要反覆排練。其中有一場戲是拍攝劉峰手臂中槍動脈被打穿堅持救人的片段,馮導與顧問溝通後得知,這種情況下,正常人20分鐘內不止血就活不成,並立即調整劇本,增加了包紮的戲份。

九:牢記歷史

為什麼拍攝這場戰爭戲,在電影上映後,很多觀眾問馮導為什麼要拍攝這場1979年很少人知道的戰爭戲,馮導解釋,因為現在的年輕觀眾對這場戰爭的認知可能僅限於歷史書上的一段話。可是他和編劇嚴歌苓都生於1958年,這場耗時一個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正是他們青春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中國軍人應該受到中國人民的尊重,尤其是作過戰的軍人,所以他要把這場戲拍出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

你喜歡這部《芳華》嗎?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芳華》靠故事打動觀眾,決定了這部影片的高度
    看《芳華》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導演馮小剛本人,他也是那個時代的芳華。所以他可能想在這部電影中表達「感情」這個詞。畢竟,他也親身經歷了那段時間。和劉峰、何小平等人一樣,他也是那個歷史時期的一個小人物。所以這部電影無法與原著小說相比,就像搏擊俱樂部,就像飛越瘋人院一樣,電影失去了很多小說的內容,但仍然是經典。那麼《芳華》可以算是國產電影的經典嗎?恐怕不大可能。但至少,馮小剛證明了他的鏡頭技巧。電影中有很多長鏡頭,尤其是長達六分鐘的血腥戰爭場面。
  • 深度解析《芳華》,電影和原著的區別,馮導的芳華是她!
    深度解析《芳華》,電影和原著的區別,馮導的芳華是她!有」賀歲片之父「之稱的馮小剛導演又給我們帶來他的新作,是改編自嚴歌苓老師的著作。名字叫做《芳華》。首先名字就有一股濃厚文學的氣息,在加上不斷傳出改檔的消息,那本人和觀眾也對這部影片的期待度愈來愈強烈。
  •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芳華》雖然是2016年開拍,但它的故事還要追溯到四年前,2013年的秋天,著名導演馮小剛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直沒有拍攝新作,他為沒有好的電影題材而一籌莫展,遂向王朔訴苦:「我不知道拍什麼。」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最初的書名叫《你觸摸了我》(如果看完電影的人對這個名字應該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但馮小剛不太滿意,後來嚴歌苓又提供了幾個名稱供馮小剛選擇,包括《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
  • 沒有芳華,只有殘酷——電影《芳華》的6個G點
    考慮到馮導已經具備的市場號召力、特定的上映檔期、電影史上比較少見的部隊文工團題材、相對敏感的對越戰爭、甚至電影海報上主要以青春、舞蹈、顏值、大腿為噱頭的各種因素,這樣的票房體量當在情理之中。特別是《芳華》上映前期莫名撤檔,對於這部電影作品的後續宣傳,無疑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當然,21天13億,主要還是電影本身靠得住。
  • 電影《芳華》正值芳華的年輕人經歷歲月和戰火洗禮,命運充滿變數
    我的流年青春,灼灼芳華 —《芳華》《芳華》是由影視大亨馮小剛導演,黃軒、苗苗、鍾楚曦等優秀演員上演的一部描摹社會現實的劇情片。影片自播出以來深受大眾追捧,票房高達14.53億人民幣,賺足了大眾眼球。說起芳華,很多人第一個想的就是著名導演馮小剛,影視界的大才子,憑藉著一身才華和技能榮獲多種獎項,第十二屆中國電視全鷹節獎、第二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更是做起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總導演,不得不讓大眾頷首稱讚。言歸正傳,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了不起的馮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視覺震撼,馮小剛的青春又是怎麼樣的呢。
  • 《絨花》:歌比電影《芳華》打動人
    我最喜歡的,還是阿魯阿卓翻唱的《絨花》。電影《小花》以「兩朵小花」(趙小花、何翠姑)尋找哥哥的故事情節為主線,描寫了戰爭年代人的生離死別,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兄妹情、母女情,並在「翠姑跪走風車磯」的特定場景適時推出《絨花》這首電影插曲,為影片高潮的出現進行了情緒上的鋪墊,有效地渲染了影片氣氛,升華了主題內涵,推動了劇情發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電影《芳華》故事線的梳理
    先解釋電影名字,芳華這個詞是指美好的青春年華。顧名思義,電影就是講述一群人的青春韶華。故事背景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故事的主角並不是校園裡的大學生,也不是剛畢業闖蕩社會的小年輕,而是部隊裡進行歌唱、舞蹈、舞臺劇訓練,以慰問一線士兵、提升鼓舞士氣、豐富軍隊娛樂活動、緩解士兵壓力為使命的軍隊文工團。那個年代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高科技娛樂設施,沒有電子遊戲,部隊士兵們又是實行軍事化的封閉管理,時間久了很容易壓力過大。
  • 七十年代愛情故事,電影芳華影評,芳華所帶來的道理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這是由馮小剛導演的一部70年代電影《芳華》的一句話。大家肯定都知道芳華的意思吧。可能文章對面的你,正值芳華,也可能芳華已逝。
  • 《芳華》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真實
    昨天休息然後我看了《芳華》,很不錯的電影,看評論,不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一個勁分析主角這個錯誤那個蠢,所以混得不好,人生悲慘。人家要和你一樣,還值得作為這個故事的主角嗎,人家過得苦,但是人家樂意,你們管得著,何小萍離開文工團的時候,臉上是笑容。
  • 經典電影《芳華》——講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回憶長留
    昨天跟大家推薦了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很多小夥伴們都有很多感慨,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的共鳴吧!那麼今天同樣還是跟大家探討馮導的另一部經典之作——《芳華》。電影《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主演。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 芳華插曲歌名是什麼電影裡用到的歌曲有哪些?芳華主題曲歌曲插曲盤點
    8.英雄讚歌 (劉峰戰爭後,林丁丁在舞臺上唱的歌曲)  凡熟悉《英雄讚歌》的觀眾,沒有人會只將它當成是一首簡單平常的歌曲隨便一聽,總是當即就會聯想起那一部堪稱經典的電影《英雄兒女》。相關劇情是:王成英勇犧牲之後,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壯烈犧牲後,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並寄託自己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
  • 《芳華》被禁的原因?難道真的只是揭露的現實太過殘酷嗎?
    《芳華》是部獲得了很多獎的作品,卻依然是我不喜歡的作品,青春芳華,殘酷戰爭,一切幻滅,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體現一種殘酷,那些一念之間的善惡好壞,那個一直未曾被善待的人卻長成了識破善良的心。
  • 電影《芳華》,芳華易逝,任光陰虛度似水流年
    一代人的芳華不是一個個體生命體驗的追溯,更是對歷史年代青春時期的陳述,直抵內心的內心深處的情感。卻在時代的召喚下,拷問故去。影片芳華由馮小剛導演根據嚴歌苓導演的同名小說翻拍而來,講述了當時那個年代文工團裡一群滿懷夢想和希望的青年,他們年輕,他們活潑,他們用自己的激情演繹著自己的青春故事。
  • 電影《芳華》,青春吐芳華,最美的年紀卻不該有的回憶
    在電影剛開場的時候,裡邊的舞蹈很有感染力,能夠深深的打動著我們,與我們現在所見的的舞蹈不同,他們扛著槍,面向紅旗,挺胸拔背,神情剛毅的在舞臺上表演。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悲劇,身在這樣一個時代裡,我們所背負的理想並不單單取決於我們的努力,更多的原因還是受我們所處的時代的影響。然而,在那樣一個時代,我們的出身背景就是我們的門檻。
  • 芳華女主角是誰?蕭穗子誰演的?鍾楚曦個人資料演過的電影電視劇介紹
    馮小剛電影《芳華》將於12月15日全國公映,近日片方發布一支「穗子物語」特別視頻。視頻記錄了女主角鍾楚曦拍攝過程中的難忘經歷。鍾楚曦直言:「拍了《芳華》就是我的芳華」。此前鍾楚曦憑藉著影片蕭穗子一角入圍了第54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 專訪嚴歌苓:追憶似水《芳華》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擔任編劇的電影《芳華》在前幾日已經與廣大觀眾見面。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芳華》,是嚴歌苓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涵蓋了她整個青春的從軍經歷後的作品。人民網文化頻道邀請到了著名作家嚴歌苓,與我們暢談《芳華》背後的故事。 寫《芳華》:青春成長史與民族緊緊融合
  • 芳華:電影結束,你為什麼久久不捨得離去
    今天去看了《芳華》,情節就不用說了。確實是後半部分都一直在流淚,電影結束了,哭的一塌糊塗,站在空空蕩蕩的電影院裡久久不肯離去,這個悲傷的情緒一時半會兒過不來。感覺芳華是個悲劇,殘忍冷漠。蕭穗子和林丁丁她們的芳華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但何小萍和劉峰的,卻是完美的悲慘世界。
  • 恍如隔世的《芳華》與不識時務的馮小剛
    1985年,北電78班出身的第五代導演田壯壯拍了部《獵場札撒》,野心勃勃地想用極少的對白和晦澀的影像徵服觀眾,用他的話說就是「扇暈一個是一個」,沒想到審片人員倒先把他扇暈了,給出的回覆是:「你這電影拍給誰看?人家看得懂嗎?」
  • 電影芳華陳燦喜歡過蕭穗子嗎 芳華蕭穗子結局是什麼
    馮導的《芳華》風頭正勁,目前已經突破9億,電影的開頭伴隨著蕭穗子柔和感傷的告白,為我們講述她那段芳華往事,青春記憶。電影裡面有這樣幾個情節不知道你們還記得嗎?某個早晨,穂子假裝晨練偶遇陳燦,並表示想聽到他吹晨號,被陳燦拒絕了。
  • 《芳華》大熱,原著比電影更加顛覆,蕭穗子以為劉峰喜歡的人是她
    最近黃軒這是要霸佔大螢屏的節奏啊...《芳華》大熱,過幾天的《妖貓傳》又要上映。《芳華》同樣是青春片,馮小剛雖言辭比較犀利,但是他電影質量也有他獨有的風格。馮小剛不是郭敬明,不是趙薇,也不是韓寒,不是張一白。馮小剛是馮小剛,他拍的青春,是集體的青春,是那個時代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