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調查丨掃碼買票手機點餐……看看老爸老媽的生活卡在了哪兒?

2020-12-07 青瞳視角

11月24日,新華社報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發展越來越快,移動終端智慧生活的概念得到迅速普及,而不少老年人卻因為對網絡以及智慧型手機等方面了解或者接觸有限,導致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多路出擊,就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不便進行調查,記者隨機採訪的45位老年人中,有30人正在使用智慧型手機,這些老人表示,在跨越「數字鴻溝」時,對於網絡約車、健康寶查詢、電子支付、手機點餐、網絡訂票等,成為生活中經常碰到的疑難問題。

付款難

買菜、點餐電子支付 老人玩不轉智能機

「去年我到浙江金華看望在那裡工作的孩子,鬧了一個笑話。」11月25日,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年過六旬的馮先生說,因為孩子工作忙,他自己出去吃早點,「我發現不少人離開前都拿手機對著牆壁照了一下,也不用付錢,我吃完也做了同樣的動作,卻被店主攔住了,才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笑話。」

馮先生說,疫情期間,因為到處需要健康碼之類的檢查,他不會操作,所以就從浙江返回河南老家,近期也沒有再出去。

而在河北三河燕郊開發區做生意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多年來從事自行車維修、補鞋之類的小生意,以前全部收現金,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帶著零錢出來的人越來越少。

「無奈之下,我也找了一個別人用過的舊手機,專門微信收款。我也看不懂,只能靠收款語音提示確認是否到帳。」李先生說,他今年將近70歲了,在收錢的時候,偶爾會發現沒有網絡,這種情況下,他只能著急忙慌地四處找人幫忙,其實都是一些將網絡關閉之類的小問題,但對於他們來說都束手無策。

來自吉林白山的隋女士也表達了同樣的困惑,去菜市場買菜時,她發現大多數年輕人都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而自己必須拿著現金,顯得程序繁瑣。「年紀大了學不會,索性就不學了。」

河北保定的陳女士是一位美食愛好者,看到別人都能使用軟體點餐,動一動手指頭,一會兒飯菜就送到家了,「但我怎麼都學不會,只能麻煩孩子們來點餐。」

除了買菜、點餐,在出行方面,老人們同樣遇到了「數字鴻溝」。在北京海澱,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老人,發現打車、掃碼成為不少人出行的心結。

「在小區可以辦出入證,管得嚴的時候向保安出示證件就行了,但現在有不少地方進出都需要掃健康碼,我都83歲了,根本不會掃。」楊女士說,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一般都和老姐妹去那些不用掃碼的地方玩。

楊女士表示,由於上了年紀,她根本無法進行電子支付,所以到任何地方都使用現金。如果對方不願收,她也只好選擇放棄。

學習難

趕時髦的老人也有太多功能玩不轉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中了解到,受訪的45位老人中,能夠使用智能機的有30位老人,其中只有4人可以熟練使用網約車和掃碼乘車出行,其餘均表示,出行大多騎電動車或用老年卡乘坐公交車。而15位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大多居住在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日常沒有過多出行活動。

受訪者鄭女士就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她去昆明旅行時,在出站口看到一些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他們甚至都沒聽懂出站掃碼是什麼意思,只能在車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從人工通道登記出站,這在旅遊旺季會造成人員堵塞,出站速度降低。

鄭女士認為,儘管現在科技變得比之前發達很多,但是像掃碼出站、進站出示健康碼等這些智能化手段,對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群體來說仍存在不方便,城市發展再快也要考慮這些走不快的老人們,應該多設立一些人工通道。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接受不了新鮮事物。來自保定的喬女士就表示,外出去旅遊時,由於不會線上買票,只能去人工售票口線下買票,並且由於不會手機支付,外出時帶了很多現金,在車上還要時刻擔心自己的錢包被偷。到旅遊點之後發現,別人衣食住行都使用手機支付,就連商場也大多實行自助收銀,她覺得用現金支付很不方便,就讓兒子教她使用智慧型手機,最終開始學習使用微信支付和線上購票,在返程時獨立用12306買了車票。她說,覺得自己會用手機購票之後就變成了個「潮老太」。

記者的街訪數據也證明了這種情況,在受訪的35位65歲左右的老人中,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掌握了簡單的電子支付、掃健康碼等操作。其中海澱的周女士就稱,相比較自己的老伴,她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兒子在手機上幫她下載過網約車軟體,自己嘗試用過兩次,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不過,到飯店吃飯的時候,有的地方需要手機掃碼點餐,這種新鮮事物我不會操作,只能讓別人來點菜了。」

咋解決

細節著手 多聽聽老人的需求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消費需求旺盛,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銀髮消費」在全民消費中的比重與日俱增,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老年人同樣具有享受改革和技術發展成果的權利。維護和保障好老年人的消費權益,既是應對社會老齡化進程的應有之義,也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的必要之舉。

陳音江認為,老年消費者是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消費涵蓋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與其他年齡相符的普通消費需求,也有對各種科技智能新產品的消費需求。

陳音江建議,一方面,我們要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大力研發老齡產品和服務,尤其是借力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發更多移動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便攜診療監護設備和照護服務機器人等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質的產品或服務,不斷提高智能化新型老年產品與服務的普及率,讓老年人更早更好地享受信息化、智能化、移動化的智慧生活。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公共服務中採取智能設備或技術服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性,確保老年人群體的正常生活和正常使用不受到影響,並從細節上著手,定期對老年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反饋和收集,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質量,確保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

此外,我們還要對老年人的消費權益給予傾斜性保護,對損害老年人權益行為加大懲戒力度。同時注重宣教結合,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老年消費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老年人對新事物、新技能的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借鑑經驗 看看別人怎麼做

針對網友關於科技向善、不應拋棄老年人的說法,奇安信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博士表示,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礎,沒有善惡之分,考驗的是如何使用以及被誰使用的問題。以大家提到在疫情期間老年人經常被掃建康碼、必須使用網絡支付等困擾的問題,如果解決問題只設置一條途徑,那麼這就變成了一個惡的技術,這就變成了技術壁壘或者技術壟斷。

裴智勇博士舉例介紹,在生活之中,我們經常在地鐵、酒店等地方看到對殘疾人造成影響的設施,但是附近都有為殘障人士設置的緩坡,這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給絕大多數人帶來便利的科學技術也一樣。「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給有能力使用的人帶來極大方便,如果將技術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這時技術的負面作用就會體現出來。」裴智勇說,被媒體公開報導出來的個別案例,都是由於人為設置的管理體系、管理方法造成了處理事情簡單粗暴,而非技術給大家造成的困擾,「並不是新技術帶來了困難,而是某些人的處理方式不對,給大家造成這樣的印象。」

如何理解技術帶來的進步呢?裴智勇博士說,更好的信息技術應該應用於社會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務,同樣會帶來很多便利。比如說老年人不會掃健康碼,那麼服務者完全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替代解決。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如果數據能夠安全到達每一個需要使用的人手裡,先進的技術就可以為老人帶來更好的體驗,老年人就能成為技術的受益者。

好事必須做好,而通過網絡安全地提供技術服務,在現代社會無比重要。裴智勇博士說,信息數據傳輸如果洩露,將給整個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產生的負面效應可能比正面效應還要大。「在利用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之時,我們所做的是提供更好的保障,使每一個新技術的應用,都儘可能帶來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興利而避害。」

針對有網友提出是否可以為老年人專門設計一種適合的手機產品的問題,裴智勇認為,新型網絡技術的應用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政策導向的大力推進,另一種是商業利益的驅使。「現在這種網絡支付、掃健康碼等,都是依賴網際網路平臺的大力推進。如果對企業來說無利可圖,那麼就很難進行長期持續的運維。而理想化的想著為老年人專門設計上網手機,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越來越萎縮,所以並不可行。」

如何解決數位化鴻溝的問題,裴智勇舉例說,隨著IT技術的發展,韓國在2000年前後開始通過國家系統工程,對國民進行培訓,當時有社區和技術人員上門,為老年人和孩子進行專門輔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韓國民眾都成為對IT技術知曉度最高的國家。「韓國的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中國,但是可以借鑑。針對老年人產生的數字鴻溝,我個人認為一是希望我們信息化的普及教育,能夠下沉到中老年人;二是完善有關部門的服務方式,多種途徑解決問題。」

實習生 趙雅琪 戚可馨 董鵬程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強制食客掃碼點餐,智能餐廳缺乏「人性化服務」?
    文/DoNews專欄作者 耿彪圖/IC Photo  近日媒體消息報導一家餐飲店鋪在引進掃碼點餐的功能之後,取消了人工點餐服務,這就讓一些無法使用手機來進行掃碼操作的用戶很困難對於此商家卻是以「已經為用戶提供掃碼點餐」為理由,理直氣壯地拒絕為用戶人工點餐。  而除此之外,就餐的用戶也無法就餐品的具體情況與商家進行有效地溝通和詢問,在點餐的時候只能是看著掃碼之後的手機菜單直接點菜。商家引進現代網際網路技術服務用戶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服務水平,但是一些餐廳以為使用了掃碼點餐就體現出自己的高檔了,反而忽略了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
  • 支付寶掃碼就能買客車票 旅客:買票更加方便了
    記者在市公路客運站看到,在售票處附近立著一個牌子,上面有多個二維碼,上面寫著「飛豬&支付寶購票專區」,只需要掃碼即可購票,無需排隊。 據記者觀察,該展板上共有12個二維碼,其中一個是要下載應用軟體的,下面11個二維碼則是購票的。
  • 坐公交乘地鐵,老年人會掃碼支付嗎?
    它能否適應老年群體的生活需求?12月8日,記者通過探訪西關公交樞紐站和幾處地鐵站了解到,老年人坐公交都選擇刷老年卡,而在地鐵站的自動售票區,很難看到老年人掃碼購票的身影。公交站見聞老人坐公交一般都刷老年卡當日上午9時,記者從甘南路蘭州一中公交站乘坐71路公交車一路向西。
  • 不用服務員也能點餐,微信桌臺碼點餐新餐飲新趨勢!
    記者發現,成都不少餐廳正在逐步智能化,坐在餐桌前,顧客只需求翻開手機中的付出寶手機客戶端,掃描桌面上對應的二 維碼,就可即時查看餐廳菜單,進行在線點餐。在坐落廣州北京路的一家火鍋店,每張餐桌上都貼上善科技的微信桌臺碼,客人們入座後很自然就拿出手機進行掃碼點餐,整個點菜過程大概1-2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 老爸老媽的中秋節日記
    我繼續看中秋晚會,老爸和老媽開始忙活寫日記了。老媽一邊往外拿本子,一邊嘟囔:嫩姐姐說寫日記治健忘,我怎麼還是健忘?我說:你不寫健忘更厲害。老媽:哦。打開她的日記本,給我看:你看,是不是進步了?老爸洗完澡出來,穿著大褲衩子,也坐到沙發上開始寫。老媽寫的快,不一會兒就寫完了。我說:我看看來,記得什麼流水帳。老媽一邊給我,一邊說:嫩兒子小時候一來就找我的日記看,說我寫了錯別字。俺孫子小時候來,也找出來看。
  • 我慈祥的老爸老媽
    在這裡我先說說我老爸,他長得比較黑,小時候人們都叫他黑小子,我老爸沒別的愛好,就是愛喝點小酒。可還有點小脾氣哦!我老爸以前在一個軍工廠上班,是個潛水員,現在七十多了,已經退休了。再說說我老媽,我老媽可是個最和藹可親的了,她給了我倆最好的教育,使得我倆現在都有了自己的成就。我老爸有時候耍點小脾氣,我老媽都忍讓他。我老媽現在也六十多了,她可是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我老媽就是身體不怎麼好。
  • 支付寶掃碼點單是什麼意思 掃碼點單怎麼開通圖文攻略
    無論是商家還是個人,如果您的支付寶可以開通開通花唄收錢,那麼也可以參與支付寶最近推出的「掃碼點單」抽獎活動。下面小編詳細分享下支付寶掃碼點單開通圖文教程,希望對有需要的小夥伴有所參考。  一、支付寶掃碼點單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顧客通過支付寶掃碼碼可以自助下單。舉個例子:就像在肯德基掃碼點單的感覺一樣。
  • 無需排隊買票!廣深高鐵今起刷支付寶就可進站乘車!
    導讀:1月21日起,廣深高鐵乘客不用提前買票,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小程序就能直接刷碼進站,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在車站實名註冊機註冊認證後亦可使用。廣深城際鐵路今天宣布,1月21日起,乘客不用提前買票,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小程序就能直接刷碼進站,忘帶身份證也沒關係。 廣深鐵路沿線有7個站,包含廣州、廣州東、東莞、常平、樟木頭、平湖、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裡最繁忙的線路之一。一般來說,每20分鐘就有一班,全程1個多小時。 目前,廣深城際鐵路全線各站都已支持支付寶掃碼乘車。
  • 老爸老媽的深情一吻
    老爸和老媽的一吻父母育有七個子女,個個成家立室了,在城裡生活幸福美滿。兒女們也樂意贍養老人家,但老爸老媽卻喜歡農村寧靜平凡的生活。摘瓜菜,殺只雞,高高興興吃一頓團圓飯,分享父母辛勤的勞動成果,也證明老爸老媽還有能力,不用依賴兒女過日子。2014年深秋十月的一個星期六,老爸得了急性肺炎,在老媽陪同下,一早到城入院治療。老爸發燒39度,全身有氣無力,大小便失禁。我們做兒女的被嚇得半死不活的,老媽子更是擔心得手足無措。老爸去哪裡檢查什麼,她都寸步不離。又打針又餵藥又透尿。
  • 銀髮族買菜掃碼難、孤寡老人去菜場難?他們用愛心解開難題
    手機掃碼支付、網上下單購物,這樣的操作對於年輕人已經十分熟悉,而銀髮老人對於智能化、便捷化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那麼目前對老年人的普及程度怎麼樣,社區又提供了什麼樣的便捷服務。
  • 教老媽在手機上如何複製粘貼,剛剛點完複製,正找地方粘貼,老爸讓她...
    教老媽在手機上如何複製粘貼,剛剛點完複製,正找地方粘貼,老爸讓她去廚房幫忙。一會聽到廚房老爸說:幹活就幹活,你這是什麼造型,老翹著那根手指幹啥啊!就聽到老媽得意的說:你懂個der,我這指頭 上複製著東西呢!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等外賣不耐煩掃碼點餐不說話,這樣的社會算「進步」嗎
    朋友遍布全世界各地,隔著屏幕能實時見到朋友最新的生活。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從2G到3G,從3G到4G,再從4G到如今的5G,人們想像的速度都快趕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人們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技的力量,一部手機就能涵蓋生產與生活的全部方式,網速的加快也意味著時代變化的加快。但快真的就意味著好嗎?
  • 老爸老媽妙用成語
    在老爸老媽的晚年生活中,經常「活用」成語,製造出許多笑料——聲東擊西:一天早上,老媽正在收拾碗筷,在沙發上看電視的老爸擔心地自言自語:「再有三天我就過生日了,也不知道那天能不能下雨?不下雨的話我就自己上街買份生日禮物!」
  • 掃碼就能擁有巨額財富?特質卡,紅卡等中國夢項目都是騙局
    「掃幾個碼,就能夠進入特殊的下雨密道,擁有巨額財富。加入特質卡,紅卡等項目就可獲取國家紅利。」實際上,這是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活動,該活動是一種藉助網際網路傳播,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
  • 景區開放、餐廳就餐、乘車掃碼...天津又有新措施!
    景區內禁止聚眾娛樂、會餐及各種群體活動。老年人乘車不用掃碼「敬老卡」有效線路可以不用掃碼針對老年乘客不方便「掃碼」乘車的問題,天津公交集團服務部副部長楊靜表示,公交集團已經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1、對於敬老卡有效路線對於敬老卡有效線路
  • 老人不會掃碼被趕下車,健康碼的溫度在哪?
    #老年人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車#健康碼的溫度在哪?公交公司再回應老人不會掃碼被趕:剛接到通知,今日(1月8日)起可掃老人卡:1月6日,網曝遼寧撫順85路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拒乘。
  • 杭州推出電子社保卡,手機掃掃即可掛號付費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褚英你有沒有這樣經歷:想去醫院看病,卻總是被一些事情耽擱;有時間去了,突然發現市民卡沒帶在身邊,只能自費就診……不過現在好了,今天(11月29日)錢報記者從杭州市民卡公司獲悉,即日起社保卡(市民卡)在杭州市民卡手機
  • 《老爸老媽浪漫史》第八季:泰德和維多利亞還能走多遠?(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老爸老媽浪漫史》第八季:泰德和維多利亞還能走多遠?
  • 老奶奶對著公交司機的「頭」掃碼:我不懂「你掃我」是什麼意思
    "我老爸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電視機提示'垃圾太多,請及時清理',於是他老老實實的把放電視機臺面清理的乾乾淨淨,但電視沒反應,他又擦了一遍,邊擦邊說都清理這麼幹淨了怎麼還有提示!"雖然初讀這段文字我們都不厚道地笑了,但老人在科技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時代生活,也很無奈。
  • 譚松韻拿出手機掃碼,不料被手機殼「圖案」搶鏡,偶像包袱碎了
    在最新一期大家一起摘枇杷的時候,她還主動拿出手機掃碼支付這一次的費用。當譚松韻掃碼的時候,可以看到她戴著橙色的漁夫帽,把長長的黑色捲髮扎在腦後,但她掃碼時的樣子也太可愛了,支付費用的時候仿佛自己是一個大佬,臉上好像寫著今晚所有的費用全部由譚公子買單,她這痞痞的模樣瞬間逗的網友們哈哈大笑,但很多網友都被譚松韻的手機殼圖案給搶鏡了,本以為像譚松韻這麼可愛的女孩用的手機殼大多會很軟萌,或者很簡約,但沒想到她卻把自己的寫真製作成了手機殼